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以后睡算不算熬夜?

喜欢11点之后睡觉的人,可能并不是因为作,而是因为他是典型的“夜型”人。

 

成年人中,典型的夜型人占到了26.4%。


我们都有一个与生俱来、更为偏爱的睡眠时间。


目前科学已经验证了,人类的睡眠类型分为“晨型”和“夜型”,并且先天基因的影响因素占到了54%,自你出生那一刻起就刻在身体里了。


通常在夜间9点至10点左右,人类体内促进睡眠的褪黑激素水平升高,就要准备睡觉了。


但夜型人要在凌晨2点到3点才出现这一变化,导致他们会比正常人晚几个小时出现困意。


在?为什么不睡觉?▼


11点以后睡,只要时间睡够,作息规律,就不算熬夜,可怕的是凌晨2点躺下后,才记起,第二天还要上班!!!

 

我们应该睡多久?


最佳的睡眠时间应该是多久呢?


答案并不是8小时,这只是一个平均数。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SF)给到的睡眠时间建议,这是多学科专家小组基于现有的睡眠相关的研究,总结的专家共识。

 

图说: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时间


对于18-25岁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来说,每天应该睡够7-9小时,算算时间,你睡够了吗?

 

睡着了还觉得自己醒着


调查发现超过3亿中国人患有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睡眠是摆脱对世界的牵挂,而失眠是对活着和还将继续活下去的恐惧。


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针对90后进行了一项睡眠指数调查,33.3%的90后在烦躁睡眠中挣扎,还有29.6%的90后陷入睡眠苦涩区。


好在我们90后老叔叔老阿姨们还能苦中作乐。

 

图说:中国医师协会将睡眠情况被分为:不眠、烦躁睡眠、苦涩睡眠、舒适睡眠和甜美睡眠五个等级


生活真的很难,有些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和生物钟作斗争。


作为一个经常996的上班族,因为和社会时间不同步,夜型人会很辛苦。

 

如果你经常加班,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调整生物钟。


白天补觉容易受干扰,据估算:和白天工作的人相比,夜间工作的人平均要减少3-4小时的睡眠


除了996,还有一种工作制度叫“倒班”,就是在正常8小时以外有排班的工作制度,例如很多医务工作者就经常需要倒班。


倒班工作,其实是人体跟生物钟的激烈斗争。


晚上,生物钟释放“该睡了”的信号,可是你必须醒着。

 

白天,生物钟释放“该醒了”的信号,可这时候你却不得不去补觉。


无论是熬夜还是倒班,都违背了生物钟的正常节律。

 


有25%-30%的倒班工作人员会出现工作睡眠障碍(SWSD)。


常会出现:失眠、嗜睡、频繁入睡、烦躁睡眠等症状。


我们太需要好好睡一觉,摆脱这种现状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睡眠?


浅睡眠占据了我们55%的睡眠时间,但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


深度睡眠虽然只占了我们整个睡眠时间的25%,却是我们的黄金睡眠阶段。


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马修·沃克发现,深度睡眠可以通过重组大脑的连接,在一夜之间减少焦虑。
深度睡眠是一种天然的、非药物治疗焦虑症的方法。


“睡觉大过天”这句话是对的,能不能睡好睡饱,对一个人的幸福感至关重要,天大的事,不如睡一觉再说。

 

图片仅为娱乐▼


如果已经深刻感受到睡眠紊乱的困扰,怎样才能改变,获得稳定的深睡眠呢?


虽然睡眠类型和基因有关,但毕竟还有一部分后天因素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控。


若是因为工作需要,生活作息规律还是可以后天慢慢调整的。


1. 褪黑素治疗

褪黑素能帮助我们调整生物钟。不过前提是服用的剂量一定要正确,才能让它的效果发挥到最佳。


因此,还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确认褪黑素最佳服用剂量。


2. 规律作息

人体内的生物钟,一旦慢慢形成了规律,就会好像一张作息表一样,自动去执行每个时间点该执行的“任务”。


一旦你定下作息时间表,就要坚持下去,哪怕是周末也要坚持定好的作息时间。


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循序渐进地改变作息时间,这样计划才更有可能完成。


举个例子,如果你之前一直都在11点睡觉,现在决定将时间调整到10点,那么先不要一蹴而就,可以先试着头几晚在10点45上床休息,之后调整为10点30,然后是10点15分,最后是10点。


3. 运动治疗

有氧运动可增大身体温差,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最推荐的锻炼时间是在早晨和下午。

早晨暴露在自然光下,无论你是否在锻炼,都可以改善睡眠紊乱的情况。


试着每周安排3-4次持续2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走路上下班、遛狗、慢跑、骑自行,都可以。

 


4. 找医生咨询

每天我们醒来并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是为了赶个早高峰。


开启忙忙忙忙忙忙忙……的生活,只有躺在床上的那段时间,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


不熬个夜,有时候还真觉得有点对不住易老年华。


工作不易,希望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够有自己的生活。


祝大家今晚睡个好觉~

 

作者 | 孙芸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大家还在看
帮你定制的养胃时间表

帮你定制的养胃时间表

#保健 #中医养生 #消化内科 #日常护理
肠胃小知识
肠胃小知识
心力衰竭基本症状表现是什么?

