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2月第一天,结婚七年的张杰谢娜夫妇迎来一对双胞胎女儿。当天就上热搜,几天时间,微博话题「谢娜生双胞胎」阅读量达到4.9亿,讨论13.5万。这不是谢娜第一次上热搜。关于她的婚姻、生娃事宜一直让网友操碎了心。而另一面,「谢娜试管婴儿」内容量达到141万。这其中有「谢娜的双胞胎女儿肯定是试管婴儿来的!」「之前一直怀不上,一怀怀两个,有可能是做的。」「如果是试管我也只会更觉得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你们是不是不知道做试管,对妈妈的摧残有多大?那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摧残……」关于「谢娜试管婴儿」的由来看这对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36-37岁似乎是高龄,经济条件优渥,他们看起来没有不生育的理由。那为什么他们结婚7年却一直未生育?网民基于有限信息的想象,上帝般的总结出一个理由,那就是——不孕。于是谢娜每消失一阵就会被传出怀孕,露面被疑备孕失败,多年「怀孕失败」,可不就是「不孕」。这终于生了,还是双胞胎,双方都没有双胞胎基因,那一定是试管婴儿做的了。笔者只想说,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而且试管婴儿的母亲,本身就是伟大的母亲。试管婴儿,并不是在试管长大的首先!不要被试管婴儿这个名字骗了!试管婴儿,并不是在试管里长大的!试管婴儿,是一项「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其实是一种培养皿,它存在只是让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发育成前期胚胎。由于称为受精卵这一过程在体外进行,因此称为「卵子体外受精」。等到受精卵发育成前期胚胎,就需要移植到母亲的子宫,如果移植成功,胚胎发育,之后其实和正常的妊娠过程一样,胎儿是在母体发育、长大直到分娩。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如果说,正常怀孕只需要几天就完成受精、着床,那么试管婴儿孕妈在怀孕之前要走很长的路。不孕,通俗来讲,就是各种内因外因让精子卵子不能结合、不能着床。辅助生殖技术,就是为了让正常卵子和正常精子相遇结合,形成一颗「成熟的种子」,然后再将种子种到合适位置的合适土壤之中,种子发芽长大成为健康的胎儿。子宫内膜可以认为就是那土壤、黄体酮等激素是肥料。在把胚胎放到子宫内前,包括促排卵,取卵,精子优化处理、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这一系列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很艰辛。先说说促排卵,促排卵目的是让一个周期有多个卵泡发育。正常女人一个周期仅排1-2个卵子,促排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单次促排8-15个成熟卵子,人个体差异较大,促排过度,就会过度刺激卵巢,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可能导致肝肾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卵巢增大,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取卵子,是从卵巢用针吸出卵子来。这过程可能需要麻醉,在阴道B超引导下,取卵针刺入卵巢的各个卵泡,吸取内容物。大部分用户在取卵过程中或之后,会有腹痛,程度跟取卵的位置相关,也跟个体差异相关。体外受精、胚胎培育,是在体外完成的。然而受精、培养,都有一定的失败率,很多患者取了很多卵,就活了几个,可移植少,长期以来信心和焦虑情绪很严重。而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激素水平影响是否受孕。前面的过程经历了,最后就是胚胎移植,移植同样有失败的可能。移植后,医生会给黄体酮或HCG进行黄体支持,促进孕激素的合成分泌,维持妊娠对激素的需要。黄体酮可以口服、肌注、栓塞,而研究表明口服黄体酮效果略差,大部分孕妈会选择肌内注射黄体酮(打屁股针),一个周期下来,打针100次的都有,屁股全是硬解、针眼。而经历完这全部,仍然有失败率,那么就意味着承受更大会失败的可能。世界范围内,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为30%-40%。如果失败,花的费用不会退,3个月后,可能又是一次轮回。试管婴儿一般都是双胞胎吗?从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出生,到目前全球超500万的妊娠是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实现。而在全球范围内,多胎新生儿比率高于单胎。多胎,其中包括双胞胎,也有三胞胎四胞胎等。几胞胎取决于医生移植的胚胎数量,移植两个有可能出现双胞胎,但是也不一定都着床,因此还取决于着床率。2011年年,全球范围内,试管婴儿后出生的单胎、双胎、三胎和以上率分别为:54.4%,42.7%和2.9%。[1]不过一般试管婴儿的双胞胎,是双卵双胞胎,所以两个宝宝一般长得不像。试管婴儿比正常出生的娃弱点从遗传学来讲,还是熟悉的染色体,还是熟悉的基因,自然受孕和试管婴儿,遗传基因都来自夫妻双方,并没有本质差异。而生殖医学中心,在胚胎植入母体之前,可以对胚胎进行诊断,选择最符合优生条件的植入木图,这甚至能帮助人类避免生出基因缺陷的宝宝。而基因也是来自父亲双方。因此,孩子的强弱,只和父母基因相关,而与试管婴儿技术无关。参考文献:[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reports and resources. (Accessed on August 24, 2015).

