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吴川市中医院

吴川市中医院

简称:

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吴川市中医院,位于吴川市梅录镇解放北路二巷6号

吴川市梅录镇解放北路二巷6号
(0759)5563254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林挺
林挺

住院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患者评价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该测定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它与血糖浓度成正比,能反映患者既往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测定时患者不用空腹,也没有采血、进餐时间的限制,不易受短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但结果存在“延迟效应”,不能精确反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建议,在治疗之初糖友至少每3个月检测一次,一旦稳定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半年检测一次。

     

     

  • 概述:中医养生就是所谓生就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中医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长、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一种意识活动。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辨证观,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天人相应、形神兼备,调整阴阳、补偏救弊,动静有常、和谐适度。体适应内外环境、保持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还要考虑季节环境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顺势而为。

    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有三点:第一是未病先防;第二是既病防变,扶助正气、驱除邪气;第三是预后防复发。

    另外,还要注重养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 打呼噜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是肥胖人群。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病,通常不会在意。殊不知打呼噜对人的危害很大,还会导致某些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疾病的患病率增加,所以今天我们主要讲讲打呼噜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打呼噜的病因

    01、打呼噜与人的气道狭窄有关。

    02、容易打呼噜的人,肥胖,吸烟、饮酒,老年人。

    03、严重的打呼噜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标准

    注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标准

    诊断=A+B+D或C+D

    A.至少满足下列3项中任意1项:

    ①患者主诉清醒时出现不自主的睡眠发作、白天嗜睡、不能恢复精力的睡眠、疲劳或失眠;

    ②患者因憋气、喘气或窒息而唤醒;

    ③床伴报告患者睡眠过程中鼾声响亮和(或)呼吸中断。

    B.多导睡眠图显示以下内容:

    ①睡眠中可判读的呼吸事件数(呼吸暂停+低通气+RERA)/睡眠小时数≥5/h;

    ②每个呼吸事件的全程或部分存在呼吸努力的证据(判别RERA时,呼吸努力最好通过食管压监测);

    C.多导睡眠监测显示以下内容:

    ①可判读的呼吸事件(呼吸暂停+低通气+RERA ) /睡眠小时数≥15/h;

    ②每个呼吸事件的全程或部分存在呼吸努力的证据。

    D.这种情况不能用另-种现有的睡眠障碍、内科或神经科疾病、药物或物质使用所解释

    与高血压的密切关系

    01、大约30%的高血压病人合并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02、80%的难治性高血压病人合并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0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病人中有一半的人合并存在高血压;

    0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

    对血压的影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对血压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

    在呼吸暂停期间,因机体缺氧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夜间心率血压短时间增高。这种短期影响长时间累积,就会刺激血管内皮收缩,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造成白天血压增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升高夜间血压,破坏了人的正常血压调节节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而研究表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以让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得到改善,血压平均下降约10mmHg。

    治疗策略

    出现打鼾我们要及时咨询医生,评估打鼾严重程度,决定治疗策略。

    打鼾的治疗方式包括:

    1.减轻体重;

    2.侧卧位睡眠;

    3.戒烟酒;

    4.有慢性鼻充血,可用药物治疗改善鼻充血;

    5.止鼾器;

    6.夜间吸氧;

    7.手术治疗。


    文章来源:健康界 唐荣亮医生 /  爱心脏


  • 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发展,化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大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贫血、肝肾功能受损及脱发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治疗暂停或终止,那么肿瘤病人如何才能平稳度过化疗期呢,下面就对化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一介绍。
     
    一、正确认识化疗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化疗的作用,及重要性,有时导致化疗失败的原因除身体不能耐受的客观原因外,主观上对化疗的不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化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化疗配合手术治疗,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肿瘤播撒机会,可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复发率;第二,对于无法根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可以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第三,血液、淋巴和生殖系统肿瘤属于化疗高度敏感性肿瘤,部分可通过药物获得根治。

     

    化疗的确定的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是以相关指南为指导,并以正规临床研究数据为依据,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的,是整个抗肿瘤系统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治疗的成败,所以一旦确定治疗计划,就要尽量执行,除非出现特别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不可随便更改或停止治疗。并且不建议使用中药代替化疗,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中药可以达到代替化疗的效果,但在化疗过程中联合中药辅助治疗是会起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的作用。

