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嘭”然心动

健康的心脏才能为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如今,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危及人类的健康与寿命。其中,心律失常这个“心”病,令许多人熟悉又陌生。很多人听说过它但又不知其详,心律失常是心脏病的一种症状还是单独的疾病?心律失常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心律失常听起来好像不严重,有必要治疗吗?

一.心律失常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搏或传导功能紊乱而发生的心脏节律、频率或激动顺序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和停搏。换句话来说,心跳的频率(快慢)有问题就出现心动过缓(慢)甚至停博(短时间不跳)或者心动过速(快);心跳的节律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各种早搏(提前跳动)、房颤、房扑、或者室颤室速或者各种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分类根据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
二.心律失常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吗?具体症状表现是什么?一般与什么因素有关?
许多心律失常的表现是无症状的。发病可急可缓,病情可轻可重。轻则起始隐匿,不引起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症状则以心悸或心跳暂停的感觉表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导致头晕,晕厥,呼吸困难或胸痛,甚至导致心脏骤停,休克,猝死。

心律失常多发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器质性心脏病是产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或病理基础。心肌缺血、损伤或坏死(如冠心病),急性或慢性心肌炎症(比如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或继发性心室肥厚、扩张(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急性或慢性心包疾病,医源性因素(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遗传因素均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此外,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理化因素如电击伤、化学毒物也可导致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重症心肌炎、充血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等易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

心律失常也见于心脏结构无异常者。某些生理因素如紧张,焦虑或引用浓茶、咖啡、酒精性饮料等,经常是快速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很多时候表现为突然、单次出现的心脏节律、心跳异常。这不属于疾病,这些时候大多不需要治疗,仅仅改善生活方式即可。运动员或长期体力劳动者常伴有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

三、心律失常如何诊断?

心律失常的诊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食管电生理检查、心腔电生理检查。心电图适合心律失常发作期的诊断;心脏体格检查对心率、节律、心音强度、有无杂音及附加音、心律与脉搏的关系可对心律失常形成初步的鉴别诊断;电生理检查可诊断并明确其发生机制及起源部位,对指导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诊断心律失常除了电生理检查,还要充分了解患者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病史及心律失常病因或诱因相关的资料。总之心律失常的诊断应依据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电生理检查综合判断。

四、西医一般用怎么治疗心律失常?

大部分心律失常都可以有效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包括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和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分为四类。I类为钠通道阻滞剂。根据对动作电位时程和QT间期的不同影响分为三个亚类。Ia类代表药物为奎尼丁、普鲁卡因,对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疗效。Ib类代表药物有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对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Ic类代表药有普罗帕酮,对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良好的疗效。II类为β受体阻断剂,对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有效,长期使用可提高生存率。III类为K通道阻滞剂,代表药物为胺碘酮,对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胺碘酮是目前广泛是使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IV类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带表药为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主要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通过增强或兴奋窦房结、房室交界区和心室的次级节律点的自律性,改善房室传导功能,提高心室率而达到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目的。代表药物有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控制或根治某些心律失常,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无法获得或难以替代的。

我们对心律失常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对相关小知识进行简单概括:1.心律失常既可以是起病隐匿,我们对此无所察觉的;又可以表现起病急骤并且带来严重后果甚至猝死的疾病。2.心律失常包括异常的心跳节律、心跳频率、起搏点及冲动传导的异常,是疾病的总称;而心率失常仅仅是指频率而言,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大于100次或小于60次。3.心脏相关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心脏均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律失常也可以见于健康人。

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对心律失常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家人或朋友表现出相应的症状需有人陪同下尽快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或明确相关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或出现严重后果。正确的认识疾病,我们才能科学恰当的面对它。树立一个健康正确的生活观念,让我们从“心”开始!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大家还在看
止不住的呼噜怎么办?止鼾自有妙招

止不住的呼噜怎么办?止鼾自有妙招

#睡眠 #疲劳 #打鼾
我是大医生
我是大医生
岔气,一种会呼吸的「痛」

岔气,一种会呼吸的「痛」

#运动 #健身运动 #打鼾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心咯噔一下,你可千万警惕呀!

