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简称:泰心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介绍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简称泰心医院)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的、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管理体系的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和心血管研究所,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是迄今国内唯一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新医改任务的公立医院,取消了行政级别和事业编制,实行全员聘用制、岗位管理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被《求是》杂志称为“公立医院的先行者”。医院总投资7.2亿元,建筑面积7.6万平米,设置病床500张,可开展从常规心血管手术到心脏移植在内的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和各类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其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和护理通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评估。泰心医院还是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国家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国家首批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示范基地。有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泰心医院四次通过美国国际医院评审标准(jci)认证,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术三个诊疗项目通过jci临床诊疗项目(ccpc)认证,是国际首家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ccpc评审的医院;通过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7级认证,是美国以外全球第9家、国内第3家通过himss7级评审的医院,也是我国第一家同时通过jci和himss7级认证的医院;检验科七次通过iso15189认证;中心实验室四次通过美国病理家协会(cap)认证。

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三大街61号
022-65208888(门诊预约)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杨宁
杨宁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高血压相关疾病,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诊治。致力于普及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为公众健康服务。
王一凡
王一凡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薛兰钢
薛兰钢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常见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右腋下直切口微创治疗
张永伟
张永伟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及冠脉介入、心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冠脉造影、ECMO、IABP、血液净化等器械辅助支持治疗。
刘先锋
刘先锋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冠心病 高血压 高血脂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段文涛
段文涛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尤其急性心肌梗死,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以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和起搏器手术。
于朋伟
于朋伟

主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冠心病 高血压 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心房颤动 各种原因的心力衰竭
刘房春
刘房春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瓣膜病,外周血管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迟令福
迟令福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尤其心绞痛、心肌梗塞、心房颤动、早搏及室上速的介入治疗。
高鹏
高鹏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IVUS;心律失常介入诊断与治疗;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
崔利军
崔利军

主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心律失常疾病,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等。
刘康
刘康

住院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心内科,心梗、心衰的诊疗
韩立菊
韩立菊

主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冠心病 高血压 心肌病 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外周血管疾病如肾动脉狭窄 下肢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 腹主动脉瘤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曲张等的诊断 手术及药物治疗
姜瀚
姜瀚

住院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心血管病 心律失常等
周彦民
周彦民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诊治。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头晕晕厥等鉴别诊断。
麻仕利
麻仕利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张岩
张岩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相关疾病的诊疗
董泽波
董泽波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规范化诊治
李龙雨
李龙雨

主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治疗。心房颤动的预防与药物治疗。
李志朋
李志朋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支援武汉培训中,暂停一切线上活动,望见谅!
患者评价
  • *铁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大鸿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福昌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视频问诊
  • *燕萍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津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天瑞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树深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functions/format.html
    图文问诊
  • *燕萍
    回复质量:满意服务态度:满意回复速度:一般
    functions/format.html
    图文问诊
  • *三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鸡蛋,物美价廉,营养丰富。鸡蛋中富含的优质蛋白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每55克鸡蛋,含有蛋白质7.15克,脂肪5~7.15克,碳水化合物0.8克,矿物质0.55~0.8克。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磷、铁、钙、锌、硒等。

     

     

    然而,过多食用鸡蛋,蛋黄中的胆固醇会促使动脉斑块形成和血管钙化,对心血管健康会产生潜在的风险。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吃几个鸡蛋呢?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健康成人每天食用1个鸡蛋。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对3万名美国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17年的跟踪。201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鸡蛋数量应为1个。如果多吃,患心脏疾病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是一个线性增长,每多吃半个鸡蛋,患心脏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8%

     

    在中国人群中,鸡蛋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如何? 

