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有妊娠高血压的准妈妈,最好这样做!

产科医生花晓琳·首席健康管家
产科医生花晓琳
首席健康管家

近年来,妊娠高血压导致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5-2014年妊娠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9.14%,死亡率接近万分之一,目前妊娠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性人类健康问题。妊娠高血压值得每一位准妈妈高度重视,若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准妈妈们需要正确处理和应对,切不可掉以轻心。

妊娠高血压有哪些类型?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组疾病,并不是一个疾病。

妊娠高血压可以分为五类,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并非子痫前期,前三类和后两类从发病机理到预后都是不同的。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后发生的,20周以后出现的血压高,伴或不伴有蛋白尿或脏器损伤;妊娠合并高血压是说怀孕前或20周以前已有高血压,两者发病机制不同。妊娠期高血压之后会进展为子痫前期,继续进展会变为子痫。当妊娠合并高血压在孕期加重,我们称为妊娠合并高血压伴有子痫前期。因此,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组疾病。

 

目前妊娠高血压发病概率有多高?

妊娠高血压是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但妊娠高血压是产科四大死亡危险因素之一。有统计显示,在发达国家发病率约为5%左右,在发展中国家病率约为15%-20%,上海医疗水平已完全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所以上海的发病率大约在5%-6%之间。

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对产科医生而言,最常见的是妊娠后发生的高血压,通常20周后发生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我们称为妊娠期高血压,通常该情况下不伴有蛋白尿。在产后12周其血压会恢复正常,反之,如果病情加重,患者会伴有蛋白尿。所谓蛋白尿是小便中检查出有蛋白成分,此时称为子痫前期;如果病情继续加重,可能会有脏器损伤,主要表现为:肝痛、头晕、眼花等,甚至危及母亲生命。

 

哪些准妈妈容易患妊娠高血压?

第一,孕妇年龄超过40岁以上。

第二,孕妇肥胖,BMI大于35。

第三,孕妇年纪特别轻就怀孕,例如:20岁以内怀孕。

第四,孕妇患有某些疾病,例如:糖尿病、代谢性疾病、有妊娠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史等。

对于妊娠高血压易感人群,她们应当如何预防?

首先,注意自身体重,不要太胖,适当控制饮食。其次,对于易感人群,我们希望能够在妊娠开始就补钙,通常每天补钙量1.5-2克,最后,听从医嘱,妊娠高血压易感人群的产检次数会比普通孕妇的产检次数多,医生也会根据病情给予一些医疗上的处理手段,例如:预防性地使用阿司匹林等。

#妇科#女性健康#孕产期#心血管内科#妊高症#妊娠期高血压
阅读数 1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病可能与胎盘缺血、免疫、遗传等因素相关表现为血压升高,可能出现水肿、泡沫尿等症状及早发现、及时干预,预后良好简介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发生于妊娠妇女的常见疾病,患者孕前一般高血压症状,由于妊娠等因素作用导致血压升高随之出现尿液泡沫增多、下肢水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分娩后大部分患者血压可恢复正常,但仍有少数患者高血压再恢复。本病的具体病因目前尚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胎盘缺血、氧化应激、营养缺乏等因素相关。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可控制血压保持稳定,保障母婴安全;若未及时干预治疗,可影响胎儿发育,危害母婴健康,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症状表现:常见症状为尿液泡沫增多、下肢水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诊断依据:本病需根据患者病史(高血压、子痫前期等病史或家族史)、症状(头痛、头晕、水肿等)、体征(血压≥140/90mmHg、下肢水肿等)、实验室检查(血小板降低、凝血异常、蛋白尿等)及影像学检查(脐、子宫动脉等血流减少,胎儿发育落后等)等检查结果综合诊断。妊娠高血压有哪些类型?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在孕妇中,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5%~10%,且初孕女性的发病率约为6%~17%,再孕女性约为2%~4%[1][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经积极干预及药物治疗后可控制血压保持稳定,一般产后12周内血压可恢复正常,少数患者高血压再复原。是否遗传?是。本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3]。是否医保范围?是
产科医生花晓琳·首席健康管家韩秀君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