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老是不好,可以试试这个不常见的方子
不少中医师治疗感冒不愈的老套路
感冒超过8天,老不好,在临床上,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一般来说,对于这种状态,中医的共识,是正虚邪恋。也就是说,一方面患者体质虚弱,无力拒邪于外,一方面疾病也还没有发生传变,尚没有从表入里,正邪依然交争于表。
这个时候,很多中医基本是如下套路:若患者体虚,就用上补气的人参,黄芪;鼻塞声重,表证不解,就用点力量轻微的解表药,比如荆芥,防风,羌活;兼有肌肉酸痛,痰多,就加些祛湿化痰药,例如前胡,独活,茯苓;肺气不顺,咳嗽频频,就用枳壳降气,桔梗开肺。如果患者仍畏寒发热,就用点柴胡疏散退热。这些药物对于改善患者肢体酸痛,咳嗽有痰等风寒兼湿的症状还是不错的。著名的败毒散,荆防败毒散中就是这些药物。
不过,这类方子也有问题,黄芪,人参之类的药物容易导致闭门留寇,而荆芥,防风,羌活解表的力量很轻,不足以驱散外邪,所以患者虽然症状改善了,但是外邪仍可能缠绵不去。这类药物甚至还有延长患者病程的风险。即使患者痊愈,也有可能是“拖”好的。所以,对于这类病程长,感冒迟迟不愈的患者,我想介绍一个常被闲置一旁,但效果很好,有遗珠之憾的方剂。
一个不常见,但是效果好的方子
这个方子叫"桂枝麻黄各半汤”,这个方子现在很少有人用了,可是用它来治疗缠绵不愈的感冒效果不错。
我们开门见山,直接看看这个方子的功效和组成: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入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康平本《伤寒论》
患者得了外感病,八九天还没有好,还在发热恶寒,不过,这个热型发生了变化,一会儿热,一会儿不热。有点像少阳病。可是没有少阳病的特征: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这“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也被称为“柴胡四证”。经方医学啊,真的是严谨,不像时方,加减随意。没有少阳证,就不能用柴胡。
同时,患者大便好,没有腹痛腹胀,也没有便秘,这是在和“阳明腹实证”鉴别了。然后患者可能皮肤还会有些瘙痒,皮肤瘙痒的原因是"人不得小汗出”,想发汗,汗却不出来。
好了,现在排除了少阴证,又排除了阳明证,说明外邪还没有发生传变,还是停留在肌表,只是人有些虚弱而已。所以可以用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合方,因为外邪的力量已衰,所以只需要小发汗即可。因为要小发汗,所以这个方子中,药物的剂量只是桂枝汤和麻黄汤药物剂量的三分之一。
为什么要用桂枝汤?这个桂枝汤不仅仅是治疗表虚感冒的名方,而且是一剂人体的补益强壮剂!你看经方中治疗“虚劳里急”的小建中汤就仅仅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多加了一味补中益气,帮助消化的饴糖。
所以这桂枝汤非常好,一方面可以祛邪外出,一方面可以强壮人的身体。但是光用桂枝汤不行,因为微邪怫郁不解,桂枝汤发汗的力量比较弱,必须要加上麻黄汤才能解表散邪。这个方子,解表发汗而不伤正,调和营卫而不留邪,刚柔相济,从容不迫,极其巧妙。
如果患者皮肤瘙痒不明显,脉浮而弱,每天发热二次左右,身体更虚弱一些,可以再减麻黄的量,减到桂枝的一半,这就是桂枝二麻黄一汤。若兼有咳嗽,可以加桔梗,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