     

    二、化疗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病情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本人对病情的不了解,而拒绝配合治疗的情屡见不鲜,给家属和医生造成两难境地。在化疗前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尽量与主治医生做好充分沟通,对病情及治疗计划,治疗后可能达到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患者在后期治疗过程中才能达到最好的医患配合。有些家属由于担心患者本人得知病情后心理负担过大,或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而向患者隐瞒真实病情。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要根据患者平时的性格特点决定是否告知,或以何种方式告知。 
     
    2、心理准备
      
    一旦确定接受化疗,就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对化疗过于紧张和恐惧。有些患者朋友害怕化疗会导致严重的不适,或听说某某因化疗后病情更为严重,而对治疗产生反感,其实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目前化疗药物更新迭代,副作用较前已经明显降低,相关的辅助治疗药物也在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另外,要在治疗前对治疗效果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对于不同癌种,不同治疗阶段,治疗的目的和预期也是不同的,有些可以预计有数年的生存期,而有些则只能按月计。同时作为患者家属也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多对患者进行支持、鼓励,帮助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
     
    3、治疗方面的准备
     
    化疗药物多对血管有很强的刺激作用,通过外周静脉输注时,由于局部浓度较高,会对静脉造成损伤,导致静脉炎,甚至皮肤发黑坏死,所以在治疗前,需要预留中心静脉导管,一般常用的中心静脉通路方式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可以酌情选择。有些化疗药比如培美曲塞在使用前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这些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就可以了。
     
    三、常见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1、胃肠道反应

     

    食欲降低、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会产生极度的不适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可能从主观上对化疗产生畏惧。严重的恶心呕吐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和营养不良。要听从医生建议规范使用止呕药物,化疗期间遵循高蛋白质易消化且低脂肪的饮食结构,多饮水,少食多餐,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饮食中适当增加白萝卜、白扁豆、山楂或陈皮等,能减轻恶心感。另外也可以通过听音乐、和家人交流或散步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在吃不下的情况下强吃,或可以吃的情况下故意不吃,要根据身体状况,适量饮食。有些药物还会导致腹泻,轻度腹泻要注意避免着凉,忌生冷辛辣食物,可使用止泻药、肠道益生菌或者谷氨酰胺等药物进行调理,严重的腹泻需要尽快就诊治疗。

     

    2、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都具有明显的骨髓抑制作用,会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降低,严重者可导致粒细胞缺乏,诱发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一周内都要监测血常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白细胞减少时,要尽量减少外出、探视,室内定时开窗通风,注意保暖,严防感冒,合理使用升白药物,多吃优质蛋白质食物,白细胞严重减少时需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刺激骨髓造血,有输血指征时要输血治疗。

     

    3、肝肾功能损害

     

    由于大部分化疗药物经过肝肾代谢,可引起不同程度肝、肾损伤,其主要症状是食欲差,全身无力,肝区疼痛、恶心呕吐以及胆红素升高,肾功能异常,甚至影响接下来的治疗。化疗期间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必要时给予适当保肝治疗,这样能减轻化疗药对肝脏带来的伤害。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含维生素食物。

     

    4、口腔黏膜炎

     

    化疗病人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口腔炎或口腔溃疡,所以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睡前要漱口,勿用牙签剔牙,防止出血。如已有口腔溃疡或黏膜炎,可使用康复新液漱口治疗。

     

    5、脱发

     

    脱发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形象,但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停药后6~8周头发会逐渐生长。接受化疗前可以把头发剪短,带上适合自己的假发。在化疗期间经常对头皮部位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毛发生长。

     

    6、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常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主要为周围神经炎,其主要症状是肢体麻木,这是可逆的过程,停药后一般能自行恢复。期间可以服用甲钴胺或复合维生素等药物,病变部位避免受凉或接触冰冷物体,可用温水浸泡。不要接触太烫的物品和尖锐的东西。

     

    7、手足皮肤反应

     

