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大,尤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肠息肉是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某些类型的息肉还有一定的恶变倾向。
在肠息肉中,有两种病理类型应引起重视:一种是腺瘤性息肉,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大,尤其是其中的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几乎为百分之百。第二种是家族性息肉病,它属于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一种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100%。
因此,大家一定要认清肠息肉的早期症状,并即时治疗及早预防。
那么,肠息肉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
一、肠息肉的症状
很多肠癌早期中期都没有症状,所以肠息肉的一般症状就是:
没有症状!!!
没有症状!!!
没有症状!!!
50岁以后的人群大约有25-80%的腺瘤性息肉发生率。
所以,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肠息肉,不是靠感觉,不是靠消化功能,是靠主动去做肠镜检查!
当肠息肉长的很大,或已经出现癌变后会出现以下症状:
第一,大便带血。
很多年轻人饮食起居不规律,通常会发生大便秘结或常有大便带血,若自我药疗1周后还有出血,或用药好转后,症状常有反复,则应高度怀疑肠息肉的可能,需及时去医院检查。
第二,大便习惯和性状发生改变。
如果平常大便正常,突然发现大便变细、有凹槽、有黏液等改变,或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现在变为两三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第三,便秘和腹泻。
有长期腹泻和便秘习惯的人,如果通过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就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大肠息肉的可能。
第四,腹痛。
对于某些长期腹部隐痛的人也会发生肠息肉的可能,这类人群应及早行肠镜检查,在排除大肠息肉后,再进行对症处理。
二、肠息肉的治疗
肠息肉的治疗只有一种方法:内镜下切除!别无他法,没有良药!
三、重要提示
1、肠息肉往往没有症状,要靠主动去做肠镜才能发现。
2、肠息肉的治疗方法只有内镜下切除。
3、切除后要复查,因为切除后息肉很可能卷土重来!
因为:
第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息肉切除了,但生长息肉的环境还在,很可能复发。
第二、 老树发新芽:有的息肉切除不彻底,根部残留,再慢慢长出来。
第三、 漏网之鱼:有的时候肠道清洁不彻底,或者肠镜医生经验欠缺,导致肠镜没有发现存在的息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 胃肠长息肉怎么办?医生建议摘除,会复发吗?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刚做完胃息肉切除,能不能做碳14测试?
疾病解码者
文章 乙状结肠息肉能吃药吗?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升结肠粘膜管状腺瘤怎么办?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怀孕7个月,腹泻4天,拉硬便带黏液,怎么办?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孕妇能用正午阳光通便凝胶吗?
医疗故事汇
文章 我有4个胆固醇息肉,3毫米大,严重吗?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我有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吗?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肠镜活检发现腺瘤型息肉,需要怎么处理?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肠镜发现腺瘤样变,医生说要切除,为什么?
远程医疗新视界
患者男58岁,有慢性胃炎和肠息肉,想服用参苓健脾胃颗粒,但不清楚具体用法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45
患者胃不舒服,检查发现有胃溃疡、胃息肉和肠炎,想咨询用药情况。患者女性57岁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7
患者咨询胃息肉术后多久可以正常进食并补充营养。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41
用药建议:术后恢复期,每日补充一瓶营养品,可在午餐或晚餐后1小时服用。
治疗建议: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息肉复发情况。
生活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术后康复。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祝早日康复!
兰永廷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淄博市中心医院
郭予斌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李龙一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