     

    近期,一项纳入了10万中国人的研究结果为我们揭晓了答案。这项前瞻性研究基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排除了基线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或终末期肾病的人,共计纳入了102136名受试者,平均年龄51.46岁,男性占比40.28%。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受试者的饮食情况,包括鸡蛋和其他食物的食用量。根据基线时食用鸡蛋的数量和频次将受试者分为五组:<1个/周、1-<3个/周、3-<6个/周(n=25647)、6-<10个/周和≥10个/周。

     

    在校正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吸烟、饮酒及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受试者食用鸡蛋数量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其与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卒中及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

     

    最终发现,鸡蛋的摄入数量与全因死亡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当每周鸡蛋的食用量在3~6个时,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最低。当鸡蛋的食用量低于3个/周或高于6个/周时,风险均会增加。

     

    具体来说,鸡蛋吃得太少更容易发生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而吃得过多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显示,与每周食用3-6个鸡蛋相比,每周食用鸡蛋数量少于1个会额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22%、全因死亡风险29%、卒中风险27%、缺血性卒中风险20%、 出血性卒中风险34%

     

    而每周食用鸡蛋数量超过10个则会额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39%、总死亡风险13%、冠心病风险86%、卒中风险18%、缺血性卒中风险33%

     

    鸡蛋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伟大馈赠。合理地吃鸡蛋,才能促进健康哦。

     

  • 今天有一位患者咨询,他吃着3种降压药。今年体检发现肝功能(AST,ALT)指标偏高了。这位患者的第一反应,就是看降压药的副作用。其实,他吃的这几种降压药,引起转氨酶高的可能性很小。更大概率是平时吃的油腻,或者活动少、或者经常饮酒引起的脂肪肝所致。
    有一些可能会引起肝脏转氨酶升高的药物,比如他汀类降脂药,医生在处方时,会嘱咐定期复查肝功能。
    无论如何,转氨酶高了,应该找专科医生看一下,同时注意少喝酒,尽量不喝酒。

     

     

  • 间歇性断食(轻断食)是目前最流行的节食方法之一。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可以是12小时,也可能是几天)不摄入或只摄入少量热量。

     

    一、间歇性断食有哪些好处?

     

    中国自古就有“过午不食”的传统。合理的间歇性断食可改善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紊乱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二、间歇性断食有哪几种?

     

    包括隔日断食、改良的隔日断食、固定组合断食和限制时间断食。

     

    不同的断食方案的流程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以下几种不同的断食方案。

     

     

    1. 隔日断食:是一种研究较为深入的断食方案。断食周期为2天,由无任何热量摄入的断食日与不限制热量摄入的非断食日循环组成。这种断食方案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方便,但是断食者以饥饿感为主的副作用也较为明显。隔日禁食通常情况下被用于快速减肥。有研究数据显示,隔日断食会在8到12周内带来相当大的体重减轻。

     

    2. 改良的隔日断食:在断食日限制热量摄入(500~600kcal/天)。这种断食方案所产生的饥饿感较前有所减轻,耐受性也较好。断食日摄入的食物可以是固体的、也可以是液体的,可以按照下表推荐食物酌情进行调整。断食日的进食时间可以是12:00-14:00,也可以将食物按3餐分开食用。

     

     

    3.固定组合断食:是以1个星期为周期,其中的1-2天为断食日,限制热量摄入在500-600kcal/天以内,非断食日可以正常进食,不限制热量。常见的组合为5:2及6:1。以5:2断食方案为例,每周可以固定周一、周四为断食日。断食日的饮食方案可以按照下表进行。

     

     

    4.限制时间断食:是指每天固定断食时间,例如可以断食12h、16h或18h。断食期间不摄入任何热量,进食期则正常进食,不限制热量。以断食16h为例,进食的时间可以设定为10:00-18:00,断食的时间则为18:00-次日10:00。

     

    间歇性断食之所以会有效果,根源恰恰在于长期的坚持,而不是“间歇性”。目前没有科学指南规定间歇性断食的具体时长。有关研究中,断食的时长在7周至6个月不等。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自身身体条件、预期目标以及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断食时长。由于饮食习惯以及断食副作用的影响,人们一开始难以达到间歇性断食热量限制的目标。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下表建议循序渐进的进行断食。

     

     

    三、间歇性断食注意事项

     

    1)准备断食之前需要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适合进行间歇性断食。

     

    2)目前认为神经性厌食症和饮食失调、未控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晚期脑血管功能不全或痴呆、晚期肝肾功能不全、怀孕是不适合进行断食的。

     

    3)此外,1型糖尿病、精神障碍、不稳定或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视网膜脱离、十二指肠溃疡和恶性疾病等的病人需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或陪同下进行断食。