  •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三高食品的摄入也逐渐趋于理性,因为长期的高脂饮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基础病变大多为动脉粥样硬化,多数伴有高脂血症及肥胖症。因此,在冠心病的防治中绝不可忽视饮食疗法。 1.逐步减少碳水化合物(糖类)的摄入,尤其是单双糖的摄入量。 碳水化合物在总热量中构成比应为 55%~70%,是主要的热能物质。如果大量摄入糖类特别是单双糖和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则易使甘油三酯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普通饮食中的谷类、稻米、小麦等所含为多糖,多糖对甘油三酯的影响不明显,并且含大量多糖的谷物常富含膳食纤维,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效果。因而,每日主食应以谷米为主,不要过分强调精米细面,并且要少吃高糖、高脂食品。 2.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 对于脂类的摄入,总的原则是低脂饮食,使脂肪比例仅占总热量的 15%~25%,其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 1~1.5,胆固醇控制在每日 300 克内。动物脂肪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使总胆固醇升高,应加以限制。豆油、菜籽油、芝麻油、花生油、米糠油及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可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这些油具有保护心脏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作为机体脂类的主要来源及烹调食物的主要用油。 3.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 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 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欧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亚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低。我国的舟山渔民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冠心病。欧美人平均每日吃鱼 20 克,日本人每日吃鱼 100 克,舟山和爱斯基摩人每日吃鱼 300~400 克。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由此可见,多吃海鱼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 300 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控制鸡蛋的摄入,应每日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个鸡蛋。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要限制动物的内脏、脑等。 4.避免长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否则,血脂会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会不断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早晚会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肥肉、动物内脏、鱼卵、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少食;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等应忌用或少用;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也是冠心病人不宜食用的食物。冠心病人,应少饮甜味饮品,减少奶油蛋糕的摄入。另外,忌食过多咸酱、咸菜等。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也是冠心病人不宜食用的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热性食物浓茶、绿豆、羊、狗肉等都不宜于冠心病人用。

  • 临床特征: 珍珠样丘疹多见于 20~40 岁左右的男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龟头的边缘与冠状沟交界处。表现为 1~3mm 大小的丘疹,位于系带两侧损害较大。丘疹顶端圆而光滑,有个别丘疹呈毛状或丝状。丘疹互不融合,多密集排列呈一行或多行,在龟头背侧明显,可部分或完全环绕龟头。颜色多为珍珠状白色,少数为淡红色、肤色,部分可出现轻度红肿。无疼痛、无破溃,且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临床特征: 尖锐湿疣好发于男女私处或肛周部位,损害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皮损裂缝间常有脓性分泌物郁积,致有恶臭,且可因搔抓而引起继发感染。本病常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异物感、痛、痒感或性交痛。直肠内尖锐湿疣可发生疼痛、便血、里急后重感。 尖锐湿疣发病初期,有 2 周-8 个月的潜伏期,病情的发展因人而异,发病初期有些人可见局部轻微瘙痒、疼痛,部分人没有症状显示。多发部位为阴道、外阴、肛周、宫颈、肛门等,临床上,同时两个部位一起发病的患者也比较常见,在病处,有淡红色或灰色小丘疹可见,这些小丘疹呈疣状突起,可融合形成菜花样赘生物。 大家如果怀疑自身患有尖锐湿疣疾病的的时候,是需要特别的在意的哦,是可以通过白醋的实验方式,来看下自身是否得了尖锐湿疣疾病了,如果是得了尖锐湿疣的话,那么患者就要及时的去医院治疗了。

