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杭州空军杭州疗养院是军内外最大的飞行人员健康保健基地,提供专业健康体检、健康鉴定、能力促进及体质评估等医疗保健服务。建院六十年来,以打造“全国一流体质评估促进基地”为战略目标,以“提供卓越健康服务,传送优秀健康文化”为服务理念,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健康保健专家队伍,配备了5000多万元的专用健康体检设备,形成了简洁实用的体检工作流程,较好地培育了国内健康体检的知名品牌。“三面环湖一面山,半院香樟半院桂”疗养院地处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中心的杨公堤15号,占地235亩。院内有各类客房300余间,餐饮旅游娱乐设备配套,是一个集体检、疗养、健身、保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良好健康保障场所。我们热忱欢迎各方宾客,并愿与大家一起携手共建健康家园。
出现疑似颈椎病症状,一定要明确病因后再治疗!
痔疮(haemorrhoids),俗称肛肠痔瘘病,是人体直肠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扩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它是最常见的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痔疮是全球性的最常见肛肠疾病之一,其症状及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国 90 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痔疮的患病率可高达 50%以上,其中 45~65 岁人群患痔疮的风险最高。最新全国肛肠疾病流调结果显示,我国 18 周岁以上城镇及农村居民中的常住人口中,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 50.1%,其中痔疮占 98.09% 。 痔疮中内痔发病率最高(52.23%),其次为混合痔(21.05%)和外痔(14.04%)。痔疮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中 35~59 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目前关于性别与痔发生率的关系尚无定论。
痔疮的病因有很多,纵观人类认识痔疮的历史,产生了多种学说,比如:静脉曲张学说、血管增生学说、细菌感染学说以及肛垫下移学说等。但迄今为止,痔的病因尚未明确,人们只是认识到便秘、腹泻、低纤维饮食、妊娠、年龄因素和久立/久坐/久蹲等均为危险因素。目前认为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或移位。根据内痔的脱垂程度将内痔分为 4 度:Ⅰ度:排粪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排粪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粪时有痔脱出,排粪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偶有便血;排粪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偶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偶伴有感染、水肿、糜烂、坏死和剧烈疼痛。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混合体。肛垫由血管组织(小动脉、小静脉和它们之间直接汇合形成的血管窦)、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肛垫的扩大、远端移位,肛垫内支撑结缔组织的破坏性变化以及血管的异常扩展扭曲、血液停滞是形成痔的重要原因。
痔疮的症状有:
相关指南建议首选保守治疗以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为主如调整饮食结构,包括摄入足量的水分,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忌口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加强肛门收缩运动保持肛门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保守治疗无效的Ⅰ~Ⅲ度内痔患者和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Ⅳ度内痔患者,可以采用胶圈套扎法,也可考虑注射疗法等。经保守治疗和/或器械治疗没有取得可接受结果的Ⅰ~Ⅲ痔患者或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Ⅳ度痔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全科医生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具有连续性、主动性、互动性的医务人员,可管理常见病、识别危重症,并处理大多数急、慢性病。而痔疮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基层医院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患者不需要到各个专科去分别就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患者的依从性也会更好。痔疮治疗遵循的无症状的痔疮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疮重在减轻症状,而非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因此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的健康教育变得愈发重要。既往已有许多研究显示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痔疮发作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采取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依从性。一般来说痔疮的易患人群可分为以下几种:①久站、久坐和长期便秘的人,比如司机、脑力劳动者、白领等。②大便时有不良习惯的人,如蹲厕所喜欢玩手机、看书看报的人。③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的人,比如经常暴饮暴食、喜欢吃辛辣刺激的东西,酗酒。