    初期表现为手掌、足底、指/趾末端的感觉异常、刺痛感、麻木、充血和红斑,可有皮肤的增厚、粗糙,继而出现疼痛、皲裂、脱屑和脱皮,严重患者可以出现水泡、湿性溃疡伴重度疼痛,以至于显著影响日常活动。可穿戴宽松的鞋袜和手套,鞋子加用软垫以减少摩擦。避免反复搓揉手脚,避免暴露于过热和压力高的环境中,外出时避免长时间阳光直射。局部经常涂抹保湿的润滑乳液。出现水泡和溃疡时应及时请皮肤科医生处理,含激素的软膏局部涂抹对减轻红肿疼痛有一定帮助;口服维生素B6可以降低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生率。

     

    8、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可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肿瘤患者应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但化疗期间机体状态较差,免疫力降低,若此时高强度锻炼,不仅无法增强抵抗力,还会过度消耗体力,加重不良反应,延长恢复时间。 因此化疗期间要以休息为主,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 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种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缺陷所致的常染色体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多为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自幼出血倾向和出血时间延长,出血和血肿可引起压迫症状,导致周围神经受累、上呼吸道梗阻、血管损伤、关节损伤、贫血和休克等。血管性血友病是最多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1/1000,但出现临床症状者仅占患者的0.1%。

     

     

    一、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 

     

    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又称“假性”血管性血友病,本病为一类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与血浆内的vw因子亲和性增加,因而使血浆内的vw因子缺乏,使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浓度降低引起类似于血管性血友病的表现,部分患者血小板减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功能正常,通过实验室检查与之鉴别。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常合并有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对低浓度的瑞斯托霉素聚集反应增强,可有自发性血小板聚集。如加入正常人的血小板则聚集功能恢复正常。

     

    二、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 


    又称血管性血友病综合征,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发病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合成减少、消耗增加或抗体产生所致。常见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和其他恶性肿瘤等,如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增生性疾病、血管增生性疾病及肾上腺肿瘤。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症状外,出血倾向与遗传性vwd相似,vw因子也有明显减少。在少数病例中可找到抗vw因子的抗体。本病尚需与轻型血友病甲区别。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
    通过实验室检查相鉴别。

     

     

    三、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需与轻型的血管性血友病相区别。轻型vwd经输入新鲜血浆或冷沉淀物,可使出血好转,出血时间及因子ⅷ的有关活性恢复正常,而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则疗效不明显。

     

    四、血友病A


    血友病A为X性联遗传性疾病,但仅男性发病,关节和深部肌肉出血为突出表现,实验室检查的主要特征为FⅧ减少,有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查无异常。可通过实验室检查与血管性血友病相鉴别。

     

    五、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其生化特点为血小板GPⅠb缺乏,导致出血时间延长;血涂片可见特征性的巨大血小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功能正常。可通过典型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         每天,对一个愉快的体验进行觉察。

            这些体验可以是非常普通的体验,例如听到鸟鸣或看到婴儿脸上的微笑;重点是,这件事带给你愉快的感受。

            该练习有两个部分:

            1.有意识地选择你的注意内容——要找出愉快的体验。

            2.有意识地选择你的注意方式,对每个愉快体验的不同方面给予关注——要关注愉快感受本身,以及其他感受,头脑中的想法,或者身体的感觉

     

  • 1、使用眼霜。

    眼睛的护理不可少,在护肤的时候,我们需要着重注意眼部的皮肤,要注意正确的使用眼霜,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黑眼圈、眼袋或者其它的皮肤问题,就觉得尚不需要使用眼霜。其实眼霜对女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眼部皮肤极为脆弱,需要十分细致的护理,否则很早就会长出细纹。在睡前正确地涂抹眼霜是非常重要的护肤环节。

    2、加强按摩。

    晚上休息的时候,适当的给自己按摩一下,辛苦了一天的身体,如果能好好舒缓一下肌肉压力,对肌肉和皮肤都是一大享受。我们可以用按摩油或含滋润成分的婴儿油涂在身上,慢慢按摩肌肉僵硬或容易酸痛的部位,直至护理液被皮肤吸收。擦完后再美美地睡上一觉,保管明早起床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3、调理角质层。

