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年少无知时在影视剧中或者是某明星的八卦新闻中,听说XX无性婚姻,完全是精神爱恋,瞬时感觉高大上,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丰富,尤其是成为专业妇科医生后,在涉猎和接触女性性保健知识方面有所涉猎和接触后,才彻底明白,所谓的“神仙眷侣,无性婚姻”大多数不是有心理缺陷就是有生理缺陷。 一、女性性功能障碍性,是体验一个人作为男性或者女性的方式。(包括生物学特性,情感特征,社会特征); 性保健是生殖健康中最重要的一条的一个方面,强调的就是与性有关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个概念的认识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薄弱,尤其是对女性,对其的性功能障碍长期处于忽视状态。医院有男科治疗男性的性功能障碍,而对女性性功能关注很少。夫妻性生活涉及两性的性健康,广泛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性治疗工作是性保健的方向和内容。女性性功能障碍包括第一 性欲低下第二 性厌恶第三 性欲亢进第四 女性性唤起障碍第五 女性性高潮障碍第六 阴道痉挛第七 性交疼痛 在实际(临床)妇科门诊中,各种女性性功能障碍都能可以遇到,其中的阴道痉挛是典型的可以引起性交恐惧的疾病,更加令人很多患者朋友感到匪夷所思和诡异。小迪就是一个典型case。 “男方不能碰他(她)......”2年前一天,门诊来一对母女,妈妈焦急,女儿忧郁。妈妈神秘地对我说:“徐医生,我是你的好朋友推荐的,请借一步说话。”说话间,她把我拉到无人区(一边)说道:“徐医生,我女儿结婚2年没有怀孕,再不怀孕,男方家会有意见,要露陷。” 我安慰她说了:“生育是男女双方的事,不着急,做个全面检查,找到原因,才好治疗。” 听我这么说,妈妈更加焦急,突然大声地说:“是我女儿的原因,男方不能碰她,碰到她私处就会疼痛抽筋。” 我意识到她女儿小迪可能是患有阴道痉挛症即性恐惧症。 我仔细询问小迪病史:有无早年性经历的创伤,有无错误性观念,性知识宣传。小迪都给予摇头否认。 小迪的爱人是位现役军人,两人是初中同学,毕业后多年失去联系,5年前同学聚会再次相见,自由恋爱3年后结婚,两人感情很好,由于军人的缘故,平时见面机会不多,大多数是电话或者书信传情,在一起的日子里也和其他恋人没有什么区别,花前月下,低语呢喃,亲吻拥抱。但就在新婚之夜,问题就来了。小两口手足无措,一直瞒着家人和朋友,总寄希望下次见面能自动痊愈,但事与愿违。直到今年的探亲假开始了,在小迪妈妈的威逼利诱之下,小迪才哭诉出实情。 我和小迪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小迪劝到妇科检查床上,小迪的第二性征发育很好(正常),我轻抚她的脸庞,肩膀,胸部,上腹,下腹部时,小迪安静的躺着,没有拒绝。当我的手触摸她的阴阜时(经过查体后发现),小迪的脸色变得警觉和紧张,当手指碰到她的外阴时,小迪突然大哭起来,夹紧双腿,并用双手死死护住会阴。 至此,我确定小迪患有阴道痉挛症即性交恐惧症。什么是性交恐惧症?小编将在下篇文章中为您详细讲解。 本文作者:徐成英本文编辑:陈静思原创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

  • 有一位家住天津72岁的女士,前段时间突然发现在咳痰的时候痰里面带血。她的女儿比较警觉,带给她到当地医院拍了胸部CT,结果发现肺部有一个磨玻璃结节,吃了一段时间抗炎药,这个结节没有什么变化。在我们医院复查了CT后她找我看,通过仔细阅读这位患者前后的片子,我觉得这个结节有可能是一个早期肺癌,建议手术切除。   这位女士在我这里办理了住院,我给她做了微创手术,最终的病理显示就是一个浸润性的肺腺癌。她的这个肺磨玻璃结节比较靠近外周,从CT来看,周围也没有出血的改变,她痰中带血和这个结节有没有关系呢?我自己的体会,痰中带血和这个肺磨玻璃结节没有什么关系,也许是咽喉的一些炎症引起的。比较小的肺磨玻璃结节很少引起痰中带血这个症状,这位患者只是女儿警惕性比较高,担心肺里有什么疾病,才及时发现了这个早期肺癌,为这位患者的女儿点赞。      

  • 医生给我开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抽血化验,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整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叶酸、维生素 B6 和维生素 B12 缺乏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之一。其代谢异常使血液水平升高,促进血管及微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进而增加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有什么危害? 目前,普遍认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即超过 15 μmol/L 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促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不仅是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同时也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紧密相关。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患有高血压的概率也会增加。 哪些人容易出现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营养不良、素食、偏食、衰老、嗜烟、长期饮酒、慢性胃肠疾病、肝胆疾病、肾病、恶性肿瘤、药物(甲氨蝶呤、避孕药等)。 如何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1)合理饮食,治疗原发病相比杂食者,素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30%素食者同型半胱氨酸>15 μmol /L 比杂食者高 6%。建议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通过食用蔬菜、水果、豆类、肉类、鱼 类和加工过的强化谷类,合理增加叶酸、维生素 B6 和维生素 B12 的摄入,低脂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停止高血压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且既往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 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3)高血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酌情加用叶酸可能会减少首次脑卒中风险。