④妊娠妇女,由于肛门直接受胎儿的压迫会使血液回流出现障碍,再加上分娩时长时间用力,引起肛门静脉充血。针对以上痔疮高危人群引导其调整饮食结构,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平时加强缩肛运动,保持正确的排便习惯,消除紧张情绪。有痔疮症状的患者建议温盐水/高锰酸钾溶液/中药熏洗剂等坐浴清洁肛门,促进创面愈合和消炎止痛。再予以局部外用药物包括栓剂、软膏和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处理,一般 90%以上痔疮症状会得到缓解,痔核也会逐步缩小。以后再针对这些人群及时予以随访和加强健康教育,可举办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进一步加深患者对痔疮的认识和了解。此外除了上述易患人群之外,人群中合并多种疾病并伴发内痔出血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针对一些已患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例如一些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的内痔患者等,及时进行痔疮的相关健康教育和科普并给予一定的治疗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小结:
痔疮对人们的影响是长期、终身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加强全科管理策略,探索出合适的健康管理模式,帮助患者树立健康意识。促使大众自己践行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患者心理满意度及自信心,以达到预防和缓解患者病痛减轻经济负担的目的。
猪肉是很多家庭平时常吃的肉类,虽然现在价格相比于以前上涨了不少,但也无法阻挡大家购买的欲望,毕竟肉类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相比于素食,肉类中的营养更加丰富,有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和脂肪,为人体健康做出了不少贡献。
但是,猪身上的所有部位,并不是都有食用价值的,有些人“偏爱”的那些部位,其实都是毒素和寄生虫的“窝”!如果平时经常吃的话,患病几率将会明显增加。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都是哪些部位吧。
猪身上这3个部位,医生几乎一口不吃,希望你也能忍住
猪肝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猪身上的内脏是个“宝”,毕竟中国人相信“吃什么补什么”,所以对于猪肝,人们自然也没有放过的道理。而且猪肝也确实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丰富的营养让它成为我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
但是猪肝中除了铁元素和维生素等能为人体所利用的营养物质之外,还含有不少毒素,肝脏是负责毒素代谢的器官,所以猪肝中也存在着大量未完全代谢的垃圾和毒素,食用过量的话,很容易危害健康。
猪脖子
人们对猪身上很多特殊的部位有更大的兴趣,在一些卤味店,猪脖子也是深受大家欢迎的部位,卖得非常好,但是你知道吗?这个地方大多是宰杀猪时,放血的部位,所以会残留许多淤血,加上这个部位的淋巴腺、甲状腺较多,也是细菌和病毒的“藏身之处”。
虽然很多朋友都特别爱吃猪脖子,觉得这个部位的口感很好,但实在不建议大家多吃,尤其是免疫力比较低下的儿童而中老年人,摄入过量,对身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猪大肠
很多人在外面吃饭的时候,点的次数最多的可能就是猪大肠,其实猪大肠也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部位,无论是爆炒还是用其他的烹饪方式,都非常合适。但这个部位虽然美味,却也存在不少健康隐患。
猪大肠中含量最多的可能就是胆固醇和脂肪了,这两种物质相信很多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都会主动避而远之,但也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大量食用,不仅加重了身体的负担,还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相信这三个部位,也是大家平时经常吃的,了解了以上知识,希望大家以后在吃之前,多想一想,尽量少吃几口。
猪肉相比于其他肉类,确实更受大家欢迎,但是在挑选猪肉的时候,大家也要谨记这2点:
闻味道
有些朋友不太会挑选猪肉,总是容易被商贩欺骗,其实我们在挑选猪肉的时候,首先应该闻一闻猪肉的味道,一般来说,新鲜的猪肉是不会出现异味的,而闻起来有异味的,往往都是一些变质、发霉的猪肉,遇到这样的猪肉,价格再便宜也别买,因为这种猪肉可能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吃了拉肚子事小,加重身体的负担、诱发疾病事大!
摸手感
除了闻气味以外,我们在挑选猪肉的时候,还要学会用手摸一摸,新鲜的猪肉摸上去是有一层油腻的脂肪的,而变了质的猪肉手一摸上去就能摸到一层黏黏的物质,这种猪肉吃了对身体也是一种负担,希望大家别买错了。
总结:猪肉其实是我们平时经常吃的肉类,有的人觉得自己从小吃到大,要有问题早就发生了,其实存在大量病菌的部位吃下肚,不一定会立马在人体发生反应,可能会一点点吞噬我们的健康,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希望大家别置之不理。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都害怕中风,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科普说得最多的也是警惕几大中风前兆。事实上,等到真的观察到这些前兆了,也只能赶紧送医院,然后医生尽人事,家属听天命了。
因为如果脑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细胞如果缺血超过 6 个小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现在还没有任何医学手段能够救活这些脑细胞,急性期的一些药物,如脱水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调血脂的药物,都是为了稳定病情、防止病情恶化,不能逆转脑细胞的损伤。
临床的医生做久了,真的看了太多特别倔,过了六十岁也不知天命的老人家,在生死线上走一回才知道改变生活方式,多活动多锻炼才是健康之本。
预防真的很重要!预防真的很重要!预防真的很重要!一定要:
- 控制体重,拒绝腹型肥胖;
- 严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 坚决戒烟戒酒!
