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孩子冬季感冒,爸妈如何护理?

孩子冬季感冒,爸妈如何护理?

孩子,冬季感冒如何护理?

北方的天气越来越冷,随着一入冬,气温就逐渐的下降,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干燥,这些是冬天的特征同时也是儿童健康的最大威胁。那么,如何在这样敏感的季节呵护儿童的身体健康,显然已经成为了每一位爸爸妈妈必修的必须课程。

 

在冬天,气候干燥,室内外的温差大,宝宝们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患上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俗称的:感冒。在此期间,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岁数来采取治疗和护理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采取治疗和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各不相同,宝爸妈需注意

年龄:1岁或以下

 

措施:及时到医院就医;理由:由于孩子还小,抵抗力较弱,无法清楚的表达难受的感觉,且无自我康复的能力。

 

年龄:1岁到7岁

 

措施:如有发烧,且在38.5度以下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如使用优卡丹退热贴,能有效保护宝宝大脑,8小时持续退热,安全无副作用或用凉毛巾敷额头都是不错的选择,并给宝宝多喝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饮食多以藕粉、米粥这样清淡的食物为主。观察一天到两天,如无改善应及时就医。

 

理由: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身体机能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免疫和自我康复的功能,如果体质较好,通过有效地护理可缓解症状并康复。但是如体温在38.5度以上需及时送到医院接受系统的治疗,切勿延误病情。

 

 

年龄:7岁以上

 

措施:可根据儿童本身的描述辩证判别感冒类型,并选择对症的药物。

 

理由:7岁以上的儿童已经具有清新表达自己难受部位和感受的能力,家长可清楚的知道孩子的病结在哪里。并且,7岁的儿童已经具有免疫系统,可有效抗病毒,所以危险系数比年龄较小的儿童药低很多。

 

对于儿童而言,生病本身已经是一件难受的事情,但长期生病且难以治愈更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快,所以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衣物加减和饮食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冬天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更加干燥,所以家长更需根据当地的情况保证屋内的干湿程度,避免孩子感染病菌,患上流感等儿童常见疾病。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感冒吃那些水果好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它不仅让人感到痛苦,还会影响食欲。在感冒期间,许多人会感到鼻塞、头疼等症状,这时候,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缓解症状、加速恢复非常重要。水果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食品,在感冒期间可以发挥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首先,我们推荐选择深色水果。深色水果如芒果、黄杏、黄桃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抵抗感冒病毒的侵袭。此外,深色水果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其次,酸味水果也是感冒期间不错的选择。酸味水果如橘子、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并且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将柑橘类水果与蜂蜜搭配食用,或者将柑橘榨汁加蜂蜜再用开水冲饮,对于缓解咽喉肿痛等感冒症状效果显著。 除了以上两种水果,还有一些传统的水果疗法也值得尝试。例如,将大鸭梨与冰糖一起煮水喝,可以缓解咳嗽症状;将苹果和醋一起熬水,对于感冒也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水果,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战胜感冒: 1. 充足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2. 适当的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减少外出,避免接触感冒病毒。 5. 及时就医:如果感冒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康复之路

2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维生素B2缺乏病如何进行饮食保健

小儿维生素B2缺乏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维生素B2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本文将介绍小儿维生素B2缺乏病的饮食保健方法,帮助家长了解如何通过合理膳食来预防和改善维生素B2缺乏。 一、小儿维生素B2缺乏病的饮食原则 1. 增加维生素B2的摄入量:家长可以通过以下食物为宝宝补充维生素B2:动物肝脏、肾脏、心脏、蛋黄、鳝鱼、鳗鱼、鲑鱼、蘑菇、豆类、坚果、全谷物、牛奶、酸奶、奶酪等。 2. 丰富多样化的饮食:确保宝宝的饮食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3. 避免过量摄入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维生素B2缺乏的症状,应尽量减少摄入。 4. 避免挑食和偏食:挑食和偏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增加维生素B2缺乏的风险。 二、小儿维生素B2缺乏病的食疗方 1. 猪肝蔬菜粥:将猪肝切成小块,与大米、蔬菜(如胡萝卜、菠菜)一起煮成粥,可增加维生素B2的摄入量。 2. 鸡蛋黄泥:将煮熟的鸡蛋黄捣碎,加入适量的牛奶和米粉,制成泥状食物,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 3. 鳝鱼粥:将鳝鱼切成小块,与大米、蔬菜一起煮成粥,可补充维生素B2和蛋白质。 4. 蘑菇鸡肉汤:将蘑菇、鸡肉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水和调料,煮成汤,可补充维生素B2和多种营养素。 5. 坚果奶昔:将坚果(如核桃、杏仁)打成粉末,加入牛奶和水果,制成奶昔,可补充维生素B2和健康脂肪。 三、小儿维生素B2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1. 定期进行营养检查: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营养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营养缺乏问题。 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宝宝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挑食和偏食。 3.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物中毒。 4.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远程医疗新视界

