半个上海封控管理!已有分析数据透露这些信息
最近三天,上海市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均超过2000人,27日的感染者数量更是达到了3500人。
3月27日晚20时,上海市发布通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这让这座近2500万人的大城市,成为全国聚焦的热点。
通告要求,3月28日5时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
第一批,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先行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月1日5时解封。同时,浦西地区重点区域继续实施封控管理。
第二批,4月1日3时起,按照压茬推进的原则,对浦西地区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月5日3时解封。
这意味着,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进入「隔江而治」的封控普筛,轮流封控这两个区域并进行核酸筛查。
据通知要求,封控区域内,住宅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足不出户,人员和车辆只进不出;暂停公交、地铁、轮渡、出租汽车、网约车运行;所有企业实施封闭生产或居家办公。
由此,上海分阶段分区域按下「暂停键」。
前一日,3月26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上海绝不能封城!」
吴凡指出,「上海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重要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上海采用重点区域+非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抗原自检的方式恢复日常生活,这也是目前探索出来的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恢复日常生活的有效措施。
外界观察到,上述表态,意味着上海将封控区到防范区的划分被统一到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两大概念下。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将按照「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覆盖」「组合式筛查」,其中,对重点区域,进行严格封控管理和核酸检测,而对非重点区域,则下发抗原试剂盒入户,要求居民自测。
那是上海进行抗原筛查的第一天,这天,全市抗原检测超过1400万人。
3月22日,国家卫健委出台《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相比旧版,新版将「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并且要求各省市(包括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不区分人口规模,均按照24小时内完成全市核酸检测的目标匹配采样和检测力量。
新版《指南》提出,若社会面风险未得到控制、风险点位不清,则继续每日开展1轮区域核酸检测。当社会面风险得到控制、风险点位基本摸清时,可根据病例分布情况,针对有关街道、社区、小区划分重点区域,对重点区域每日一检,非重点区域可视情况隔日一检或3日一检,并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逐步缩小核酸筛查范围,提高筛查精度,科学精准筛查。
各地可结合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有关要求,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增加抗原检测作为区域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
3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对其进行了解读,表示这预示着未来抗疫逐渐进入新阶段,采取全域经济生活停摆、进行多轮全员检测的抗疫模式,会被逐渐更新。
张文宏表示,奥密克戎的速度,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以快制快,我们是没有机会跑赢奥密克戎的。
3月28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上海启动新一轮核酸筛查。这一轮核酸筛查与原来的网格化筛查包括抗原检测,同步开展。
3月28日,胡锡进发表评论称:那些嘲笑和批评上海的人,我觉得他们过于短视了。
他指出,上海的探索发生在奥密克戎不断袭击中国各地并严重扰乱生产生活,而外部世界铁了心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也要突围的当下。上海对更加精准防疫的追求可以说凝聚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上海的挫折,可以说也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挫折。
「我个人愿意相信,中国社会对精准防控的探索不会在上海之后停止。动态清零已是这个国家的坚定共识和信念,我们的路线将与西方放弃管控的路线开展竞争,竞争的焦点是经济效果。之前我们赢得很彻底,但往前方看,我们必须做到动态清零的经济成本要小于、至少不大于西方「开放」自然附带的经济损失,对民生的总伤害也要小于或不大于他们的,加上我们的人道主义绝对优势,我们的抗疫路线才可形成长期傲视西方的可持续性。」胡锡进说。
疫情下的美国第一大城纽约和中国第一大城上海
从疫情暴发以来,纽约市历经了3次疫情高峰,2020年3月是第一个高峰,当时的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见图1)。而到2022年1月,新冠阳性病例达到较高的峰值,但其住院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远远低于第一次疫情高峰时的数据。
图1 纽约市三轮疫情高峰病例图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吴繁教授在2022年3月19日的上海市医学会《中华传染病杂志》共识解读系列活动中表示,新冠病毒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突变,可能是简单的「突变」,也可能是几个新突变的混合「变种」。
由于新冠变异株不断被发现,显示出基因变异组监测的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极力推荐全球各国、各地区进行对新冠病毒变异株进行追踪,追踪目的主要体现在传播力、再感染、疫苗有效性、严重性等方面的防控。
图2 新冠变异株监测目的体现
1、奥密克戎毒株取代德尔塔毒株:
从纽约市携带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病例数可以看出,2021年年底,德尔塔毒株的病例数已经降到很低了,奥密克戎取代德尔塔占据了主导地位,从2022年1月起,99.6%以上的病原毒株全是奥密克戎。
图3 奥密克戎与德尔塔毒株
2、奥密克戎引发症状更像普通感冒
吴繁教授针对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临床表现,将奥密克戎、德尔塔、流感和普通所说的「感冒」做了对比分析。表示奥密克戎引发的症状更像普通感冒。
奥密克戎引起的咳嗽症状并不常见,非常轻微,但是它有上呼吸道感染明显的一些症状,比如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尤以喉咙痛最为明显。无发烧、呼吸急促等症状,偶尔会感到头痛或者疲劳(见图4)。
图4 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患者临床表现
3、患了新冠该如何应对?