    注意角质层的问题,清洁后的肌肤表面失去了皮脂保护,很容易变得干燥缺水,为了保持肌肤水润,洁面之后一定要马上使用化妆水或美容液来调理角质层,可以补充水分和保湿物质,调节酸碱值平衡。

    4、用洗面奶清洁脸部皮肤。

    做好肌肤的保养,首先我们在睡前一定要注意清洁脸部肌肤,这样可以避免毛孔堵塞,可以让皮肤更好的“呼吸”在晚上临睡前,首先要用洗面奶清洁脸上的肌肤,因为肌肤长期裸露在外,细小的尘埃会依附在脸部的皮肤上,用洗面奶洗脸能够清洁皮肤,以免毛孔堵塞,从而造成肌肤问题。

    5、熬夜加班“油饼脸”。

    尽量的不要熬夜,因为熬夜加班的,缺少睡眠,皮肤得不到休息保养,所以,一起床,就是油面满面。其实,是因为皮肤得不到休息,没有水分,所以,肌肤出油来保护自己。对策的方法是睡觉之前再次清洁,又做一遍基础保养。分泌过于旺盛的油脂会堵塞毛孔,形成讨厌的黑头和粉刺。

    6、睡前敷补水面膜。

    做好补水工作对肌肤好,补水对于保养皮肤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睡前我们可以敷一敷补水面膜,补水对于肌肤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临睡前给肌肤补水可以避免肌肤在夜间流失水分,从而导致肌肤干燥或者水油不平衡。在睡前洁面后,敷上一片补水面膜是最好不过了!

    哪些人睡前不要使用护肤品

    注意看自己的肌肤性质,油性皮肤的人在入睡之前最好不要使用护肤品,不过在秋冬干燥季节可适当地选用一些乳液及营养霜,以此保持皮肤的正常排泄通畅。并且油性皮肤的人想要更好地护肤在饮食上要注意少食含脂肪、糖类高的食物,忌过食烟酒及辛辣食物、应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改善皮肤的油

  • 互联网医院是一场正在发生的医疗改革,医患之间的关系,将被改变。

    2020年6月22日,Analysys易观在北京发布《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2020报告》。报告称,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市场增长达46.7%。

    同一天,6月22日16时许,距离北京1382里之外的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名医生被砍伤,其中,孟庆军医生面、颈部及双上肢等部位12处受伤;前去救助的刘永飞实习医师在阻止行凶时,右手小指也被割伤;两人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嫌疑人尹某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立案侦查。

    传统医疗已经面临困境,除了“看病难、看病贵”等常见的老问题,频频爆发“伤医”等新问题。医疗信息不对称、看病效率低、服务质量低,诊疗过程有偏差、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流程繁琐等问题,也一直困扰传统医疗中的当事人(包括患者和医生)。现有的医疗制度以及就诊模式的变革,成为当务之急,医患关系正在改变,也必须改变。

    互联网医院: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毫不夸张的说,不久的将来,医患之间的关系将彻底改变,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你可以通过手机上的互联网医院,联系比较适合自己的医生,按照约定时间,患者可请医生在线问诊,不需要苦苦等待排队。

    在住院医师扎堆的医院,一定需要这么多医师么?而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却没有足够的医师,

    一线城市医生加入互联网医院进行多点执业,整合医生的碎片时间,等于再造成倍数量医生资源,推向市场,增加医生等医疗资源供给侧。这些优秀的供给侧,通过互联网医院下沉到医疗资源相对贫乏的中西部地区,省去诊疗和非医疗费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医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看病难这一难题。

    互联网医院:医院平台化,患者数据开放,每一位患者被治愈成为可能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不能只是医院的事情,要成为开放的平台,能够链接相关医疗设备、相关医生、患者和护士等人或物。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看病是求医,医生、专家是医疗资源的核心,医生是掌握专业医学知识最多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最了解患者的情况,这需要借助相关科技手段。

    未来的互联网医院是数字化基因组学、无限传感物联网、数字化成像和医疗信息技术和强大的健康信息系统相结合的超级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解决方案集成超级应用市场平台,患者或医生可以自动搜索链接疾病(健康卫生)问题所涉及的各个医院、医生、诊疗方案涉及的产品(药品)或服务第三方健康医疗机构,极速响应,链接健康解决方案及需求方。

