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武汉闺宁苑上池中医门诊部

武汉闺宁苑上池中医门诊部

简称:

非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148号-38号-1-2层1号(原2A栋)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吴彩霞
吴彩霞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中医养生食疗,中医美容
患者评价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大量证据表明,母体饮食对胎儿健康非常重要。胎儿的营养状况主要取决于母体的摄入,关键营养素的缺乏会导致母亲和胎儿畸形和不良健康结果。在怀孕期间使用补充剂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目前关于补充剂安全性或有效性的认知并不全面。下文盘点了怀孕期间营养补充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证据。

     

    维生素A

    维生素A可能是怀孕期间最有争议的补充剂,因为维生素A被认为可能有致畸风险,然而,维生素A在胚胎发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A的过量或缺乏都可能导致关键性基因突变,引起发育异常

     

    维生素A在器官形成中发挥作用,包括肺部。一项干预研究表明,在缺乏维生素A的人群中,补充维生素A的后代,肺功能得到改善。维生素A在免疫功能中也起到作用,新生儿缺乏维生素A会增加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如腹泻、麻疹和呼吸系统疾病。

     

    欧盟建议怀孕期间 维生素A的每日摄入量为540μg视黄醇当量(RE),而美国的推荐水平更高,为770μg RE。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存在于鱼油、肉类和乳制品中。β-胡萝卜素是视黄醇的主要植物来源,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特别是橙色的胡萝卜、红薯、南瓜和辣椒。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难以获得新鲜的植物产品,并且饮食中的肉类摄入量有限,因此普遍缺乏视黄醇。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严格避免维生素A补充剂,甚至应该避免食用含有大量维生素A的食物,例如肝脏。实际上,补充剂的风险被夸大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对近23000名孕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一个高度保守的安全阈值,即 从食物和补充剂中摄入3000µg RE/天的维生素A。欧盟和美国也将可耐受的上限设定为3000µg RE/d

     

    维生素B6

    怀孕期间充足的维生素B6在神经发育、胎儿神经递质合成和胎儿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B6缺乏已被证明与受孕率降低和早期妊娠流产风险增加相关。对维生素B6的干预研究很少,但对3项小型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维生素B6对出生体重有明显的有益影响,但对其他新生儿健康结局或孕产妇发病率或死亡率没有影响。

     

    Cochrane综述认为, 需要更多的证据来确定怀孕期间补充维生素B6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益处。补充维生素B6可以减轻怀孕期间恶心的严重程度,对补铁无反应的贫血孕妇,补充维生素B6可能有效,在贫血的临床环境中需要考虑到维生素B6缺乏的可能性。

     

    欧盟推荐孕妇的维生素B6摄入量是1.8mg/d,美国是1.9mg/d。维生素B6的来源包括鱼、肉、家禽、蛋、豆类和坚果,补充剂通常含量更多。仅仅基于神经毒性,欧盟将成人的可耐受上限设定为非常保守的25mg/d,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摄入水平在孕妇中会出现不良事件或神经毒性。美国根据神经毒性报告,设定耐受上限为100mg/d的更高水平。

     

    维生素b9(叶酸)

    预防神经管缺陷是怀孕补充叶酸最广为人知的作用。一项Cochrane综述认为, 在受孕前和怀孕12周内补充叶酸对预防神经管缺陷是有效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布建议,备孕的女性应每天服用400μg叶酸。然而,许多孕妇的叶酸摄入量仍然不足,计划外怀孕和不依从的情况也很多,因此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仍然较高。怀孕期间补充叶酸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发现,先兆子痫、早产和小于胎龄儿(SGA)的风险有所降低。

     

    补充400μg的叶酸基本上被认为是安全的。观察性研究证据表明,叶酸摄入量超过1000μg时,可能存在神经发育变化有关的风险,但需要对剂量和使用时间进行进一步研究。传统上4mg的剂量被用于高危患者,但400-800μg的叶酸剂量就可以降低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剂量大于1000μg时,风险不会进一步降低。

