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手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如今已经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很多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和睡觉前最后一件事都是和手机有关的,可以说没有手机寸步难行。
手机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它也能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为人们在看手机的时候,总会不知不觉保持一个姿势很长时间,甚至一两个小时过去了都浑然不觉。
因此,专家再三提醒:爱玩手机的人,尽量避开这些动作,脊椎“叫苦连天”。
低头看手机
很多人坐在办公室或者床上时,都会习惯性的拿出手机来把玩着。但是此时,我们的手机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因此就会低头看手机。因为头部的重量完全集中在了我们的颈部和颈椎处,所以就相当于给我们的颈椎增添了额外的压力。
有研究表明,低头玩手机20分钟,颈椎所受到的压力就相当于近40斤大米。设想一下,假如让我们徒手拿着这40斤大米坚持20分钟,我们的手臂就会感觉十分酸痛。同样的道理,如果换做是我们脆弱的颈椎,其损伤当然可想而知了。
因此,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低着头看手机的习惯。如果确实要通过手机来处理一些事情,那么可以适当地缓一缓姿势,看一段时间后活动一下身体。
如厕时玩手机
在上厕所时看手机似乎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更是有朋友表示,在上厕所时一定要拿上手机,不然就会感觉十分不自在,如厕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专家指出,因为人们在如厕时,其姿势本身就是对我们的颈椎一个压力,再加上如果看手机,就会不自觉地加长了如厕的时间,这无非是给我们的颈椎和腰椎带来了很大的损伤。同时,还会诱发痔疮等肛肠疾病的出现。
正常的如厕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15分钟,并且每天都要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身体在此时间段内形成了生物钟后,就会很轻松地进行排便。同时,在上厕所时最好不要拿手机,手机会给我们的正常身体循环带来影响。
关灯玩手机
很多朋友在睡觉前都会玩一会儿手机,但是不想再下床去关灯了,索性就把灯关掉玩手机。由于手机的光线较为刺眼且光线集中,会对我们的视力造成十分大的损伤。
除此之外,很多人习惯性靠在床头柜上刷手机,这种姿势在无形当中让我们的颈椎卷成了约九十度。人的颈椎是习惯性直立的,如果经常保持这样的姿势,就很容易使得颈椎病、肩周炎的出现。
除此之外,还会有人趴在床上看手机,有过此经验的朋友们就会知道,趴一会儿就感觉自己的肩膀手臂都是麻木的。这种姿势可以算是非常伤害颈椎的了,一定不要这样子。
如果睡觉前想看手机放松的话,我们可以选择平躺在床上,并且将手机举起距离自己20-30公分左右的地方,这样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减少一定的损伤。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我们在使用手机时也需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处于接打电话的状态。因为在接打电话时,手机的信号辐射远远超过处于平常状态下的辐射量。
并且有的朋友喜欢在睡觉时戴上耳机听音乐,但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耳机在我们的耳朵内长时间停留,不仅会对我们的耳膜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同时还会滋生细菌在耳道内,久而久之,很容易就会诱发中耳炎等疾病。
总的来说,手机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不能够让手机左右了我们的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的人际交往,才能够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
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梦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是一种没有意识控制的特殊的想象活动。
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把梦看作是无意识的过程,是被压抑的愿望与冲突的表现方式,通过伪装在梦境中再现。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则认为,睡眠是大脑皮层的一种弥散性抑制过程,而梦则是在这种抑制状况下,由体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而出现的兴奋活动。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认为,睡眠可分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两种时相状态,睡眠开始,首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1~2 小时后转入快速眼动睡眠,约半小时又转入非快速眼动睡眠。整个睡眠过程中,两种睡眠反复转化约 4~5 次。梦多数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一般认为,梦是人在觉醒时的思想、情绪、需要和欲望的延续,它和觉醒时所思虑的内容有关。