  • "吃"的不当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科学合理的吃法可以使冠心病减缓病情的发展,防止进一步恶化,避免或减少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也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冠心病的饮食防治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轻体重,降低血脂等,具体如下 1、饮食要清淡、低盐: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者,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随季节、活动量适当增减。例如:夏季出汗较多,户外活动多,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冬季时,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应控制盐的摄入。 2、注意限制脂肪:冠心病饮食还要注意限制脂肪的摄入。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欧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亚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低。注意在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 3、注意蛋白质要适量:冠心病患者饮食还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对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质不易消化,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 4、注意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冠心病患者还要注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膳食中应注意多吃含镁、铬、锌、钙、硒元素的食品。如含镁丰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类及豆制品、枸杞、桂圆等。镁可以影响血脂代谢和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对血小板起稳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 冠心病吃什么好? 1、豆类食品 冠心病吃豆类食物比较好,特别是黄豆内含有大量的亚麻二烯酸,这种东西能较好的降低胆固醇与血液的粘滞性。除此外如果经常吃些豆芽、豆腐以及豆制品对于心脏是有比较好的保护作用的。 2、海产品 海产品对于降低胆固醇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在吃鱼的对于玉米油、葵花籽油的摄入要有一定的限定的,因为这些油会影响到鱼对于细胞的保护。 3、蒜 蒜能较好的带走胆固醇,也能降低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而且也能够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有效阻止血液的凝固,如果每天能吃上一到三瓣大没有经过加工和除去蒜味的大蒜,那对于冠心病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的。 4、水果 (1)、苹果:苹果是蔷薇科植物的果实,主要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少量的脂肪和蛋白以及微量元素等。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西瓜: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的果瓢,含大量的氨基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盐类、维生素C等。西瓜能降低血压 ,对冠心病的防治大有益处。

  •   牛肉 肌氨酸丰富,帮助男士增肌,让身型更健美 富含维生素 B6,抗疲劳,增强抵抗力 海鲜 锌元素丰富,帮助提高男人的男性荷尔蒙,使男人更具阳刚之气 南瓜 南瓜汁有益新陈代谢,空腹喝对肾和心脏友好 维生素 E 促进男性前列腺和肝健康 南瓜浆中的维 D 可强健骨骼和牙齿 藜谷 蛋白质含量高于其它谷类 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以及维生素 B,对男性养生有很重要的作用 虾肉 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鈣,磷 是壮骨佳品 虾肉的提取物中还含有增强免疫物质,常吃有助补肾益肾,促进垃圾排出 板栗 补脾健胃,补肾壮腰,被称为“肾之果” 营养丰富,有助男性增强体质,补肾气强精气 橄榄油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保护心脏 橄榄油中还含有一种抗炎蛋白成分,对饮食健康非常有益 泥鳅 含体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A,维生素 B1,烟酸,铁,磷,鈣 补中益气,养肾生津,有助成年男子滋补强身 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接近人体,更容易被吸收 男性想增肌,可以一天一杯牛奶,补充优质蛋白质 枸杞 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强免疫 改善腰膝酸软和肾虚等 鸽肉 补肝肾,益精气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少量脂肪和无机盐 有助改善体弱无力,腰膝酸软,肾功能虚弱 海参 补肾益精,滋阴 富含碘,锌等微量元素,能参与调节代谢,辅助降血脂 黏蛋白质和多糖成分有助修补组织,延缓衰老 鸡蛋 含肌肉生长所需的氨基酸 含有促进记忆力的维生素 是胆碱素含量的丰富来源 鸡蛋中含有 15 种以上对健康有益的物质 动物肾脏 养脏,补肾益肾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稀有微量元素 对男士有滋补又强壮之作用 火鸡肉 30g 去皮的火鸡胸肉就有 7g 左右蛋白质,能够促进肌肉生长 火鸡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锌元素和硒元素 对男性非常友好 黑豆 含有大量蛋白质 含有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能够补充能量,恢复精力 纤维素含量丰富,对男性很友好

