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属接受过采访,通过他们的描述,我们看到了老年痴呆症家庭的无奈与辛酸。
今天的主人公——穆宪懿先生,今年60岁。13年来,父母双双罹患老年痴呆,他是怎么过来的?他的生活好不好?
受访人 | 北京 顺义区 穆宪懿
线索提供机构 |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撰文 | 黑凤梨
电话那边的穆宪懿先生,语调和缓,感觉有种中年男性儒雅的气质。有别于其他家属或急促、或抱怨的状态,他表现更多的是「心安理得」。13年前,母亲诊断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穆先生就办理了提前退休,下来照顾母亲。
直到母亲去世后,没多久,突发脑出血的父亲也开始不认人了,经验告诉他,父亲也「痴呆」了。
久卧的父亲,从没长过褥疮
脑出血的父亲,常年卧床。最难的不是喂饭、处理大小便,而是翻身。
7年前的一个下午,穆宪懿打算叫醒午睡的父亲,开始叫不醒,等到16点察觉不对后,他立刻开着小货车,就近把昏迷的父亲送进了医院。
自那之后,父亲开始行动不便,慢慢的连穆宪懿这个小儿子都不认识了。「其实我挺有经验的,照顾了母亲就是6年」穆宪懿和我们说,「我父亲年轻时候很帅气的,个子高,现在卧床了,搬抬就是个力气活。大夫说长了褥疮很麻烦,除了定时翻身,还有就是保持清洁。父亲年轻时候是个干干净净的人,做儿子的,想让他有尊严的活着」。
就这样,7年了,一片褥疮没长过!我问他:「累不累?苦不苦?十几年没有自由的人生,会不会很难过?」
穆宪懿沉吟半刻,说:「可父母亲,不是就这样把我们养大的吗?他们没说苦,我也不觉得苦,至少我现在,还有个父亲!」
父母在,尤有来处
父母去,只剩归途
年轻的时候,人总觉得自己忙的事儿最重要,时常忽略在家牵肠挂肚的父母。父母再年迈、再体弱多病,总算还是有人在庇护着、毫无保留地接受我们的一切。等他们不在了,死亡仿佛就在眼前,再也没有了遮挡……
穆宪懿怎么做到这么孝顺的?「家风如此」是他的回答,穆家的长辈几乎都能活到90岁,除了长寿基因,还有一点,就是儿女们照顾得好。
中华文明能够发扬5000年,无非「忠」「孝」二字。美德传承至今,让这片土地滋生着温顺、泰然、生机勃勃的状态,所以,不能因父母病而嫌弃,不能因父母穷而置之不理。
「不怕大家笑话,我家这些兄弟坐一起,不喜欢交流生意、挣钱的事儿,聊得最多的是父母,看看有什么营养品能给自己爸妈吃上。」
穆宪懿母亲最开始得病的时候,时间经常是错乱的。白天和夜晚都分不清,半夜起来散步是常事儿,哪年哪月也分不清的。
当时父亲按照建议,做了一个大大的牌子,写明「白天」和「夜晚」,放在母亲的床头,昼夜更替时随时翻转牌子。
做儿子的,在旁边看着父亲的「想尽一切办法」,是又心疼又感动。穆宪懿说,父母年轻时就和睦,对子女好。孩子成家立业后,对女婿、儿媳都是奉献和扶持。他们病了,家里的人没有抱怨,大家都是互相配合,积极照顾。
爱是相互的,也是传递的。穆家一辈一辈的人用爱守护着亲情,面对疾病也是坦然和乐观的。即使,这个疾病不可逆转……
北京的郊区
我和父亲,有个院子
父母奔波一生,常年在外工作的穆宪懿,真不知道如何报答养育之情。母亲骤然失忆,父亲也年迈,他想着,「想着孩子也成年了,爱人马上也要退休,该是时候和父母在一起了!」
于是,他卖掉了常年居住的楼房,在北京顺义的郊区买了个农村小院。每天上午太阳不毒的时候,推父亲晒晒阳光,听听蝉鸣,自己就种种院子里的地;丰收的时候,穆宪懿把茄子、豆角摘下来,进屋就烧一道小菜。
父亲不吃,他就哄着吃。嫌硬的,打碎了用注射器打进父亲的嘴里。给老小孩儿喂药也是个「斗智斗勇」的事儿,把药稀释在水里让父亲喝进去。
但是,人即使再精细、再面面俱到,终是斗不过时间!穆宪懿父亲卧床7年了,92岁的身体,从170斤到了100斤。「人老了,吃的东西不怎么吸收了,就像挂在树枝上的残叶,不管我们怎么努力!」
这几天,穆宪懿推着父亲溜达到了附近的小学,正赶上孩子们开学。门口站着一对父子,爸爸蹲下身给儿子整理了衣领,嘱咐着什么。
这场景,正像是几十年前父亲,在校门口嘱咐着年幼的穆宪懿……
京东健康携手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空巢行动”公益项目,欢迎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公益活动页面,参与阿尔茨海默症免费早筛,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有更多人关爱在疾病中痛苦挣扎的老年痴呆病人。
文章 阿兹海默初期症状和治疗方法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妈妈最近总是发呆,睡觉,做事也做不好,像老年痴呆一样,需要怎么办?
运动与健康
文章 妈妈甲状腺肿大,需要做哪些检查?
健康驿站
文章 痴呆症不治疗会自愈吗?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老年痴呆症不治疗会自愈吗?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老年痴呆不治疗能自愈吗?
疾病解码者
文章 老年痴呆症不治疗能自愈吗?
药事通
文章 小脑萎缩加老年痴呆症不治疗能自愈吗?
AI医疗先锋
文章 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后果严重吗?风险大吗?危害是什么?是癌症吗?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痴呆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AI医疗先锋
53岁男性咨询医生开的补脑药是否合适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9
患者询问银杏蜜环口服液长期服用是否合适,医生询问用药时间,并提醒患者最好咨询网络医生后再继续使用。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8
药品:银杏蜜环口服液
治疗建议: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平时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与高矿物质饮食,注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鱼、虾、豆制品。用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线下就诊。建议患者点击链接咨询网络医生,再继续使用。
76岁男性,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现住养老院,14年12月30号因进食呛咳肺部感染入院治疗,25年元月9号出院,医嘱鼻饲进食。
就诊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总交流次数:44
用药建议: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但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使用一些辅助药物来延缓病情发展。
治疗建议: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可考虑康复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建议:加强营养,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期检查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好基础疾病。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延缓病情进展。
张志川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贺俊岩
主治医师
精神科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家瑞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