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

简介:

汉中市中心医院(原汉中地区医院)是一所成立于1965年的市属公立性综合性医院,作为汉中市最大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全市384万人口、中高级领导干部、外宾的医疗保健重任。医院不仅是全市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和康复的指导中心,还肩负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事故的急诊抢救任务。 心血管内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目前,心血管内科医生人数虽不多,但科室推荐专家杨淑、罗超、崔恒强等均为业内知名专家。该科室专注于治疗高血压病1级(中危)、闭塞性动脉炎、缺血性心脏病等相关疾病,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 汉中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配备了西门子PET-CT、美国GE回旋加速器、西门子双源CT、飞利浦双探头ECT及飞利浦1.5T和3.0T高场核磁共振等先进设备,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此外,医院还拥有纳里健康云平台胸痛中心及心电图会诊中心,为我市分级诊疗和优质资源下沉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汉中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是国家卫计委和省、市政府部门认定的国际医疗救援定点医院、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市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汉中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竭诚为您服务,守护您的健康!

心血管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罗超
罗超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心内科临床及心内科介入手术工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
崔恒强
崔恒强

硕士研究生学历,2021年毕业后于心血管内科工作至今,从事介入工作3年,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治。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治。
杨淑
杨淑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毕业后从事心血管内科相关工作,临床工作五年余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心衰,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常见多发病
心血管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 *永春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Thu Sep 12 11:39:01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梓均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Tue Sep 10 13:32:29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Fri Sep 06 15:35:22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文戈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Wed Aug 07 12:53:25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红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Tue Jun 04 11:56:53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艳涛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Mon May 20 16:57:02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海
    回复质量:非常差服务态度:非常差回复速度:非常差
    Sat May 18 13:50:41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佩群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Thu May 16 10:17:38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玮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Mon May 13 16:49:53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东东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Mon Mar 25 15:32:28 CST 2024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心血管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心血管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2018年5月份,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发布了一项最新指南[1],推荐意见指出,一般人群从45岁就可以开始结直肠癌的筛查(有条件推荐),50岁以上人群定期筛查结直肠癌是强推荐。指南还指出:① 身体健康、未来预期寿命超过10年的人群,应持续筛查至年龄75岁;② 针对76岁至85岁的人群,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意愿、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情况,制定个体化筛查策略;③ 年龄大于85岁的人群,不推荐继续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的方法有:每年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每年进行高灵敏度愈创木脂大便潜血测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CT结肠造影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柔性乙状结肠镜检查。

     

    ACS新指南引争议

    如果按照这个新指南提出的筛查建议,美国可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人群数量增加了2200万,指南发布后也引起了关于筛查风险获益以及对医疗资源影响的讨论。

     

    50岁以下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直接有效性证据很少,大多数证明结直肠癌筛查益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证据都是针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这次指南更新的内容是基于2017年一项对SEER数据库(注:美国权威的癌症统计数据库)的分析结果[2],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40-49岁人群结直肠癌(即早发结直肠癌)发病率相对增加了22%,从5.9例/10万人年增加到7.2例/10万人年。虽然看起来数字增加了,但是众多专家对提前筛查年龄持批评态度,因为50岁以下的人群发生结直肠癌的绝对风险依然非常低,而且缺乏支持这个年龄组进行筛查有效的有力证据。

     

    修订后的这一指南建议,并未考虑提早筛查年龄带来的社会成本增加,不论是医疗花费还是医疗资源都会从疾病风险更大的人群中分散出去,疾病风险更大的人群才是筛查的重点对象。

     

    年轻成人结直肠癌风险有多高?

    在上述背景下,《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学年鉴)期刊上近期发布了一项新报告[3],对SEER数据库进行一次更新、更全面的分析,描述了年轻成人的结直肠癌风险,包括20-29岁、30-39岁、40-49岁以及50-54岁年龄组的人群。

     

    2017年的SEER数据库研究将“结直肠癌”作为一个整体,而在近期的这项报告中,作者将结直肠癌腺癌(筛查的主要类型)和其他组织学类型的结直肠癌分割开来,后者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不推荐对这个类型进行筛查)。新报告的分析表明,既往研究中提到的结直肠癌,4%到20%不是腺癌,而是类癌。既往研究中早发结直肠癌中发病率增幅最大的部分,即直肠癌,多达34%是类癌而并非腺癌。

     

    针对癌症预防性干预措施(如癌症筛查)的指南建议,应基于癌症绝对风险和筛查后绝对风险降低的数据来制定。这项新报告给出的结果很有价值,因为它阐明了结直肠腺癌的风险要低于ACS指南中估计的风险,基于这项新数据,2018年ACS指南中估计的45岁至49岁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应下调。

     

    有必要对50岁以下人群进行筛查吗?

