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沈海涛

手足口病认识

手足口病认识
 
     每年进入5-7月,让家长谈之色变的手足口病又会流行起来。最近医院也开始陆续接诊到这类患儿,但是不少家长对这些疾病还是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错误,以至于耽误了宝宝的治疗。之前分别介绍(点击下方标题即可看到详细内容):
1、家长们注意啦!又到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如何预防?
2、【手足口病】疫苗、预防、护理攻略一篇搞定!
 
3、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家长们快为宝宝们做好防护吧!
4、【提醒】手足口病秋季高发期来了!父母们一定要知道的防护知识!
    今天小编就再来科普一下相关知识。让家长们知道如何预防手足口病;万一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不知道在家里要呆多久,要怎么和其他孩子隔离,家里怎么消毒,要怎么处理孩子的玩具等。下面我们就这些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来谈一谈!

 

手足口病,其实就是病毒感染,大家不要认为患有手足口病了就非常严重了。手足口病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大部分手足口病都是轻症(与一般感冒差不多,只是外在表现差别),重症的非常少(合并严重并发症)。大家可以把手足口病看做成流感一样的疾病就行了,一般都没事,极少严重的会死亡。但若是重症手足口病时孩子会非常快的出现精神改变(激惹、萎靡),呼吸急促、费力等症状,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遇到这种情况,立即去医院,交给专业人士处理。

手足口病 如何传播?

要想知道怎么预防手足口病,我们要知道疾病是怎么传播的,这样,切断传播途径后,就能很好的预防了。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毒。这些含有病毒的物质接触过的地面、墙壁、玩具可能有病毒附着,当然也有传染性。当健康的孩子经口摄入这些病毒,比如玩了有病毒的玩具之后吃手;或者患病的小朋友拥抱时,碰到了皮肤上的疱疹,之后吃手;或者直接舔到有病毒附着的玩具、墙面等,都会导致发病。另外,部分病毒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播,如果患儿打喷嚏时,健康的孩子正好吸入了病毒,也会导致得病。

手足口病

能传播多久?

 

目前研究发现,口水、鼻涕里的病毒,通常在感染后4周内逐渐消失,大多存在3周左右。大便中的病毒,多持续存在感染后的4-6周内,但最长可能会持续存在到感染后数月。

在出现症状的1周内,传染性最强的,这时病毒最多、毒力最强。 在出现症状前和一周之后的时间里,也有传染性,但随着 病毒的排出体内和死亡,传染性较弱。

家里怎么消毒啊?

 

图片

肠道病毒对75%的酒精不是很敏感,对漂白剂(次氯酸钠)敏感;56摄氏度30分钟可以灭活,所以,针对不同的物品,采用以上方法中适合的即可。

 

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


 

 

1.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洗手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可能污染物后都要洗手)、勤换洗衣物。

2.不要和手足口病人亲密接触,比如拥抱,分享玩具、餐具等。

3.不要在疾病高发季节,带孩子去人群拥挤处玩耍。

4.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洗脸、换衣服后接触家里的宝宝

下面来看

一图读懂丨儿童手足口病防控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维生素D怎么补充?