心咯噔一下,你可千万警惕呀!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系统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初春天寒,嗓子干多发不能忽视

初春天寒,嗓子干多发不能忽视

#疾病概述 #疾病预防 #耳鼻喉头颈外科
周宁医生
周宁医生
鼾声如雷睡眠欠佳?小心睡眠呼吸暂停

鼾声如雷睡眠欠佳?小心睡眠呼吸暂停

#青年 #中年 #老年 #睡眠 #失眠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我是大医生
我是大医生
话一到嘴边就忘,多半是被“脑回路”坑了

话一到嘴边就忘,多半是被“脑回路”坑了

#概述 #病因 #患病护理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原来冠心病可以发生的“悄无声息”

原来冠心病可以发生的“悄无声息”

#病因 #常见症状 #心血管内科
我是大医生
我是大医生
噪音,吵的可不仅仅只是耳朵

噪音,吵的可不仅仅只是耳朵

#居家 #睡眠 #耳鼻喉头颈外科 #精神心理科 #失眠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眼泪≠懦弱:学会哭泣之后,生活快乐多了

眼泪≠懦弱:学会哭泣之后,生活快乐多了

#心理 #心理健康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经常打呼噜,留心可能是疾病的症状

经常打呼噜,留心可能是疾病的症状

#睡眠 #减肥 #养生知识 #常见症状
朱医生健康说
朱医生健康说
九成猝死事件祸因心律失常

九成猝死事件祸因心律失常

#儿童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 #预防心脏病 #心律失常 #青少年 #心律失常 #儿童心脏病 #射频消融手术
窦性心律失常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失常是怎么回事

#药物治疗 #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 #生活习惯 #窦性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脏起搏器 #窦性心律失常 #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 #心脏健康 #心脏健康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窦性心律T波改变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T波改变怎么回事

#心电图 #心肌劳损 #窦性心律 #心电图 #心肌劳损 #预防 #T波改变 #心肌炎 #T波改变 #心肌炎 #心脏疾病 #心肌肥厚 #低钾血症 #心脏疾病 #心肌肥厚 #低钾血症 #生理性因素 #病理性因素 #心肌缺血 #甲亢 #心肌缺血 #甲亢
儿童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儿童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药物治疗 #儿童健康 #治疗 #儿童健康 #窦性心动过速 #早搏 #日常保养 #窦性心动过速 #早搏 #日常保养 #儿童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失常 #介入治疗 #儿童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失常 #预防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手术治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辽宁大连市民的心血管内科线上问诊记

辽宁大连市民的心血管内科线上问诊记

#窦性心律不齐 #病毒性肺炎 #辽宁大连市互联网医院 #窦性心律不齐咨询 #线上问诊 #心血管内科 #京东互联网医院服务 #互联网医院 #线上心血管内科问诊 #病毒性肺炎治疗
小孩窦性心律不齐有什么危害

小孩窦性心律不齐有什么危害

#窦性心律不齐 #儿童健康 #心脏疾病 #晕厥 #儿童窦性心律不齐 #治疗 #心脏疾病 #晕厥 #心肌梗塞 #预防治疗 #危害 #甲状腺功能 #预防 #甲状腺功能
南昌市心血管内科线上问诊:产后妈妈的心病解答

南昌市心血管内科线上问诊:产后妈妈的心病解答

#互联网医院 #窦性心律 #健康生活 #心电图 #互联网医院问诊 #南昌市心血管疾病 #产后调理建议 #医疗咨询 #疾病诊断 #窦性心律解答 #产后调理 #产后健康问题 #线上问诊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咨询 #线上医疗咨询
窦性心律不齐会引起乏力,头晕吗

窦性心律不齐会引起乏力,头晕吗

#窦性心律不齐 #头晕 #药物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 #头晕 #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心电图 #心律失常 #乏力 #健康生活方式 #乏力 #健康生活方式 #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手术治疗
窦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吗 窦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的区别须知

窦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吗 窦性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的区别须知

#药物治疗 #心脏疾病 #窦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 #介入治疗 #窦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 #心内科疾病 #心律失常 #心内科
妊娠期合并窦性心律失常怎么办

妊娠期合并窦性心律失常怎么办

#窦性心律失常 #妊娠期 #心电图检查 #心脏健康 #心电图检查 #心脏健康 #孕妈妈保健 #预防感染 #妊娠期窦性心律失常 #预防感染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