我们老百姓称为中风的,是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脑血管病。
如果脑血管病真的发生在了我们自己、我们亲爱的家人身上,最可怕的就是它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高达70%-80%的患者因为偏瘫、吞咽困难、言语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后遗症留下残疾,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跟大众误区“中风后要卧床休息“相反,长期卧床不活动或者等出现了后遗症才想起来要康复训练,就已经晚了:
- 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和免疫功能;
- 相关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关节痉挛等也明显增多;
- 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潜力,特别是平衡功能的恢复,降低大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
脑血管病情稳定之后应该尽早开始康复训练,这也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脑卒中轻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小时后就可以进行床边康复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在监护条件下进行。
康复训练能够加速康复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预防并发症,让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康复不是简单的活动胳膊、拉拉腿
一个经验丰富的康复专家,必须有丰富的神经内科和神经康复经验,必须懂得肢体康复、语言功能康复等。
早期开始的康复治疗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度练习、床上良肢位的保持、床上坐位训练、体位转移训练、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由医生评估后再进一步增加活动水平。早期康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患者重新开始与外界交流。每一项都需要在丰富的医学知识指导下,根据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并且每一步都要求专业的评估。
避免关节损伤
很多来就诊的患者都因为在康复训练中乱来,肩关节和髋关节出现了损伤。比如偏瘫患者由于韧带和关节囊的老化,平时手臂向前抬起时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只能达到150 度,但由于瘫痪时肌肉松弛,肌肉的反射性收缩消失了,没有了自我保护机制,如果不注意,肩关节就能拉到平时不能达到的活动范围,同时使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受伤。而且这种损伤比较隐蔽,从外表看不到红肿、淤血,不知不觉中就引起关节内部的慢性炎症和粘连。
一般认为每天的训练还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训练时间至少要达到45分钟,在提高患者的功能目标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训练效果,但需要医生来评价安全性。训练很重要但又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避免肌肉痉挛加重
比如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训练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协调,从而使痉挛得到缓解,但如果一昧地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阻碍手功能的正常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阻碍。
避免形成划圈步态
笨拙的划圈步态也是操之过急的结果。偏瘫患者的各个关节均称僵直状态,足尖下垂,使得患肢“ 加长”,抬离地面困难,只能借助向对侧倾斜躯干同时骨盆上提的力量很费力地将下肢向上拉起。而这种拉起的幅度十分有限,仍不能是该下肢顺利地向前迈出,还向外侧划弧线后再落回身体前方。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偏瘫患者所特有的“划圈”步态,是典型的无用综合症表现。若是康复训练后再进行步行练习则可以恢复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提高步行效率。
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很多患者朋友认为“血压降得越低越好”,其实不然。血压降得太快、太低,反而会严重影响人体重要器官,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血压控制过低,容易造成脑动脉供血不足,特别是一些高龄老年患者朋友,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容易摔倒造成继发损害。
舒张压如果过低(低于 60~65mmHg )时,会造成心脏舒张期供血不足,反而会诱发心绞痛。一些老年患者朋友,由于动脉硬化比较严重,舒张压多会偏低,这种情况下降压要权衡药物对舒张压的影响,建议最好不要低于 60~65mmHg。
血压降得太快,会引发肾脏供血不足,导致肾脏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进而继发肾实质缺血性损害。
除了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血压达标通常需要 1-3 月。不同人群因为年龄、基础疾病的不同,降压目标也各不相同。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科学降压,应牢记以下几点:
老年人高血压容易受情绪、环境、天气、用药而出现较大波动,所以降压药不能一成不变,以免影响降压效果。高血压患者每年应按时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降压药种类。
假性高血压是指在使用普通袖带测压时需要较高的气囊压力才能阻断血流,所以获得的血压值就有升高的现象,但实际上并没有高血压。假性高血压多发于严重动脉硬化的人群中,如果在服用降压药后出现头晕的情况,应警惕假性高血压。
对于血压轻度或早期的年轻高血压患者朋友,很多专家都不建议马上用药,要先明确病因,排除是否有肾病、肾血管、内分泌或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等。所以,对于年轻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并非首选,明确具体病因后,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40 岁以上人群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憋气等症状,应在病情未发作前马上含服 4~6 粒速效救心丸,以便及时、有效地预防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一旦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应立即舌下含服 10-15 粒速效救心丸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2.什么是季节性忧郁?
