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鲁甸县小寨镇卫生院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企业,位于鲁甸县小寨镇街上,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等。
展开更多
老师您好!
一直以来,感谢您的辛勤付出,使得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得以向广大用户提供专业、优质的问诊服务。为了促进医患在线咨询业务的良性持续发展,让医生问诊服务收入回归合理健康。从2022年5月25日起,京东医生将继续对超低价、不合理定价的现象进行规范,消除部分不合理定价乱象。同时,为了共同打造优质的患者体验,我们将对医生自主改价的频次做出限制为1次/月
超低价定价范围:图文服务定价<9元;电话、视频服务定价<15元
备注:如您未开通相应的问诊服务,平台不会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为您开启相关问诊服务,欢迎您自愿开通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即日起平台将协助不合理定价的医生调整服务价格。如果有问题,欢迎联系客服及相关运营人员。
2018年5月份,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发布了一项最新指南[1],推荐意见指出,一般人群从45岁就可以开始结直肠癌的筛查(有条件推荐),50岁以上人群定期筛查结直肠癌是强推荐。指南还指出:① 身体健康、未来预期寿命超过10年的人群,应持续筛查至年龄75岁;② 针对76岁至85岁的人群,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意愿、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情况,制定个体化筛查策略;③ 年龄大于85岁的人群,不推荐继续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的方法有:每年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每年进行高灵敏度愈创木脂大便潜血测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CT结肠造影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柔性乙状结肠镜检查。
ACS新指南引争议
如果按照这个新指南提出的筛查建议,美国可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人群数量增加了2200万,指南发布后也引起了关于筛查风险获益以及对医疗资源影响的讨论。
50岁以下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直接有效性证据很少,大多数证明结直肠癌筛查益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证据都是针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这次指南更新的内容是基于2017年一项对SEER数据库(注:美国权威的癌症统计数据库)的分析结果[2],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40-49岁人群结直肠癌(即早发结直肠癌)发病率相对增加了22%,从5.9例/10万人年增加到7.2例/10万人年。虽然看起来数字增加了,但是众多专家对提前筛查年龄持批评态度,因为50岁以下的人群发生结直肠癌的绝对风险依然非常低,而且缺乏支持这个年龄组进行筛查有效的有力证据。
修订后的这一指南建议,并未考虑提早筛查年龄带来的社会成本增加,不论是医疗花费还是医疗资源都会从疾病风险更大的人群中分散出去,疾病风险更大的人群才是筛查的重点对象。
年轻成人结直肠癌风险有多高?
在上述背景下,《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学年鉴)期刊上近期发布了一项新报告[3],对SEER数据库进行一次更新、更全面的分析,描述了年轻成人的结直肠癌风险,包括20-29岁、30-39岁、40-49岁以及50-54岁年龄组的人群。
2017年的SEER数据库研究将“结直肠癌”作为一个整体,而在近期的这项报告中,作者将结直肠癌腺癌(筛查的主要类型)和其他组织学类型的结直肠癌分割开来,后者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不推荐对这个类型进行筛查)。新报告的分析表明,既往研究中提到的结直肠癌,4%到20%不是腺癌,而是类癌。既往研究中早发结直肠癌中发病率增幅最大的部分,即直肠癌,多达34%是类癌而并非腺癌。
针对癌症预防性干预措施(如癌症筛查)的指南建议,应基于癌症绝对风险和筛查后绝对风险降低的数据来制定。这项新报告给出的结果很有价值,因为它阐明了结直肠腺癌的风险要低于ACS指南中估计的风险,基于这项新数据,2018年ACS指南中估计的45岁至49岁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应下调。
有必要对50岁以下人群进行筛查吗?