  • 内镜报告上的结论代表什么?每次提到胃部不舒服、大便改变、癌症筛查时,医生都会推荐去做胃肠镜检查。很多人都听说过做胃肠镜很难受,十大最难受检查榜单可能要进入三甲,特别是肠镜,从准备到操作,都很不舒服。好不容易终于做完检查,问题又来了:“我胃镜报告单上写着贲门炎,下一步应该怎么治疗呢?”“我最近肚子不舒服,刚做了个胃镜,报告上说我有十二指肠炎,怎么治呢?”“我刚在xx查体中心做完体检,结肠镜报告上写着直肠炎(也有可能写作乙状结肠炎或结肠炎),可是我没有任何症状,需要治疗吗?”我从事胃肠镜工作多年,这三种情况常常被问到。其实单纯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无论哪一种都不需要做针对性的治疗。这是为什么呢?“我的检查结果明明是说有炎症的啊,为什么就不需要治疗呢?如果置之不理,将来会不会恶化,演变为恶性病变呢?”原来这些“炎”不需要太担心年底了,又有很多人开始做体检了。在此,关于内镜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明确一个非常重要然而却又未曾被引起足够重视的知识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内镜检查最后的结论仅仅是内镜诊断,而并非是最终的临床诊断。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内镜检查所见是作为重要参考信息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例如贲门炎,十二指肠炎或直肠炎,仅仅是内镜下所观察到该部位的点片状的黏膜充血红斑或伴有轻度的黏膜水肿而已,并非某种特异的疾病,有时是因为食物团或粪便通过所造成的擦伤引起,没有临床意义。也就是说,这类描述性诊断只不过是内镜医生观察到,并最终记录到诊断报告中的一种现象,这三类“炎”都是不收录在ICD临床疾病分类当中的。如果说临床医生是一个工厂,内镜诊断,病理诊断,临床症状,家族史等就都是生产原料,最终做出的临床诊断才是出厂的成品。例如,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黏膜肿物,那么直肠肿物即为内镜诊断,通过组织活检发现癌症细胞,那么病理诊断的结果即为直肠癌,从而直肠癌的临床诊断成立。至于,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中间产物”,患者大可不必过度关注,尽请交给主治医生来为您解读。就诊时,请您勿将这些单纯描述性的内镜诊断与临床诊断混淆。有一部分患者会在心理作用下,将自己的症状归咎于这类所谓的“疾病”,焦虑担忧,不得安宁,这样就完全违背了体检的初衷了。让我再次划重点,内镜报告上的贲门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溃疡性直肠炎为临床诊断,此处指代的是非特异性结肠炎症)这类诊断是不需要特殊治疗,更不必由此而产生焦虑的情绪。哪些“炎”需要治疗?那么内镜检查报告提到的各种“炎”都是不需要治疗吗?非也。部分疾病的诊断是以内镜所见为金标准的,也就是说内镜诊断是可以直接作为临床诊断来进行解读。例如: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总而言之,希望大家在就诊时明确内镜诊断并不完全等同于临床诊断,不要纠结于一些没有临床意义的描述性的内镜诊断。至于哪些炎需要引起重视,哪些完全可以忽略,还是需要由专门的医生来给予解读。希望阅读完本文之后,不要再有患者或非消化病专业的医生再为内镜报告中的贲门炎,十二指肠炎或直肠炎等诊断而“自寻苦恼”了。本文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消化内科 孙曦点击链接,即可问诊:https://www.healthjd.com/teacher?id=198710288180

  • 近日,多地迎来高温天气。据中国天气,7月12日至14日,江南、华南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省份最高气温可超37℃,湿度较大,夜温也在27℃以上,或将24小时体验桑拿天。     白天温度高我们都知道注意避暑,但“夜晚高温”却往往被忽略。尤其是老年人不舍得使用空调、电扇,往往可能带来健康问题。   被忽略的“夜晚高温”或更凶险   1. 夜晚高温增加死亡风险   2022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团队联合多国研究学者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夜间热量强度与居民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使是在日平均气温不变的情况下,与非高温夜晚相比,高温夜晚中居民的死亡风险仍要高出40%-50%,这说明夜间高温对健康的影响很有可能独立于日均气温。   研究截图   2. 夜晚高温干扰睡眠   夜间高温还会干扰睡眠。2022年刊发在《细胞》杂志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人们热醒的次数正变得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夜间温度升高会使平均每人每年减少44小时的睡眠时间。   在气温超过30℃的夜晚,人均睡眠时间减少了约14分钟;哪怕夜晚气温只是超过了25℃,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可能性增加3.5%。