     

    欧盟推荐怀孕期间的日摄入量是600μg,美国是400μg,美国的可耐受上限是1mg。叶酸主要饮食来源是豆类。全球近80个国家制定了叶酸强化政策,使得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急剧下降。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对于确保有足够叶酸用于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和细胞复制非常必要。维生素B12缺乏与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后果有关,包括自然流产、先兆子痫、低出生体重和发育异常(尤其是神经管缺陷)。

     

    欧盟推荐孕妇的日摄入量为4.5μg,美国推荐量较低,为2.6μg,因为有证据表明孕妇的吸收效率会更高。维生素B12的来源包括肉类、蛋类、奶制品和鱼类等动物产品, 素食者缺乏维生素B12的风险很高,素食者可能需要定期补充。B12缺乏症也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乳糜泻、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

     

    维生素C

    临床研究并 不支持常规补充维生素C来预防妊娠不良结局,如胎儿生长、先兆子痫、早产或新生儿死亡。少数观察性和干预性研究指出,补充维生素C可能会降低胎膜早破的风险。补充100mg(一个保守的剂量),被发现可以减少怀孕期间尿路感染的风险。

     

    欧盟推荐的孕期日摄入量是105mg,美国推荐量更保守,为85mg。每天摄入5份水果和蔬菜就可以达到这个水平。维生素C缺乏比较普遍,低收入人群、孕妇、怀孕吸烟者和1型糖尿病孕妇,维生素C缺乏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应劝告这些人群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如猕猴桃、柑橘类水果、轻度蒸煮或生的西兰花和花椰菜。

     

    广泛的证据支持最佳的维生素C摄入量至少为200mg/d,需要400mg/d才能达到接近最高水平的血浆维生素C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注重高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没有证据建议在孕期补充超过400mg/d的维生素C。维生素C会通过脐带主动运输到胎儿体内,因此,产妇摄入过多的维生素C可能会导致胎儿血浆浓度升高。

     

    参考文献:

    Nutr Rev. 2020; 78(10):813-826.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梁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疾病流行病学。

  • 孩子咳嗽,有痰咳不出来,把痰咽下去有什么危害吗?#健康热点 #健康生活很简单 #把痰咽下去会伤害身体吗

  • 这篇文章将以小见大介绍中医思维治疗新冠肺炎,以及中西医如何结合。

    病毒和细菌不同,我们老祖宗也不懂得这些,这可能也是中方思维方式导致的,我们习惯宏观推理微观,外在推理内在,这种思维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这也就给中西医思维结合带来契机。

    拿临床来说,细菌感染常出现白细胞增多,容易产生热症,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病毒感染白细胞不增加甚至减少,出现寒湿证表现。中医思维根据疾病虚实用药,也就是说同样的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中医思维不会像西医思维那样杀灭它,前面说了中医思维没有这个微观概念,我们都将其归为邪气,祛邪也讲的是让邪气离开,吐,汗,泻法将其因势利导。

    中医思维治病,疾病出现或热,或寒,或湿,或虚,或燥,或痞,或淤都是身体与邪气共同作用的表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者泻之,治病同时调理了体质。

    所以,中医思维不是盯着细菌病毒具体的分类看,而是更加关注邪正交争之后出现的表现,就拿这次新冠病毒来说,作用于不同的人,都会产生不同的表现,不能想着用一个药杀死它,必然某些人会承受很大副作用。这里就要引申到西医思维的缺点了。

    西医药物是提纯的,功效显著的同时,副作用的风险也随之提高,为了降低副作用需要大量实验,不同的药物组合更是需要这样,人类将自己引入一个又一个死胡同,将其无限复杂化。药着眼于杀死病毒,杀死细菌,但在杀死病邪的同时,正气即正常的细胞和功能也受损了。并且,西医思维忽视了一点,当人体自身免疫力差的时候,再怎么吃杀病原体的药效果都不会好了。