2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哺乳期有点感冒还可以喂宝宝吗

哺乳期妇女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感冒的情况。那么,哺乳期感冒了,还能继续喂宝宝吗?答案是肯定的。感冒通常是通过飞沫传播,并不会通过乳汁传染给宝宝。 哺乳期感冒的症状通常包括鼻塞、流鼻涕、咳嗽等。如果症状轻微,可以继续哺乳,并注意以下几点: 1. 佩戴口罩:哺乳时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给宝宝。 2. 增加饮水量:多喝水可以帮助缓解感冒症状,同时还能保证乳汁的充足。 3.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 4.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加重感冒症状,哺乳期妇女应尽量避免。 如果感冒症状较重,如发热、咳嗽剧烈等,应暂停哺乳,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哺乳期妇女应选择对宝宝安全的药物,如布洛芬等。 除了药物治疗,哺乳期妇女还应注重日常保养,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冒患者等,以降低感冒发生率。 总之,哺乳期感冒并非禁忌,只要注意以上几点,就可以继续哺乳,同时保证母婴健康。

生物医疗创新站

2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健康百家谈第十一期:冬季驱寒,艾灸五大主穴

冬季来临,许多人会感到手脚冰凉、怕冷,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群。那么,如何通过艾灸来改善这些症状呢?本文将为您介绍艾灸五大主穴及其作用,帮助您温暖过冬。 一、阳虚体质与手脚冰凉 阳虚体质是指人体阳气不足,无法抵御外邪侵袭,导致身体出现怕冷、手脚冰凉、容易感冒等症状。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与现在很多人追求时尚、忽视保暖有关。 二、艾灸疗法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热力和药效,作用于穴位,起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疗法对于改善阳虚体质、手脚冰凉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三、艾灸五大主穴 1. 大椎穴:位于颈椎下方,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具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功效。艾灸大椎穴可以改善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 2. 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具有温阳补气、健脾胃的作用。艾灸神阙穴可以温暖全身,改善手脚冰凉。 3.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强身健体的作用。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手脚冰凉。 4. 命门穴:位于腰部,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温煦全身的作用。艾灸命门穴可以补充肾阳,改善手脚冰凉。 5. 涌泉穴:位于足底,是肾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的作用。艾灸涌泉穴可以温补肾阳,改善手脚冰凉。 四、日常保养与养生保健 1. 保暖: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穿着适当的衣物,保持手脚温暖。 2. 饮食:多吃温补食物,如羊肉、鸡肉、核桃等,避免寒凉食物,如西瓜、黄瓜等。 3. 运动: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养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您一定可以改善手脚冰凉、怕冷等症状,温暖过冬。

健康百科

2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春季要警惕不喘的哮喘发作

春季万物复苏,然而对于哮喘患者来说,这个季节却充满了挑战。很多人认为哮喘就是喘息,其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典型的哮喘症状,容易被忽视。 不典型哮喘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和胸闷。有些孩子可能只是因为一次感冒而反复咳嗽,持续时间长达数月,夜间干咳尤为明显,使用抗生素和镇咳药效果不佳。这种咳嗽变异性哮喘往往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肺炎。 还有一些哮喘患者以胸闷为主要症状,这种胸闷可能表现为胸痛、压迫感或呼吸困难,但肺部检查却无异常。这类哮喘被称为不典型哮喘。 对于有过敏史的孩子,如果出现反复咳嗽、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在季节变化、剧烈运动、寒冷空气刺激等情况下,应高度警惕哮喘的发作。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以帮助检测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从而确诊哮喘。 哮喘的治疗需要个体化、规范化的方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哮喘控制药物,但需要长期规律使用。此外,增强体质、避免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哮喘的重要措施。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谢丹宇主任医师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呼吸健康,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健康管理专家

2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是感冒怎么办?什么原因

反复感冒是许多人的常见问题,它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反复感冒的情况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免疫力差是导致反复感冒的主要原因之一。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疾病侵袭的重要防线,当免疫力低下时,身体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从而引发感冒。此外,流感病毒的频繁传播也是导致反复感冒的重要原因。流感季节,尤其是冬季,流感病毒活跃,容易感染人群。 为了预防和治疗反复感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锻炼和营养。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可以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3. 预防感冒。在流感季节,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概率。 4.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反复感冒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查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5. 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除了以上措施,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感冒的药品和治疗方法: 1.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可以用于治疗流感。 2. 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 3. 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片等,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 4. 休息和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有助于身体恢复。 总之,反复感冒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措施。通过加强锻炼、注意个人卫生、改善生活习惯,以及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反复感冒。

健康饮食指南

30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感冒会引起转氨酶高吗?

