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痔疮那些事儿
“Sei 呀,咋滴了?得痔疮啦!”痔病可以说是人民群众不喜闻不乐见却又耳熟能详的一种常见疾病。也经常会听到别人说“痔疮不算病,挺挺就好了”这样的看法。
不过从一个肛肠科医生的角度看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不正确的。确实,痔病不至于造成生命危险,但是由于痔病的出血、脱出等症状产生一定的危害,比如:⑴便血:大便时反复多次的出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⑵痔核脱出:脱出于肛门外的痔团,受到括约肌的夹持,当痔核脱出不能送回时,称为嵌顿痔。长时间的痔核嵌顿,还会出现坏死和感染。
危言耸听了是吗?是的。因为痔病最大危害莫过于它的存在更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从而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临床上直肠癌、直肠脱垂、肛裂、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肛门瘙痒症、肛窦炎等肛肠疾患极易被误诊为痔病。但最重要最常见最要命的是把直肠癌误诊为痔病。
众所周知直肠癌是恶性肿瘤,如果误诊,会耽误治疗,会为病人造成很大的损失及遗憾。我的一个曾经的同事现在高就于祖国心脏的一家医院,他们医院一位非常年轻的护士长便血数月,自己一方面羞于就医(其实那家医院肛肠科主任是位大牛)一方面简单的认为自己是得了痔疮而已。自己各种正规的保守治疗。后来贫血实在不行了,到自己医院肛肠科就诊,肛门镜检查发现在直肠上有一个菜花样的肿瘤,通过手术和病理证实是直肠癌晚期。这样惨痛的例子并不罕见。
为什么直肠癌会经常被误诊为痔病呢?早期直肠癌出血量很少,血是鲜红色的,和痔病的很相近,非结直肠肛门病专业的医生可能由于对这方面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多,他可能就会将此疾病诊断为痔疮,这就造成了误诊。
痔病与其他肛肠疾病的鉴别
- 肛裂:肛裂便血量少,具有典型的排便时肛门疼痛的规律,即排便时疼得要死,便后稍有短暂的缓解,而后又疼得要死。
- 肛乳头肥大:是肛门乳头慢性炎症刺激增生而成,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
- 直肠息肉:多见于儿童,息肉可单发或多发。
- 直肠脱垂:自行脑补。
痔病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方面,最重要的是基本的治疗,包括饮食起居,比如多吃蔬菜,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饮食清淡、生活规律等等,这些都属于最基本的治疗,如果最基本治疗效果还是不好,就应该考虑药物治疗,比如配合药物口服(威利坦、地奥司明、迈之灵,排名不分先后,呵呵)、痔疮栓纳肛(强烈推荐太宁栓,如果您特别崇拜中药,绕行),坐浴(比较简单的方子是: 2500ml 温水,就是手放进去不烫手的温度,加盛食盐的小勺子 6 勺食盐,放在单独的盆子里,找个适合的高度坐浴 10 分钟)等,如效果还是不好,痔疮有有脱出、出血频繁发作、感染、肛门周围不洁、瘙痒等显著症状时,应该考虑选择手术治疗。
我个人对于痔疮的治疗理念,是以保护肛垫即最大可能保护肛门功能为目的的前瞻性治疗。
抛开各路报纸中缝电视台电台电线杆子上令我肃然起鸡皮疙瘩的神医。单就正儿八经的手术治疗痔病,我曾亲眼见过一位很有名气的前辈可以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一例标准的传统痔外剥内扎手术,干净利索,我猜其实他甚至不须要无影灯。术者手术做的游刃有余;当年观摩手术的我也发自肺腑的心悦诚服;患者自不必说,痔疮切得干净,手术不白做,罪没白遭。
但是随着对痔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尤其基于是对肛垫的不可替代的生理功能的认识,痔疮治疗的理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比如由于痔疮肛垫下移学说的产生,发展了以保护肛垫为目的的治疗理念。过去的手术以切除肥大的肛垫(痔核)为目的,并把肛垫是否切除的干净,作为评价手术疗效的标准。现在理念完全变了,为了保护肛垫,手术做在肛垫以上的直肠黏膜上,通过有限制的阻断痔核的血循环,上提肛垫达到治疗痔病的目的。比如前面说的那种干净利索的传统手术,因为肛垫被破坏了,肛门功能受损,患者远期会有罪受的,想象一下内裤很快就脏的样子。
目前痔病靠谱手术方式很多很多很多,比如改良后的肛垫悬吊痔切除术(基本还是靠手去做手术)、PPH(用吻合器)、TST(用另外一种吻合器)、RPH(用自动套扎器)、CRH(用另外一种自动套扎器),还有硬化剂注射、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每一种术式都只适合具体某一类型的患者,没有万能术式,没有金标准,没有。谁告诉你有,谁是小狗,因为他骗你呢。
不会治未病的医生不是上医,不讲预防痔病显然不大好看。预防痔病首先要做到生活起居有规律,比如这么晚不睡肯定不好。通过适当的方式保持大便顺畅,纠正不良排便习惯,如厕时只带一颗想排大便的心就好不要久蹲,手机啊 Pad 啊书报啊不要不要的。忌食或节制辛辣刺激饮食,只顾嘴舒服,肯定屁股遭罪。再者就是适当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嘛。
远离痔疮是可以做到的,不过远离搞肛肠的医生,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