尤其对老年人和女性来说,睡眠水平受温度上升影响更为明显。   研究截图   3.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夏季睡不好的危害性比其他季节更大,因为人体白天出汗较多,若晚上再失眠,会引起心肌缺血、血压增高,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灵敏在7月4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示,高温天气更易诱发中风,而热夜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40%-50%。需要随时警惕中风风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遇到“夜间高温”,我们该如何做?   1. 空调试试睡眠模式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资环所所长黄荣2023年在接受楚天都市报采访时建议,夏天白天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晚上设置在28℃,既省电,体感也舒适。   睡眠时可以使用睡眠模式,风速自动调到最小,防止晚上睡觉大风量导致感冒,同时内机的噪音也会降到最小。   2. 使用电扇别对着人吹   想要吹着舒服还降温凉快,应该把风扇对着窗外去吹,而不是直接对着人。这应用了“伯努利效应”。当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的情况。   3. 睡觉之前冲个热水澡   2019年《睡眠医学评论》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睡觉前1-2个小时洗澡,可以平均加快10分钟的入睡速度,而40℃-42.5℃温度左右的水洗澡是最佳的,可以显著改善整体睡眠质量。    研究截图   热水澡可以刺激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增加从身体躯干到手、脚等外围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热量有效排出,所以洗热水澡后,体温反而会逐渐下降,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2个小时。   4. 保持心理上的“凉爽”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杨可冰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幅度增大,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与人交流放慢语速,不急不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情绪转移,看看情景喜剧,听听相声之类的。   5. 睡觉之前注意喝杯水   江苏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肖辉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则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6. 日常试试喝杯助眠茶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孙丽红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可将莲子芯与绿茶同冲泡,夏季天气炎热,睡眠难安,心烦者,不妨常饮。至于常出差之人,可以将莲子芯20克、绿茶30克,分别分成10等份,装入茶包中,随身携带,时时冲饮。⑪此外,睡前尽量别喝浓茶和酒精类饮品,高温环境下更影响睡眠。   7. 高温天气提前拉窗帘   如果卧室下午或傍晚依旧阳光充足,则可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提前拉上遮光窗帘,这样室内升温会慢下来,相对更加凉快。   本文综合自: ① He C, Kim H, Hashizume M, et al. The effects of night-time warming on mortality burden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 modelling study. Lancet Planet Health. 2022 Aug;6(8):e648-e657. doi: 10.1016/S2542-5196(22)00139-5. PMID: 35932785. ② Minor K, Bjerre-Nielsen A, Jonasdottir S S, et al. Rising temperatures erode human sleep globally[J]. One Earth, 2022, 5(5): 534-549. ③ 2022-08-01  广州日报《三伏天热到失眠?试下按摩助眠穴》 ④ 2023-07-05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高温天气持续,夜间高温死亡风险更需提高警惕》(刘颖琪) ⑤ 2023-07-11 楚天都市报《空调应该开多少度 网友热议专家支招》 ⑥ 2023-06-27 科普中国《一个让风扇秒变“降温神器”的方法,你绝对想不到》 ⑦ Haghayegh S, Khoshnevis S, Smolensky M H, et al. Before-bedtime passive body heating by warm shower or bath to improve sleep: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leep Med Rev, 2019, 46: 124-135. ⑧ 2019-08-18 科普中国《万万没想到!睡前洗澡竟一直是错误的做法?很多人不知道真相…》 ⑨ 2016-08-09 健康时报《别让焦躁毁了这个夏天!》  ⑩ 2016-07-08 健康时报《睡前喝杯救命水》 ⑪2017-07-04  健康时报《饮助眠茶安度夏日》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