40至49岁人群的结直肠癌绝对风险为7.2例/10万人年,约为50至59岁人群的三分之一,60岁及以上人群的十分之一。结肠镜检查相关的30天死亡率估计为3/10万检查。由于没有针对40至49岁人群的临床筛查试验,因此无法量化该年龄组筛查带来的获益,只能基于模型来估算。即使是乐观的情况,假设在40至49岁的人群中进行筛查可将CRC发病率降低达50%,计算一下,每10万例结肠镜检查导致3例死亡的危害,也超过了每10万人年可避免3.6例结直肠癌发生的收益。此外,对45至49岁年龄组筛查的成本也会很高。
正如最新报告指出的那样,类癌不是结直肠癌筛查的目标,但这一发现还值得进一步思考。类癌通常为惰性,比大多数其他癌症类型的预后更好。这项新研究发现,类癌的发病率上升最快的人群是年龄在50至54岁之间的人群,这类人群的筛查已经很普遍了。因此,筛查确定了大多数类癌,代表了多数都是偶然发现的。实际上,很多可能是被过度诊断的肿瘤,这也增加了筛查的负担和危害。
2020年10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了结直肠癌筛查建议的更新[4],该建议考虑将结直肠癌开始筛查的年龄降低到45岁。自2016年USPSTF指南更新以来,未出现任何新的有力证据可证明50岁以下人群进行筛查的有效性。和2018年ACS指南一样,工作组完全依赖模型估计。上述新报告提供的新数据应促使研究人员重新计算对筛查的益处和危害的估计。
毫无疑问,早发性结直肠癌是一个重要但仍知之甚少的领域。但是,也不应该根据次优数据来制定筛查决策,尤其是当这一建议可能影响数百万人时。ACS在2018年指南中将该建议标记为有条件推荐(B级)。尽管这样看起来比较严谨,但在美国,45至49岁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已经增加了50%以上。一些患者不管其推荐强度如何,只会关注指南推荐的内容。许多医疗机构也在不完全了解数据或潜在影响的情况下,迅速遵循了新的指南建议。
结合《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新报告的数据,并考虑到基于建模数据制定指南推荐意见的不确定性,在评估50岁以下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益处时,应格外谨慎。结直肠癌筛查在年轻成人中的功效,仍不确定,要求进行更严格的临床试验,而不是广泛实施指南推荐。
参考文献:
1. CA Cancer J Clin. 2018;68:250-81.
2. CA Cancer J Clin. 2017;67:177-93.
3. Ann Intern Med. 15 December 2020. doi:10.7326/M20-0068
4.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Draft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5. Ann InternMed. doi:10.7326/M20-7244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梁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流行病学。
冬季,不少老年人为了强身健体,一大早就去户外运动,小区里聚满了“健身达人”。殊不知,早上6-10点是人体血压较高的一个时段,冬天晨练,不多加注意就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冬季室内外温差过大,刚从暖和的被窝里出来,走到寒冷的室外,气温骤降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进而刺激血压上升,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哪些症状呢?
专家介绍,以下10个信号中,如果中招3个,我们就要警惕了!
眩晕明显、剧烈头痛、一侧麻木、眼前蒙黑、白天嗜睡、经常呛咳、哈欠连天、舌根发硬、握力下降、常流鼻血
老年人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方法?
1、注意保暖
寒冷的刺激可收缩冠状动脉,对有冠心病的老年病人,则容易诱发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心脏病病人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可防止冠状动脉在寒冷的气候里发生收缩,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2、避免晨练
心脑血管患者天冷时最好不要出去晨练,建议在上午10时以后,太阳出来了,环境温度上升后,再出去锻炼。
3、控制好基础疾病
对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症患者要坚持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要避免情绪激动、熬夜或过度疲劳,有不适随时到医院就诊。
4、合理膳食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内脏、蟹黄和肥肉等食物,多吃含钾的土豆、香蕉,可以保护脑血管。
5、避免情绪激动
脑血管已有硬化的患者,如果突然情绪激动,可能会无法承受突然增高的血压,很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中风。
冬季,哪些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怎样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有健康方面的困惑,快来咨询名医吧!
不少人都有过憋尿的经历,对于久坐办公室的白领朋友来说,大多是因工作太忙走不开,一些其他朋友也会为了打牌、玩游戏而不肯离开“战场”。但有了“尿意”不及时排尿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其实正常排尿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而且对泌尿系统也有自净作用。那么憋尿有什么坏处呢?
对于女性有什么坏处呢?
1、情绪急躁
如果憋尿,首先会感觉到小腹不适,憋的时间越长,情绪就会越急躁,身体也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情况。这是因为憋尿使膀胱充盈,让你的交感神经过于兴奋,就会导致这样的效果。
2、痛经
如果经常憋尿,子宫后倾则难以复位,当膀胱严重压迫子宫,会妨碍经血流出,可导致严重的痛经症状。
3、尿路感染
正常人的尿道口周围是存在大量的细菌的,而我们在进行排尿的过程中,一是能够帮助排出身体的代谢物,二是尿液能够帮助冲刷这些细菌。经常憋尿,很容易导致尿道口的细菌大量的聚集,而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尿路短,更容易引发尿路感染。
对于男性有哪些坏处呢?