心力衰竭基本症状表现是什么?

#常见症状 #心血管内科
说说心内科
说说心内科
尿酸440算高吗 ?

尿酸440算高吗 ?

#检查
医联媒体
医联媒体
适合静脉曲张的运动及日常按摩方法

适合静脉曲张的运动及日常按摩方法

#心血管内科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3.8妇女节  京东健康携手公益伙伴发起“新手妈妈健康关爱行动”

3.8妇女节 京东健康携手公益伙伴发起“新手妈妈健康关爱行动”

京东健康公益
京东健康公益
治疗癫痫病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癫痫病的方法有哪些?

#神经内科 #原发病治疗 #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神经内科赵主任
神经内科赵主任
家里有人得肺癌,其他人患肺癌可能性大吗?

家里有人得肺癌,其他人患肺癌可能性大吗?

#疾病概述 #肿瘤科
医学小侦探
医学小侦探
油性皮肤怎么去痘痘 盘点祛痘的四个小窍门

油性皮肤怎么去痘痘 盘点祛痘的四个小窍门

曾旺生
曾旺生
睡不着、睡不香、醒得早…一份清单拯救「入睡困难户」

睡不着、睡不香、醒得早…一份清单拯救「入睡困难户」

#睡眠 #药物治疗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夏季坐月子究竟能不能刷牙洗头洗澡?

夏季坐月子究竟能不能刷牙洗头洗澡?

#孕产期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中医内科专家线上问诊,解决我的睡眠困扰

中医内科专家线上问诊,解决我的睡眠困扰

#中医内科 #保定中医内科 #睡眠问题 #健康生活 #线上中医问诊 #线上问诊 #睡眠障碍 #中医调理 #中医调理方案 #健康生活方式
成都精神科医生:在线问诊中的专业与耐心

成都精神科医生:在线问诊中的专业与耐心

#过敏 #过敏 #睡眠障碍 #安眠药 #医生咨询 #医生 #安眠药 #互联网医院 #精神科 #互联网医院 #在线咨询 #成都 #睡眠问题
西安神经内科医生在线解答:孩子睡眠问题及中医调理

西安神经内科医生在线解答:孩子睡眠问题及中医调理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咨询 #中医调理建议 #神经内科 #睡眠问题 #儿童健康 #西安神经内科 #中医调理 #儿童睡眠问题 #睡眠质量改善
北京西城区神经内科:线上问诊,为患者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北京西城区神经内科:线上问诊,为患者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院 #焦虑抑郁 #北京西城区 #焦虑抑郁 #中成药 #睡眠障碍 #中成药 #线上问诊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 #线上问诊 #多梦睡眠浅 #心理调整 #多梦睡眠浅 #京东互联网医院 #心理调整
互联网医疗助力,改善生活品质——一位患者的心声

互联网医疗助力,改善生活品质——一位患者的心声

#线上问诊 #线上问诊 #京东互联网医院 #生活习惯 #睡眠问题 #京东互联网医院 #生活习惯 #睡眠问题 #互联网医疗 #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
北京海淀:一位家长对互联网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医生的感激之情

北京海淀:一位家长对互联网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医生的感激之情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神经内科 #患者 #情绪压力 #健康饮食 #线上问诊 #北京海淀 #患者 #线上问诊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健康生活 #睡眠障碍 #医生 #睡眠障碍 #医生
神经内科医生在线上为我解决睡眠难题

神经内科医生在线上为我解决睡眠难题

#化疗副作用 #睡眠障碍 #安眠药 #睡眠障碍 #神经内科 #化疗 #神经内科 #安眠药替代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湖北武汉临床心理科患者的心路历程:线上问诊服务带给我的改变

湖北武汉临床心理科患者的心路历程:线上问诊服务带给我的改变

#药物治疗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 #帕罗西汀 #医疗 #线上问诊 #临床心理科 #褪黑素 #湖北武汉 #临床心理科 #线上问诊 #褪黑素 #曲唑酮 #互联网医院
宁波精神科医生互联网问诊记

宁波精神科医生互联网问诊记

#医疗咨询 #医疗咨询 #线上问诊 #宁波 #互联网问诊 #睡眠障碍 #用药指导 #睡眠障碍 #互联网医院 #精神科 #精神科
兰州睡眠医学科:互联网问诊,守护你的睡眠健康

兰州睡眠医学科:互联网问诊,守护你的睡眠健康

#甘肃兰州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 #睡眠质量 #多汗 #睡眠质量 #多汗 #经颅磁刺激治疗 #睡眠医学科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 #甘肃 #互联网问诊 #躯体化障碍 #盗汗 #兰州睡眠医学科 #互联网问诊 #睡眠呼吸暂停 #盗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