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南阳南石医院,始建于1970年,开放床位2000张,员工2200余人,年门诊量60万人次左右,年住院量约6万人次,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南石医院采用“总院+分院”的管理模式,总院位于南阳市中州西路988号,分设南、北两区,开设临床医技科室65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11个,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国家、省级著名专家68人。总院下辖南阳市官庄工区油田分院、南石医院(集团)眼科医院、南石二级康复中医院、河南油田南阳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多个社区家庭诊所,并与20多家基层医院成为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单位。南石医院拥有PET-CT、ECMO(人工心肺)、全球最先进的CT设备320排640层超高端联影天河CT机、东芝64排螺旋CT、16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陀螺刀、全飞秒激光治疗仪、新一代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法国卡尔王玻切机、全眼OCT、DSA系统、大型C臂介入治疗系统、数字化X光机、DR、四维彩超、大型激光、心电工作站、全自动脑电图、肌电图、TC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压氧仓、热疗机、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各类腔镜等大中型设备500余台/件,固定资产突破20亿元,是南阳区域内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综合医院。南石医院历来重视特色专科建设,倾力打造了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烧伤整形美容中心、脑血管病诊疗中心、骨病中心、肿瘤中心、心脏中心、南石眼科医院、南石康复医院等七大品牌专科。南石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曾承担国家科技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任。同时,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介入河南培训基地,河南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北京天坛医院全国脑血管病介入河南培训基地,台湾童综合医院技术协作医院等。2015年12月,南石医院与香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康健国际医疗集团签约并进行深度合作。2017年以来,升级后的高端医疗整形美容门诊、体检科、眼科、口腔科以及其它门诊,从服务流程、人性化管理、医疗技术上打通了与香港国际化医疗服务的连接,并与北京宣武医院、301医院等建立了远程网络视频会诊,在几分钟之内就能与国内大腕医疗专家对接,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2021年6月份,总高25层、高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的外科楼正式投入使用,医院服务质量及能力大大提升。
展开更多
展开更多
一、甲状腺结节是什么?
甲状腺是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的内分泌腺体。人类的甲状腺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以此命名。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尤其对婴幼儿时期的神经智力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义上,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所有肿块的统称,即细胞异常的增生,也可以理解为甲状腺内部出现的包块或者疙瘩。
甲状腺结节临床极为常见。在女性和男性可分别触及6%和2%的病变,人群中高分辨率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达50%。大部分结节为良性腺瘤样结节或囊肿,但有5%~10%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肿瘤。少数甲状腺结节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及影响外观。
二、甲状腺结节分类?
如下:
(1)从病因上,可分为增生性、炎性;(2)从性质上,可分为良性的和恶性;
(3)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的;
(4)从功能上,可以是有高功能的 (热结节) ,也可以是正常功能的 (温结节) ,还可以是低功能的 (冷结节) ;
(5)从数量上,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
三、为什么会长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至今并未完全清楚,主流观点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与接触放射性物质、自身免疫紊乱、家族遗传、碘摄入不当(过量/不足)等因素有关。
恶性甲状腺结节(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就是儿童期放射线接触史,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当地儿童及成人甲状腺癌发病率倍增;而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常常有家族史。
亚急性甲状腺炎及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易发甲状腺结节;严重碘缺乏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但碘摄入过量同样会引起甲状腺结节。
四、甲状腺结节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没有临床症状的,一般通过甲状腺彩超检查发现。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结节则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局部肿痛及发热,以单一结节为主,结节质地坚硬,触痛明显,疼痛可向颌下、耳后放射。
五、甲状腺结节治疗?