     

    4)如果正在服用药物。需要对已经服用的降糖药、降压药、精神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一定的调整。

     

    5)另外,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断食期间要获取充足的水分,全天饮用大量的水和无卡路里的饮料,还要充足地休息和放松。

     

    在断食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它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许多人在断食期间会感到饥饿、易怒、注意力下降。但是这些副作用大多数会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消失。但是当出现心律失常、胃食管反流症状、严重电解质紊乱和循环衰竭等情况的时候,需要及时停止断食并且尽快就医。

  • 昨天一位60来岁的大妈来门诊。她在家中的血压记录的特别详细,密密麻麻,有时候一天测4、5次。

    在家中测血压,有几点需要注意:

    (1)日常没有特殊不舒服情况下,一天早晚两次就可以(每次连续测量2~3次),不必过于频繁测量;

    (2)不必每一次左、右胳膊都测。初次可以用两个血压计同时测量双上臂血压,如果某一测稍高,以后就固定测量比较高的那一侧就可以了;

    (3)过于频繁的测量血压,容易增加焦虑情绪,反而不利于血压控制。

     

     

  •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在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是, 在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420μmoL/L(不分性别),超过此值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直接黏附、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小管和血管内皮等部位,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不良。

     

    夜黑风高,痛风发作,当你捧着肿痛的脚趾辗转反侧时,高尿酸血症带来的系统性的炎症反应,也正在一点一点侵蚀你全身上下的内皮细胞。日积月累,这种后果是毁灭性的。血尿酸升高除可引起痛风之外,还会增加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梗、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如果发现尿酸升高,该如何去做?


    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第一条是戒酒!一说到痛风,大家就联想到海鲜、啤酒、大排档。真相是,在罪恶榜上,白酒高居榜首。重度饮酒会使痛风发生风险增加2.64倍。第二位是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饮食和高果糖饮食。鼓励奶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及适量饮水。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如豆腐)的摄入。

     

    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减肥、减肥、减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③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知晓并终生关注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因素。所有患者应知晓需要终身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240~420μmol/L,并为此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尿酸药物。

     

    ④建议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都应了解疾病可能出现的危害,并定期筛查与监测靶器官损害和控制相关合并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血糖一样,带来的不单单是化验单数值上的危害。而是随之而来的全身的慢性系统性的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脑梗、心梗)和微血管病变。

     

    在诊室里,尿酸高和痛风的患者最常见的问题就是:

     

    我尿酸高了,平时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我有痛风,不能吃海鲜、喝啤酒了,对吧?

     

    对。但是,高血酸血症/痛风患者的饮食不仅仅是远离“海鲜、啤酒、大排档”……

     

    PS: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状态。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饮食状态下,不同时间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umol/L(7mg/dl)女性>360umol/L(6mg/dl)。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肾脏,引起关节炎、皮肤病变及肾脏损害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的饮食方案吧:

     

     

    一、痛风患者如何选择蔬果类食物?

     

    总原则:提倡减少高果糖蔬果摄入。

     

    (1)不宜进食过多含糖饮料和糖分(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苹果、橙、龙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

    (2)相对而言,柠檬、樱桃和橄榄等对痛风患者有益。

    (3)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李子和桃等可适量食用。

    (4)绝大多数瓜类、块茎(土豆、山药、芋头)、块根类(红薯)及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均为低嘌呤食物,建议食用。

    (5)不宜多食香菇、草菇、芦笋、紫菜、海带及粮食胚芽等嘌呤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品。

     

    二、痛风如何选择动物性食品?

     

    总原则:建议选择白肉,以瘦肉为主,并注意加工方式。

     

    (1)从种类而言,一般规律是,烹饪前颜色较深的肉类又称红肉,如哺乳动物,包括牛、羊、猪等,其嘌呤含量高于白肉(如非哺乳类动物,包括鸡、鸭、鹅和淡水鱼等)。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其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因肥肉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易引起肥胖及加重尿酸代谢紊乱,故进食肉类宜以瘦肉为主。鸡蛋的蛋白、牛乳、海参等嘌呤含量较低。

    (2)从食用数量而言,因个体差异较大、进食肉的种类不同,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痛风患者每日肉类摄入量不宜超过100g。

    (3)肉类食品的加工方式须予以重视。经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其嘌呤、盐分含量高,干扰尿酸代谢,痛风患者不宜食用。而应尽量进食新鲜肉类。烹饪时,提倡水煮后弃汤食用,油炸、煎制、卤制或火锅等烹饪方式均不提倡。使用佐料时,避免使用过多盐、糖和香辛料等。

     

    三、痛风患者应如何饮水?