    40至49岁人群的结直肠癌绝对风险为7.2例/10万人年,约为50至59岁人群的三分之一,60岁及以上人群的十分之一。结肠镜检查相关的30天死亡率估计为3/10万检查。由于没有针对40至49岁人群的临床筛查试验,因此无法量化该年龄组筛查带来的获益,只能基于模型来估算。即使是乐观的情况,假设在40至49岁的人群中进行筛查可将CRC发病率降低达50%,计算一下,每10万例结肠镜检查导致3例死亡的危害,也超过了每10万人年可避免3.6例结直肠癌发生的收益。此外,对45至49岁年龄组筛查的成本也会很高。

     

    正如最新报告指出的那样,类癌不是结直肠癌筛查的目标,但这一发现还值得进一步思考。类癌通常为惰性,比大多数其他癌症类型的预后更好。这项新研究发现,类癌的发病率上升最快的人群是年龄在50至54岁之间的人群,这类人群的筛查已经很普遍了。因此,筛查确定了大多数类癌,代表了多数都是偶然发现的。实际上,很多可能是被过度诊断的肿瘤,这也增加了筛查的负担和危害。

     

    2020年10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了结直肠癌筛查建议的更新[4],该建议考虑将结直肠癌开始筛查的年龄降低到45岁。自2016年USPSTF指南更新以来,未出现任何新的有力证据可证明50岁以下人群进行筛查的有效性。和2018年ACS指南一样,工作组完全依赖模型估计。上述新报告提供的新数据应促使研究人员重新计算对筛查的益处和危害的估计。

     

    毫无疑问,早发性结直肠癌是一个重要但仍知之甚少的领域。但是,也不应该根据次优数据来制定筛查决策,尤其是当这一建议可能影响数百万人时。ACS在2018年指南中将该建议标记为有条件推荐(B级)。尽管这样看起来比较严谨,但在美国,45至49岁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已经增加了50%以上。一些患者不管其推荐强度如何,只会关注指南推荐的内容。许多医疗机构也在不完全了解数据或潜在影响的情况下,迅速遵循了新的指南建议。

     

    结合《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新报告的数据,并考虑到基于建模数据制定指南推荐意见的不确定性,评估50岁以下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益处时,应格外谨慎。结直肠癌筛查在年轻成人中的功效,仍不确定,要求进行更严格的临床试验,而不是广泛实施指南推荐。

     

    参考文献:

    1. CA Cancer J Clin. 2018;68:250-81.

    2. CA Cancer J Clin. 2017;67:177-93.

    3. Ann Intern Med. 15 December 2020. doi:10.7326/M20-0068

    4.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Draft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5. Ann InternMed. doi:10.7326/M20-7244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梁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流行病学。

  • 近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了2021版《糖尿病诊疗标准指南》,新指南中关于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以及治疗与成人糖尿病不同,为此,指南特别发布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标准诊疗推荐。

     

    营养治疗

    建议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治疗。

    监测碳水化合物摄入是实现最佳血糖控制的一项关键。

    由经验丰富的注册营养师开展全面的营养教育,每年更新一次,建议营养师评估与体重状况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有关的热量和营养摄入,并告知患者应该选择哪些营养素。

     

    运动

    推荐所有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每天进行60分钟中到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天高强度肌肉强化和骨骼强化活动。

    确保患者运动前的血糖水平为90-250 mg/dL(5.0-13.9mmol/L),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可补充碳水化合物,根据计划的活动类型或强度进行个性化锻炼。

    应教育患者在运动期间和运动后预防低血糖的策略,包括运动前减少餐时胰岛素剂量,减少基础胰岛素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使用持续血糖监测等。

    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频繁血糖监测对于预防、检测和治疗运动期间低血糖和高血糖很重要。

     

    血糖控制

    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即每日多次注射或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

    所有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应该多次自我监控血糖水平(每天6-10次),包括进食前,入睡前,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锻炼、驾驶、出现低血糖症状等。

    实时连续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是降低和维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或缓解低血糖的有效策略。

    某些情况下,间歇性扫描式持续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地取代自我血糖监测。

    自动化胰岛素输送系统可被考虑用于改善血糖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必须个性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重新评估。对于许多儿童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是合适的。

    较不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如<7.5%)可能适合:不能明确表达出低血糖症状的患者;未察觉到的低血糖;无法获取胰岛素类似物、先进的胰岛素给药技术或连续血糖监测;不能定期检查血糖。

    较不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如8%)可能适用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有限或治疗弊大于利的患者。

    如果进一步降低目标时,患者没有严重的低血糖,未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或增加诊疗负担,可以合理地为个别患者建议更严格的A1C目标(例如,<6.5%)。

    建议将最近14天内的连续葡萄糖监测指标(血糖变化幅度较大的患者应更长时间),尽可能与糖化血红蛋白结合使用。

     

    筛查和诊断

    对于超重或肥胖且有一个或多个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应考虑在青春期开始或10岁时(以较早者为准),对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进行筛查。

    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应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重复检查,如果BMI增加,则检查频率增加。

    空腹血糖、75g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可用于检测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管理

    生活方式因素

    应向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及家属提供综合生活方式干预计划,并与糖尿病治疗相结合,以实现减重7-10%的目标。

    与所有儿童和青少年一样,应鼓励有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参加60分钟的中到高强度的体育活动(每周至少3天肌肉和骨骼力量训练),并减少久坐行为。

    与所有儿童一样,有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的饮食应侧重于健康饮食模式,减少摄入高热量、缺乏营养的食品,特别是含糖饮料。

     

