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度研究进展报告中将免疫治疗评为 2015 年癌症研究领域的最大进展。不同于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原理是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治疗理念。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PD-1/PD-L1 免疫疗法。
本庶佑(Honjo Tasuku)
说起 PD-1/PD-L1 免疫疗法,不得不说起本庶佑(Honjo Tasuku),日本医生、医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京都大学客座教授。本庶佑于 1992 年发现 T 细胞抑制受体 PD-1,2013 年依此开创了癌症免疫疗法,功绩名列《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是德国医学最高奖罗伯·柯霍奖的“科霍奖”得主。因 PD-1、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的有关研究举世闻名,曾获得首届唐奖生技医药奖、京都奖以及华伦·阿波特奖等重要荣誉。获得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D-1/PD-L1 免疫疗法原理
人体免疫系统中主要的“抗癌战士”称为“T 细胞”,T 细胞上有个蛋白叫做 PD-1,然后肿瘤细胞便伸出一个 PD-L1 蛋白(是 PD-1 的配体),当两个小手(PD-1 与 PD-L1)结合后,便提供了抑制性信号,诱导了 T 细胞凋亡、抑制 T 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肿瘤细胞也就成功的进行了免疫逃逸。PD-1/PD-L1 免疫抑制剂就是通过设计特定的蛋白质抗体,阻止 PD-1 和 PD-L1 的识别过程,部分恢复 T 细胞功能,从而使 T 细胞可以杀死肿瘤细胞。
PD-1/PD-L1 免疫疗法的应用和发展
2017 年 4 月 3 日,由施贵宝公司推出的第一个 PD-1 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英文名 Opdivo)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 5 年生存数据被披露。在纳入的 129 名之前接受标准治疗无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临床试验: CA209—003),使用 Opdivo 治疗后患者 5 年生存率高达 16%。这就意味着,Opdivo 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至 8 倍。2014 年 7 月,Opdivo 获得日本批准,2014 年 12 月获得 FDA 批准在美国上市;2018 年 6 月 15 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 PD-1 抗体(中文商品名欧狄沃)上市,针对的适应症是“系统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不包括敏感基因突变患者)”,意味着我国的肿瘤治疗真正进入了“免疫”时代。
目前,我国已批准两个进口的 PD-1 单抗药上市销售,国内有 100 多家企业投入了 PD-1 单抗研发。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四家公司申报了 PD-1 单抗上市申请,其中,信达生物的信迪利、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已完成技术审评并离开了药审中心。截至目前,全球药品市场共有 160 多种 PD-1 新药获得上市或上市审批中,有超过 1500 个 PD-1 抑制剂的临床试验项目同时开展。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断其粮草,不战而胜:万能的贝伐珠单抗安维汀

龚秀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文章 手机与脑瘤(二)

龚秀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文章 巴菲特和乔布斯接受射波刀治疗

龚秀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文章 手机与脑瘤(一)

龚秀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脑部转移腺癌,放疗后白细胞低,询问治疗方案和副作用。患者男性60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37

龚秀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患者咨询神经外科医生关于病情的问题,涉及片子诊断和后续治疗建议。患者男性30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11

龚秀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我被诊断出可能有听神经瘤或三叉神经瘤,肿瘤大小为1.7*2.2㎝,目前只有偶尔嘴角麻木的症状,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两种疾病的信息以及治疗选择。患者信息:无明显症状,偶尔嘴角麻木。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17

龚秀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