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粽子=两碗白饭!配料如此更换,爽吃无负担
中午吃粽子,不要太贪心!大多数人在端午节吃粽子都要求馅丰富,有一位张先生在发现慢性肾病之前,最喜欢包蛋黄和卤肉的南方粽子,每餐要吃上一两粒,可是生病后,现在不敢碰了,错过端午好失落。营养专家提醒,越好吃的粽子往往热量爆表,吃粽子要挑剔,浅尝辄止,以求健康过节。
慢性肾病,糖尿病人端午吃粽子不能放纵。
因慢性肾病患者无法代谢高磷、高蛋白食物,建议不要选择五谷杂粮、蛋黄及肉类过多的粽子,最好选择白糯米粽或客家鱼粽,每天一粒最正好,多吃反而影响肾功能指标控制。
另外,糯米支链淀粉含量较高,升糖指数也较高,容易使血糖升高,建议糖尿病患者先吃足青菜,再以全谷杂粮粽子代替糯米粽子,而且不要加太多的酱料,一天最多也就一粒粽子就够了。
粽子的高热量与时令蔬菜的营养更加平衡。
各地的粽子品种繁多,口味推陈出新,但不管健康与否,都不能放肆地吃。我强调,对于大众来说,传统粽子平均180克,热量就高达550大卡,相当于两碗白米饭的热量,建议大家将粽子作为正餐,再配以时令蔬菜,如夏日盛产的竹笋,无论煮汤、炒饭,都是爽口的,这样快活地吃粽子,更能吸收身体所需的营养。
南北方粽子
以北方粽子为例,炒过的咸蛋、三层肉、香菇,馅料的热量不低,加上油饭的味道来自火烧糯米和油炸糯米,淀粉吸附油脂后,让原来等于一碗饭的热量瞬间翻倍。
南方的粽子虽然清蒸比较清淡,但也要小心食用花生(或花生粉)和沾酱等油脂过多的粽子;吃素粽子时,还要注意素肉、素火腿等加工肉制品,其中钠含量过高,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容易造成水肿和电解质失衡。
轻嚼慢咽,分食享用美味,身体无负担。
吃粽子不仅要慎重选择材料,还要注意烹饪方法。包生米的水煮粽子,热量低于半包生米炒的粽子,南方蛋黄粽子的热量特别高。营养专家再次提醒,粽子多以糯米为主,有胃不舒服或消化不良者,应细嚼慢咽,斟酌或与朋友分食,可尽情享用粽子的美味,而慢性病人则更要为自己打造属于自己的健康粽子,可快乐度过端午。
在吃粽子前30分钟,先吃些奇异果(猕猴桃)、菠萝等助消化水果,把握好饮食顺序:
首先喝汤,吃半碗蔬菜来增加饱足感,最后再吃粽子,并与以上原则相配,才不会过午后,结果体重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