    血糖目标

    家庭血糖监测方案应个体化,并考虑到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

    每3个月评估一次血糖状况。

    对于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仅口服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合理A1C目标为<7%。更严格的A1C目标(如<6.5%)可能适合个别患者,例如进一步降糖没有出现显著低血糖或其他治疗不良反应。

    如果低血糖风险增加,可能需要制定较不严格的A1C目标(如7.5%)。

     

    药物治疗

    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除了进行营养干预和体育活动等行为外,还应进行药物治疗。

    偶然发现糖尿病或代谢稳定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8.5%,无症状),如果肾功能正常,二甲双胍是首选的初始治疗药物。

    有明显的高血糖血症(血糖≥250 mg/dL [13.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诊断时无酸中毒,且有多尿、多饮、夜尿或体重减轻症状的青少年,应在开始使用二甲双胍时,先用基础胰岛素治疗。

    对于酮症酸中毒患者,应开始皮下或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以迅速纠正高血糖和代谢紊乱。一旦酸中毒缓解,可开始使用二甲双胍,同时继续皮下胰岛素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高血糖(血糖≥600 mg/dL [33.3 mmol/L])的患者,考虑评估高血糖高渗非酮症综合征。

    如果没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家族史的10岁或以上儿童,用二甲双胍(加或不加基础胰岛素)不能达到血糖目标时,则应考虑使用利拉鲁肽(GLP-1受体激动剂)。

    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但未达到血糖目标的患者,应改为每日多次注射基础胰岛素和餐前大剂量胰岛素。

    初始使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的患者,根据家庭血糖监测结果达到血糖目标,超过2-6周的时间内,可以每隔几天减少10-30%的胰岛素剂量。

    不建议使用未经FDA批准的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手术

    对于严重肥胖(BMI>35 kg/m2)、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后仍无法控制血糖和/或有严重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青少年,可以考虑进行代谢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Diabetes Care. 2021 Jan; 44(Suppl 1):S180-S199.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肖靖,2009-2012年就读于301医院内分泌学硕士,2012年毕业后工作于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

  • 夏天阳气出表,万物繁盛,这是阳气出于地表上升到地面的缘故。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内部的阳气也是出到体表的,所以夏天常常感觉很热啊,容易出汗啊,这些都是阳气出于体表的缘故,而阳气出于体表,体内的阳气就少了,胃里面阳气就少了。
     
    所以夏天饮食保健就要注意顾护阳气!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说的就是要保养阳气!那怎么保养阳气呢,首先不能吃凉的东西,冰激凌,冰镇西瓜,冰镇啤酒、汽水,凉菜这些都是寒凉的,吃进肚子里没有充足的阳气的运化,很容易伤脾胃,这也是夏天很容易吃坏肚子的原因!
     
    其次就是尽量不要吹空调,这个也很伤阳气,如果吹的话也不要直吹,温度也要调的高一些,出汗后,不要直接吹空调!还有就是不要洗冷水澡,这些都是伤阳气的行为!
     
    说到饮食禁忌,那么吃什么有益处呢!当然是温性的食物!谚语云:冬吃萝卜夏吃姜,说的就是夏天吃生姜有好处,为什么呢,生姜是温性的,可以温胃中的阳气,这个春夏养阳是同样的道理!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养生的方法了,我们只要遵照去做就可以啦!所以夏天应该吃什么?可以吃火锅,吃了以后会出一身汗,浑身通透的感觉,既可以温阳又可以排毒,可以吃炖菜!
     
    最后呢,强调一下,水果大部分是寒性的,夏天人们很爱吃水果,但是吃多了也很伤阳气,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

  • 点击查看
    å

    一,五谷蔬菜类,主要有竹笋,田菜,卷心菜,胡萝卜,绿豆,韭菜,菜芹,豌豆苗,马铃薯,未加工的谷类,粗粮麦麸面包和绿叶蔬菜有油麦菜,荷兰豆等。

     
    二,是水果类,主要是苹果,橘子,猕猴,桃葡萄,西瓜,香蕉,草莓等。
     

    三,肉类,一些猪牛羊瘦肉,里脊肉与鸡,鸭肉等食物,可以少量吃些瘦肉类是可以。

    四,饮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健康的饮食要求荤素搭配,牛肉猪肉羊肉都是目前人们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吃猪肉能补充优质蛋白,铁和多种维生素。但是这些肉类的烹饪方式可是有讲究,有的肉类吃多了容易引发血管疾病。肉最健康的烹调方式是炖。

    很多人喜欢吃熏制腌制后的肉,觉得这种食品味道更佳。但是如果经常吃过量的熏制腌制等加工肉会缩短人的寿命,这种肉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容易阻塞血管,引发冠心病。而且这类肉中含有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含量高,影响健康。

    熏制的肉类会产生“苯并芘”这种强致癌物,常吃会严重损害健康。很多人都中意的烧烤,食物经过长时间的烧烤之后,本身的营养成分和蛋白质已经流失掉了。而烧烤过程中不但会产生“苯并芘” 等致癌物质,肉类中的核酸经过加热分解还会基因突变,产生致癌物。因此吃肉最健康的烹调方式是炖,熏制腌制的肉一定要少吃才行。