感冒并不会引起转氨酶水平升高。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其典型症状包括咽干、咽痒、烧灼感、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等。感冒的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如氨酚黄那敏胶囊,或者使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滴鼻液。此外,感冒期间还需要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清淡饮食,充分饮水,少吃油腻、煎炸、生冷的饮食,避免受凉。 转氨酶水平升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肝脏疾病、酒精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生理性因素,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良和情绪焦虑也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因此,当发现转氨酶水平升高时,应及时就医,排除肝脏疾病等可能。 感冒期间,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应保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充分饮水。此外,还应避免受凉,适当增加衣物,防止感冒加重。 感冒虽然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因此,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感冒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感冒: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在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等。 总之,感冒并不会引起转氨酶水平升高。感冒的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的感冒药等。同时,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保持清淡饮食、充分饮水、避免受凉等也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

病友互助家园

2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感冒锻炼请遵从脖子法则

感冒了,还能继续运动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热爱运动的朋友们。近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运动医学专家建议,感冒时只要遵循“脖子法则”,可以有效缓解病症。 运动,预防感冒的最佳良药 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研究表明,适度运动可以将感冒症状天数缩短一半。然而,这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脖子法则。 什么是“脖子法则”? “脖子法则”指的是:如果感冒症状出现在脖子以上,如鼻塞、喉咙痒、头痛,可以进行适量的慢跑、快走或力量训练;而一旦出现发烧、胸闷、四肢无力等症状,就应该停止运动,好好休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头疼伴随全身发冷酸疼,可能是发烧的前期症状,这时就不要再运动了。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运动机能学教授杰弗里·伍兹表示,通过“脖子法则”可以判断是否能继续运动。但运动时,如脖子以上症状比较严重,还是应该停止锻炼,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使感冒期限更长。 感冒锻炼从低强度开始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运动医学专家达里尔·罗森鲍姆建议,感冒的人开始锻炼时,强度应该减半。如果5-10分钟后,感冒症状有所缓解,那么可以逐步增加强度,但不要超过平时运动量的80%-90%。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一定要及时、大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另外,对于健康人而言,剧烈运动后几小时,最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如果你在跑了10分钟,最好休息一会儿,还要注意保暖。在健身房锻炼时,用完跑步机、杠铃等器材后,应及时洗手。 避免误区 误区1:想通过运动缓解感冒症状。 许多人认为,感冒后跑步出一身汗,感冒就会好。这是个误区。感冒后运动不仅不利于缓解症状,还可能诱发病毒性心肌炎。感冒患者除了要适当休息外,还要减少蛋白质摄入量。要吃得清淡些。 误区2:运动后马上洗澡。 运动后马上洗澡,易患感冒。因为运动后大量排汗,毛细孔微张,这时洗澡或外出,寒气易侵入体内。中医有云:“避风如避剑。”正确做法是,运动后用毛巾擦干身上的汗,略微休息后,再洗澡或外出。

未来医疗领航员

2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感冒 不要不当一回事

小儿感冒看似常见,实则不容忽视。它不仅会引发喉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颈椎脱位,威胁孩子的健康与生命。因此,家长需提高警惕,切勿将小儿感冒视为小病小痛。 一、喉炎:感冒的常见并发症 喉炎是小儿感冒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病毒或细菌从上呼吸道向下蔓延引起。小儿喉部干燥,血管脆弱,抵抗力低,容易受到感染。喉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声音嘶哑、憋气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犬吠样咳嗽和喉鸣,甚至喉梗阻。 若孩子出现喉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孩子过度用声。 二、颈椎脱位:感冒的意外风险 感冒还可能引发颈椎脱位,这听起来令人惊讶,但却是真实存在的风险。感冒导致的咽部炎症可能波及寰枢关节,使颈椎稳定性下降。若孩子在感冒期间进行头部剧烈运动,就可能发生颈椎脱位。 若孩子出现颈部活动受限、抬头无力或颈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按摩或扳正,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三、心肌炎:感冒的潜在危机 心肌炎是小儿感冒的另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心肌后,可能导致心跳异常、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心脏功能不全、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 若孩子出现心脏异常症状,如心跳加快、减慢、不规则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四、预防小儿感冒,从日常做起 预防小儿感冒,关键在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锻炼,提高孩子身体素质。 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五、就医指南 若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特别是以下情况: 感冒症状持续超过一周。 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感冒后出现其他症状,如头痛、呕吐、皮疹等。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医疗科普小站

3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走出小儿感冒护理三误区

孩子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侵袭。然而,许多家长在护理小儿感冒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孩子的病情加重。本文将针对小儿感冒护理的三种常见误区进行解析,帮助家长们正确护理孩子,让孩子远离感冒困扰。 误区一:感冒恶寒,发汗可痊愈 部分家长认为,感冒是由于身体受寒引起的,因此需要通过发汗来驱寒。然而,盲目发汗并不利于感冒的治疗。桑拿、姜糖水、蒙头捂汗等方法虽然可以发汗,但过度发汗会导致身体脱水,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误区二: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挡 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打喷嚏时要用手挡住口鼻。虽然这个做法可以避免细菌扩散,但用手挡住喷嚏或咳嗽后,如果不及时洗手,很容易将细菌传播给他人或自己。正确的做法是,用纸巾或手肘挡住口鼻,并及时洗手。 误区三:宝宝鼻塞不用特别护理 宝宝鼻塞会影响饮食和睡眠,甚至可能导致呕吐或肺炎。因此,一旦发现宝宝鼻塞,应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缓解鼻塞: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适当擤鼻涕等。 除了以上三个误区,家长们在护理小儿感冒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等有害物质。 2. 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孩子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 3. 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等方式。 4. 如有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家庭医疗小助手

30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