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和乙肝都是肝病,但是有三大不同之处!

 
1、传播途径不同
 
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在体外,常常通过饮食或排泄物传播。在进食甲肝病毒污染过的食物和水后就有可能会被传染。此外,一些水产品如牡蛎、螃蟹、毛蚶等很容易携带甲肝病毒,接触后均有感染的风险。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比甲肝复杂,主要为血液及母婴传播。多数人被传染上乙肝都是由于不小心接触了乙肝患者使用过的注射器或针头。如果妊娠期妇女存在乙肝,那么胎儿在发育及分娩的过程中被感染的几率很大。此外,性传播也是乙肝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
 
2、临床表现不同
 
初次感染甲肝病毒后的几个星期内,往往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高热不退、周身关节不适、腹痛腹胀等。有些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即白眼球、皮肤、尿液都偏黄,黄疸的出现也是许多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
 
与甲肝不同之处在于,感染乙肝后的一段时间内临床表现并不很明显,肝功能检查也无明显异常,但是时间久后这种慢性乙肝的危害会逐渐超过甲肝。需要注意的是急性乙肝在初期也可出现与甲肝类似的症状。
 
3、治疗方法不同
 
甲肝的治疗关键在急性期。由于甲肝初期症状明显,一般都会被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如果在此阶段即进行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多数是可以被治愈的,并不需采取其他的治疗手段。对于急性乙肝来说,如果能在急性期及通过治疗使病情平稳后,那么不至于发展成慢性乙肝,预后相对较好。但是慢性乙肝起病隐匿,治疗的过程也相对漫长,并且现在仍无法将乙肝彻底治愈,患者仅能常年坚持按时、合理规范的治疗,才能减少其恶化的几率,使寿命得到维持。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鹏·主任医师
李鹏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消化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3464|响应时长35分钟
擅长:肝炎,乙肝,幽门螺杆菌,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胃肠炎,脂肪肝,胃溃疡,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胃肠息肉
¥99
问医生
#常见症状#消化内科#急症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甲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携带
阅读数 1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指由乙肝病毒诱发的肾小球肾炎常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目前法治愈,需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简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相关性肾炎)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经血清免疫学及肾组织活检所证实,并排除其他因素继发肾小球肾炎的一种肾炎综合征,其病因主要包括免疫复合物沉淀和病毒直接损伤。患者可出现相关肾脏表现和肝脏表现,包括: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且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镜下血尿、蛋白尿和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目前本病还法治愈,患者需长期服药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以免造成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并发症[1]。症状表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其中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其他典型症状还包括高血压、水肿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肝硬化等肝脏表现,并产生相应症状,如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粗糙等。诊断依据: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等),结合体格检查(如下肢按压后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肾脏组织活检结果可确诊。目前我国临床采用下列三条标准诊断:血清乙肝病毒抗原阳性;确诊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找到乙肝病毒抗原。论其肾组织病理为何种改变,符合以上三条即可确诊。其中第3条为基本条件,缺此可诊断[1]。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有哪些类型?根据肾炎类型分为: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是否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会传染,乙肝相关性肾炎会传染。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约2.57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3%~65%的乙型肝炎患者可能会发展至本病。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本病的发生率较高,约为6.8%~20%。多见于儿童[2][3][4]。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主要依靠药物控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同时,消除肾损伤带来的一系列症状,并保护肾脏功能。若治疗延误或病情较重,患者的肾功能会受到进一步损害,可引起急性肾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李鹏·主任医师张凌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