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慢性疾病的解决思路—“抗炎排痰修复黏膜”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孩子三天两头感冒发热,甚至有的严重的孩子气管炎肺炎每个月都来一遭,像“大姨妈”一样准时,大人精疲力尽,孩子自己也痛苦不堪。
问题根结除了孩子本身体质差、免疫力低下外;呼吸道纤毛受损、纤毛运动异常、痰液排不出去则是孩子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关键所在。
在我们的鼻腔内部表面,衬着一层完整黏膜,黏膜下方是交错密布的毛细血管网黏膜里面则是成千上万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和分泌腺体,每天产生大约500~1000毫升的黏液,差不多2~3听可乐的容量。
这些黏液除了一小部分蒸发掉,干结成了鼻屎,大部分并不是从鼻孔排出的,而是“逆流成河”朝着鼻孔深处,跨过咽喉,最终通过食管进入了胃。这个过程就借助于呼吸道黏膜上细细的“纤毛”们,它们一刻不停地以每秒16次的速度一起摆动,像划龙舟一样,推着黏液以每分钟6毫米的速度往鼻腔深处移动。
借助纤毛的的运动, 鼻涕黏液会形成一条黏液毯,不知不觉经过咽喉再被我们吃进胃里。这个过程就是我之前一直说的“黏液纤毛清除运动”也是人们常说的“鼻涕倒流”。
“黏液纤毛清除运动”是我们人体呼吸道自净的重要方式,能够把各种分泌物与脏污带出体外。我把这种机制形象地比喻为“垃圾传送带”:其中鼻涕黏液毯是上方的“皮带”;而纤毛就是下方的“转轴”,“转轴”不断运动带动传送带将呼吸道里的脏东西及时排出。
在正常情况下,“垃圾传送带”能够高效运转,可是在一些有害因素作用下,譬如病毒细菌感染或者持续炎症状态的时候,传送带的转轴就要出现故障了!
孩子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产生的非特异性炎性物质会破坏纤毛上皮细胞,使得纤毛摆动频率变慢,形态结构也出现异常,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纤毛间会相互黏集,有些黏集成束,所指方向也变得凌乱,尽管纤毛仍然能节律性运动,但是已经无法再排出鼻腔异物的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就好比传送带的转轴虽然还在转,但是转速变慢了,每个转轴转的方向也不统一,有向前的,有向后的,运输效率大打折扣,各种分泌物和致病物运不出去,积存在呼吸道里面产生“痰”,致使感染和炎症反复出现,分泌物变得更多,而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纤毛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还要举个例子,有的家长在给孩子检查了132项慢敏检测后,检测出来需要禁食的食物,家长给禁食了,但是家里老人不明白,鸡蛋牛奶Ⅲ级不耐受,老人非得跟孩子父母对着干,越不让吃越使劲给孩子吃,老人和孩子父母较劲,孩子父母一边建设,老人一边搞破坏,最后受罪的是孩子。
研究表明,纤毛结构异常所致的黏液使纤毛对分泌物及致病因素的清除率下降,正是导致呼吸道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
“垃圾传送带”的“转轴”坏了,怎么修?
那就来看看黄医生的压箱宝!要排出痰液修复黏膜恢复纤毛正常运动,一方面要抗炎抗感染,减少炎性分泌物的释放;另一方面,要清除堆积在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刺激纤毛摆动,加快运动“垃圾”的运输能力。
具体怎么做呢?
这里就要介绍一项我与清华大学技术服务合作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中药植物中萃取的水油双相液体,进行呼吸道雾化治疗。
这项专利制剂的原材料包括台湾肖楠、台湾桧木、黑松、桉树、金银花、鱼腥草、天然冰片等中药和植物,主要有效成分为扁柏醇、槲皮素、2—莰醇、绿原酸、桉叶油素、柠檬烯、2—蒎烯以及多种烯萜类,不含抗生素、类固醇激素、麻黄素等血管收缩剂等成分,能够在30秒内快速杀灭99.9%的呼吸道常见致病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在上、下呼吸道迅速发挥降低黏液黏性、促进黏液分泌的作用,并产生β-受体兴奋剂效应刺激黏膜纤毛运动,增强黏膜纤毛清除功能,使黏液移动速度显著加快,以助痰液排出。
此外还有加速微血管血液流动、消除黏膜水肿的作用。
因为这种中药雾化制剂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其效果相当于静脉注射,所以它的安全性亦受到及其严格的把控与监督。本中草药植物萃取的专利制剂pH值在6~6.5之间,符合鼻腔黏膜pH值生理范围,渗透压也与人体血液基本等渗,并且通过动物肺纤维母细胞毒性安全测试,临床上万例患者至今尚未发现副作用,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成人、儿童都可以使用。
唯一存在风险在于制剂中含有冰片成分,因其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对于怀孕2~3个月的孕妇有可能会造成滑胎,对蚕豆病患者有可能引发溶血症状,所以孕妇和有蚕豆病的人要避开含有冰片成分的制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