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哮喘的五个认识误区
哮喘表现为反反复复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通常在运动后加重,夜间或凌晨加剧,多数人可以自行缓解或者经过治疗后缓解。
正是因为它可以自行缓解的这一个特点,导致很多患者不重视全程管理,从而忽视了它的潜在危害。
误区一:哮喘可以自愈
哮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一些儿童在6岁之前就出现了第一次的哮喘发作。
随着生长发育和自身免疫系统的成熟,部分哮喘儿童的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但缓解率并不是百分之百。部分儿童长大后可以摆脱哮喘症状,
容易误以为哮喘已经自愈。然而在未来接触到某些过敏原或诱发因素时,仍然可能出现哮喘复发。
误区二:哮喘治不好,治疗没有用
哮喘是一种难缠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还无法根治。
因此,部分患者会产生消极情绪,动摇治疗的信心。
实际上,通过规范的治疗和科学的管理,哮喘患者的症状可以消失,
这样就可以避免急性发作导致死亡,也可以避免长期的炎症导致肺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损伤肺功能。
误区三:症状消失就停药
大部分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会特别紧张,都能积极配合治疗。
而一旦胸闷、喘息、气急或咳嗽等症状得到了控制,就立马放松警惕,
甚至认为只要“不喘”或“不咳”,病就好了,就没必要再用药了。
其实,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所致。在急性发作期使用药物后,虽然症状消失了,
但是气道炎症仍然持续存在,如果擅自停药,炎症会进一步加重,气道和肺功能会进一步受到损害。
因此,哮喘急性期发作症状一旦被控制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
治疗期间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复查时医生会根据当前哮喘控制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切勿自行停药。
误区四:吸入激素副作用大
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很多患者一听说激素就十分排斥,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太大。
其实,吸入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每次吸入的剂量非常小,
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量就更少,引起全身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小于口服或注射激素。
因此,吸入糖皮质激素比口服、注射糖皮质激素安全很多。
如果日常不用吸入激素好好控制哮喘,等到严重住院时,将不得不使用口服或注射激素,得不偿失。
当然,药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较常见的副作用是喉咙痛、
声音嘶哑及鹅口疮,通过吸入后漱口或洗脸可以有效的减少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
误区五:乱用抗生素
有些患者可能会认为,既然哮喘发作是因为气道存在慢性炎症,那么,有炎症就应该使用抗生素来消炎。
实际上,不是所有炎症都需要用抗生素,引发哮喘的气道炎症和细菌感染无关。
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其中细菌感染只占极少的一部分。因此,大多数患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只有当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否则都属于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