  • 点击查看
    å

           1、忌生冷食物,宜食温热。祖国yi学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月经期食生冷,一则有碍消化,二则易伤人体阳气,导致内寒产生,寒性凝滞,可使经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痛经。即使在酷暑盛夏季节,经期也不宜吃冷饮。月经期饮食应以温热为宜,选用海带、大枣、高梁米、薏苡米、羊肉、苹果等食品,少吃梨、荸荠、菱角、冬瓜、芥蓝、大麻仁等寒凉、滑泻食品。
      2、忌食酸辣刺激食品。月经其间的女士感到特别疲劳,消化功能减弱,胃口欠佳,因此,饮食上应注意食物的清淡和易于消化吸收,避免食用过酸和刺激性较大的食品,如山植、酸菜、食醋、辣椒、芥末、胡椒等。
      3、要防止缺铁,荤素搭配。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不仅参与血红蛋白及许多重要的酶的合成,而且对免疫、智力、衰老及能量代谢等都有重要作用。月经期由于铁的丢失较多,进补含铁丰富的食物非常重要。鱼、瘦肉、动物肝、动物血等含铁丰富,而且生物活性较大,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大豆、菠菜中富含的植物铁,吸收率较低。所以,月经期膳食中应注意荤素搭配,适当多吃些动物类食品,以满足月经期对铁的特殊需要。

  • 怀孕需要健康的饮食才能孕育出健康的宝宝,包括摄入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母亲和胎儿增加的需求。然而,对于许多孕妇来说,饮食中水果、蔬菜、肉类和乳制品的摄入量往往不能满足孕期的需求,并可能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在贫困地区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故临床上建议采取产前营养补充剂作为辅助补充,最常见的补充剂为铁和叶酸复合制剂(IFA),以及新型的多种微量营养素补充剂(MMS),本文对MMS和常规IFA进行相应的实验数据对比,仅供临床参考,临床医生应根据妇女的具体身体情况和经济条件予以开具。

    常规补充剂 铁和叶酸(IFA)是多年来最常用的孕妇营养补充剂,孕妇缺铁是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据WHO估计,贫血影响全球40%的孕妇,世界范围内东南亚区域(49%)、非洲区域(46%)和东地中海区域(41%)的患病率最高。据估计,西太平洋地区(33%)、美洲(26%)和欧洲(27%)的发病率较低。因此,妊娠期间补充铁被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叶酸还建议作为常规孕前及孕期补充,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铁和叶酸(IFA)往往联合补充,建议剂量为每日30mg或60mg铁和0.4毫克叶酸。

    MMS补充剂 MMS包含维生素A 800µg;维生素E 10mg;维生素D 200 IU;烟酸18mg;叶酸400µg;维生素B1 1.4mg;维生素B2 1.4mg;维生素B6 1.9mg;维生素B12 2.6µg;维生素C 70mg;锌15mg;铁30mg;硒65µg;铜2mg;碘150µg。MMS不仅包括铁和叶酸,其中的钙及维生素也是孕妇孕期易缺乏的微量元素,贫铁地区可选择含有60mg铁的MMS作为补充剂。

    数据比较

    较多的微量元素种类可能会导致孕妇产生一定的顾虑,难免出现MMS和IFA安全性相关顾虑,下文中的证据分析主要针对这一顾虑展开(对比差异如下图),数据来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主要研究对象为中低收入国家,其中包含中国,对我国孕妇营养素补充有指导意义。

     

     (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

    孕产妇贫血(妊娠晚期Hb < 110 g/L):WHO证据表明,与IFA补充剂相比,MMS可能对孕产妇贫血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8项试验;风险比[RR]: 1.03, 95%置信区间[CI]: 0.92 - 1.15;高确定性的证据)。

    剖宫产:有证据表明,与IFA补充剂相比,MMS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四项试验;RR: 1.04, 95% CI: 0.76 - 1.43;低确定性证据,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和不精确性而降级)。

    孕产妇死亡率:有证据表明,与IFA补充剂相比,MMS可能对孕产妇死亡率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6项试验;RR: 1.06, 95%可信区间:0.72 - 1.54;低确定性证据,由于设计限制和不精确而降级)。

    小于孕龄儿(SGA):有证据表明,与IFA补充剂相比,MMS对SGA新生儿的风险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15项试验;RR: 0.98, 95% CI: 0.96 - 1.00;中度确定性证据,由于怀疑发表偏倚而降级)。亚组结果和敏感性分析限制在10个研究使用0.4毫克叶酸剂量与总体结果一致。另外9项试验;RR: 0.91, 95% CI: 0.85 - 0.98;中度确定性证据,因设计限制而降级。

    低出生体重:有证据表明,与IFA补充剂相比,MMS可降低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风险(16项试验;RR: 0.88, 95% CI: 0.86 - 0.91;高确定性的证据)。使用0.4毫克叶酸剂量的13项研究的亚组结果和敏感性分析与总体结果一致。另外证据表明,与IFA补充剂相比,MMS补充剂可能降低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风险(10项试验;RR: 0.87, 95% CI: 0.81 - 0.94;中度确定性证据,由于设计限制而降级)。