临床上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只有恶性结节以及少数良性结节需要处理。
据不同的结节分类推荐治疗如下:
(1)单纯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若是由缺碘引起,可以适当增加碘摄入。患者可以6-12月随访一次B超及甲功,监测结节的变化。
对于甲状腺明显肿大、有明显压迫症状或怀疑是恶性结节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即高功能腺瘤包括毒性腺瘤和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高功能腺瘤长期存在,会发生自主性分泌功能紊乱,患者除了有结节,还同时伴有甲亢。多为良性病变,但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的可能,多采用放射性碘或手术治疗。
(3)炎性甲状腺结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抗炎止痛、对症处理,药物可选择非災体类消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主要是纠正甲功异常。
(4)甲状腺囊肿
穿刺抽液并注射硬化剂治疗。硬化剂可使囊肿壁发生无菌性坏死,使囊壁粘连、囊腔闭塞,达到治疗囊肿的目的。
(5)甲状腺癌
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结合内分泌治疗为主。
另外: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我们可能要考虑手术来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
1、结节引起了局部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
2、合并甲亢,且内科治疗无效;
3、结节位于胸骨后或纵膈内;
4、结节出现进行性生长。
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甲状腺结节的同时,医生会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
如果良性结节必须处理,我们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如果没有特别的处理必要,随访观察依然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2.什么是胰岛功能受损?
胰岛功能就是胰腺胰岛细胞视体内血糖情况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我们知道,正常人在体内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的共同调节下,使血糖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以满足机体能量的供应。
胰岛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胰岛素的分泌数量及利用情况直接决定着血糖水平的高低。
胰岛功能受损就是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数量及利用胰岛素的能力下降。
3.糖尿病筛查的最佳时间是什么?
糖尿病筛查最佳时间为早晨7:00~9:00,通常不超过9点,可通过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进行糖尿病筛查,也可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而糖耐量试验前一天晚上10点后患者需禁食,检测时分别在0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进行监测,此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久坐以及进食其他食物。
4.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随机血糖≥11.1mmol/L
2.或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空腹血糖≥7mmol/L
3.或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75g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4.糖耐量减低(IGT):
空腹血糖<6.1mmol/L
和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
5.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
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对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大家都不陌生。最新颁布的《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再次让它闪亮登场,并赋予它一个新的使命担当 —— 作为中国人糖尿病诊断的一项新标准。
5.糖尿病分型?
1999年WHO对糖尿病采取了病因分型,将糖尿病分为:
1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性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绝对胰岛素缺乏)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背景下β细胞胰岛素分泌逐渐丧失)
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中期或妊娠晚期确诊的糖尿病,在妊娠前非明确的显性糖尿病)
由其他原因导致的特定类型的糖尿病,例如单基因糖尿病综合征[(如新生儿糖尿病和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外分泌胰腺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和胰腺炎)和药物或化学诱导的糖尿病(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艾滋病毒/成人免疫缺陷综合征或器官移植后)
(中国实行现有标准)
2019年,又更新提出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混合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未分类糖尿病、妊娠期间高血糖的六分类。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般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由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可能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需要及早预防,当发生时要及时发现和治疗。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共同作用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
DKA的诊断标准包括存在血糖>13.9mmol/L,动脉血pH<7.30(动静脉血差值约0.02~0.15,也可取静脉血,一般不影响诊断),[HCO3-]≤18 mmol/L,阴离子间隙(AG)>10~12mmol/L。血和尿酮阳性进一步支持DKA的诊断,有条件的机构可定量测定尿/血清β-羟丁酸,诊断阈值为>3.0mmol/L。