     

    总原则:无肾脏病、心力衰竭等禁忌的情况下,每日饮水总量为2-3 L,可选择小分子弱碱性水。

     

    (1)每天饮水总量为2-3L,尽量保证每日尿量约为2L,尿酸碱度(pH值)在6.3-6.8,有利于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盐结晶形成。

    (2)分次饮水,建议早、午、晚有3次饮水量达500ml左右。

    (3)饮用水尽量选择弱碱性、小分子水。有研究表明,饮用弱碱性小分子水可促进尿酸排泄。

    (4)研究提示,饮用柠檬水(如1-2个鲜柠檬切片加入2-3L的水中)有助于降尿酸。

     

    四、高血酸血症/痛风患者可以饮酒么?

     

    总原则:痛风患者建议限酒。

     

    酒精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风险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酒对痛风发作的影响不一,啤酒和白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红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证据较少。

  • 病例分享:

     

    诊室里来一位80岁的老大爷。高血压已经三十多年了。平时规律服用药物,血压控制的还算平稳。最近几个月,却经常在吃饱饭之后,就出现头晕、眼前发花。老人没有太在意。直到几天前,饭后因为头晕而摔倒在地上,头磕青了一块,万幸没有造成骨折。家人给他一测血压,发现高压才83mmHg。经检查,这位老大爷是发生了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容易出现饭后晕厥、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且餐后低血压临床表现不典型,隐匿性高,漏诊率高。我们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什么叫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100 mmHg合并餐后收缩压<90 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水平超过脑血管自身调节阈值而引起相应症状。

     

    如何诊断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测定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压,前者需要调整餐后血压测量时间间隔,后者需要在2小时内测量8次血压。

     

    为什么会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饮食可刺激肠肽的释放,进一步引起肠道血管的扩张,由于胃肠道中的血液淤滞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在健康的成年人中,循环血量的减少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外周血管收缩以及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来补偿。然而,在老年人中,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减低,导致餐后血压降低。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老年人餐后低血压?

     

    常见的诱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非饮食相关因素,包括血容量不足、利尿剂过量、降压药过量、体位性改变等。另一方面是饮食相关因素,包括高糖饮食、进餐过多、进餐过热、久卧位坐起进食。常见的病因包括,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的发生?

     

    应在积极的纠正诱因和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防治。非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非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每天进食前增加饮水量或少食多餐。

     

    (2)对接受造口管饲的老年患者,减少肠道营养物输注速度,在输注前避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避免在餐前服用降压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4)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5)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内脏血流量、抑制葡萄糖吸收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

  •  2021年6月2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刚刚发布了一项科学声明,题目就是《身体活动作为高血压或胆固醇一线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对象、内容和如何实施?》。声明再次强调运动的益处:与不锻炼的人相比,规律锻炼者心血管风险降低21%,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6%。声明强调,任何活动都有益,“即使仅仅多活动一点”。
     
     可见,运动是降压和降脂的一线“药方”!即使最初每天增加5到10分钟的身体活动对健康也有好处。没时间或太累,那就将每一分钟纳入周目标,有总比没有强。那怕利用午休或睡前的10分钟,做一套广播体操或拉伸操也可以啊。

     

     

  • 今天的门诊遇到一个从山西来复查的小女孩,术后痊愈了。查一下手术记录,是自己在2019年做的一个17mm大室间隔缺损,同时合并房缺和导管的孩子。

    这个孩子真幸运,在外省筛查的经历告诉我,许多这种孩子发现疾病时就已经发展到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彻底失去手术机会。
    先心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在机制上还是一块未开发成熟的半荒地,需要同志们更加努力。