研究发现,每当脑电图显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时被唤醒,大约 85%的人做梦;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被唤醒时只有不到 50%的人做梦。而且,两者的梦在内容上有明显差别。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梦通常伴有视觉的生动形象,具有情绪和非逻辑色彩。而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梦通常不伴有视觉形象,一般直接与清醒时的生活有关,没有完整的梦境,只是一些简要的想法。
很多人认为夜里做梦多是睡眠不好,但是科学研究表明,无梦睡眠则是脑损害的一种表现。
有症状肾结石在孕妇中的发生率不到1%,但孕期肾结石会影响母亲和胎儿的健康,也给诊治带来挑战。下文结合现有证据以及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和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的指南,针对 孕期肾结石引起的急性肾绞痛的处理,给出了一些建议。
孕期期待疗法
及时并合适地处理妊娠期肾绞痛和疑似肾结石非常重要。回顾性研究表明,患有肾绞痛的孕妇发生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先兆子痫、早产和婴儿死亡的风险较高。尽管如此,对于没有明显感染的妊娠期肾结石患者, 孕期期待疗法仍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法,包括补液、止吐药、足够的止痛剂,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扑热息痛和麻醉剂。
大多数患者的结石会自然通过,但 各研究中报告的结石通过率差别很大。Stothers等报告说,在确诊结石的孕妇中,自然通过率为84%;Parulkar等描述自然通过率为64%;Burgess等报告的结石通过率只有48%,但该研究中近四分之一的患者没有影像学证实的结石。Hoscan等报告说,自然通过率低至23%,然而,这些研究中没有明确报道结石的位置、大小和药物排除疗法(MET)的使用情况。
无论如何,必须谨慎考虑孕期期待疗法策略。鉴于细胞介导的免疫力改变,怀孕期间的发热感染特别严重; 最初没有明显感染症状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更严重的感染。诸多研究显示,最初尿检提升或临床表现为疑似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加上观察策略,没有发现有孕产妇死亡。
怀孕也会影响到预期疗法中的药物使用。由于致畸作用,妊娠期应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含可待因的药物。少数抗生素在妊娠期是安全的,如 青霉素类、头孢类和红霉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在妊娠期禁用。
药物排除疗法(MET)
MET在妊娠期肾结石中的作用,相关研究不多。 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在动物实验中没有显示出有胎儿风险,在孕早期动物实验中也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因此,如果临床上确实有必要,这些药物可以考虑在孕妇中使用。
迄今为止,只有2项回顾性研究考察了在孕妇中使用α受体阻断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Bailey等评估了27名接受 坦索罗辛治疗孕妇的疗效(中位持续时间为3天)。分娩时的平均孕龄为38.1周,22%的孕妇早产,但没有自然流产、宫内死亡或先天性异常的报道。
一项对207名肾绞痛孕妇的回顾性研究显示,69名接受坦索罗辛的患者和138名对照组之间的自然结石通过率没有明显差异(分别为79%和75%)。两组间在平均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住院时间或治疗需求方面没有差异。因此,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了解孕妇使用α受体阻断剂的安全性。
介入治疗
干预指征
怀孕患者的介入治疗指征包括:症状难治(如无法控制的疼痛、恶心、呕吐)、有感染的梗阻性结石、进行性肾积水、单侧肾脏梗阻或双侧输尿管梗阻,或严重肾积水提示有高等级梗阻。此外,如早产或先兆子痫等产科并发症也可能促使介入治疗。 大多数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但26-30%的有症状的患者最终需要急性介入治疗。有研究显示,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的早产率几乎是保守治疗患者的三倍(14% vs 5%)。干预方式的选择,需要医生与患者共同决策,并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泌尿科医生和麻醉医生进行多学科合作。
经皮肾造瘘管留置
经皮肾造瘘管置入术已成功应用于怀孕的肾结石患者。肾造瘘管的更换很常见,由于这一人群中钙化或闭塞的风险很高,因此建议 频繁更换(每4-6周一次)。肾结石初始处理中采取肾造瘘管的女性中,多达45%-80%的女性因为管闭塞或脱位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或更换,每个患者需要更换达1-3个管。败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接近12.5%,在小型病例系列研究中,早产率的报道高达25%。在初始留置管后,结石自然通过率为13-16%。
