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与人交往的背后
小敏,近年来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一说话就脸红,低头盯住脚尖,感觉“心怦怦跳,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敢与同学接触,觉得他们都讨厌自己;最怕接触男生,只要有男生出现,就会不知所措;也害怕老师,上课时,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就连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变得“不自然”。因此,她很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现象,也看了不少心理科普书籍,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但作用不大。
小敏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很正统,对她要求近乎苛刻,禁忌很多,不准她和男孩子交往,认为女孩子不矜持一点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她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来往就很反感。小敏还提到:初中时曾有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挖苦她,她羞愧得无地自容。上大学时,因琐事与一位室友的关系不融洽,其他室友让她主动道歉,修复与这位室友的关系,她觉得错不在自己没有答应,大家都一起冷落她、不与她交往,她感到很委曲、难过,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不知不觉地她更怕与人接触,越来越害羞了。
小敏的表现符合社交恐惧症的诊断,首先通过认知领悟疗法,使小敏对自身症状有正确的认知: 1.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2.父母对她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对她的人际交往产生了阻碍作用;3.老师的当众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4.在与室友相处中被误解,感到委屈、怨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室友的敌意和回避反应,自责、自怨加重了她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5.正值青春期的她,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但她已经内化了的有关两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有意无意地使她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她常常处在一种是否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冲突之中;6.当她出现对人恐怖反应后,便批评、督促自已该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
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放松训练:当出现社交场合恐怖感觉时,让小敏保持情绪自然,不人为地与之对抗,鼓励小敏带着症状行动。让小敏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不断鼓励小敏面对这种场面,让小敏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当出现恐怖感觉时,进行简单易行的自我放松训练,即让她在一些语言指令暗示下和轻松音乐伴随下,全身肌肉依次放松。
经过几次放松训练、情景想象的治疗,小敏对人际交往不再感觉焦虑,与男生的交往已能保持轻松自信的态度,不再消极回避,情绪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