这个维生素D的重要性大家也都知道了,就不在多说,简单说说怎么补充啊。 ●孩子生后数天就可以补充维生素D,每日总量是400IU,等孩子1岁以后,每日总量是600IU,一直补充着,到成年后,改为成人的推荐剂量补充。 ●这里的总量,包括所有的维生素D来源,比如奶粉+补充剂。 ●如果孩子是奶粉喂养的,1岁内,每日奶量超过1000ml(冲配之后的奶量),就可以不用补充维生素D了,因为1000ml奶粉里面,含有400IU的维生素D。 ●如果1岁内,孩子每日奶粉量不到1000ml,那就直接补充400IU,这样总量会大于400IU,但是多那点没啥问题。当然,如果你精确的喂养,比如孩子每天喝500ml奶粉,那相当于200IU的维生素D,两天给孩子补充400IU的维生素D也行,就是得记着,麻烦点。 ●孩子1岁后,如果还有400IU的维生素D没有吃完,那就一天400IU,第二天800IU,这样交替吃,平均每天600IU就OK。 ●如果偶尔忘了给孩子吃维生素D了,第二天加倍补上就行。 ●维生素D每日摄入上限,6个月以下婴儿为1000 IU/天,6个月至1岁为1500 IU/天,1~3岁2500 IU/天,4-8岁为3000 IU/天,8岁以上的所有人为4000 IU/天。 ●维生素D如果万一超量补充了怎么办?基本上,一次补充量在20万IU之下,没有发现有问题的。这相当于一次补充了正常量的300-500倍左右,也就是1次吃了1年-2年的量,没有家长会这么傻。 ●最后,如果你所处地区靠近赤道,阳光特别充分,所在地卫生管理部门不推荐补充维生素D的话,那就不要补充了,比如你在澳大利亚,比如你在香港地区。 ●国内其他地区,就正常补充维生素D就行了,不要靠晒太阳补充