输尿管支架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是在需要急性介入治疗时替代经皮肾造瘘管置入术的一种方法。为了将产妇和胎儿的风险降到最低,可以在全身麻醉、监控麻醉或脊髓麻醉下植入支架,尽量不进行荧光镜透视检查。怀孕期间支架植入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6%,包括支架移位、因支架不耐受而移除支架、支架失败和早产。42%-47%接受输尿管支架植入的孕妇最终因与支架放置有关的疼痛控制不佳而接受早期引产。此外,多达11%的患者在放置支架后24小时内分娩。
怀孕期间输尿管支架植入的最大问题是支架管结壳, 建议至少每4-6周更换一次支架。由于担心麻醉剂对发育中胎儿的影响,更换支架需多次麻醉的风险也是一个重要问题。Rivera等证明,40%最初使用支架的孕妇需要多次更换支架,在怀孕期间进行麻醉的中位次数为1.47次。
输尿管镜
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改进,人们开始转向用输尿管镜进行结石的初始治疗。在许多病例中,根治性治疗避免了多次操作的需要。采取内窥镜下碎石治疗的患者中,无结石率为73%-100%。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推荐的非产科手术的时机是在孕中期,这样可以将孕早期的胎儿发育风险和孕晚期外科手术引起的早产风险降到最低。
有关输尿管镜的风险和患者结局的证据仍然有限。Semins等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孕妇采取输尿管镜手术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输尿管镜手术后的产科相关并发症较低,早产率约为4%。与临时性的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相比,输尿管镜手术似乎没有延长麻醉时间。有分析模型比较了输尿管镜手术和每4周一次更换的输尿管支架,支持输尿管镜在所有孕龄中都是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Urology. 2021 May;151:44-53.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杨超,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研究方向为慢性肾脏病。
婴儿脑瘫是临床常见而病情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婴幼儿出现了疑似脑瘫方面的临床症状,需要及时的到当地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或者康复科检查治疗。
一般情况下需要完善头部方面的检查,包括头部磁共振、脑电图、脑血管彩超等,以详细了解头部情况。此外,还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微量元素测定以及激素分泌测定水平的检查。根据头部和血液方面的检查结果来选择药物,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是基础。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配合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方式包括头部针灸治疗、手脚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手脚活动锻炼、认知功能训练、站立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通过综合性的处理,尽量改善临床症状。
早发现、早处理对脑瘫的预后影响较好。如果时间已经较长,效果可能较差。
听神经瘤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有:
失眠星人看这里,快来全友换张乳胶床垫
梅毒经过治疗后,如何判断是否痊愈,通常是用梅毒血清学的检测来加以判断,各大医院比较常用的是 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 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RPR 是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常用于疗效的判断。TPPA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法检测一旦阳性,无论治疗与否或疾病是否活动,通常终身保持阳性不变,其滴度变化与梅毒是否活动无关,故不能作为评价疗效或判定复发与再感染的指标,只能够作为梅毒的确认试验。
凡确诊为梅毒者,治疗前最好做 RPR 定量试验。两次定量试验滴度变化相差 2 个稀释度以上时,才可判定滴度下降。梅毒患者在经过正规治疗以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RPR,半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RPR,随访 2~3 年,观察比较当前与前几次的 RPR 滴度变化的情况。在治疗后 3~6 个月,滴度有 4 倍以上的下降,说明治疗有效。滴度可持续下降乃至转为阴性。如果连续三次到四次检测的结果都是阴性,则可以认为该患者的梅毒已临床治愈。
梅毒患者在抗梅治疗后,其血清反应一般有 3 种变化的可能:
各期梅毒接受不同药物的治疗,血清反应阴转率可有差别。一、二期梅毒接受任何抗梅药物治疗,血清阴转率皆高,通常在 1~2 年内可达 70%~95%不等。当一期梅毒正规抗梅治疗后 12 个月,二期梅毒 24 个月后,血清反应仍然维持阳性,在临床上称之为血清抵抗或血清固定,发生原因可能与体内仍有潜在的活动性病变、患者免疫力下降、抗梅治疗剂量不足或有耐药等因素有关,也有查不到原因。对这类患者,应该做包括脑脊液检查、艾滋病检查在内的全面体检,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果没有特殊异常发现,可以定期随访观察,不要盲目给予抗生素过度治疗。
正面乳胶+反面椰棕,软硬两用的睡眠好物
展开更多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