  •  昨天门诊,一位60来岁从汉沽来的大妈在女儿陪同下来看病。诊室测血压156/92mmHg。两个月前打疫苗时发现血压高,在家中自测也高。就在诊室和附近医院多次就诊、调药。有的药吃了腿肿,有的药吃了头疼,有的药吃了头晕、乏力,无法形容的不舒服。短短两个月,换了六七种药……大妈也认定自己吃啥药都“不服”,有些焦虑和失去信心了。

     

    这个大妈的血压就这么难治?应该不是。但需要细致的梳理问题所在。我给她几点建议:

    1.明确真实的血压水平。做24小时动态血压和四肢血压,同时给她一个血压日记本,让她回家扫二维码观看测血压视频,规范测量家庭血压(很多人都觉得测血压是十分简单的事儿,人人都会,不用学习,其实很多人的问题都出在血压测量上)。
    2.减盐。天津地区普遍摄盐量超标,汉沽有盐厂,吃的更是以咸闻名。
    3.生化检查,明确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情况。
    4.改善焦虑状态。我给大妈每天半片助眠的药物,这些药物也有轻度抗焦虑作用。
    5. 3天后复诊,根据动态血压、家庭血压、生化检查情况酌情调整药物。

  • 两个月之前,诊室里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男病人,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个头不高,体重100kg。挺着一个大大的啤酒肚。他降糖药物吃的是二甲双胍。我让他增加了一种新的降糖药物——利拉鲁肽。并告知,这个药物对食欲会有抑制作用。有助于他的减重。

     

    没想到,他对利拉鲁肽十分敏感,起始剂量(0.6mg/天)就已经食欲明显下降,茶饭不思了。他依从性很好,虽然食欲明显减退,但他仍然坚持的很好,并配合适量的运动。二个多月之后,他已经瘦了二十五六斤,啤酒肚小了很多,活脱脱变了一个人似的,看上去清爽了许多。现在,因为能够成功减重,他信心倍增,每天在记录血压日记的同时,也记录自己的体重。并且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运动计划和饮食控制计划。

     

    利拉鲁肽到底是一种什么药,为什么可以减肥呢?

     

    利拉鲁肽,其实是一种新型注射用的降糖药物,是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同类的还有索马鲁肽、度拉糖肽、艾塞那肽等。

     

    人体进食后,刺激远端回结肠释放GLP-1。GLP-1 与胰岛β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体内天然GLP-1的半衰期仅数分钟。利拉鲁肽是人工合成的GLP-1受体激动剂,保留了GLP-1的生物学效应,半衰期长,不会被快速降解。利拉鲁肽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方式,参与机体血糖稳态调节。简单说,就是血糖高的时候发挥作用,血糖低的时候,就不再发挥作用了。所以称为“葡萄糖依赖”。因此,单用利拉鲁肽不会导致低血糖。

     

    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利尿、排钠、减轻体重、增加葡糖糖摄取利用和减轻血管炎症的作用。此外,GLP-1受体激动剂能抑制食物摄入量和胃排空。

     

     

    在韩国,利拉鲁肽获批了减肥的适应症。韩国流行的Saxenda新型减肥笔,其实就是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的减肥剂型(维持剂量3.0mg/天)。

     

     

    在我国,GLP-1受体激动剂的适应症仍然是作为降糖药物使用。目前尚不推荐用于非糖尿病患者的减重。但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是莫大福音。

     

    GLP-1受体激动剂的“神奇”仅仅在减重么?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GLP-1受体激动剂的神奇之处,是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

     

    因此,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BMI指数≥25 kg/m2),或者有心血管不良事件高风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推荐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或列净类降糖药。

     

     

    GLP-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类似物有什么区别?

     

    因为都是注射制剂。有的患者误认为利拉鲁肽是胰岛素类似物的一种。其实,GLP-1受体激动剂在机制上和胰岛素类似物完全不同胰岛素类似物可以有效的降糖,降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风险,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其可以降低大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脑卒中)风险。

     

    另外,胰岛素类似物具有增重作用。这一点对于糖尿病患者是不利的。

     

    GLP-1激动剂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1. 不得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不得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MTC)既往史或家族史患者以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MEN2)

    3.不推荐用于重度心衰(NYHA  IV级)患者。

    4.不推荐用于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

    5. 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