    反观中医思维,在治病结束后邪气去而正气复。我想没有一个人希望看到自己病治好了,人却不能自理,这里想到当面非典大量用激素治疗,因为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的原因导致许多人落下残疾,这就是西药不科学的地方,也是使用的风险,没有着眼于人。中医根据不同的人,调控寒热补泻药物的比例,每味中药都有它的偏性,但通过配伍就能组合出最适合具体病人的药方,副作用最低的药方。

    中医需要许多现代技术的辅助,比如利用西医影像学早期排除癌症等恶性病,明确具体微观病理评估,明确诊断判断疾病预后,生产服用更方便的中药,改良剂型等等。西药的副作用也可以通过服中药来减轻,比如生地黄就能改善激素对身体的副作用。西医缺少的扶正观念也需要中药配合。

    搜索

    • 深度分析中医思维方法
    • 中医基本思维原理
    • 中西医传染病临床思维
    • 医学中医新思维模式
    • 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 简单论述中医思维
  • 【营养小知识】 天天吃水果

    保证每天摄入200克~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推荐菜品】水果沙拉

    草莓、苹果、猕猴桃切块,撒上适量沙拉酱即可食用。
    现在上传今日饮食中的水果照片,就可以通过审核,领取健康币哦~

  • 来源: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有人说,人上了年纪会慢慢腿脚不好,各种疾病找上门,自己只能无奈地接受。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主人。以我自己为例,坚持每天万步路已20多年,有时还是带着关节病走的,如今身体越走越好。

    当初开始走路,是为了减重。20多年前,我因为工作繁忙,“5+2”“白+黑”的生活节奏成为常态。吃饭不规律,很少运动,工作间歇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再加上我经历过物资短缺的年代,后来油、肉、蛋供应充足了,吃东西不节制,体重从70公斤猛增至93公斤。2000年,我体检发现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不仅餐后血糖高,还有脂肪肝。我吃了一个疗程的“减肥药”,体重下降到72公斤,但腹痛、腹泻不良反应明显,体重虽然有所下降,但疲乏无力,停药后又迅速反弹。我开始反思,下决心改变生活方式:吃饭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那时候,我还有右跟骨骨刺、腰椎间盘滑脱,两膝关节软骨也快磨没了。因为这些骨关节问题,我走路时右腿是麻的,两膝关节疼。当时骨科大夫建议我做关节置换手术,我坚持没换。骨科大夫也反对我多走路,并提醒我:“可能走好了心脏,走坏了关节。”但这些都没影响我坚持运动。

    按照有氧运动的强度要求,我每天抽出100分钟锻炼。午休时分抽出30分钟在医院空地上走,早、晚上下班各抽出30~35分钟步行。在医院大楼里,能走楼梯绝不坐电梯;在机场候机,我都是最后一个登机,在大厅不停地走。节假日我有时会去爬山,虽然速度慢些,但不会输给30多岁的年轻人。冬天下雪路滑,赶回家后就在房间里走。即便后来讲学、会诊、会议越来越多,时间被分解得七零八落,我还是会随身携带计步器走路。总之,创造一切机会恪守计划,坚持运动。
    骨关节有硬伤,我不否认,但这些与年龄有关的慢性退行性病变损伤,其实完全可以靠走路锻炼改善。比如,虽然软骨没法再生,肌肉、韧带通过运动却可以变强壮。我坚持每天万步走,今年已是第21年了,带来的变化是:腰肌和腿部肌肉得到锻炼,腿不麻了,关节固定了,腿越走越不疼,最后右跟骨的骨刺也走没了。我的骨科医生看到我的变化,也改变了他的观点。今年疫情期间,我在全国爬了20座山。哪里疫情缓解了,我就去哪里调研和推动心脏康复,顺道到附近爬山。现在我每天走2.5~3万步,大约花4~5个小时。
    当然,选择运动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清华大学有位老师是一名热心参加心脏康复的志愿者,他半月板有问题,做过关节手术,最开始走路腿疼,休息后能够很快恢复,于是走路距离就一点点增加,身体状况慢慢也有很大变化。
    我身体力行到处奔走呼吁“管好嘴,迈开腿”,产生了明显的正能量,越来越多医生行动起来。如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的朱俊教授发现血糖高后,开始日行万步路,他高兴地看到血糖正常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郭继鸿教授也开始了阳光行走;就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院长和书记也挂上了计步器;很多机构诞生了一个又一个万步路俱乐部。
    健康从心做起,从我开始,路在脚下,走出健康。人体有很多非常奇妙的自我调节和代偿机制,简单讲就是用进废退,不用就退化了。运动是良医、良药,要发挥疗效,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重要也是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运动是伴随一生的事情,应该让运动成瘾!