1、前列腺炎
尿是前列腺炎的诱因之一。在低温环境下,前列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会明显增强,使前列腺腺体收缩,造成慢性充血,导致尿道内压力增加。尿道情况的变化又会加重前列腺液的淤积,导致前列腺疾病发作,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多、尿痛、睾丸疼痛等症状。
2、男性不育
男性生殖系统中的部分功能和泌尿是由同一组神经支配,当男性朋友长期憋尿会导致这组神经承受过大的压力。一旦这组神经出现紊乱,会引起男性相关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育等。
另外,尿结石、腰痛、肾盂肾炎等等均是憋尿大大的坏处,大家一定要及时排尿,为了泌尿系健康,不做“忍者”!
各位老师好
为提升患者对此项服务的认知,轻松复诊,【图文追问】服务正式更名为【便捷复诊】。除此之外,【便捷复诊】服务卡片也正式在医生主页上露出。复诊患者可通过医生主页找到此项服务直接下单,减少之前下单的长流程。
同时,为节省医生问诊时的操作,有效提升医生服务体验。快捷回复中新增【便捷复诊】推荐话术,当您判断患者需要持续找您复诊时,您可通过点选【便捷复诊】话术模板,实现快速发送。
经观测,主动向患者提供复诊服务的医生,患者复诊率比同行平均高10%。为更好服务患者,提升医生收益,欢迎各位医生开通【便捷复诊】服务,并使用此快捷回复模板。
【便捷复诊】是为了满足患者的复诊需求而新推出的问诊服务类型,平台患者问诊结束后7日内复诊咨询高达 60%! 本问诊类型仅支持医患之间的3轮次对话,适用于复诊患者或未及时完成沟通的患者 。开启此服务,问诊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给患者推送【便捷复诊】服务的下单卡片。此项服务需医生开启便捷复诊功能开关并设置价格,未开启将不会推送患者。 医生可参考图文问诊设置合理价格(建议图文问诊的3-5折),患者满意度高复诊率越高,点击首页问诊设置—图文问诊—便捷复诊,打开并设置价格即开启此服务,快来尝试吧!
这几天连续接到很多年轻患者的咨询,20-30岁的年纪,因为患了慢乙肝,一方面担心自己,另一方面谈了朋友但不敢告诉对方乙肝的问题,害怕分手、离婚…… 心理负担很重,很压抑,很痛苦。
这些年乙肝的治疗虽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可以在大部分患者中控制疾病进展,但是现阶段还无法彻底治愈。对于乙肝我们现在追求的目标不是彻底清除乙肝,我们追求的是能控制乙肝病毒复制;控制乙肝病毒尽可能小地损伤肝脏,控制患者不会进展到肝硬化与肝癌;尽可能地使患者不因为肝病而影响生活治疗,不因为肝病影响寿命。
大部分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经过系统的检查治疗,不会因为肝病而死亡,建议乙肝患者不要老想着什么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要活得积极一点,乐观一点。
乙肝是通过性接触和血液接触传播的疾病,一般生活接触不会感染乙肝病毒。女性乙肝患者的配偶建议检查乙肝五项,如果没有感染乙肝而且没有保护性抗体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如果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而且抗体达到一定水平,即使不采用保护性措施的性行为,也不会导致配偶感染乙肝。
其实担心配偶知情后分手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我遇到一个非常聪明的患有乙肝的女孩,她把她的苦恼告诉了我,约了我的电话问诊,让我给男孩介绍了乙肝是个什么病,怎么防护,对于结婚和生育有什么影响,详细了解乙肝是个什么病,有什么后果,恐惧会消失很多,然后可能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能在一起最好,不能在一起也想开点。两个人在一起会经历很多风风雨雨,乙肝只是其中一道坎,可能比起其他的磨难和考验要微不足道得多。如果乙肝都迈不过去,今后的坎可能更加迈不过去,早点分开也好。
作者:北京地坛医院 杨松主任
点击问诊→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194110237171
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担任北京肝病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兼职20余项。
主持我国16部肝病指南共识文件撰写,承担10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被邀请担任10余部国际及国内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
互联网医院是一场正在发生的医疗改革,医患之间的关系,将被改变。
2020年6月22日,Analysys易观在北京发布《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2020报告》。报告称,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市场增长达46.7%。
同一天,6月22日16时许,距离北京1382里之外的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名医生被砍伤,其中,孟庆军医生面、颈部及双上肢等部位12处受伤;前去救助的刘永飞实习医师在阻止行凶时,右手小指也被割伤;两人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嫌疑人尹某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立案侦查。
传统医疗已经面临困境,除了“看病难、看病贵”等常见的老问题,频频爆发“伤医”等新问题。医疗信息不对称、看病效率低、服务质量低,诊疗过程有偏差、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流程繁琐等问题,也一直困扰传统医疗中的当事人(包括患者和医生)。现有的医疗制度以及就诊模式的变革,成为当务之急,医患关系正在改变,也必须改变。
