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饮食多锻炼,预防高血压几种方法

罗萍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罗萍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预防重于治疗。如今,高血压是全世界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无论对于家庭,还是国家来说,它都是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的重大考验。因为高血压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清楚。所以,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有效预防高血压的方法,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一、均衡饮食,低盐清淡

要控制血压,你应该在日常饮食中限制钠,即盐的摄入,并适当摄入钾,以帮助排泄,但是要保持平衡。吃低脂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也很重要。你可以考虑调整你的饮食,通过饮食来预防高血压,这个方法已经被证明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二、定期锻炼

运动对你的身体有益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运动员,尽管你的运动量越多,对你的益处就越大,但即使是每天做一点轻运动也能帮助你减少患高血压的风险。实际上,经常锻炼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不经常锻炼的人低20%-50%,建议成年人每周做2.5小时中等强度的锻炼,如快步行走或骑车等,而儿童和青少年则应该每天锻炼1小时。

三、保持健康体重

体质指数是预测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重要指标。BMI值越高,患高血压的风险就越大,研究表明BMI值正常(18.5~24.9)也是如此,但对于BMI值正常的人来说,体重过重(BMI值在25~29.9之间)和肥胖(BMI值超过30)的人,风险增加的程度并不相同。身体质量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体重正常的人的舒张压就会增加0.89毫米汞柱,而体重过重的人则会增加1毫米汞柱。

超重或肥胖的人,比BMI值正常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要高2~6倍。所以,超过正常体重的人,应尽量瘦身,而正常体重的人,则应继续保持良好的BMI,避免体重增加。维持一个健康的体重,不仅可以帮助你控制高血压,还可以减少患上其它疾病的风险。

四、限制饮酒量

酒精含量过高会使你的血压升高,因为酒的卡路里也很高,每公克(g)酒精可提供7大卡(又称千卡,kcal),因此还可能使体重增加,男性每天饮酒不应超过2杯,女性每天不应超过1杯。

五、戒烟

吸烟肯定会使你的血压升高,甚至会增加你患心脏病中风的危险,如果你没有吸烟的习惯,请继续保持下去;如果你正在吸烟,请找健康专家,给你戒烟的最佳帮助。

六、监测血压值。

定时测血压,对于掌握你是否患有高血压的情况,很重要,你可以找医生帮忙,或者在家自己测血压。血压高不能靠症状诊断,只有血压高才能告诉你,血压是否在升高,如果你处于高血压前期,也就是说,血压值下降到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到80-89毫米汞柱,就要通过一些方法,防止你的健康状况恶化为高血压。预防高血压的大部分方法,都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达到,如果你能顺利摆脱坏习惯,这样不但可以预防高血压,而且还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运动#养生知识#心血管内科#高血压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主要有药物、介入治疗等,随病因同有差异若早期干预,死亡率高,3年病死率达50%以上简介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症状表现:本病通常会引起任何特定症状,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诊断依据: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螺旋CT血管成像等),提示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可做出诊断[3]。肾动脉狭窄有哪些类型?根据该病主要病因,可将此病分型为:纤维肌性发育良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脂血症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相关治疗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疾病本身并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罗萍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张凌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