  • 功能性便秘(FD)是功能性肠病的一种,表现为持续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FD 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 2014 年美国 DDW 会议相关报道,就 FD 的发病机制、诊断检查、治疗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发病机制

    FD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结肠运动功能障碍、肛门直肠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等因素有关。根据目前病理生理学机制,将 FD 分为慢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混合型便秘、正常传输型便秘 4 种类型。

    1 结肠运动功能障碍

    FD 患者患者存在结肠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特点为结肠传输时间延长,高振幅推进性收缩减少,这可能与肠道神经元与神经递质异常、肠道神经胶质细胞病变、肠神经化学信号异常、肠道 Cajal 间质细胞(ICC)网络异常、肠道平滑肌病变、结肠衰老、氯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Chen 等用结肠镜将高分辨率测压仪固定在结肠远端 6~8h 研究 8 例健康自愿者和 22 例慢性便秘患者结肠运动,发现慢性便秘患者缺乏高振幅推进性收缩,存在低振幅同步收缩及逆行收缩,富含有节律的低振幅结肠袋运动。Chen 等发现在慢传输型便秘的小鼠模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减少、肠神经纤维密度减低、肠黏膜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出现退变,提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通过改变肠内神经结构、活化 TrkB-PLC/IPS 通路改善肠道平滑肌病变对肠道动力起到重要调节作用。Mathilde Cohen 等发现在重度结肠无力患者中,ICC 明显减少,但是 ICC 缺陷的严重程度与便秘症状的严重性无明显相关。Broad 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平滑肌对电刺激的收缩反应减弱,这种改变在升结肠更为显著,且这一现象在 C57 BL/6 雌性小鼠中也得到证实。

    2 肛门直肠功能障碍

    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在排便过程中腹肌、直肠、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肉不能有效地协调运动,直肠推进力不足,直肠感觉功能异常,从而导致排便障碍。Mugie 等发现 FD 患儿的直肠阈值更高,且第 1 次发现 FD 患儿与正常对照者相比,直肠扩张时脑部激活与失活模式不同,表明二者在排便时可能有不同的大脑处理机制。Burgell 等对 668 例排便功能异常患者、668 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直肠感觉受损患者更易患便秘,强调了排便异常患者直肠感觉功能的重要性。

    3 精神心理异常

    目前 FD 的发病率上升与社会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有密切的关系。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常会扰乱正常的排便规律,抑制肠道蠕动。有学者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通过大脑皮层-边缘系统-蓝斑核-迷走神经背核-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失常,从而导致胃肠功能障碍。

    诊断检查

    FD 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目前主要采用罗马 III 的诊断标准。Natasha 等对 2781 例应用罗马 III 标准诊断患者进行 1 年的随访,发现罗马 III 标准对 FD、IBS、便秘型 IBS(IBS-C)的诊断具有持续的稳定性,不受心理因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Gambaccini 等发现患者自定义的“便秘”与罗马 ID 便秘的诊断标准基本一致,但非完全一致,患者自定义“便秘”中的部分症状尚未包含在罗马 III 诊断标准中。

