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最新治疗方法:PD-1/PD-L1免疫疗法
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度研究进展报告中将免疫治疗评为2015年癌症研究领域的最大进展。不同于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原理是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治疗理念。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PD-1/PD-L1免疫疗法。
说起PD-1/PD-L1免疫疗法,不得不说起本庶佑(Honjo Tasuku),日本医生、医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京都大学客座教授。本庶佑于1992年发现T细胞抑制受体PD-1,2013年依此开创了癌症免疫疗法,功绩名列《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是德国医学最高奖罗伯·柯霍奖的“科霍奖”得主。因PD-1、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的有关研究举世闻名,曾获得首届唐奖生技医药奖、京都奖以及华伦·阿波特奖等重要荣誉。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体免疫系统中主要的“抗癌战士”称为“T细胞”,T细胞上有个蛋白叫做PD-1,然后肿瘤细胞便伸出一个PD-L1蛋白(是PD-1的配体),当两个小手(PD-1与PD-L1)结合后,便提供了抑制性信号,诱导了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肿瘤细胞也就成功的进行了免疫逃逸。PD-1/PD-L1免疫抑制剂就是通过设计特定的蛋白质抗体,阻止PD-1和PD-L1的识别过程,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从而使T细胞可以杀死肿瘤细胞。
2017年4月3日,由施贵宝公司推出的第一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英文名Opdivo)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数据被披露。在纳入的129名之前接受标准治疗无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临床试验:CA209—003),使用Opdivo治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16%。这就意味着,Opdivo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至8倍。2014年7月,Opdivo获得日本批准,2014年12月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18年6月15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PD-1抗体(中文商品名欧狄沃)上市,针对的适应症是“系统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不包括敏感基因突变患者)”,意味着我国的肿瘤治疗真正进入了“免疫”时代。
目前,我国已批准两个进口的PD-1单抗药上市销售,国内有100多家企业投入了PD-1单抗研发。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四家公司申报了PD-1单抗上市申请,其中,信达生物的信迪利、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已完成技术审评并离开了药审中心。截至目前,全球药品市场共有160多种PD-1新药获得上市或上市审批中,有超过1500个PD-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项目同时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