(1)纽约市基本管理规则提出:应了解如何照顾自己和保护他人。包括:
请待在家里勿外出,除非您需要获取必要的医疗服务;
请采用致电或视频的就医方式,咨询有关治疗事宜;
目前, 纽约推荐的治疗方案有综合的口服药Nirmatrelvir 300 mg与ritonavir 100 mg (Paxlovid),用于年龄≥12岁,体重≥40kg且处于疾病进展高风险中的轻中度新冠非住院患者,每日2次,持续5天。
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如果您出现呼吸困难等紧急状况,请立即致电911。
(2)继续加大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高质量的疫苗,仍然是关键的防御工具。吴繁教授表示,加大疫苗接种比例目的在于,即使一些人感染生病,并不致于拖垮整个医疗系统。
在纽约,推荐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接种第三针。5岁及以上的人都有资格免费接种疫苗,12岁及以上都可以免费接种加强针,市民可以在全市的医生诊所、药房和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针对65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或残障人士,则可以免费交通/在家接种疫苗。
吴繁教授提到,疫苗的应用在抵抗病毒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过去2年中,美国已经发现超过7900万例新冠病例,其中一些人感染了不止一次。美国有超过9600万人接种了三次疫苗;绝大多数美国人现在对导致新冠的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这是朝着消除疾病迈出的一大步。
4、街道流动检测车、抗原检测盒—加强排查,及早发现
吴繁教授强调,新冠病毒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是重中之重。纽约市为了方便群众检测,不用集中排队做核酸检测,提供流动检测车服务(见图5)。
图5 流动监测车服务
而在此轮吉林省本土疫情,也出现了流动的核酸检测车。
「我想给咱们社区提点建议,就是咱们核酸检测的位置离我们小区有点远,还有这好几个小区都到一个点儿来检测也不安全啊,咱们能不能在每个小区都设立一个核酸检测点位。」在长春市二道区吉林街道核酸检测点,一位居民提出建议。
「新增点位需要场地、人员,目前辖区内并没有符合设立点位的场地,而且现有的点位工作人员刚好够用,再增设点位人员配备就是一大难题……」经过集思广益,吉林街道党工委提出「固定+流动」的点位设置方式。
吉林街道进一步细致谋划,从车辆人员到位置设定,从网络设备到电源问题,最终初定在辖区范围内设立3台流动核酸检测车,每台检测车配备1台笔记本电脑、2个扫码录入人员、2个检测人员、2个秩序维护人员,通过手机热点解决网络问题,并联系点位周边商户解决电脑充电问题。
在得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同意后,街道于3月11日正式在辖区范围内设立了3台流动核酸检测车。3月21日,将增加流动核酸检测车数量至12台。达到了减少居民聚集、方便居民就近、便捷完成核酸检测的目的,避免因居民流动性造成感染率上升。
5、居家抗原监测
吴繁教授表示,纽约广泛推荐居家检测,以抗原检测(抗原检测盒)为主,在街道向路人分发抗原检测盒或者邮局寄送到家服务。这种检测策略可减轻医疗检测压力,使患者能够居家自我管理,减少外出。
如果新冠检测呈阳性,必须从出现症状之日起至少在家(隔离)5天,在此期间,自己监测疾病发展,如果病情有加重,可以电话联系或视频联系医生进行诊断。5天后,如果症状消失,则可以戴口罩出门,反之,仍需居家隔离。
同时,纽约对密切接触者做了更为精准的定义:即是指24小时内与新冠确诊病例相距不到6英尺(约为1.83米)且总计15分钟或更长时间的任何人。
图6 居家检测(抗原检测盒)
中国防疫策略往何处走?
「新冠没有那么吓人,但是仗很难打。」3月24日凌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微博发表长文表示,并对新冠疫情现状做出分析解读。他进一步指出,筛查大数据告诉我们,一个向好的迹象悄悄出现,非管控区域全员滚动筛查的病例占比逐渐走低,仅占总病例的10%,预示着社会面疫情逐渐受控。
张文宏说,疫情的拐点虽尚未出现,但形成拐点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要求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轻症无需入院,大大降低了医院诊治压力。
同时,针对目前传播力强大的奥密克戎毒株,我国对新冠病毒的检测策略做出优化,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检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结合纽约市的新冠阳性患者「居家检测」和「视频/电话诊疗」管理模式,我国的「抗原检测」「轻症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模式,有何差异?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邹宇华教授告诉健康界,国外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已经很成熟,西方以人的自由为上,尊重人的自主选择。我国强调的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采取必要的集中隔离,严控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保障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引导牌、扫码箱、小喇叭……在上海最大的居民小区上海康城,为引导居民以楼栋为单位分时、分批参加检测,志愿者随身携带各类服务「神器」。
286个楼栋、约4万居民以「运动员式」进场的方式,在服务人员的集体协助下,检测在48小时内有条不紊地完成。
3月16日至20日期间,上海对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核酸筛查。根据筛查异常人员的分布,上海多次逐级缩小「筛查圈」,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切块,针对高风险的区域继续开展精准的筛查,及时将风险源管理起来,也排掉了隐藏的「雷」。
3月28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上海启动新一轮核酸筛查。这一轮核酸筛查与原来的网格化筛查包括抗原检测,同步开展。
3月24日凌晨,张文宏在微博发表长文提出,「今后抗疫,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放到跟动态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
「封城」「公交地铁停运」「核酸筛查」「建立方舱医院」「学校延迟入学」「居家办公」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存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难,企业无法维持正常运营的现状。还有群众反映「封控区内生活照顾不够,封控时间过长,医院反复封控造成正常看病困难」的情况。
针对这些情况,张文宏表示,我们既要控制好疫情,又要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医通道通畅,同时还要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维护居民生活正常化,经济合理持续性发展。
抗疫尚未结束,生活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