    肠道动力、肛门直肠功能检测对便秘分型、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的评估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采用的检测方法有结肠传输实验、肛门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X 线排粪造影、磁共振排粪造影等。Lee 等发现高分辨率直肠压力地形与波形测压不仅在大多数测压参数上具有良好相关性,还可确定肛管高压区的长度。Spierings 等使用一种安装在一次性手套上的固定点测压装置,发现其与传统的肛门直肠测压相比,可提供类似的压力数据,还可同时描述直肠肛门的肌电图活动。Dhanekula 等发现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BT)中甲烷的水平与便秘症状有关联,更高的甲烷水平可能提示更为严重的便秘症状。

    治疗

    1 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治疗 FD 的基础治疗措施。Lisoni 等对 66 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给予地中海饮食或一般饮食(55%碳水化合物、15%~20%蛋白质、30%脂肪)进行一项为期 2 周导入期、8 周治疗期、2 周洗脱期的研究,发现 8 周地中海饮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便秘症状,减少了结肠传输时间。

    2 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主要有泻剂、促动力药物、促分泌剂、灌肠剂及栓剂等。Yiannakou 等首次对 374 例男性慢性便秘患者进行一项普芦卡必利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普芦卡必利与安慰剂比较,在男性患者中显著增加了每周>3 次的自发完成排便的比率,并且并未发现新的安全问题。但 Benninga 等对 213 例儿童 FD 患者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普芦卡必利在儿童中的耐受性尚可,但与安慰剂相比,便秘症状、疾病相关生活质量均无明显差异。Gatta 等对普芦卡必利治疗慢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系统回顾,发现在目前治疗剂量上,普芦卡必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可能性极小。Lacy 等对 483 例伴有腹胀的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进行了一项为期 12 周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 145μg/d、290μg/d 剂量的利纳洛肽均显著改善了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的肠道症状及腹部症状。Acosta 等发现 100μg/d 的 RM-131(一种选择性胃促生长素受体激动剂)加快了慢性便秘患者的结肠传输时间,促进胃排空,对上、下消化道动力均匀促进作用。Shin 等发现 YKP10811(一种 5-HT4 受体激动剂)在为期 8d 的治疗中,可加快 FD 患者结肠传输时间、改善便秘症状。Cho 等发现 DA-6886 是一种 5-HT4 受体激动剂,可增加便秘小鼠的结肠活动,促进排便。

    3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是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所致便秘的有效方法。Kessler 等对 82 例慢性便秘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盆底肌训练和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便秘儿童(特别是盆底肌功能障碍所致便秘)有明显疗效,且可能获得持续症状缓解。

    4 其他方法

    FD 治疗的其他方法有骶神经刺激、针灸、按摩推拿、中药、益生菌制剂等,这些方法的疗效目前尚不明确。Ron 等对 20 例慢性特发型便秘或 IBS-C 患者进行一项开放性试验,首次探讨结肠振动胶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提示结肠振动胶囊是安全的,可增加慢性特发型便秘或 IBS-C 的自发完成排便次数。Dinning 等发现骶神经剌激对严重慢传输型便秘的长期治疗无明显疗效。Meij 等对 FD 儿童与正常对照者的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在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上无明显差异,提示菌群失调可能不是 FD 的病因,益生菌治疗可能对 FD 儿童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Bignell 等研究表明盐酸纳洛酮缓释胶囊对 FD 患者无治疗作用,提示内源性阿片系统不是 FD 的致病机制。Kumar 等研究发现经皮电刺激(采用胫后神经刺激)对慢性便秘患者无明显疗效。

    手术治疗

    当患者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且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Dudekula 等利用美国 1998~2011 年全国住院样本、2005~2011 年加利福利亚州和弗罗里达州的资料针对行结肠切除术的慢性便秘患者(排除炎症、肿瘤等疾病)进行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慢性便秘患者行结肠切除术的比例正在增加,至少占美国每年结肠切除术的 2%。尽管行结肠切除术患者的年龄相对较轻,但术中并发症、术后 30d 的住院率仍很高。同时,术后患者持续较高的再就诊率提示手术获益有限。