  • 来源:临床前线慢阻肺是危害最大的慢性呼吸疾病,2018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成果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从2007年的8.2%上升到了13.7%,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全国总计慢阻肺患者约1亿,相当于40岁以上人群当中每8个人就有1个是慢阻肺患者。慢阻肺除了高患病率,还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占全球慢阻肺总死亡人数的30.3%,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2019年11月20日是第18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健康界就慢阻肺防治方面的内容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杨汀教授。控烟是慢阻肺早期预防的有效措施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误诊和漏诊的现象时有发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禁烟是慢阻肺早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杨汀教授强调,二手烟、职业接触有害气体粉尘、大气污染、厨房油烟、燃料烟雾等都是慢阻肺发病的高危因素。例如,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家庭妇女不吸烟,但是慢阻肺的发病率并不低,究其原因发现与庄稼秸秆等生物燃料有关,主要因为长期暴露在生物燃料产生的烟雾中,导致了慢阻肺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使用清洁能源或者加强室内的通风改造,减少生物燃料暴露的危害等能够改善以上状况。另外,对于职业粉尘暴露者来说,应加强职业防护和定期的体检,将有助于避开危险因素及有利于慢阻肺的筛查。40岁以上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目前,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国家出台的相关卫生政策明确提出,对于40岁以上抽烟、长时间咳嗽伴有咯痰、运动时气急、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粉尘的慢阻肺高危人群,都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对于很多基层地区来说,许多设备不完善,医生对于肺功能仪的了解也不够,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如今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来提高慢阻肺的防控,如尽早识别危险因素,避免长期暴露,对肺功能进行早期筛查和确诊,这样才能使后期药物干预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合理用药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众所周知,慢阻肺急性加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其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死亡风险,是影响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患者一旦出现下呼吸道受累的表现,如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咳嗽、咳脓痰、持续高烧等,很有可能出现了慢阻肺的急性加重,需要及时就医。“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是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另外,环境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气候的骤变、空气污染等等。”杨汀教授还表示,合并症也会致使慢阻肺发生急性加重,如合并肺炎、肺栓塞、气胸等。患者擅自停药和减量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之一,杨汀教授提醒患者,合理规范的用药、提高依从性能够的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信息系统助力患者肺康复康复是慢阻肺患者除了药物以外最重要的治疗干预方法。多数医院会给患者做一些康复呼吸操以及其他康复锻炼措施的培训,为了督促患者在家里也能够坚持康复训练,“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开发了慢阻肺患者居家管理APP。“它使康复指导更加便捷,可以将康复指导的信息通过医生端直接传送到患者的手机端,这相当于医生给患者的康复处方。”杨汀教授补充道,这个APP能够提醒患者每周的锻炼内容和频率,如康复训练的指导视频。杨汀教授认为,只有患者的居家康复和用药治疗都达到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管理目标。另外,APP会定期给患者推送相关的宣教知识,患者也可以通过APP向医生提问,实现患者与医生及时有效的互动。其中APP的疾病管理系统,会每天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患者咳嗽、咳痰、喘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加重,APP则会提醒患者是否发生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并建议尽快就诊。基层患者呼吸康复将实现个体化临床上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管理措施之一是肺康复计划,但根据选取的场所、方法、患者、周期的不同,所获得的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杨汀教授表示,不同的慢阻肺患者都有其个体化的康复方案。“肺康复强调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制定的处方,包括全面的心肺功能、平衡性、柔韧性以及全身的肌肉耐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估,因此每个人的评估结果都是不同的。“在杨汀教授看来,肺康复综合评估不仅需要运动干预,同时还需要心理干预、营养干预以及睡眠干预等,也需要建设一支多学科团队为患者进行肺康复计划的制定。杨汀教授表示,在基层慢阻肺患者得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呼吸康复个体化走向基层作为重点工作,从而惠及广大患者。 【专家简介】杨汀,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专业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秘书长。受邀任《BM·中文版》、《国际呼吸》、《内科理论与实践》、《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中国医药》等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承担国际合作和北京市科委、首发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等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擅长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诊治。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康复。

  • 就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吗?