    早产:有证据表明,与IFA补充剂相比,MMS对早产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16项试验;RR: 0.94, 95% CI: 0.88 - 1.00;中度确定性证据,因研究设计限制而降级)。使用0.4毫克叶酸剂量的13项研究的亚组结果和敏感性分析与总体结果一致。另外证据表明UNIMMAP的效果可能类似于IFA补充剂(10次试验;RR: 1.00, 95%可信区间:0.96 - 1.03;中度确定性证据,由于设计限制而降级)。

    围产期死亡率:60mg铁亚组的证据表明,MMS和IFA补充剂之间很少或没有区别(9项试验;RR: 1.15, 95% CI: 0.93 - 1.42;中度确定性证据),而30mg铁亚组的证据表明,MMS可能与较低的围产期死亡率有关(四项试验;RR: 0.92, 95% CI: 0.86 - 0.98;moderate-certainty证据)。敏感性分析仅限于三个使用0.4毫克叶酸剂量的研究,后一个亚组的效果估计包括无差异的可能性。

    新生儿死亡率:就围产期死亡率而言,新生儿死亡率的亚组结果因IFA补充铁的剂量不同而不同(亚组差异检验:P = 0.08, I2 = 68.4%),因此亚组数据未合并。来自60毫克IFA补充剂亚组的证据初步表明,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小或没有差异(9项试验;RR: 1.22, 95% CI: 0.94 - 1.56);一项敏感性分析仅限于使用0.4 mg叶酸剂量的11个试验(RR: 1.32, 95% CI: 1.05 - 1.65),中度确定性证据(因不精确性而降级)成为支持IFA补充剂的明显差异。然而,对于30mg铁的亚组,证据表明MMS和IFA补充剂在新生儿死亡率上可能几乎没有差异(四项试验;RR: 0.95, 95% CI: 0.87 - 1.04;中度确定性证据,因铁的临床剂量不一致而降级)。

    死产:证据表明,MMS和IFA补充剂在死产方面几乎没有或没有区别(15项试验;RR: 0.98, 95% CI: 0.87 - 1.10;高确定性的证据)。另外有证据表明,UNIMMAP补充剂可能与IFA补充剂对死产率有类似的影响(10项试验;RR: 1.00, 95%可信区间:0.86 - 1.17;低确定性证据,由于设计限制和怀疑发表偏倚而降级)。

    先天性异常:与IFA补充相比,MMS可能对先天性异常的风险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两项试验;RR: 1.34, 95% CI: 0.25 ~ 7.12;低确定性证据,由于设计限制和不精确而降级)。另外证据表明MMS对先天性异常的影响可能类似于IFA补充疗法(一项有1200名妇女参加的试验;RR: 0.99, 95% CI: 0.14 - 7.04;低确定性证据,由于不精确性和设计限制而降级)。

    另外,对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感染和积极妊娠结局的综述中没有相关数据。 

    总的来说,应用MMS除了低出生体重的概率降低了12%(9-14%),产妇、胎儿或新生儿结局没有明显差异。一些亚组证据表明,含60mg铁的IFA补充剂可能与低于MMS的新生儿死亡率有关。其他亚组证据表明,当将MMS与含有相同剂量铁(30毫克)的IFA补充剂进行比较时,MMS可能与比IFA补充剂有更低的围产期死亡率。以上数据差异性并非颠覆性,且存在一定偏差,故临床上应因人制宜,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开具补充剂。

     

     

    参考文献:

    [1]、WHO antenatal care recommendations for a positive pregnancy experience: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update: multiple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s during pregnancy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简介:王琪,郑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方向为医学营养学专业,对临床常见病的营养治疗有深入研究,发表论文4篇。

     

     

     

     

     

     

     

  • 糖尿病(diad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90%以上患者为 2 型糖尿病(T2DM),主要是因为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 机体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表现为血糖升高,以及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症状,或伴有血脂异常等。除了胰岛素分泌异常外,还与遗传因素、血脂代谢异常、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95%的 T2DM并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60%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异常升高,但是临床症状却不明显,甚至毫无症状,被称为无症状 2 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针对这类患者,中医的“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成为诊疗新路径。

    T2DM 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长期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食,使形体肥胖,甘肥厚味蕴而为热,阻滞气机,发展为“消渴”,即临床期糖尿病。对于前期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医命名为“脾瘅”,其病机特点为脾虚失运、谷精壅滞,病情进一步可发展为“消渴病”。《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致之也,名曰脾瘅,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多肥,肥者让人多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对于临床这种“无证可辨”、“未病状态”,《黄帝内经·素问》曰:“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很好的应用其中,体质干预便是其中的一个有效方法,王琦院士根据中医学整体观念将中医体质分为九种,体质是受先天与后天影响,并非一成不变,具有可调节性,通过后天的调节达到机体平衡,从而实现未病先防的目的。

    T2DM 患者体质分 布 特点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9 年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 T2DM 进行体质分类,其中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平和质是主要体质类型。临床调查发现,T2 DM 患者痰湿、阴虚和气虚质人数最多。

