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最近感觉不是很“顺畅”……
人生在世,总会因为各种事情忍一忍,就连排便也不例外。肚子突然一阵咕噜,却正在开会;便意呼之欲出,却找不到厕所……种种现实原因和条件限制,憋便考验着很多人的忍耐力。
审核专家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朱海杭
前进:便便的出城道路受阻
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被胃、小肠消化吸收走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剩下的残渣则会进入大肠,由稀糊糊逐渐变为香蕉状的便便,最终被肠道推向离肛门最近的部分——直肠。
在肠道的规律蠕动下,便便们被推向城门口(肛门),与早先到达的便便汇合,申请出城。肛门处的神经作为尽职尽责的调度员,立刻向上级长官——大脑汇报这一情况。
大脑收到消息后,立刻观察周围情况,发现身体正在开会,不适合排便,于是拒绝了调度员的开城门申请。
同时,大脑向守城门的卫兵——肛门括约肌发出指令,卫兵迅速集结一团,牢牢封住城门,挡住便便们的去路。
撤退:肛门实在顶不住了
尽管出城受阻,通过肠道而来的便便却越来越多,把这条路挤得水泄不通。城门口的卫兵压力巨大,城门也岌岌可危。
为了减轻城门口的压力,调度员神经紧急疏散部分便便向后方撤退,回到结肠。
然而退回至结肠的便便不断被肠道吸走水分,失去水分的便便体积变小,对肠道的压力也随之减小,便意逐渐消失。
这些干硬的便便变成了“老顽固”,不仅堵塞了正常便便的通行,自身也很难被排出体外。
放行:排便系统交通瘫痪
当身体的主人终于到达厕所,大脑急忙向肛门神经下达放行命令,然而这时的排便过程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长期憋便,会导致肠壁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排便反射减弱,即使直肠里堆积了很多粪便,大脑神经系统也收不到便意信号,进而引起便秘,还容易引发痔疮、肛裂等问题。
不仅如此,粪便中含有硫化氢、粪臭素等有害物质,长期在肠道内停留,会破坏肠内菌群环境,刺激肠黏膜,带来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打嗝胀气、精神萎靡等症状。
便秘患者常伴发肠道息肉性病变,严重者还会诱发肠癌。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压,使交感神经兴奋,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 完 -
医生建议,有了便意就要及时排出,如果憋便之后便意消失了,可以适当多喝一些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软化失水的粪便,有助顺利排出。
就排便频率而言,只要一周排便次数大于3次,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改变,就要及时就医,排查胃肠道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