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一个认识的同学打电话和我说,他爷爷头晕多天,住院检查排除颈椎问题,最后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院调养。但仍自觉头晕、头重、晃动后加重。他爷爷相信中医,我同学找到了我,希望可以开中药调理。他爷爷今年70多岁,平时没什么大病,身体一直很健康,不胖不瘦,但这次发病后,腹胀、腹泻,伴有食欲减退、纳少,食后腹胀加剧。我给他开具藿香正气汤3剂。三天后他告诉我腹胀减轻但腹泻一天3-4次,水样便,吃点稀粥、鸡蛋羹则腹痛腹泻加重。
遂又仔细询问症状,并看了拍来的舌苔。刻下:头晕,头沉,四肢烦躁,坐卧不安,双下肢乏力畏冷;胃内有振水音,胀满不适;大便稀溏,稀如水样,小便不多。询问之,是否口渴,病人反馈夜间口干,但饮水不多。舌质胖,略有齿痕,苔白。
突然想起伤寒论中太阳病篇蓄水证条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我给他开了五苓散原方:桂枝10g,肉桂5g,茯苓30g,猪苓30g,泽泻40g,白术30g。5剂煎服。
第2天,同学就兴奋的告诉我,他爷爷胃里的振水音消失了,下肢冷困乏力的症状减轻了,头晕、坐立烦躁不安的症状竟然消失了。又过了几天,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爷爷腹泻还是3-4次,但其他无明显不适,精神好,食欲好,小便量也多起来了。我让他嘱咐爷爷多喝热水,果然,几天后反馈大便成形,疾病基本痊愈。
五苓散虽然与藿香正气汤症状类似,但藿香正气偏于理气,症状多有恶心呕吐,腹胀不欲食;五苓散善于温阳利水,多为口渴心悸,烦躁多汗,虽有腹胀,但是少嗳气并伴有胃内振水音。后面又想到五苓散的服用方法:暖水频吞,汗出苏。嘱其饮暖水而病愈。中医讲究辩证论治,方证相关,这也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腹胀腹泻都可以用五苓散治疗。
给大家推荐一款调理脾胃的食疗方:山药薏米瘦肉粥(山药、薏米、猪瘦肉、葱、姜)。年老体弱,脾胃不足,误食生冷很可能导致腹胀腹泻,但一定要请中医师辨证开方子治疗,才能达到效如桴鼓,否则自己乱服药物,可能会加剧疾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中医视角下的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与预防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新生儿拉奶瓣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癔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日常保养


健康驿站
文章 中医视角下的脂肪瘤治疗与日常保养


健康百科
文章 肠胃炎患者的饮食:如何通过合理饮食缓解症状


医者荣耀
文章 胃胀气的原因及日常治疗方法


AI医疗先锋
文章 如何正确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腹泻?


疾病解码者
文章 肠炎的治疗与预防:从西医到中医的多元化策略


运动与健康
文章 急性胃肠炎:症状、治疗与预防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肛门肿物疼痛?如何正确处理


医疗故事汇
宝宝高烧、腹泻三天,最高39.8℃,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19号发烧,昨天拉肚子一天二十几次,今天吃了药没怎么拉,量不多,血常规问题不大,患者求助于医生。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17

吴志全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儿童医院
我从周日白天开始胃痛,晚上发烧,最高38.1度,吃了洛索洛芬钠片后排便三次。周一早上排便一次,颜色为绿色。然后我吃了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中午又排便一次,依然是绿色。昨天一天头晕头痛,胃和肚子也痛,最后十点多排便一次。今天凌晨,上了三次厕所,都是因为肚子痛和胃痛,然后从五点到刚刚又去了三次,现在胃依然痛,头也昏昏沉沉的。请问这是什么病?我该怎么办?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总交流次数:9

徐智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宝宝腹泻、尿量少、出汗多,屁股疼,总是睡过去,需要了解如何处理和喂养,宝宝是男孩,1岁半。
就诊科室:小儿消化科
总交流次数:28

宁冬梅
副主任医师
天脊医院
大家都在问


樊立鹏
主治医师
中医男科
河南省中医院

裴书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南阳市中心医院


李颖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