    不 同 体质的治 则 方 药

    痰湿质

    一项探讨肥胖人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的研究,发现在 370 例患者中,痰湿体质的发生率是 64. 94%,其中肥胖人痰湿体质的发生率为 98. 93%。如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合理,缺乏运动,过食肥甘厚味、生冷、饮酒,日久损伤脾胃,体内水液运化失司,酿生痰湿,流注脏腑,外溢肌肤,可见形体肥胖,形成痰湿体质,痰湿内蕴日久化热,热伤津液,形成阴虚燥热,可发为脾瘅。

    临床中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增大,面部油脂分泌旺盛,汗出而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厚腻之品,舌苔白厚腻,脉滑。调体法则:健脾化痰、理气化湿,用药可选麸炒苍术、佩兰、茯苓、泽泻、姜厚朴、陈皮、冬瓜皮、玉米须、白茅根、姜半夏、川牛膝、升麻、甘草等。

    湿热质

    王冰注曰:“瘅,谓湿热也。”提到了湿热在消渴发病中的影响。湿热体质的形成:内因主要为个人先天禀赋、湿热内蕴;外因主要表现为外部的气候变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诸多原因导致机体代谢缓慢,代谢废物在体内堆积,久则酿湿,湿热内蕴,使形体肥胖。王冰曰:“膏粱之人内多滞热,外湿内侵,中热相感放在阳旺之体,湿病多归于阳明,阳明为燥土,湿邪易从热化而发湿热。”

    临床中表现为:体形肥胖,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调体法则:清热祛湿,葛根芩连汤为基本方加味,用药可选薏苡仁、滑石、葛根、黄连、黄芩 、栀子、泽泻、川木通、车前草、生地黄、淡竹叶、甘草等。

    气虚质

    该类患者以气虚、脏腑功能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气虚则气血津液输布无力,三焦气化失常,可致水湿内停,痰湿内生,日久可致脾气亏虚,水谷运化失常,水谷精微郁遏中焦,郁久化热,终可致脾瘅。然而,人体的精、气、血、津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气虚影响气血津液运行,易兼夹血瘀、痰浊,临床治疗中也应兼顾其它体质。

    临床中表现为: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调体法则:健脾补气,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药物可选太子参、黄芪、麸炒白术、茯苓、枳壳、升麻、淡竹叶、甘草等。

    阴虚质

    随着病情进展,中焦运化失司日久影响其它脏腑,患者阴津亏虚、燥热偏盛,肾阴亏虚不能濡养五脏六腑,气化失常,亦可见湿热困阻。患者临床表现为:体形偏瘦,手足心热,多食易饥饿,口燥咽干,鼻干,喜冷饮,夜尿增多,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调体法则:滋阴清热,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药物可选: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生地黄、山萸肉 、牡丹皮、山药、北沙参、麦冬、泽泻、菊花等。

    阳虚质

    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脏腑理论来说,疾病日久,伤及阴阳,阳气是安身立命之根本,脾肾阳虚,运化散精功能不良,则痰浊、水饮、湿毒、瘀血等有形之邪丛生,随气机升降出入,阻滞脏腑肢节脉络, 影响脏腑功能,因而变证百出。

    临床表现为: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调体法则:温阳补肾,金贵肾气丸或二仙汤为基础方,药物可选: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干姜、枳壳、炙甘草等。

    平和质

    平和体质患者暂时未出现气血阴阳偏颇体质,临床中可见患者体形健壮,面色、 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主要的调体法则:平调益气阴,药物可选:太子参、麦冬、麸炒白术、茯苓、枳壳、陈皮、淡竹叶、甘草。

    体质干预手段多样,不仅仅是中药治疗,还有食膳、针灸、推拿、气功等等。

    参考文献:“辨病辨体”诊疗模式论治“无症状”2 型糖尿病应用心得[J].中医杂志:1-4.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介绍:吴迪,博士,中医内科学,科研创新项目“中医药防治慢性肠道病 IBS 的研究”,通过临床双盲双模拟RCT研究方案,探讨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腹泻型IBS。和胃降逆方对 NERD 大鼠 PAR-2/TRPV1 信号通路的影响”,从内脏高敏角度探讨和胃降逆方治疗 NERD 的可能机制

  • 我是一个年轻人,曾经因为心肌炎而在医院度过了半个月的休息期。虽然当时医生说我可以口服辅酶Q10和维生素C片来治疗和营养心肌,但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可以扛过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体重开始上升,血脂也偏高,心电图异常,血压也时常升高。最让我担心的是,我有心肌炎的后遗症,会不会需要终身服药或放支架?