    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和分享,基础是信息的标准传统,医疗领域最艰难的是往往认为伦理不能开放,不能分享,再加上体制、固有观念,医学知识的复杂和身体生命的不可预知变化性,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认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时候该反思这句话了!互联网医院,让每一位患者被治愈成为可能。

    笔者认为,互联网医院,不只是线下挪到线上,更是诊疗行为全流程数字化、开放化,首先从患者数据主动开放开始。其次,医生主动出击,而不是局限于患者求医,治疗方案提供方(包含医生、医院等)根据患者的情况主动找到患者,前提是患者公开自己的数据,隐私权让渡生命权,最后让患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互联网医院:消除信息不对称,享受均等医疗资源,构建平等医患关系

    当权利由卖方转移到买方,患者更有主导权的时候,好的疗效就成为了可能。

    大卫·卡特勒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上称:“医疗健康领域最没有被充分利用的个体就是患者本身。”量化自我,当每个患者都自发地生成自己的医疗数据和信息,包括电子病历、实验室检查报告等数据。当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得到医生等医院工作者的尊重,与医生处于平等的地方,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参与治疗进程,当个人很轻松地获得互联网医院等远程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医院,为你看病诊疗过程的产出、成本和评价等方面数据透明。互联网医院,这一新型的诊疗模式,不能单纯理解是线下搬到线上,不只是解决挂号和咨询,而是消除专家资源和就诊机会、医保报销差异,实现信息对称、医疗资源享受均等化。

    1450年,大多数欧洲人或许都住在村落里,仅有不足8%的欧洲人能够阅读,阅读是上流人物的特权,登堡印刷术使书籍成为低成本的产品,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使得阅读不再只属于大祭司之类的领袖,当普通民众可以获取书籍和各种印刷宣传资料时,整个世界呈现处前所未有的民主化,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

    互联网医院的出现,是医疗改革进展中的一大进步,我们每一位人都无法置身度外,至于这场变革到什么程度,作为患者个体的我们,收益到什么程度,有待实践和时间来验证,我们拭目以待。

    截至2020年6月22日,笔者通过国家、地方卫生健康委官网以及各新闻媒体网站查询,全国目前已有430家互联网医院(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全国医疗机构查询,包括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在内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仅109家,分布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随着互联网医院不断实践,医疗大数据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技术和5G、物联网等技术的助力互联网发展,实现医疗诊断的精准化、个性化和有效性。

    不断创新、开放、开源与分享的互联网医院,终将推动医疗往深层次改革,最终的价值是让医患关系平等、医患关系和谐、看病不难、看病不贵,每一位患者的病痛被缓解或治愈。


    来源:姬华奎(特约) / 健康界



  • 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 !#医学科普 #北京协和医院李五一

  • 为实现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中,“HBV DNA降得越低越好”的治疗目标,近年来国内外权威指南纷纷调整一线治疗推荐,推荐丙酚替诺福韦(TAF)等多种强效低耐药药物[1-2]。凭借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和骨肾安全性,TAF获得我国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青睐。

    在2020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TAF治疗CHB的两项核心临床III期研究——108 & 110研究5年随访数据公布[3],TAF维持了此前持续强效抗病毒、骨肾安全性良好的整体表现,为其在我国CHB治疗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提供了力证。

     

    108 & 110两项临床III期研究,均为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本次分析共纳入1248名CHB患者(纳入标准为:HBV DNA≥20000 IU/mL,男性ALT>60 U/L,女性ALT>38 U/L,eGFRCG≥50 mL/min,近期影像学检查无肝细胞癌(HCC)证据),入组患者按2:1比例分入TAF组(n=866)或TDF组(n=382),其中TDF组患者180例在第96周、202例在第144周后开放标签,换用TAF进行治疗(见图1)。

    图1 108 & 110研究整体设计

     

    不同治疗组患者整体基线特征如图2所示,可看出研究入组患者有着同时覆盖初治及经治患者(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约占25%)、亚裔比例较高(TAF组中比例79%)、病毒载量均值高(平均值为7 log10IU/mL)和ALT水平高(96%患者ALT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ULN一倍以上)的特点。

