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早晚刷一次

刷牙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本方法。正确有效的刷牙可以减少口腔中的细菌,清除食物残屑,降低龋病和牙龈炎的发生,同时避免对口腔软组织和牙体硬组织的损伤。刷牙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没有一种刷牙方法能适合所有的人。
 
儿童处于发育阶段,手的灵巧性受限,难以掌握复杂的刷牙技巧,我们推荐年幼的儿童学习掌握相对简单的圆弧刷牙法。
 
 
 
要领是:
 
1. 在闭口的情况下,牙刷进入牙齿外侧和颊部粘膜之间,刷毛轻轻接触上颌最后牙齿的牙龈区,用较快、较宽的圆弧动作,很少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拉至下颌牙龈;
 
2. 然后上、下颌前牙切端接触,从上颌到下颌牙齿外侧面作连续的圆弧形颤动,牙齿内侧面需单独往返颤动。
 
3. 每次牙刷放置的位置一般占 1-3 颗牙面的距离,每个部位至少刷 5-10 次。
 
4. 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 2 分钟。每天至少刷牙 2 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建议家长可以让儿童自己先刷一遍,再帮助他们检查指导一遍。这样既可以培养儿童自我口腔保健的良好习惯,又可以保证刷牙的效果。
 
有的儿童不愿意刷牙,家长就要求孩子每天多漱口代替刷牙,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漱口没有机械清洁作用,不能去除附着在牙面的菌斑,而且长期使用药物性漱口剂可能造成口腔中细菌种类和数量的失衡。对于 2 岁以下的儿童,家长可以用手指缠上清洁的纱布或用乳胶指套擦洗进行口腔清洁护理。
 
向本文作者提问
曾沣·住院医师
曾沣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3667|响应时长727分钟
擅长: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外妇儿骨科男科等相关疾病,能够给患者提供宝贵的意见!
¥19
问医生
#牙齿沉积物#牙齿变色#楔状缺损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牙颈部出现“V”形或“U”形内凹缺损当的刷牙方式是最常见的病因更改刷牙方式、咀嚼习惯和饮食习惯可预防本病简介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好发于前磨牙,特别是第一前磨牙,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牙慢性损伤性疾病,本病病因诸多,目前认为刷牙是引起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临床可见患牙出现“V”形或“U”形内凹缺损,并在受冷热酸甜刺激时可能引起牙齿酸痛适,也有部分患者明显症状。轻度楔状缺损更改刷牙方式即可,必要时可进行脱敏治疗减轻牙酸症状,缺损较深者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填治疗或联合根管治疗(清除牙髓内病变组织并进行充填治疗)。经正规治疗后,可填补缺损并改善酸痛症状,若及时治疗或更改刷牙习惯,也可能再次出现缺损并导致牙周炎等并发症。症状表现:牙齿酸痛适,尤其是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诊断依据:临床症状:牙齿酸痛适或症状;口内检查:一颗或多颗牙齿出现楔形缺损。冷测试:患牙有一过性酸痛感。X线检查:轻症患者异常,累及牙根可见骨质破坏等表现。楔状缺损有哪些类型?根据缺损深度可分为:轻度缺损中度缺损深度缺损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楔状缺损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患病率约为47.5%~60.0%,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老年楔状缺损就医病例约占牙病门诊的25%[1][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轻度缺损患者若适症状,则只需及时更改良刷牙习惯或咀嚼习惯,需药物治疗;若有牙齿酸痛者则可进行脱敏治疗;中度缺损患者可选择充填治疗;深度缺损患者可能需进行根管治疗后再充填。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曾沣·住院医师王非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