    我开始频繁地去医院检查,希望能找到答案。可每次都被告知需要减肥,控制饮食,多运动。可我真的很难做到,尤其是当我看到自己的心电图结果时,总是感到一阵阵的窘迫和焦急。医生说我的心电图问题可能是血管痉挛导致的,需要做血管检查和24小时心电图监测。可我总是担心会被诊断出需要放支架,或者终生服药。

    在一次线上问诊中,我遇到了一个非常耐心的医生。他详细地解释了我的检查结果,告诉我眩晕可能是因为体重过高,血脂偏高,脂肪肝引起的。同时,他也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可能是因为焦虑情绪导致的器质性病变。虽然我一天又没事,爱笑轻松,但我还是很放不下心,总是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医生建议我做冠脉CT和血管彩超检查,排除血管粥样斑块形成的可能。同时,他也建议我去营养科和内分泌科咨询,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最重要的是,他告诉我要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纠结于自己的健康问题。只有当我放下心中的包袱,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在这次线上问诊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心。他们不仅仅是给出治疗方案,更是关心我的整体健康和生活状态。现在,我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并且也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希望能早日恢复健康。

  • 我是一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幸存者,自从手术后,我的生活就被华法林所控制。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服用,生怕出一点差错。最近,我发现自己总是感到疲倦,头晕目眩,甚至连走路都变得困难。于是我决定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我有轻度贫血。医生告诉我,女性的血红蛋白应该在110以上,而我只有102。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感到一丝恐慌。之前的血红蛋白是91,已经很低了,现在还没有恢复正常,说明我的贫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医生安慰我说,缺铁性贫血需要长期补铁,至少半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同时,我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心脏功能是否会因此下降。毕竟,心脏和血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系统。医生告诉我,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和华法林的使用都可能影响心脏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一定会出现问题。只要我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调理,心脏功能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同时,我也尝试了线上问诊,通过互联网医院与医生进行沟通。这种方式既方便又快捷,省去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线上问诊更是成为了我的首选。

    然而,线上问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医生无法直接观察我的身体状况,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信息。所以,我还是会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稳定。总的来说,贫血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它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疾病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扰。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其他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咳嗽,各种药物都试过了,但就是不见好转。胸口疼痛也伴随着我,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每天都感到无力,连走几步路都要蹲下来休息。血压也开始飙升,最高达到180/110,吓得我赶紧吃了降压药。最近三天,情况变得更糟,头晕、浑身乏力,下午打了吊针,吃了热毒宁、左氧氟沙星和天麻,头晕缓解了一些,但心跳依然很快,感觉心脏要从胸腔里跳出来。无论是平静还是走路,心跳都在加速。

    我开始感到非常窘迫和焦急,担心自己的身体出了大问题。于是,我决定去看医生。由于疫情的原因,我选择了在家里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医生很耐心地听我描述了症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询问。虽然我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但医生却从我的描述中找到了线索。他告诉我,我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有病毒感染,胸片也显示有上颌窦炎和肺部的条索影,可能是感染引起的。医生建议我去耳鼻喉科治疗上颌窦炎,同时也要注意休息,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保证睡眠质量。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治疗,几天后,症状有所缓解。医生还告诉我,我的血压需要持续控制,不能忽视。感谢互联网医院,让我在家里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现在,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虽然偶尔还会有些不适,但我知道该怎么去调理和治疗了。

  • 我总是对心电图检查感到紧张和恐惧。每次一坐上那个椅子,心跳就开始加速,达到一百多次每分钟。医生们总是安慰我说这是正常的反应,但我还是放心不下。毕竟,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任何异常都可能预示着大问题。

    在一次体检中,一家医院的医生告诉我我有频发早搏。这个消息让我更加焦虑和疑病。早搏?那不是心脏病的前兆吗?我开始频繁地用手机计数自己的心跳,发现平时在家里心跳都是七十左右,完全正常。可一到医院,心跳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加速。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于是找到了这位心内科医生。他先让我休息了一会儿,然后自己搭了我的脉搏。果然如他所说,心跳很整齐,没有早搏的迹象。他解释道,心电图检查时的加速心跳可能是因为紧张和焦虑引起的生理反应,完全不必担心。

    然而,我的疑病症状并没有因此消失。医生建议我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等,来缓解检查时的紧张情绪。他还告诉我,如果我真的想了解自己的心脏健康状况,可以在家里使用心电图仪进行自我监测,这样就可以避免到医院检查时的紧张感了。

    我感激这位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解答。他的话让我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焦虑和疑病症状可能比实际的健康问题更需要关注和治疗。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习放松技巧,并在家里使用心电图仪进行自我监测。现在,我已经不再害怕心电图检查了,也不再为一些小问题而过度担忧。

  • 我曾经是一名高血压患者,经常感到头晕、乏力,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为了控制血压,我尝试了多种药物,但效果都不理想。直到有一天,我在京东健康上进行了线上问诊,遇到了这位医生,他耐心地听取了我的病情描述,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医生首先询问了我的血压情况,包括最高值、换药前后的情况等。然后,他提醒我说0号药物不适合长期服用,并建议我继续服用缬沙坦和比索洛尔这两种药物。缬沙坦每天一粒,早上起床就吃;比索洛尔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量,高的话加半粒,注意心率别低于55次/分。医生还建议我空腹测量血压,并且每天早晚各测一次。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新的治疗方案。起初,我还是很担心,怕血压会再次不稳定,或者心跳过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的血压逐渐趋于稳定,心跳也变得正常了。医生还告诉我,如果血压仍然低下去,可以停用比索洛尔一段时间;如果心跳过快,可以到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除了高血压,医生还询问了我是否有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疾病。幸运的是,我没有这些问题。医生说比索洛尔对控制心率有好处,并且可以帮助我缓解心跳过快的症状。至于银杏叶提取物这个药物,医生说可吃可不吃,视情况而定。