互联网医院: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毫不夸张的说,不久的将来,医患之间的关系将彻底改变,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你可以通过手机上的互联网医院,联系比较适合自己的医生,按照约定时间,患者可请医生在线问诊,不需要苦苦等待排队。
在住院医师扎堆的医院,一定需要这么多医师么?而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却没有足够的医师,
一线城市医生加入互联网医院进行多点执业,整合医生的碎片时间,等于再造成倍数量医生资源,推向市场,增加医生等医疗资源供给侧。这些优秀的供给侧,通过互联网医院下沉到医疗资源相对贫乏的中西部地区,省去诊疗和非医疗费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医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看病难这一难题。
互联网医院:医院平台化,患者数据开放,每一位患者被治愈成为可能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不能只是医院的事情,要成为开放的平台,能够链接相关医疗设备、相关医生、患者和护士等人或物。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看病是求医,医生、专家是医疗资源的核心,医生是掌握专业医学知识最多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最了解患者的情况,这需要借助相关科技手段。
未来的互联网医院是数字化基因组学、无限传感物联网、数字化成像和医疗信息技术和强大的健康信息系统相结合的超级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解决方案集成超级应用市场平台,患者或医生可以自动搜索链接疾病(健康卫生)问题所涉及的各个医院、医生、诊疗方案涉及的产品(药品)或服务第三方健康医疗机构,极速响应,链接健康解决方案及需求方。
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和分享,基础是信息的标准传统,医疗领域最艰难的是往往认为伦理不能开放,不能分享,再加上体制、固有观念,医学知识的复杂和身体生命的不可预知变化性,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认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时候该反思这句话了!互联网医院,让每一位患者被治愈成为可能。
笔者认为,互联网医院,不只是线下挪到线上,更是诊疗行为全流程数字化、开放化,首先从患者数据主动开放开始。其次,医生主动出击,而不是局限于患者求医,治疗方案提供方(包含医生、医院等)根据患者的情况主动找到患者,前提是患者公开自己的数据,隐私权让渡生命权,最后让患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互联网医院:消除信息不对称,享受均等医疗资源,构建平等医患关系
当权利由卖方转移到买方,患者更有主导权的时候,好的疗效就成为了可能。
大卫·卡特勒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上称:“医疗健康领域最没有被充分利用的个体就是患者本身。”量化自我,当每个患者都自发地生成自己的医疗数据和信息,包括电子病历、实验室检查报告等数据。当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得到医生等医院工作者的尊重,与医生处于平等的地方,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参与治疗进程,当个人很轻松地获得互联网医院等远程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医院,为你看病诊疗过程的产出、成本和评价等方面数据透明。互联网医院,这一新型的诊疗模式,不能单纯理解是线下搬到线上,不只是解决挂号和咨询,而是消除专家资源和就诊机会、医保报销差异,实现信息对称、医疗资源享受均等化。
1450年,大多数欧洲人或许都住在村落里,仅有不足8%的欧洲人能够阅读,阅读是上流人物的特权,登堡印刷术使书籍成为低成本的产品,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使得阅读不再只属于大祭司之类的领袖,当普通民众可以获取书籍和各种印刷宣传资料时,整个世界呈现处前所未有的民主化,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
互联网医院的出现,是医疗改革进展中的一大进步,我们每一位人都无法置身度外,至于这场变革到什么程度,作为患者个体的我们,收益到什么程度,有待实践和时间来验证,我们拭目以待。
截至2020年6月22日,笔者通过国家、地方卫生健康委官网以及各新闻媒体网站查询,全国目前已有430家互联网医院(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全国医疗机构查询,包括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在内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仅109家,分布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随着互联网医院不断实践,医疗大数据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技术和5G、物联网等技术的助力互联网发展,实现医疗诊断的精准化、个性化和有效性。
不断创新、开放、开源与分享的互联网医院,终将推动医疗往深层次改革,最终的价值是让医患关系平等、医患关系和谐、看病不难、看病不贵,每一位患者的病痛被缓解或治愈。
来源:姬华奎(特约) / 健康界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