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闭的人需要一个“群”
自闭的人往往把自己和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往来。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朋友少,不合群、甚至害怕社交活动。
长此以往,心理会越来越不健康,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从而形成自卑心理,要想改变自闭自卑的心理,要先让自己走出去,离开那间屋子,走出自认为最安全的那块区域,多与人交流,让自己成为“群”里的一份子。
二、合群就是与别人合得来,是一种性格特征
合群就是与别人合得来。合群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具有既能够接受别人,同时也能被人接受的社会适应性特点。合群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不封闭自己,愿意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理世界;同时,合群的人往往是善解人意的、热情友好的,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等)。因此,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较多知心的朋友。
但是,生活中也确实常有些人过于洁身自好,或自命清高,不好交往;有些人过于自卑,缺乏积极从事交往和活动的勇气,总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孤僻内向,离群索居。
三、怎样让自己合群
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不合群的性格,不仅有碍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因而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会使人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退缩感和孤独感,从而也有得于人的身心健康。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改变不合群的性格呢?
1.学会关心别人。
如果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除了关心别人以外,有了困难你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这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你的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沟通了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2.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人际交往中,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正确,你的行为就越自然,表现也越得体,结果也就越能获得别人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帮助你克服自卑和自傲两种不利于合群的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利的。此外,“知人之明”对于合群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在评价别人时难免带有主观印象,结果常常因此而“失真”。比如,人们常常根据对方的一些个人资料(如籍贯、职业等)来推断此人的性格,如认为会计总是斤斤计较,小气万分的。这种错误的人际知觉,当然使你难于与人和陸相处。因此,只要你能认识到这些人际知党中的偏见并不为之所面,你就能合群了。
3.学会一些交际技能。
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失败,则由此面引起的消极情绪当然会影响你的合群性格。如果你能多学习一点交往的艺术,自当有助于交往的成功。例如,多掌握几种文体活动技能,如跳舞、打球之类,你会发现自己在许多场合都会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
4.保持人格的完整性。
庄子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与人相人处时,当然不应苛求别人,而应当采取随和的态度,但那是有限度的。因为随和不是放弃原则,迁就亦非予取予求。如果那样,根本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然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无从使自己合群了。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办法,是在平素的接人待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的作风,而不会勉为其难地要你做你不愿做的事,而你也不会因经常需要拒绝别人的要求而影响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了。
5.学会和别人交换意见。
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肇始于相互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上和态度上的沟通。因此,经常找机会与别人谈谈话、聊聊天,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之中生长的。孟子说得好爱人者恒爱之”。你如果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就会被无数友情的手握住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视频 刻板动作,蝴蝶手,孤独症,社交障碍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视频 多动症?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视频 发音不清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视频 发音不清可以干预好!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宝宝经常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宝宝长不高?是爸爸妈妈没有做对这几件事!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湿热便秘怎么办?你知道吗?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女性开始衰老的6处变化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过敏性鼻炎,可能与这个习惯有关,尽早改掉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抑郁的人,背后都有这样一个原因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两岁多宝宝能理解事物和模仿动作,但不说话,目前只会叫爸爸,家长担心是否正常并寻求专业建议。患者男性1岁11个月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18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八个月宝宝肌张力低,运动落后,其他能力正常,特别怕生。患者女性1岁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34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想了解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女性4岁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26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