    综上所述,结合 2014 年 DDW 会议对 FD 的相关报告,使我们对 FD 的发病机制、诊断检査、治疗有了新的认识,但 FD 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治疗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 痔疮出血并不能通过吃东西进行止血,痔疮出血可以通过局部冷敷、使用止血药物、局部压迫、手术治疗等方式来止血。痔疮出血是痔疮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手纸擦血或者大便带血。痔疮出血的原因是痔疮静脉曲张,当受到大便的摩擦后导致静脉破裂。1.局部冷敷:用冰袋或冷湿毛巾敷在肛门处,可起到局部降温、收缩血管的作用,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

    2.使用止血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槐角丸等,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凝速度,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3.局部压迫:用干净的棉花或纱布压迫出血处,可有效控制出血。

    4.手术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大,且以上方法无法有效止血,需及时就医采取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痔疮出血止血后,应该及时治疗痔疮疾病本身,如手术治疗痔疮等,以避免复发和再次出血。同时,在止血后,应该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HPV病毒中文名称为人乳头瘤病毒,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特别是女性患者应该比较清楚。 因为女性的宫颈癌正是这个病毒感染所导致的。 迄今为止,HPV病毒发现的种类有一百多种亚型,不同的病毒类型感染后导致的病变也有所差异。 HPV病毒一般按其致癌风险划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类型。 其中,容易导致女性宫颈癌的多数都是HPV高危型病毒,像HPV16、18亚型的持续感染就容易发生宫颈癌。 而像一些低危型的HPV感染,可能会引起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 那么,如果宫颈上长了尖锐湿疣,要如何才能检查出来呢?

    宫颈上面长了尖锐湿疣一般是因为不洁性接触时,把HPV病毒带入到了宫颈部位,进而鳞状上皮细胞发生空泡样改变,出现增生物。 对于这种腔道内的发生病变的自己是难以察觉的,如果是尿道口不深的地方,或者是阴道口不深的部位,可能患者还能有所察觉。 或有异物感或者伴随出血的症状。 而宫颈这个地方需要明确有无病变,需要到正规医院的妇科做宫颈相关检查。 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宫颈TCT检查、HPV分型检测、宫颈活检等。 如果不慎被查出来患有尖锐湿疣,就必须禁止同房,携带伴侣一同去正规医院的接受治疗。 夫妻伴侣同治是有必要的,避免出现一人治疗好,又互相交叉感染。
     
    临床上针对腔道内的尖锐湿疣病情,通常建议选择能够标本兼治的方式来治疗比较稳妥,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几率。 该病普遍来说复发率高,在找对医院和方法后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地用药,并且根据要求定期复查,门诊随访,直到观察满12个月未复发,才能算是康复。

  •        患者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科普知识是有关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内容。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们国家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肝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因此,需要引起我们大家的足够重视,那么丙型病毒性肝炎阳性应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临床体检中,如果发现患者的丙型肝炎提示阳性,这往往提示患者既往感染过丙肝,或者目前患者是丙肝的病毒携带者。此时,可以通过完善患者丙肝病毒RNA的检查,了解患者体内丙肝病毒在体内是否具有活跃性。如果患者的丙肝病毒代谢活跃,此时需要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干扰素等等。目前临床上的一线用药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由于其药物的耐药性较少,副作用轻,常常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监测丙肝病毒RNA提示阴性,这表明患者体内丙肝病毒没有引起严重的肝损伤。但此时肝功能检查,常会伴有转氨酶和胆红素指标的异常,建议患者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药物积极的护肝治疗。

           以上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所有内容,患者朋友们您若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屏幕下方给我留言,或者关注我。我会尽快回复大家,我们一起学习交流。

  • B超定位体外碎石,追着结石打,确保效果,示图动态碎石过程。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