在DKA管理的早期阶段应遵循几个重要步骤:
1.在开始静脉输液前采集血液进行代谢谱检测;
2.在1小时内输注1L 0.9%NaCl;
3.在开始胰岛素治疗前确保钾水平>3.3 mEq/L(必要时静脉补钾);
4.启动胰岛素治疗。
5.阴离子间隙纠正到正常。
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的治疗原则: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降低病死率。
1.补液
2.胰岛素治疗
3.补液
4.纠正酸中毒
5.去除诱因,治疗并发症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等并发症,也要积极应对,作出处理。
2.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10%)。部分病人可伴有酮症。主要见于老年T2DM病人,超过2/3病人原来无糖尿病史。
在遇到急性感染、严重外伤、较大手术、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情况,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利尿剂、甘露醇等药物、透析治疗、静脉高营养等治疗时,容易诱发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一般从开始发病到出现意识障碍需要1~2周,偶尔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患者反应迟钝、烦躁或淡漠、嗜睡,逐渐陷入昏迷、抽搐,晚期尿少甚至尿闭。
通常患者的血浆渗透压>320 mOsm/L时,即可以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嗜睡等。
当血浆渗透压>350 mOsm/L时,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上肢粗震颤、癫痫样发作、偏瘫、偏盲、失语、视觉障碍、昏迷等。
HHS诊断:
HHS由于患者神经、精神症状比较多,往往误诊为神经科的疾病,耽误治疗。它的诊断主要依靠化验检查,其诊断标准为:
(1)血糖≥33.3 mmol/L。
(2)有效血浆渗透压≥320 mOsm/L;有效血浆渗透压(mOsm/L)= 2×(Na++K+)+血糖(均以mmol/L计算)。
(4)尿糖呈强阳性,而血清酮体及尿酮体阴性或为弱阳性。
(5)阴离子间隙<12 mmol/L。
由于HHS常发生于老年人,并存多种疾病,且容易在应激情况下发生,故特别容易误诊!该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远高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克星。
抢救成功的关键仍然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临床上凡遇原因不明的脱水、休克、意识障碍及昏迷均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尤其是血压低而尿量多者,不论有无糖尿病史,均应进行有关检查以肯定或排除本病。
3.糖尿病并发乳酸酸中毒
01. 诱因:过量使用双胍类药物、伴有急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感染、酗酒、高龄及一氧化碳中毒。
02.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主要为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可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缺氧表现(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等脱水表现,疲乏无力、深大呼吸(无烂苹果昧)、意识障碍、四肢肌张力下降、反射减弱、瞳孔散大甚至昏迷休克,轻症患者表现可不明显。
03. 化验检查:血糖可正常或升高;血清乳酸 ≥ 5 mmol/L(严重时可达 20 - 40 mmol/L);动脉血气分析 pH < 7.35;碳酸氢根明显降低,常 < 10 mmol/L;阴离子间隙 > 18 mmol/L;尿酮体呈阴性或弱阳性。
治疗:
(1). 去除诱因;
(2). 补液扩容和纠正休克:提高心输出量,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灌注,减少乳酸浓度,一般选择生理盐水;
(3). 纠正酸中毒:采用分次小剂量碳酸氢钠持续滴注的方式补碱方式,HCO3-上升 4 - 6 mmol/L,维持在 14 - 16 mmol/L,动脉血 PH 高于 7.2。避免大剂量碳酸氢钠引起的高血钠、高渗透压、氧离曲线左移致组织氧供减少及容量负荷过重。
(4).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患者一般血糖升高不明显,如果血糖升高,应避免口服降糖药。可予以小剂量的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泵入或静脉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
(5). 肾脏替代治疗:对于服用过量双胍类药物、伴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心衰患者,及时给予 CRRT。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预防:
乳酸性酸中毒预后差,病死率高。因此预防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尤为关键。预防乳酸性酸中毒,首先要避免易感因素。(1)严格掌握双胍类药物的适应证,有肝肾功能不全、缺氧性疾病及一般情况差者忌用双胍类。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低于苯乙双胍,因此建议尽可能选用二甲双胍(目前临床已基本不使用,但在中小型城市糖尿病患者中含有该成分的药物仍在使用);(2)使用双胍类者在遇到危重症时应暂停用药,改用胰岛素治疗。
此外,临床医生应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告知各种降糖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加强血糖监测。避免患者活动量过大,产生乳酸过多。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低血糖、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区别,定期复查各项指标。
4.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或血清)葡萄糖水平降低,并足以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而当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后,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退。病人常以交感兴奋和(或)神经精神及行为异常为主要特点,血糖浓度更低时可以出现癫痫样发作、昏迷和死亡。一般引起低血糖症状的血浆葡萄糖阈值为2.8---3.9mmol/L,然而,对于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病人,这一阈值则会向更低的血糖浓度偏移。
化验检查:血糖水平 ≤ 3.9 mmol/L。
治疗:解除神经供糖不足的症状和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潜在原因。以预防为主。
如何预防低血糖?
