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心理疾病,学会心口要打开----我当心理医生的感悟
原创:陈美英 三明市第二医院 心理科
社会的日趋发展,竞争的愈演愈烈,导致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障碍患者也越来越多。我在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几年中,深刻地感受到求助者自身的煎熬和绝望,家人求医不成的痛苦和企盼,还有许多人对心理疾病的无知与迷茫。
一天上午,我刚到诊室,一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突然打来了电话:“听说你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心理医生,我的婆婆不知怎么回事,一天到晚总是想死,我带她来医院找你咨询一下……”我爽快地回答:“行!”
“老人家,您有什么不舒服吗?”我试探着开始与她交谈。
“我今年已经先后住了四次院,什么检查都做了,医生就是说我没有病,如果没有病,我为什么会这么难受呢?”刚张口一说,她就用手抹着眼泪。
“没关系,您慢慢说吧……您感到什么难受呢?”我温和地说。
“我总是高兴不起来,整天没有力气的,以前能做的事情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头痛、头晕的厉害,心堵得慌,有时连喘气都喘不过来,觉又睡不好,想死又死不了啊……”说着说着她又哭了。
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终于弄清了是怎么一回事。
“老人家,我能理解你的痛苦,你不是没什么病,也不是在装病的……”未等我说完,她又落泪了:“医生,你真好,只有你一个人承认我有病,太谢谢你了!”
从她所述的情况来看,我初步诊断她患有抑郁障碍。考虑心理因素常常决定患者对治疗方法的反应,因此,除了给予她安慰和认知的心理治疗外,还给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病情大为减轻,饭不仅吃的下,觉也睡的香了,心情明显开朗起来,两个月后竟奇迹般地痊愈。她和儿子一起来了,高兴地带来了一个红包要我收下,不停地说:“医生,你真好,只有你承认我有病,太谢谢你了!”感激的泪花在她的眼里闪烁着。
面对着患者感激的泪花,我陷入了沉思……
来自湖南的小欧,十几岁开始在外打工,长期的失眠和紧张让他苦不堪言。他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担心自己的亲人会发生什么不幸和意外,对自己身体上一些变化和感觉非常敏感,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得了不治之症。他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次身体检查、服了多少药、找了多少专家、花费了多少钱。结果检查越来越多,精神越来越焦虑,症状越来越严重。让人遗憾的是,从来没有医生提醒他可能是心理疾病,建议去看看心理门诊……
上述几个案例并非刻意搜寻而来!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十多年来,我接诊了大量心理疾病患者。既有身处高职岗位的领导、公务员,也有几乎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既有年事已高的老头老太,也有风华正茂的姑娘小伙;当然,更有本该朝气蓬勃的孩子。或是抑郁症,或是躯体形式障碍,或是恐惧症……作为专科医师,我尽我所能,理解、体验他们的痛苦感受,用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
每当患者病情明显缓解或痊愈,他们对我表达无限感激时,我总是又欣慰又沉重。很多病人并不是不想求助心理医生,而是对心理疾病毫无概念,以致在疾病中苦苦挣扎和煎熬很久后,才得到帮助,也有的则以结束生命来终止痛苦,令人心痛。21世纪,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毋庸置疑将是心理障碍。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但百姓的就医观念显然跟不上脚步,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医务人员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在我们综合性医院,无论在门诊还是病房,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少患者,他们有明显的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但做各种相应的检查,却找不到与症状相符的器质性疾病,其自我症状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符。如果我们每个医生都能从单纯 “看病和治病”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患者有心理障碍的可能,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准确的诊疗建议,避免患者走弯路,也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但是,在我们日常的行医过程中,由于长期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大多数临床医生还仅仅只关注患者的躯体表现,而忽视对他们心理的了解,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在各个专科存在着大量的心身疾病患者,多数医生常常都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出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神经症症状等,这一始发病因及重要影响因素正隐藏在深处。按照“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要求,现代医学需要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健康和疾病现象,把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看成是生命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不再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假如各科临床医师在诊治病人时,观念上也不断更新,对“心身疾病”加以了解和认识,善于发现与躯体疾病共患的心理障碍,积极治疗躯体疾病,合理使用精神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重视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提前预防和积极处理心理行为问题,可能就能减少医患关系的紧张或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