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导致嗓子疼,该怎么办?

王老师讲中医·中医学博士,擅长治疗中医儿科、中医妇科、呼吸、消化等各科疾病
王老师讲中医
中医学博士,擅长治疗中医儿科、中医妇科、呼吸、消化等各科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临床的常见病种,其导致的咽喉部的症状也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当我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因为食管下括约肌的松弛,导致上下的压力差变小,即食管下段和我们的贲门部(胃的上部)的压力差减小,那么一来,胃或者是十二指肠里头的食物、酸碱物质都可以通过食管到达咽喉,特别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病和情志心理因素关系很大。

针对这样的病因机制,首先我们要考虑抑酸,通过抑酸药物的使用以减少酸性物质对于咽喉部的刺激、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症状。

目前可以使用的抑酸药物有: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比较多的是后者,也就是拉唑类的药物,常用的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镁)等,但到底是用哪种抑酸药物还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分析。

其次,应考虑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最常听说的促胃肠动力药就是广告里面风靡一时的多潘立酮(吗丁啉),而现在多潘立酮已经逐渐被莫沙必利所取代,因为从大量临床试验来看,莫沙必利在减轻胃肠道反应、改善胃肠道症状方面大大优于多潘立酮,且多潘立酮有致心律失常副作用,因此临床以莫沙必利应用较多。

应用促动力药物的初衷在于增强胃肠动力,加快胃排空的能力,另一方面有能使消化道蠕动能力增强,达到加快清除反流物的效果。反流物少了,不仅减少了刺激物到咽喉部的频率,也减少了刺激性,咽喉部的症状就会减轻很多。

此外,物理性抗反流亦不可忽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餐后不宜立即卧床休息,应该多多走动,适当的走动可以帮助消化,增加胃排空。反流病常常在夜间反流,所以晚餐应该安排在夜间睡觉前2小时,每顿饭不应食用过饱,吃饭过饱会把胃和食管撑开,加重反流。

防治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措施还在于提高床头,提高15-500px左右。很多门诊上的患者会将提高床头误以为是提高枕头,这是两个概念。提高枕头会引发颈椎不适,更加影响睡眠,而提高床头就是像医院里面能够摇动的床,床头是可以摇起来的,这样一来,夜间休息反流的机会就减少了,同样的,咽部刺激也就相对应的少了。

最后,手术亦可治疗反流病。手术抗反流病包括多类型术式的胃底折叠术,通过贴补片增加食管下段的压力从而抗反流的目的,所以很多食管部很难的问题,诸如食管裂孔疝之类的疾病就特别需要手术作为治疗选择。

总的来说,为了消除胃食管反流病的咽喉症状,就必须从反流病的根源入手,这样达到才能事半功倍的效果。

#概述#预防#吸烟#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
阅读数 1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胃内容物反流所致疾病,典型症状有反流、烧心可并发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等症状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简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适症状或并发症。反流和烧心是最常见的症状。该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患病率明显差异。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1]。症状表现[1]:最常见和最典型的症状是反流和烧心。疾病类型[1]:根据是否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诊断依据[1]:由于GERD分为RE和NERD,诊断方法有所同:1.RE诊断:(1)有反流和(或)烧心症状;(2)胃镜下发现RE。2.NERD诊断:(1)有反流和(或)烧心症状;(2)胃镜检查阴性;(3)24小时食管pH监测表明食管存在过度酸、碱反流;(4)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有效。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1-2]?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患病率明显差异。欧美国家的患病率约为10%~20%,而亚洲地区患病率约5%,以非糜烂性反流病较多见。全球基于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周至少发作1次GERD症状的患病率为13%,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亚太地区有上升趋势,我国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周至少发作1次烧心症状的患病率为1.9%~7.0%。是否可以治愈[1]?可以治愈。通过控制饮食、改善生活习惯、使用抑酸药物等能够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老师讲中医·中医学博士,擅长治疗中医儿科、中医妇科、呼吸、消化等各科疾病李俊霞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