1.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根据病情合理调整药物
血糖控制目标:
● 空腹血糖:4.4-7.0mmol/L
● 非空腹血糖:10.0mmol/L
● HbA1C:<7%
● 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短、有严重并发症者,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如 HbA1C<8%
2.掌握低血糖相关知识,定期就诊
(1)接受正规的糖尿病教育,掌握低血糖相关知识。
(2)定期看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常备快速血糖监测仪。
3.保持均衡的饮食和运动,不宜波动太大
(1)定时定量进餐。
(2)限制饮酒,尤其不能空腹饮酒。
(3)规律运动,量力而行。
(4)运动中注意心率,变化及身体感受。
(5)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要及时加餐。
4.外出时的预防措施
(1)外出或运动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和救助卡。
(2)外出或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救助卡要放在容易 看到的地方。
(3)开车的糖友把含糖食物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4)携带的食品必须含糖,不能是木糖醇等甜味剂食品。
失眠患者无法离开的家居好物神器
近几十年来,2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大大增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60%的糖尿病病例位于亚洲,给亚洲大多数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数据表明,与西方国家相比,亚太地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CVD)的患病率略高(33.6–44.5% vs. 27.5–46%)。研究还证实,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CVD风险翻倍。
2021年4月,亚太心脏病学会(APSC)发布了优化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的共识建议,主要共识内容涉及糖尿病前期、血糖目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慢性肾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以及降压目标、抗血小板治疗。
糖尿病前期
建议1:糖尿病前期患者,应密切监测并提供生活方式干预的咨询。
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在糖耐量受损的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 生活方式干预和体重减轻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糖尿病预防计划研究小组还发现,与二甲双胍相比,生活方式干预在降低高危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方面明显更有效。
血糖目标
建议2:如果可能,最佳的血糖控制目标应为 HbA1c<7%。
建议3:低血糖会增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应避免出现低血糖。
建议4:对于年龄较大、寿命有限和易患低血糖的合并症患者,建议HbA1c目标不要太严格,<8%即可。
建议5:血糖管理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转诊至内分泌科。
一项针对5项2型糖尿病患者前瞻性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强化治疗可使随访时 平均HbA1c <7%,与非致命性心梗和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降低有关。DCCT/EDIC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还表明,目标HbA1c为7%,与目标为9%相比,非致死性心梗、卒中或死亡风险明显降低。UKPDS的后续研究发现,接受强化治疗的患者在试验后10年中,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心梗和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的风险不断降低。
一项分析发现,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引起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DIGAMI 2前瞻性研究显示, 严重低血糖是急性心梗的明显危险因素。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出现低血糖。与年轻患者相比,即使血糖控制很好,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更高。合并症的存在,例如慢性肾脏或肝功能不全,也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低血糖症也与老年痴呆症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 在某些低血糖风险增加的患者中,建议使用不太严格的HbA1c目标。
高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
建议6:对于肾功能正常但有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SGLT2抑制剂),研究已经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对心血管事件有益。
针对高心血管风险患者的LEADER,SUSTAIN-6和EXSCEL 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GLP-1受体激动剂减少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PIONEER-6 研究表明,与安慰剂治疗相比,索马鲁肽可降低MACE发生率,并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
针对4项研究(CANVAS,CREDENCE,DECLARE-TIMI 58和EMPA-REG)的荟萃分析显示,SGLT2抑制剂可使MACE发生率降低12%。当用于二级预防时,SGLT2抑制剂可使MACE降低14%,心血管死亡降低20%,全因死亡率降低17%。
慢性肾病患者
建议7:对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建议使用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研究已经证实其对心血管和肾脏有益。
建议8:对于正在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短效磺酰脲类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建议9:对于eGFR <30 ml/min/1.73 m2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建议10:eGFR <30 ml/min/1.73 m2或蛋白尿>1g /天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应考虑转诊至肾脏科,即使已有最佳血压管理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
