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4步 耳聋远离你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耳聋一旦形成,一般不可恢复,小儿耳聋还会造成语言学习障碍,成为聋哑人。耳朵内的前庭器官与眼睛、肌肉、关节的感受器一起作用,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前庭器官就在内耳,内耳疾病容易造成眩晕和平衡失调。减少耳聋的发生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

  耳保健应该注意:

  1.克服不良习惯――掏耳。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屑状耵聍,可以随运动时的振动和下颌运动时自行排除。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掏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入外耳道,引起发炎,不仅痛苦而且难治。如果造成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患中耳炎,就会影响听力。如果耳痒难忍,可以用棉棒占酒精擦拭,但不要插入太深。

  2.预防游泳性耳病。

  硬块耵聍可以形成栓塞,耳朵进水,耵聍变软膨胀,影响听力,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已经穿孔,则不要游泳,以免引起各种疾病的复发。游泳时最好用用耳塞,头部仰起,高于水面。游泳不要深潜水。一是深水会对鼓膜有压力,二是易引起眩晕,造成危险。

  3.保护好听力

  耳聪目明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平时应该注意保护好听力。影响听力造成耳聋的最常见原因,一是药物中毒,二是噪音。药物最多最主要原因。可以致聋的药物主要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易损害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前庭(平衡感受器),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耳蜗中毒症状主要有:用药期间或停药物以后,出现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并且逐渐加重,直到全聋。

  前庭中毒的症状主要有:眩晕、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和平衡失调。作为医生要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能少用的不要多用,肌注不要点滴,不可滥用。致聋药物有交叉易感性,一种药不行,其他药物也不能用。致聋药物可母婴感染。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各种耳毒性药物。

  另外,耳聋还有家族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人发现容易致聋,其他人更应注意。

  4.噪声失聪

  不规律、强刺激噪声,不仅能引起心理不适,而且能伤害听力。噪声损伤听力是缓慢的,进行性损伤,很难治疗。强烈刺激的音乐也会使听力下降。

  噪声引发耳聋的特点是:出现高调耳鸣,且由间歇性变成持续性,最后致聋。

教你四招护理 避免耳聋发生

  判断小儿是否耳聋,可观察小儿对声音的反应。如果小儿睡觉从来不被大声音吵醒,对家长的呼唤不理睬,说话时间晚,或者一岁时,能说简单的话了,后来生病又失去了语言能力,则应该怀疑是否对听力有了损害,要及时听力测试,或者一耳,或者双耳。

  根据损伤程度,及早配戴助听器,早进行语言训练,可以做到聋而不哑,保存甚至提高听力。现在拥有的人工耳蜗可以帮助恢复听力。电子耳蜗适用于重度或全聋者,2-70岁的人均可进行移植。

#病因#耳聋#发作性眩晕#外耳道填塞
阅读数 1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听觉传导通路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临床还可伴有耳鸣、耳闷、眩晕等症状部分可治愈,预后因人而异简介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症状表现典型临床症状为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症状。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耳科专项检查、听力学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再通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耳MRI)、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等排除其他疾病,进一步确诊。耳聋有哪些类型?1.根据病变部位与性质,分为:(1)器质性耳聋:①传导性聋;②感音神经性聋;③混合性聋。(2)功能性耳聋:①精神性聋;②伪聋。2.按照发病时间,分为:(1)先天性聋;(2)后天性聋。3.按照发病急缓,分为:(1)突发性聋;(2)进行性聋。4.按照发病原因,分为:(1)原发性耳聋;(2)继发性而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我国聋哑人群2780万人,其中7岁以下高达80万人,并以每年3万聋儿的速度递增[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传导性聋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治愈;感音神经性聋主要以药物、高压氧舱等治疗为主,预后因人而异,目前尚能使患者完全恢复听力的方法。最终治疗效果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伤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精神性聋去除诱因,进行心理治疗后多可治愈,效果较好。是否遗传?是,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在所有耳聋患者中,因遗传所致的耳聋约占50%[2]。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魏凡钦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