每当深秋来临,有些人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或者是一种难以表述的不愉快的情绪。古代的文人也常常爱把“秋”和“愁”两个字联系起来,如辛弃疾的一首词中写道:“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更是用一个“秋”字来表达愁的情绪。有些人在这个季节虽说不上有什么情绪的改变,但也隐隐感到精力不如春夏那么充沛。
近一些年来,这一现象受到精神卫生方面专家们的注意,1984 年美国的学者首先提出了“季节性情感障碍”这样一个名称。它指的是一种综合征,其特点为每年的同一时期发生同样的情感障碍,连续发作三年以上即可做出诊断。当然,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需达到一定程度,符合国际公认的疾病诊断标准,才可冠以这个名称。如果达不到那么严重的程度,但发作的时间符合上述规律,则称之为“亚临床季节性情感障碍”。这一提法渐渐为各国的精神卫生专家们所接受,而且通过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的观察和研究,不断对这一综合征的特点给予补充,对治疗途径也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秋季和冬季发作的抑郁性情感障碍,每于春夏季节自行缓解。所谓抑郁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恶劣、思维迟缓和运动性抑制构成的综合征,季节性情感障碍除了以上三大特征外,患者还往往有嗜睡、贪食,特别是偏爱甜食等现象,这在一般的抑郁症不太多见。此外,气候的变化以及所处纬度的改变常能改变疾病发作的规律,这也与一般的情感障碍有所区别
家长们常常觉得自己和十几岁的孩子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代沟。我们发现,他们不像小时候那样听我们的话了,爱争辩,会故意跟我们找茬,甚至出言不逊,自我中心,让你吃惊不已。
其实并不是他翅膀长硬了,而是青春期的急剧变化,让他出现这些沟通特点。所以我们和青少年沟通的时候,不能像他小时候那样,以父母的权威跟他对话,也要调整我们的沟通姿态和方式。那么父母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一、告知孩子自己的想法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让家长无法理解的举动,家长在不明白孩子想法的时候只会误解孩子,一味的去指责。但是同时孩子也无法理解家长的想法。
他们不明白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他们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会引来父母这么大的怒火。父母在理解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告诉孩子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现在的社会,不仅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父母的负担也很重。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自己的难处,他们也会有不得已的时候,但是要点到为止,过度的倾诉只会让孩子自我否定。
要用理智而非情绪的跟青春期的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向孩子阐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时,不要带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和暴躁的情绪,要有理有据、慢慢分析给孩子听,并且也可以适当留一些时间给孩子,让他能够更好的去思考。
二、保持冷静,对孩子有一点耐心
父母要相信,很多孩子叛逆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的,孩子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大部分家长面对孩子叛逆期犯的错误,总是还没有弄清楚原因就对孩子厉声呵斥,不听也不相信孩子的辩解。
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隔阂。父母不相信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不愿意再解释了,这样做只会让误会越来越深。所以当父母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要保持冷静。
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尽力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对孩子吼叫,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越来越难管教,因此就需要家长们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适当包容孩子,对孩子多一点耐心。
三、识别出他们愤怒的情绪
如果一个孩子生气或难过,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在其他人面前贬低一个孩子,或者嘲笑孩子,只会使关系愈加的僵化,没有人会喜欢被别人嘲笑。
如果一个孩子很伤心或者很生气,对青少年来说,这是一个他们需要直视的情绪问题。当父母识别出孩子愤怒的情绪时,父母不要责备孩子。父母可以说:“我很抱歉我的做法使你生气了。”或者“我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吗?”
四、平等共处
父母应该与青春期的孩子平等共处。青春期的孩子逐渐有了独立意识,压岁钱不再交给父母,有了自己的消费计划;出去玩愿意和同学一起去,而不是跟在父母后面做小尾巴;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不会盲目听从父母的指示;所以到了青春期,要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相处,和他商量一些事情而不是发号施令,让孩子愿意和父母沟通。
五、一起面对问题
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解决困难和挫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解决,而不是指望学校或其他人的帮助。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不一定是坏事,这也是孩子一起克服困难,解决挫折不可或缺的过程。可以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六、经常鼓励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清,经常会在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之间徘徊,因此周围人的一句话、一些无意识的诱导,都可能会让他们增加或降低自信。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发现与寻找生活中孩子的优点和好的表现,然后再及时加以表扬、肯定,以此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七、成绩不是全部
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一个孩子的全部。有些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成绩,从而剥夺了孩子玩耍、放松甚至锻炼的权利,让孩子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使孩子失去了生活和学习上的快乐,也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活跃期,很多新事物都需要他们去体验和探索。然而,盲目学习并不一定会成功。所以,孩子需要学习的时候就好好学习,需要娱乐的时候就尽情享受,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有些时候,父母是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会他们恰当的行为,这意味着父母有时需要严格地去教育孩子。这样一来,父母可能不会被孩子喜欢,但是起码父母会受到孩子的尊重
本期话题:卫生间里的“食肺菌”
更新时间:每周1、3、5
视频来源:BTV【我是大医生】节目精选内容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