2020 ADA指南和2020 KDIGO CKD指南中关于糖尿病管理均建议,当eGFR≥30ml/min/1.73 m2时,对患有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使用SGLT2抑制剂,以降低CKD进展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DECLARE-TIMI 58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心血管比较安全。 达格列净还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的复合疗效终点的风险降低和肾脏终点风险降低24%有关。在2型糖尿病和CKD患者(eGFR 30–90 ml/min/1.73 m2)中进行的CREDENCE试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卡格列净降低了肾脏复合终点的发生风险,包括进展为ESRD以及心血管死亡率、MACE和心衰。
心力衰竭患者
建议11:对于射血分数降低(≤40%)心力衰竭患者(HFrEF),建议使用 SGLT2抑制剂,以减少因心衰和心血管死亡引起的住院。
针对HFrEF患者的DAPA-HF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因心衰或心血管死亡而导致住院或紧急就诊的风险,以及心衰事件和因心衰和心血管死亡而导致的死亡率。DECLARE-TIMI 58试验,CANVAS和EMPA-REG研究也证明, SGLT2抑制剂明显降低了心血管死亡和心衰的风险。
血压目标
建议12: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建议目标血压为< 140/90 mmHg。高心血管疾病风险,或10年ASCVD≥15%,或其他器官受累的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应为< 130/80 mmHg。
在1148例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UKPDS试验表明,与154 mmHg相比,收缩压(SBP)的平均控制水平为 144 mmHg时,明显降低了糖尿病相关死亡、卒中和微血管终点的风险。ACCORD-BP研究结果显示,在大约4700名糖尿病患者中,与目标血压为<140 mmHg相比,目标SBP <120 mmHg时,并没有降低致命性和非致命性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标准降压治疗组相比,目标SBP <120 mmHg可使卒中发生率降低41%,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
抗血小板治疗
建议13: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使用抗血小板治疗进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 阿司匹林可导致严重血管事件明显降低,总卒中和冠状动脉事件减少20%。尽管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缺血风险,但使用更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和长期强化治疗也可能会增加出血并发症。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P2Y12抑制剂的使用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整体缺血和出血风险进行个性化处理。
参考文献:
Eur Cardiol. 2021; 16: e14. doi: 10.15420/ecr.2020.52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肖靖,2009-2012年就读于301医院内分泌学硕士,2012年毕业后工作于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叫痹病,或者叫腰痛,如果伴有坐骨神经痛,那中医叫痹病,如果单纯的腰部疼痛为主的,中医来讲叫腰痛,它的原因并不一样,从年龄,性别,都是有一定区别的,如果一个年轻的人 ,二十多岁以上的小伙子,他如果出现腰间盘突出,一个是外伤,突然扭伤以后出现的,一般来讲是瘀血。
其二,就是长期的在寒凉的环境当中,工作 、生活或者是穿的比较少,外边的风寒湿邪侵袭了人体,这时候导致出现了疼痛,三十多岁女性,这个时候从中医来讲到 35 岁,一般来讲是阳明脉衰,那这时候就说明本身气血不足, 那气血不足呢?肝主血,然后肝又主筋,筋是归谁养呢?归血养,那有的时候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我们一般要用一些个养血荣筋的办法,所以腰间盘突出还是要看患者的症状来判定。
误区一,腰突是治不好的
正解:腰突的治疗不是让腰突出回去;腰突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疼痛,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医学上称为临床治愈。
误区二,千万不能做手术, 做了手术,这辈子就残疾了
正解:保守治疗超过三个月效果不好,神经损伤严重的,该手术还是要手术,手术瘫痪的概率,跟飞机坠毁差不多。
误区三,不能打封闭,封闭的副作用大
正解:封闭又叫神经阻滞,能改善疼痛,恢复功能,各大指南都推荐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副作用小。
误区四,相信周围的朋友,不相信专科医生
正解:专业的事情 ,还是要信任专业的人,多数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一、哪些原因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炎、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
1.病毒感染: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2.细菌感染: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发生,多见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氏阴性杆菌。
3.其他因素: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携带病原体的患者,由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二、上呼吸道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传播途径分为以下两种:
呼吸道传播: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从人的鼻腔、咽喉、气管等部位侵入后引起的疾病,其中飞沫传播是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形式。
经口传播:手接触含病原体的物体后引起的疾病,应注意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环境后。
二、上呼吸道感染多好发于哪些人?
1.儿童:儿童机体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较差,呼吸道防御能力弱,故易受感染。
2.年老体弱者:老年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呼吸系统防御功能降低时,细菌就容易侵入机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如既往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咱这手术一点不疼,现在你相信了吧!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