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最新治疗方法:PD-1/PD-L1免疫疗法

 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度研究进展报告中将免疫治疗评为2015年癌症研究领域的最大进展。不同于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原理是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治疗理念。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PD-1/PD-L1免疫疗法。

 

    说起PD-1/PD-L1免疫疗法,不得不说起本庶佑(Honjo Tasuku),日本医生、医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京都大学客座教授。本庶佑于1992年发现T细胞抑制受体PD-1,2013年依此开创了癌症免疫疗法,功绩名列《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是德国医学最高奖罗伯·柯霍奖的“科霍奖”得主。因PD-1、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的有关研究举世闻名,曾获得首届唐奖生技医药奖、京都奖以及华伦·阿波特奖等重要荣誉。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体免疫系统中主要的“抗癌战士”称为“T细胞”,T细胞上有个蛋白叫做PD-1,然后肿瘤细胞便伸出一个PD-L1蛋白(是PD-1的配体),当两个小手(PD-1与PD-L1)结合后,便提供了抑制性信号,诱导了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肿瘤细胞也就成功的进行了免疫逃逸。PD-1/PD-L1免疫抑制剂就是通过设计特定的蛋白质抗体,阻止PD-1和PD-L1的识别过程,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从而使T细胞可以杀死肿瘤细胞。
 
    2017年4月3日,由施贵宝公司推出的第一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英文名Opdivo)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数据被披露。在纳入的129名之前接受标准治疗无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临床试验:CA209—003),使用Opdivo治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16%。这就意味着,Opdivo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至8倍。2014年7月,Opdivo获得日本批准,2014年12月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18年6月15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PD-1抗体(中文商品名欧狄沃)上市,针对的适应症是“系统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不包括敏感基因突变患者)”,意味着我国的肿瘤治疗真正进入了“免疫”时代。
    目前,我国已批准两个进口的PD-1单抗药上市销售,国内有100多家企业投入了PD-1单抗研发。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四家公司申报了PD-1单抗上市申请,其中,信达生物的信迪利、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已完成技术审评并离开了药审中心。截至目前,全球药品市场共有160多种PD-1新药获得上市或上市审批中,有超过1500个PD-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项目同时开展。

向本文作者提问
龚秀·主治医师
龚秀主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不可处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好评97%|接诊量79|响应时长40分钟
擅长:脑肿瘤、脑膜瘤、脑转移瘤、脑血管病、颅内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功能区脑肿瘤的手术、射波刀和伽玛刀等放射外科治疗。
¥30
问医生
#化疗药物治疗#肿瘤#肺癌#肿瘤
阅读数 4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症状有咳嗽、痰血/咯血、发热、喘鸣、胸痛治疗效果与病情进展有关,早发现治疗效果好本病需终身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进行治疗简介肺癌或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肺部结构,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85%,其余为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两个亚型,腺癌和鳞癌[1,2]。症状表现[1,2]:本病症状明显,以咳嗽、咯痰/咯血、发热为主要表现。诊断依据[1,2]:本病确诊以肺活检(经皮肺活体组织检查)结果为准。有条件者应在确诊同时检测肿瘤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和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OS1)融合基因等,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也可考虑检测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以便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疾病类型[1,2]:1.非小细胞肺癌(NSCLC):腺癌、鳞癌、大细胞癌、腺鳞癌等。(1)非小细胞肺癌分为Ⅰ、Ⅱ、Ⅲ、Ⅳ期。Ⅰ期:早期,肿瘤位于肺组织中,尚未发生转移。Ⅱ期:中期,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肺门附近的淋巴结。Ⅲ期:中晚期,指癌细胞已经进一步转移纵隔或肺外淋巴结。Ⅳ期:晚期,肿瘤出现胸膜转移、胸腔积液或全身多处转移,如肝、脑、骨等。2.小细胞肺癌(SCLC)。是否具有传染性[1,2]?。是否常见[3,4]?本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极高且上升较快。2018年全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3]。在我国,肺癌是30年来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据我国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分别为男性和女性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和第二位,而死亡率均居首位[4]。是否可以治愈[1,2]?部分早期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等方式获得临床治愈(各种临床症状在经过规范的治疗后,得到了控制或者已经消失)。其他患者也可通过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行治疗,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控制肿瘤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患者的预后由患者综合情况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发现时肿瘤的TNM分期。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Ⅰ期5年生存率约为70%,Ⅱ期约50%,Ⅲ期约15%,Ⅳ期为5%左右。对于我国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上述数据分别为45%、25%、8%、3%。是否遗传[1,2]?肺癌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可能存在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龚秀·主治医师林江涛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