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治疗鼻窦炎的小方子,取渊汤

主治医师冯文全·冯文全,主治医师,太原侯丽萍风湿骨病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冯文全
冯文全,主治医师,太原侯丽萍风湿骨病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鼻窦炎这个病是西医的叫法,中医将其称之为鼻渊。患者一开始流清鼻涕,但因为这是一个慢性病,所以时间长了以后,就开始流浊鼻涕。再到后来,流出来的都是黄脓鼻涕。一开始的鼻涕没什么味道,到了后来流的鼻涕就有一些腥臭的味道。

鼻渊的病因

这个病非常顽固。来想象一下,当我们坐在椅子上,鼻子里不断的流出鼻涕来。聪明的古人看到这个情况,就开始思考,这个鼻涕从哪来的?想来想去,觉得这个脑袋里是不是有热,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脑袋上火了。流出来这些浊物。但是古人又想,这脑袋咋上的火?这火是哪儿来的?


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这是胆热窜上来了。把这个火气撒在脑袋上,所以出现了鼻流清涕不止的症状。除了鼻渊,古人还给这个病起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名字,叫“脑漏”。

1张治疗鼻渊的验方

明朝的陈士铎在《辨证录》里针对鼻渊给出了几张方子,其中第一张方子就是取渊汤。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只有6味药的小方子,能把鼻子这个深渊给堵住,让人不流鼻涕。取渊汤的6味药分别是:辛夷、当归、柴胡、炒栀子、玄参、贝母。这个方子是从脏腑辨证的角度来制定的。


别小看这6味药,从胆热,到脑热,再到鼻涕。全都照顾到了。这里边辛夷擅长通窍,玄参擅长清热。这俩药是一个组合,专门解决脑袋上火的问题。本来呀辛夷这味药,是辛散耗气的。用的时间长了,有点伤正气。这时候,巧妙的加进来一味当归。这个当归,跟着辛夷能入脑。来补脑添精。这样用药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弥补辛夷辛散力量带来的副作用。除此之外,这个当归还有通便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呀,这个当归不但能补益脑髓,还能通谷道,用在这里还真是非常合适。


又加了柴胡和栀子来清胆热,解决上火的源头。这五味药从肝胆到脑热,都照顾到了。最后加了一味贝母,来解决鼻涕的问题。从标本的角度来,真正通窍、治鼻涕的药只有辛夷和贝母2味药,剩下4味药,都是来解决引起鼻涕和鼻塞原因的。

总结:

从制方的境界来看,这张方子在脏腑辨证用药体系里,境界还是非常高的。整个方子用到了4个药物组合,有清肝胆热的,有清脑热,治疗脑袋上火的,有针对鼻涕的,还有针对药物副作用的。我们在临床上针对胆热上扰清窍引起的慢性鼻窦炎,加减运用得当,颇为切证。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防#保健#养生知识#鼻窦炎#鼻窦炎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发热、嗅觉减退可引发咽和扁桃体炎、中耳炎、喉炎、气管炎等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大部分经积极治疗可治愈简介人体共有4对鼻窦(sinus),根据它们所在颅骨位置的同进行命名,可分为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各1对,所有鼻窦均与鼻腔相通。鼻窦炎(sinusitis)是累及上述一个或多个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的统称,且根据疾病影响的范围,可再细分为单鼻窦炎、多鼻窦炎及全鼻窦炎。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鼻塞、黏脓性鼻分泌物,其他症状可有头痛、局部疼痛(眼部、脸颊、鼻及前额部周围疼痛、肿胀和压痛)、嗅觉障碍、咽部适、恶心、咳嗽、咳痰、耳鸣、发热等。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鼻塞、黏脓性鼻分泌物)、体征,结合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可进行综合判定。鼻窦炎有哪些类型?临床根据病程长短,常将鼻窦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鼻窦炎:病程12周。可分为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两个亚型[1]。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是。本病为鼻科常见多发病。是否可以治愈?鼻窦炎通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可以被治愈。少数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会反复发作。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