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胃胀不一定要吃药,中医用1种方法缓解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餐桌上的肉类、高蛋白、油炸食物的比例也大大增加。
许多人因为工作忙碌,有时不吃饭或者进食很不规律。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对我们的胃造成很大的伤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经常出现胃痛、胃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大多数为慢性胃炎。
而许多与胃相关疾病的统称为胃病,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
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不论是西医也好,中医也罢,常规治疗普通胃病的方法,那就是服用药物。西医治疗胃病多用抑酸药物,胃粘膜保护剂,以及抗菌药。中医多用健脾丸、舒肝和胃丸、保和丸、山楂丸等。但是长期口服药物不仅对身体有不良反应,而且有时停药后病情易复发。
中医针灸对于胃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多数研究认为针灸治疗对胃黏膜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促进胃酸分泌,缓解腺体萎缩,恢复胃蛋白酶活性;激活外周肠神经系统P物质,启动胃肠收缩活动。
在临床治疗选穴时,通常采用“胃病方”。由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组成的基本处方,再根据病人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辨证论治,加减运用。例如,对于有胃寒怕冷、晨起腹泻、不耐凉物的患者,我们通常加用灸法进行温中散寒,以及山西“新九针”当中的火针疗法。
对于没有稳定时间进行针灸治疗的患者,也可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腧穴进行长期的慢性刺激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出现病患时人体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多种治疗方法归根结底是一种外力,真正能够治愈疾病的多需要靠自己的正气来修复。
对于胃病也同样适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膳食起居、戒烟忌酒;尽量避免食用对胃刺激较大的食物(辣椒、辛蒜、芥末等);少饮浓茶和咖啡;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也可以经常按揉足三里穴和中脘穴进行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