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表现与治疗 ——不安常在,顺应自然
强迫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强迫症状为表现的心理障碍,普通人群的终身患病率高达2%左右。患者的痛苦感明显,社会功能影响很大,而治疗上往往相当困难,所以是一种特别棘手的问题。
强迫症主要有两大表现,其中之一是强迫思维,常见表现有强迫思考,强迫联想,强迫怀疑,强迫性的穷思竭虑等等,总之是反复出现一些想法、观念、意象,患者自知不必要、不应该,极力想控制根除,但问题是不招即来,挥之却不去。其二表现为强迫行为,往往是继发于强迫思维。常见的表现有强迫检查,强迫清洁,强迫询问,强迫缓慢,或者是一些强迫性仪式动作,患者往往用强迫行为来缓解TA的强迫思维引起的焦虑。比如说,出现强迫污染的观念就去反复清洗;因为强迫性担忧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为了预防这些不良后果和灾难的发生患者去采取一些仪式化行为以求心安。问题是在于患者的强迫行为往往强化了他们的强迫观念,因为他们觉得这么做了感觉安全一点放心一点,所以下一次出现强迫思维的时候,TA也就再一次地采取强迫行为,如此相互促成、反复循环、纠结不清。现在临床上也把那些反复拔毛、抠皮、囤积等行为纳入强迫障碍的范畴,甚至还有一种强迫障碍表现为躯体变形障碍。
强迫症的治疗也主要是两大方法。其一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强迫症来说非常重要,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等。无论哪一种治疗,都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患者的配合和领悟。另外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则是药物治疗。最常使用的治疗药物是抗抑郁剂,而且使用的剂量一般都比较大,超过常规抗抑郁治疗剂量。药物治疗时间也长,通常需要以年来计。有的时候需要心理和药物合并的方式来治疗。
强迫症是一种容易慢性迁延的精神心理障碍,相应地治疗上需要很长时间,而且难度颇大,所以坚持和耐心非常重要。
图:源自网络
向本文作者提问

俞少华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
好评92%|接诊量32|响应时长24分钟
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
¥188起
问医生
#概述#合理用药#药物治疗#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抑郁状态
阅读数 3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以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和预防监测简介强迫症是一种难治性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这些观念和行为会耗费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患者能意识到必要或正常但是法摆脱,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焦虑痛苦感,长此以往会造成其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世界范围内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世界卫生组织将强迫症确定为全球非致命疾病的主要病因。强迫症一般以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为主,病程多迁延[1]。症状表现:强迫症的主要特征为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和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人格解体(是一种对自我关注增强的感知觉综合障碍)。突出症状是一种主观的强迫感觉,如反复进行一个动作,反复考虑一种想法、回忆一种体验或反复思考一个抽象的主题。诊断依据: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持续2周时间甚至更久,每次持续的时间超过1小时。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能引起患者的适,或者痛苦等负面情绪,但办法自我阻止。疾病类型:该疾病有具体分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女性患病率稍高于男性[1]。有2个高发的年龄期,可能在平均发病年龄约为10岁的儿童期,也可能在平均发病年龄约为20岁的青少年期[1]。在儿童患者中,男孩发病早于女孩,且男性儿童患者更易受到疾病影响[1]。在青春期或之后发病的患者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容易受影响[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需要长期的医疗和心理干预,大约只有10%的患者会有完全缓解的间歇期。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