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60岁,应该静养还是经常锻炼呢?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锻炼有益身体健康”,这些观点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当中。的确,对于青年人来说,经常锻炼对健康非常有好处,能够提高我们的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但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年纪较大的人群也同样适用吗?比如已经60岁的老年人,很多人都说“人到了60岁之后,多锻炼对于长寿有好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老年人到底应该经常锻炼,还是放弃锻炼选择静养?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看法。
其实经常锻炼和静养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同时进行。因为这里的静养并不是说待在家里啥都不能干,一动不动,生怕行动一下就哪里磕着碰着了,并不是这样。
其实,这里的静养主要指的是修养身心,让“心”静下来,不要有太多顾虑,保持身心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下。
人一旦到了中年,会自动将自己放在一个保护机制下,主动去抑制体内气血形成体内的一种肾精物质,而通过身心的一个静养,体内五脏就会达到一个宁和的状态,肾精的储存量也会变得更多,于是,老年人的精神气和体质也就更好了。
有句话就是“笑一笑,十年少”。习惯静养之后,人的情绪会变得平缓、稳定下,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会对人的体质有好处,对老年人是否长寿也有很大的影响效果。
运动能够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的质量,促进血液的循环,减少患有血栓、脑梗、脑卒等等各种疾病的可能。
老年人也不是完全不能“动”的,但是不能过量,老年人锻炼是存在一个度的,那就是不要太猛,控制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能力之内,比如散散步,打打太极这些,而不是像中年人那样去使用一些器材锻炼,年纪大的人群如果这样,很容易导致自己关节受伤。除了需要注意运动强度外,还需要控制的是运动的时间,不要一运动起来就是1小时,而应该将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秉持少量运动多频率的原则,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总会有好处。而60岁以后的老年人应该适量去做些运动,这往往是有好处的,比如能够防止骨质疏松,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比如减少患上感冒、气管炎等可能,也会减少脑中风、脑卒、脑萎缩等等重大病症的几率。
另外,专家也指出,
60岁以后的老年人,只要保持平缓的“慢运动”,是对自身的体质有很大好处的。但是不建议在吃完饭后去运动,可以在吃完饭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再去,而且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内就好。
可以通过打太极、跳慢舞、散步、慢跑等方式去运动。
打太极、跳慢舞比较柔和,长期坚持下来可以改善腰酸背痛、锻炼肌肉,降低脑萎缩的可能性。
散步、慢跑有利于体内的消化,提高睡眠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减少患病的几率。
然而对于自身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就要注意了,即使是少量运动,也要值得注意,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比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应该选择缓和的运动,散步就很好,而且还需要随身携带药品。
除了运动,也要适当的“静养”,修身养性,保持身体愉悦。比如可以平常看看书,下下棋,逗逗鸟,亦或是出去旅游,这些都可以让身心平静下来,保持健康,有益长寿。
总而言之,60岁以后的老年人在静养的前提下也可以经常锻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适度,不要过重,根据自身能够承受的实际情况来调控,这样才会有益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