沈海涛

住院医师

定边县妇幼保健院

113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呕吐之胃液及血液照片

沈海涛

住院医师

定边县妇幼保健院

12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腹泻高发~家庭护理指南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后台关于腹泻的问题也明显多了起来,掐指一算,还真是到了腹泻高发季节。 今儿就跟大家聊一聊关于腹泻的一些常见种类,以及每个妈妈都应该懂得的一些家庭护理知识。 先来看看常见的小儿腹泻有哪几种: ️生理性腹泻 常见于母乳喂养的小婴儿,(配方奶也有一部分,主要是因为配比不合理,或是喂养不当,原因简单,注意改变就行,就不展开啦)有些妈妈母乳所含的营养成分超过了宝宝的需要,而宝宝的消化能力又非常有限,多余的部分就只能腹泻出去。 所以如果发生生理性腹泻,只能说明你的奶很强,就酱! 特点: 除了大便次数多,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食欲好,精神佳,生长曲线优美; 添加辅食后会逐渐正常。 护理: 无药可治,顺其自然。 也有人建议,缩短喂奶时间,只让宝宝吃脂肪含量少的前奶;还有人建议直接改为配方奶或牛奶或其他乳制品。 首先不建议第二种,没有比母乳更适合宝宝的食物,实在没必要因为母乳性腹泻就中断;第一个听起来不错,实践起来却更麻烦,谁能知道吃到哪个点才算刚刚够呢? 万一,摄入的不够呢? 让他拉总比让他饿强吧? ️消化不良性腹泻 由于进食过多或喂养不当造成的腹泻。 1.常见于奶粉宝宝,奶粉冲配比例不对、奶量增加过多,突然由母乳转人工等等。 2.已添加辅食的宝宝,辅食添加过多、过快,宝宝不能适应等等。 特点: 大便量很大,酸臭,大便中常看到没消化的食物残渣; 腹泻 2-4 次往往自行缓解; 之前有饮食过量或不当饮食; 化验大便,便常规一般正常。 护理: 由喂养不当所致,应及时调整奶量,1~2 天内减少奶量或把奶稀释为 1/2~2/3,但不要长时间稀释,以免婴儿营养不良。 由新添辅食所致,应暂停添加,一周之后,再从少到多,一样一样添加。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又分为细菌感染性腹泻和病毒感染性腹泻。 细菌感染性腹泻 常常是因为进食了生冷食物、未洗干净的食物、直接从冰箱拿出来的隔夜食物、变质食物(有的时候轻微变质,大人食用后不会有明显不适,但是肠胃功能尚不健全的孩子就可能诱发腹泻。)简单的说,就是入口的东西被细菌感染过。 特点: 大便次数多,但每次量不多; 大便中可看到像痰液样的脓冻和果酱样的成分; 有的孩子伴有低中度的发热,少数还伴有高热。 有的孩子伴有呕吐。 病毒感染性腹泻 病毒(一般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经常发生在 6 个月至 2 岁的婴幼儿身上,轮状病毒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是 8-11 月份为高发季节,所以也被称为“秋季腹泻”。 特点: 起病急,体温升高明显(38℃-40℃) ; 初期有类似感冒症状(咳嗽、流清鼻涕); 有的孩子会先出现呕吐,然后腹泻; 大便次数多,量多,但大便中粪质少,水分为主,形象的讲就是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是清水样,有少量粘液; 大便中丢失水分多,易发生脱水; 一般发病期会持续一周左右,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是的,就跟 C 爸之前提过的普通感冒以及手足口一样!) 感染性腹泻的护理: 1 防止脱水 腹泻本身不可怕,腹泻导致的脱水才可怕。 感染性腹泻如果治疗及时,是可以自愈的疾病——所谓治疗及时,指的就是及时预防和纠正脱水。 先来了解一下脱水的症状 轻到中度脱水: 玩的比平时少; 小便次数少于平时(婴儿每天尿湿的尿布少于 6 块; 口唇干燥; 哭的时候眼泪比较少; 囟门凹陷(囟门尚未闭合的婴幼儿) 重度脱水:(除上述症状外) 非常急躁; 过度嗜睡; 眼窝凹陷; 手脚冰凉、苍白; 皮肤褶皱、松弛; 小便减少到每天只有 1-2 次; 哭时没有眼泪。 ️如何有效的防止/治疗脱水: 1 口服补液盐(ORS), 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脱水,都可以通过口服补液来治疗。其中电解质的配比,是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经过 20 年研究改良的配方。 其纠正脱水的速度优于静脉滴注,当然也比光喝白开水有用得多。 来不及或是买不到的,也可以在家中自制补液溶液: 米汤 500ml+盐 1.75 克(啤酒瓶盖的一半) 白开水 500ml+盐 1.75g+白糖 10g 随时口服,能喂多少喂多少,能上什么道具上什么道具,比如奶瓶、杯子、吸管、注射器... ...这些 CC 都用过,老实讲,一大部分孩子不爱喝 ORS,只能耐心的,少量多次的,一点点渗。 注:从宝宝腹泻开始,就可以口服足够的合适的液体以预防脱水,不必等到出现脱水症状了才开始用。 2 营养补充 腹泻期间应该保证营养的摄入,保证平日的饮食就好,无需刻意减少或是稀释。 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 添加辅食的宝宝推荐五种食物:香蕉、婴儿米粉、苹果泥、面包、酸奶(这 5 种食物非常有效的帮助宝宝缓解腹泻)。 腹泻症状好转之后,不要急着大鱼大肉的补起来!应该让脆弱的肠道多休息,给胃肠道一个修复时间。 3 补锌 腹泻时补锌,可以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和降低脱水的危险。6 月龄以下婴儿每天补锌 10 毫克,6 月龄以上儿童每天补锌 20 毫克。连续补锌 1-2 周,可以补足腹泻期间丢失的锌,并且降低病后 2~3 个月内再发腹泻的危险。1 岁以内尽量选择无糖的锌制剂。 4 服用止泻药 如果拉的严重,可以吃点蒙脱石散(思密达),几乎没有副作用,有保护肠道黏膜的作用,小宝宝也可以吃,只要注意用量。 5 护理好小屁屁 不管是哪种腹泻,一定要及时护理小 PP。 拉完用温水洗,擦拭干燥,然后抹上护臀霜(抹厚点隔尿隔屎效果更佳)。 6 注射疫苗 妈妈们也可以选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这样被轮状病毒侵袭的时候,能有效的减轻症状。 关于益生菌 国内应对腹泻一般搭配推荐使用益生菌,理由是可以调整肠道正常菌群,而且安全。 但是国外最近研究表明,益生菌对腹泻的治疗作用并不明确,可能能缩短病程(缩短感染性腹泻病程半天到一天)。但不是所有的益生菌菌种都有益处,也不是对所有类型的腹泻都有益处。 尚无定论的事,就请妈妈们自行选择吧。

沈海涛

住院医师

定边县妇幼保健院

125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