    在治疗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一天下午我的血压突然升高,头开始胀痛。医生告诉我可以在高血压的时候再吃半粒比索洛尔,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同时,他也提醒我说心跳过快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案,还学到了很多关于高血压的知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现在,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感谢京东健康和这位医生。

  • 我是一名40岁的男性,生活在繁华的珠海市。最近几个月,我总是感到头晕、乏力,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耳鸣的症状。起初,我以为是工作压力大,或者是缺乏锻炼所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重。我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听说高血压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包括心脏病和中风。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首先想到的是在线问诊。通过搜索引擎,我找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并注册了一个账号。填写了相关的个人信息和症状描述后,我很快就收到了医生的回复。医生告诉我,这个药是降血压的,并且适合我这种肝肾阴虚高血压的患者。听到这个消息,我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有一些疑虑。毕竟,药物总是有副作用的,特别是对肾脏的影响。

    我向医生表达了我的担忧,医生非常耐心地解释说,4mg起始的用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同时也不会对肾脏造成太大的负担。医生还建议我每天监测血压,2周左右就能看到降压效果达到最强。如果血压仍然没有降到理想的80左右,可以考虑加量至8mg。这些信息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服用药物,并且每天都在家中测量血压。果然,2周后,我的血压已经明显下降,症状也得到了缓解。医生还提醒我,除了药物治疗外,平时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比如说,需要注意饮食,少吃盐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做一些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等。这些小贴士对我来说非常实用。

    总的来说,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我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健康问题,还学到了很多关于高血压的知识。这种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真的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 我曾经是一名健康的白领,20年前的一次神经衰弱让我开始了漫长的与疾病斗争的旅程。虽然经过治疗恢复了正常,但偶尔的神经病症状还是会困扰我。每当我吃代力新,症状就会消失,于是我一直以为这只是小毛病。然而,近些年来,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代力新不再有效,头痛和失眠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最终,我在一家医院做了头部和颈部核磁检查,结果显示我有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医生告诉我这可能与卵圆孔未闭有关,我开始感到非常焦虑和恐慌。

    我决定寻求第二意见,于是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问诊,我得知卵圆孔未闭的发病率很高,约25%,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手术。只有在排除了其他原因,确定脑梗塞或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有关时,才需要考虑手术封堵。医生还告诉我,如果只是头晕,可能与卵圆孔未闭无关,手术也没有意义。

    我非常感激医生的解释和建议。他们不仅专业而且耐心,帮助我理解了自己的病情,并提供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现在,我已经开始了相应的调理和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及时就医和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多么重要。

  • 我曾经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直到那天我被频发性室性早博所困扰。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只是偶尔的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开始感到窘迫和焦虑,担心这会对我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在西安市的一家医院,我找到了一个心血管科的医生进行线上问诊。医生告诉我,我的心电图显示有室性早博的迹象,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然而,氨碘酮的副作用让我非常担忧,于是我决定寻找其他的治疗方法。

    在网上,我搜索了“不吃药不手术怎么治疗早泄”,结果让我大跌眼镜。原来,这个搜索结果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它指向的是一种男性生殖健康问题,而不是心血管疾病。我感到尴尬和无助,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搜索能力。

    回到线上问诊,医生再次强调了手术的必要性,并解释说手术虽然有复发的可能,但几率相对较小。然而,我的心电图并不能确定早博的具体位置,这让我更加犹豫不决。医生建议我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才能确定最适合我的治疗方案。

    我深知,面对疾病,不能只依赖互联网的信息。于是,我决定前往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选择了手术,并且在术后进行了规范的康复和调理。现在,我的心脏已经恢复正常,生活也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可以提供初步的诊断和建议,但真正的治疗还需要依靠专业的医生和设备。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准确地搜索和获取医疗信息,避免了不必要的误解和困扰。

  • 我总是以为自己很健康,直到那天我收到了基因检测报告。上面显示我有肥厚性先天性心肌病的风险。我的心脏仿佛一下子被揪住了,感觉窒息。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关于心脏方面的检查,这个结果让我措手不及。我开始担心我的未来,担心我是否能活得更长,担心我是否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通过互联网医院,我找到了一个心脏专家。我们进行了一次线上问诊。医生建议我做心超检查,看看是否有肥厚性心肌病的迹象。我紧张地等待着检查结果,生怕自己真的有问题。幸运的是,心超结果显示我没有肥厚性心肌病。但是,医生还是建议我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我们不能忽视自己的身体,不能等到生病了才去关注。基因检测虽然可以预测风险,但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定期检查等方式来控制风险,保持健康。

  • 我母亲的健康问题一直让我忧心忡忡。她的24小时尿量高达1300毫升,虽然饭量、睡眠和精神状态还算正常,但我知道这绝非好兆头。经过一番搜索和咨询,我决定带她去看医生,希望能找到解决方案。

    在网上预约了一个在线问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我母亲的症状和用药情况。根据医生的建议,我们调整了呋塞米的用量,并增加了氯化钾缓释片的服用。同时,医生也开了一些胃药来辅助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无需排队等候,只需通过网络就能与专业医生进行沟通,获取有效的治疗方案。这种模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让我们更容易接受和遵循医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