     

    2019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扩大CHB患者启动治疗的适应证,将HBV DNA阳性、ALT持续异常(ALT>ULN)且排除其它原因导致ALT升高的慢性HBV携带者纳入抗病毒治疗范围,108 & 110研究人群整体特征与这一适应证对应患者群体相似。

     

    图2 108 & 110研究患者基线特征

    两项研究5年分析时的有效性终点为治疗240周的病毒学抑制率(定义病毒抑制为HBV DNA<29 IU/mL),其它有效性终点则包括研究过程中持续评估的ALT复常率、血清学应答、肝纤维化变化、基因型耐药等指标。研究的安全性终点包括不良事件(AEs),LDL-C、淀粉酶升高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以及各项骨肾安全性标志物的变化。

     

    在有效性终点方面,TAF治疗组的5年病毒学抑制率为93%,TDF换用TAF治疗2年或3年的患者病毒学抑制率分别为96%和92%,TAF治疗均实现并维持相似的高病毒学抑制率。

    图3 108 & 110研究病毒学抑制状况

     

    按照2018年AASLD最新ALT正常标准(男性患者≤35 U/L,女性患者≤25 U/L)评价,TAF治疗组、换用TAF两年/三年的三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76%、76%和74%,提示ALT治疗可维持CHB患者较高的ALT复常率。

     

    AASLD年会同期公布了108 & 110研究一项亚组分析,该分析共纳入1632名CHB患者,评估患者基线HBV DNA载量对治疗过程中ALT复常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TAF组患者的ALT复常率不受基线HBV DNA载量影响,且对基线低、中、高病毒载量患者,TAF治疗的ALT复常率均高于TDF(见图4)[4]

    图4 108 & 110研究中基线病毒载量不同患者的ALT复常比例

    血清学应答方面,TAF或TDF治疗患者5年内的HBsAg消失率均较低(共5例),但HBeAg消失/血清学转换率逐年增加(见图5),FibroTest检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的肝纤维化维持稳定或有所改善,肝纤维化加重比例约为10%。5年分析报告的随访240周期间,未观察到基因型耐药(表型耐药结果待定),TAF治疗相关耐药的发生率仍然为0.

    图5 108 & 110研究的HBeag消失/血清学转换情况

    在治疗安全性方面,三个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发生率接近,3-4级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因不良事件停药患者不足1%。肾脏安全性指标显示,TAF治疗5年后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G)仅有轻微下降,且TDF经治患者换用TAF治疗后,eGFRCG(见图6)及β2微球蛋白:尿肌酐值(β2M:Cr)等近端肾小管标志物水平,均较换用TAF前有所上升,提示TAF治疗较好的肾脏安全性。

    图6 108 & 110研究中患者eGFRCG变化状况

    而在骨安全性方面,TAF治疗组的髋/脊柱骨密度相对保持稳定,TDF经治患者换用TAF后,髋/脊柱骨密度平均百分比增加(见图7),提示换用TAF可能改善TDF治疗导致的骨流失。综合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发生率和骨肾安全性数据,TAF在强效抑制病毒、耐药仍然为0的基础上,安全性也令人满意。

    图7 108 & 110研究中患者髋/脊柱骨密度治疗5年间变化情况

    总结

     

    108 & 110研究的5年分析数据,实现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双优,为TAF长期使用提供了重要循证医学证据。而AASLD年会上公布的多项真实世界研究[5-6],也反映出TAF作为目前国内外指南力推荐治疗用药,已经开始全方位深入CHB治疗,用于情况不同的各种实战环境,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反映TAF优势的临床应用数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1):后插9-后插32.
    2.    Terrault N A, Lok A S F, McMahon B J, et al. Update on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ASLD 2018 hepatitis B guidance[J]. Hepatology, 2018, 67(4): 1560-1599.
    3.    Chan HL, et al. AASLD 2020. Abstract 803.
    4.    Lim Y-S, et al. AASLD 2020. Abstract 796.
    5.    Zhang YQ, et al. AASLD 2020. Abstract 779.
    6.    Zhang YQ, et al. AASLD 2020. Abstract 780.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