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听医生的!任性,听谣言的!关于支架的话题

副主任医师邸亮·首席健康管家
副主任医师邸亮
首席健康管家

今天的话题是关于冠脉支架的问题,也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一直思考着要写写这方面的内容,可每每看到支架的文章医生一定会被骂的狗血喷头,所以一直未敢动笔。直到昨天遇到了我曾经的一个患者,我才下了决心。

这是一个45岁的男性,平素身体健壮,有大量吸烟、饮酒史多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年前一个早晨打完篮球后觉得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感,没有明显的胸痛及放射性疼痛,后到我科就诊,查心电图是一个心肌缺血的表现,结合症状,考虑不除外心肌梗死,当时患者不相信,仅仅有轻度的不适感,平素活动后无任何不适,本次活动后比平时略显无力,怎么可能是心梗呢?耐心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肯住院了。

一查心肌酶,明显升高,确定心梗,再次复查心肌酶仍在升高,确诊心梗无疑。自此患者仍有怀疑自己患了心梗,3天后行冠脉造影:右冠脉中段次全闭塞,远端闭塞,左冠状动脉向右冠脉发出侧枝。建议置入支架,比较固执,最后签字放弃,要求转入北京进一步治疗,后签字自动退院。

出院后3天回访,表示正在北京某医院准备办住院手续。我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这种冠脉堵塞就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安放到体内,随时可能引爆导致人死亡。后来中断了联系,直到昨日遇见,剧情没有那么狗血,遇到这个患者并没有再次心梗,我也不屑编出那个噱头。患者见到我很是亲切打招呼,因为平素接触患者多一时没能认出,后来查阅病历才逐渐回忆起。一问患者并没有安放支架,个中原因我也没有问出来,只是说等5.1去北京准备放支架,问问近1年情况,一般生活中活动没有特殊症状,只是不敢再有剧烈运动,每天还是比较恐惧心脏问题,怕是会再次心梗,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交谈中发现用药也不规律,我把用药写给了他,叮嘱按时服药,建议尽快去造影安放支架。看到这也许有群众会说了,这没放置架不也没再次心梗吗?不能没死吗?更有之前看到看文章评论里说自己3次心梗了,不放支架也没死,而看评论时间是凌晨3点多。好吧,这样的人群我不和你犟,任性,你可以随意,祝你好运。但我们临床医生看到的是觉绝大多数的患者有事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不是个别固执,甚至别用用心的人编造出来的为了让患者安放支架收黑心钱。

一个10年前心梗的阿姨,之前死活不放支架,几乎年年住院1-2次,近4-5年,每年要住5-6次,每次住院时间约1个月,吃口饭就犯心绞痛,小心翼翼不敢动都犯心衰,生活完全没有质量,现在后悔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样的例子,我们遇到的就不少,那么全国呢? 

总会有人发表胡大一教授的文章,吃瓜群众甚至连内容都没看就看是发表言论,甚至大骂医生。医生每一个好东西,都下地狱。弱弱的问一句胡教授也是医生啊,你该怎么说?

留言的大姐,你老公是什么情况,你就这么说,你看了文章了吗?看了也没看懂吧。稳定型心绞痛是不建议放支架的,而不是所有冠心病绝对不放支架,对于不容易控制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是心梗,胡大一教授也是主张放支架救命的。不信你去挂号问问吧。

傻子念半边的段子应该听说过吧,不认识字把徐仁保,读成余二呆。电视里说吸烟有害健康,为了吸烟从此就不看这个台了。看了个关于警惕过度支架的题目就笃定今生即使心梗了也不放支架?您想的我也能理解,其实谁也不想安放支架,毕竟是个异物,可有了问题不得不放,甚至必要时可以救命,怎么能不放?

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医生离职,医学生越来越少,甚至流传“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更是有流传说,父母让孩子学医,最后孩子喝了“百草枯”。医患本应一条心,共抗病魔,却常常是患者不信任医生,猜忌、防备,甚至对帮助着自己的医生痛下杀手。支架也是备受媒体渲染的典型,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闭塞的患者认为植入支架正中医生下怀,是医生敛财的方式,经常会咨询他人或非心内科的医生。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越早进行干预,就会减少心肌坏死面积,预后越好,如果商讨了5个小时才做出决定,抑或咨询的医生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植入支架,后果不堪想象。信任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但是这种信任的缺失,导致了医生想救而不能救,或者想救而不敢救,最终损害的还是广大患者的利益。作为医生要耐心讲解,作为患者或家属要相信,这才能救命。之前听专家讲课说:一个大胆的医生+患者信任=创造生命奇迹。现在信任少了,医生胆子也小了,好多本能够挽救的生命没了。谁之过?谁之错?

以下是我个人原创的救命打油诗,希望大家能够细读谨记。

有了胸痛很危险,120急救到医院。

确诊心梗别犹豫,溶栓支架是关键。

把握急救时间窗,耽误时间要遭殃。

丢了时间丢了命,到了医院听命令。

医学知识的普及任重道远,不要妖魔化支架,作为医生也不能为了利益,昧良心神化支架,该放的放,不该放的不放。放了支架就是解除了解决了局部冠脉的狭窄或者闭塞,但是冠心病还在,心梗病史还在,抗血小板药物还是要吃,血压、血糖、血脂还是要控制,要不然,还会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或者再次心肌梗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心血管内科#手术治疗#cTnI增高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左侧牙痛、肩痛、背部疼痛,或是心梗前兆表现为突发持续超过30分钟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发病120分钟内是急性心梗最佳治疗时间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是指患者原有冠状动脉(简称为冠脉,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病变,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发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突发且持续超过30分钟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有严重憋闷或濒死感。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即可诊断本病。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类型?通常可以分为5型。1型: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急性破裂或侵蚀,血小板激活,继发冠状动脉血栓性阻塞,引起心肌缺血、损伤或坏死。2型:心肌供氧和需氧之间失平衡所致的心肌梗死。3型:指心脏性死亡伴心肌缺血症状和新发生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或心室颤动,但死亡发生于获得生物标志物的血样本或在明确心脏生物标志物增高之前,尸检证实为心肌梗死。4型: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梗死(4a型)、冠状动脉内支架或支撑物血栓形成相关心肌梗死(4b型)及再狭窄相关心肌梗死(4c型)。5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的心肌梗死。首次心肌梗死28天内再次发生的心肌梗死称为再梗死,28天后则称为复发性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45岁以下人群本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是否可以治愈?本病治疗预后与梗死范围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如果在发病数小时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很有可能会导致死亡的发生。是否遗传?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与后天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是否医保范围?是
副主任医师邸亮·首席健康管家刘文玲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