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冷暴力比暴力更具杀伤力,等同于精神虐待
冷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又等同于精神虐待。有些学者把这种来自精神上的家庭暴力称之为“冷面杀手”,其中包括夫妻之间冷暴力,家长对犯错误的孩子冷暴力都是破坏孩子建立爱和安全感,对父母的爱产生质疑的“凶手”。
一、夫妻间冷暴力对孩子的伤害
张先生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功人士,有一个9岁的儿子,一个4岁的女儿。小女聪明伶俐惹人喜爱,但是大儿子上一年级时,就被学校留级,平时给人交流时,也是目光呆滞,反应好久才回应。
通过详细的了解知道,孩子出生时,各项检查都是正常的,可为什么现在会变成“呆”儿了?
原来是,张先生开始创业时,非常忙,妻子全身心投入家庭,一个时事业有成的“老板”,一个是家庭主妇,两个人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所以夫妻两人持续一年多的“冷战”期,夫妻之间完全是零交流,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对语言表达能力、安全感建立等非常不利。
研究表明:家庭暴力中冷暴力数“第一名”,处于家庭暴力中的妇女、儿童大多会产生委屈感、孤独感、非常对弱,对当事人的身心和心理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① 那么夫妻间的冷暴力都有哪些类型呢?
这是比较常见的夫妻之间冷暴力的表达方式,当夫妻之间有矛盾时,首先采用合理的沟通方式解决矛盾,而是选择疏远对方。主要特征是夫妻双方互不关心、漠视对方,让孩子当“传话筒”。
危害: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不利于夫妻间解决问题,还会把矛盾升华、放大,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关系的冷漠,对感情的质疑。
☆对抗型
这种类型常见于知识分子家庭,因为这类家庭夫妻双方都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是女方,对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比较看重,双方都具有要强的性格特点,总想一方控制另一方。
就会造成夫妻为了捍卫自己“尊严”,双方会“嘲讽”、“挖苦”、“贬低”对方,当一方受挫时,就会通过“找茬”、“挑刺”“语言攻击”等方式,寻求内心的平衡。
危害:夫妻长此以往的“交战”,会造成心理压力,家庭氛围紧张,孩子会非常敏感,总是看家长“脸色”形式,自古“母强子弱”,父母都太过强势,会造成孩子性格软弱、怕事。
☆奴仆型
这种类型多发生在夫妻“社会地位”相差非常悬殊,丈夫每天非常繁忙,早出晚归,而妻子则在家天天忙孩子、家庭、老人。夫妻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逐渐就形成“丧偶式”育儿。
危害:“丧偶式”育儿,不但不利于夫妻间感情交流,对孩子性格发展也非常不利,由于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缺乏安全感的心理。
② 面对冷暴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化解:
◇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夫妻二人生活多年,难免都会发生磕磕绊绊的事情。世界在变,夫妻两个人的矛盾积久了也会发生质变,人都是感情动物,都有郁闷的时候。所以夫妻间要做好对方的忠实听众,并给与安慰和理解。
◇分析冷暴力的源头
当夫妻二人正处于冷暴力,双发应该积极梳理一下情绪,找出矛盾的源头,客观分析,尽快化解。
◇换位思考,多一分理解
感情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亲情更是这样。夫妻双方哪一方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另一方为家的贡献也不亚于对方。“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不和谐,谈何安心工作呢?
二、父母对孩子冷暴力的危害
有些家长用冷暴力来惩罚孩子犯错,这种处理方式其实要比真正的暴力更加有杀伤力。心理学家分析:冷暴力惩罚孩子,会造成孩子自卑、委曲求全、丧失自我,孤僻冷漠等心理伤害。
有的家长却说,这种方式不是让孩子“自省”,我只能说“自省”是在家长指出孩子错误的行为、后果后,再让孩子自省反思。虽然,家长的冷暴力处理,孩子表面上是顺从了,可是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是永久不可逆。
那么家长那些处理方式属于“冷暴力”?
☆工作忙、玩手机,无暇顾及孩子
如今带孩子已经不是父母的任务,而是“顺利成章”退给老人们了,父母双方都沉浸在自己繁忙的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有的父母即使下班回到家中,也是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无意地忽视孩子的呼唤,或是不耐烦地把孩子支走,这种行为,也已经被心理学家定义为“手机暴力”。
危害:孩子一旦受忽视,性格上会变得更加粘人,不独立,甚至会用淘气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力。严重的会质疑父母的爱,和父母和关系越来越疏远。
正确方式:当你工作繁忙,或者心情烦躁时,如果孩子呼唤你,你一定要做出回应。即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也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现在很忙,等我忙完,再陪你好么?父母这样回答,孩子就能知道父母不能陪自己的原因了。
☆生孩子气,不理孩子
这种情况多半是孩子淘气,犯错,家长非常生气,面对孩子的呼唤,我们估计不做回应,以示惩戒。或是,孩子已经给父母认错,家长却冷漠应对。
危害:孩子可能根本意识不到父母的冷漠和自己犯错有关系,这样不但不能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反而会让孩子内心安全感缺失,对父母的冷漠而伤心,进而使孩子内心更加远离父母。
正确方式:认真、严肃的指出孩子错误,并告诉孩子自己现在非常生气,自己需要冷静一下,也希望孩子自己能反省。
☆把坏心情带到家,并把这种情绪传给孩子
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烦心事,消极的情绪难免会带到家中,就会对孩子表现非常不耐烦、甚至打骂孩子。
危害:孩子的心思比较单纯,根本无法了解父母情绪消极的原因,他们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了,或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惹父母们不开心了,从而会导致孩子自信心缺乏,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在我看来,每一个父母应该针对自己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完全遵照他人、网络、书上的方式。因为,或许别人的教育方式就适合自己的孩子而不合适你的孩子。因此,我这里希望各位家长,多抽出时间了解孩子,以便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