  • 通常认为,秋季是疾病的高发季节,不管是伤风感冒、肠胃疾病还是皮肤过敏,只要招惹上,都是让人苦不堪言。但是除了上述这些常见疾病之外,还有一类疾病非常容易被我们忽视,那就是痔疮!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秋季如何防治我们的“难言之隐”吧! “十人九痔”是指痔疮的发病率高,据有关数据显示,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其中20岁~45岁的人较为多见。 可你知道吗?“十人九痔,无需去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无需治疗是指没有表现出症状的痔疮,而一旦有了出血、脱出、疼痛等症状,却拖延不治,只能加重自身痛苦,也给健康造成危害。 防治痔疮的方法很多,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去做,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痔疮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痔疮的病人,也可以使其症状减轻,减少和防止痔疮的发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是贮存和排泄粪便的地方,粪便中含有许多细菌,肛门周围很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诱发肛门周围汗腺、皮脂腺感染,而生疮疖、脓肿。女性阴道与肛门相邻,阴道分泌物较多,可刺激肛门皮肤,诱发痔疮。因此,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每日温水熏洗,勤换内裤,可起到预防痔疮的作用。2.预防便秘 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时间有早、中、晚饭后的不同习惯。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软便,不干不稀,排便时不感到排便困难,便后有轻松舒适的感觉,这表明胃肠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结坚硬,不仅排便困难,而且由于粪便堆积肠腔,肛门直肠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而使痔静脉丛曲张形成痔疮。为防止大便秘结,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调配饮食:既可以增加食欲,纠正便秘改善胃肠功能,也可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日常饮食中可多选用蔬菜、水果、豆类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饮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及酒等。(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健康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随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结肠反射,结肠可产生强烈的“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便产生便意。所以,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疮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晨起喝1杯凉开水能刺激胃肠运动,预防便秘。另外,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因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习惯性便秘。(3)选择正确治疗便秘的方法:对于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采用合理调配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加以纠正。对于顽固性便秘或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3.加强锻炼经常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气功、踢毽子等,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对于痔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可以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结,预防痔疮。4.孕期保健女性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因此怀孕期间应定时去医院复查,遇到胎位不正时,应及时纠正,不仅有益于孕期保健,对于预防痔疮及其他肛门疾病,也有一定的益处。另外怀孕女性一般活动量相对减少,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粪便停留于肠腔,粪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诱发痔疮。因此怀孕期间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5.其他方法腹压增高,可以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痔疮。临床上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很多,如腹腔肿瘤压迫腹腔内血管,可以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痔疮。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可致肛门直肠血管扩张,而引起痔疮,此时应首先治疗肝硬化。不应急于治疗痔疮,因为肝硬化缓解后痔疮症状是可以改善的。

  • 据新闻媒体报道,江苏30岁的张先生连续打了4个多小时麻将,一直久坐着不动,等到打完后想站起来,发现腿已不听使唤了。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左腿大动脉形成一条40多厘米的血栓,多亏医生及时将血栓取出,才使得张先生免遭截肢之苦。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呢?为什么坐久了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呢?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即静脉内形成了血凝块,简称VTE。在深部的静脉形成血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当静脉内血凝块脱落并随血流移行到肺部,就会形成肺栓塞,简称PE。DVT和PE统称为VTE,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潜在的致死原因。VTE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范围VTE的发生接近1,000万例,涵盖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久坐会形成血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张艳副主任医师早前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表示,由于下肢远离心脏,长时间坐着保持不动的姿态,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易产生血液瘀滞,甚至处于几乎静止状态,因而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有疼痛感,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有站立时沉重感。静脉血栓症状会由轻到重逐渐变化,如果早期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引发肢体反复肿胀,甚至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哪些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种族和性别,某些因素会增加发生血栓的风险。以下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1、接受过手术治疗,特别是髋部、膝部以及肿瘤相关手术的患者;2、 长期久坐不动,包括卧床、长途旅行等 3、 年龄超过60岁; 4、家庭内有血栓家族史的情况; 5、 肿瘤患者,接受过化疗; 6、 服用雌激素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HRT等; 7、其它因素,例如:肥胖、妊娠或分娩、 吸烟、过量饮酒等等。

  • 糖尿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很多儿童患上了糖尿病。这和孩子们平时的饮食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有时候家长出于溺爱心理而不对孩子的饮食进行控制和引导,导致儿童出现一些肥胖病症,进而为糖尿病埋下了隐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儿童糖尿病的饮食问题: 儿童爱吃两类食物当心糖尿病 儿童患糖尿病有几大原因:有的是因为遗传;有的是环境卫生问题,造成病毒感染;还有就是肥胖。肥胖除了遗传因素,最重要的还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爱吃两类食物的儿童,更容易得肥胖症,进而患上糖尿病。这两类儿童分别是爱吃洋快餐的以及爱喝碳酸饮料的。 1、常吃洋快餐 据有关专家介绍,糖尿病近几年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主要是与年轻人长期超量吃糖和高脂肪食物从而引致肥胖分不开的,饮食不当是祸首。“儿童得糖尿病和他们平时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专家说,现在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吃炸薯条、汉堡包等高热量、高油脂而又难消耗的食物,而且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吃得多,活动少,体重上升得特别快,结果容易出现血糖过高,从而引发儿童糖尿病。 2、长期喝碳酸饮料 事实上,含糖饮料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一项研究发现,多喝含糖饮料,即便没有导致体重增加太多,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增加。专家指出,易被人们忽视的事实是,市面上的含糖饮料普遍含热量较高,它们与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早已被学界关注,不单是其中的蔗糖,普遍添加的果糖、糖浆等甜味物质都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要预防糖尿病,儿童最好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儿童可尝试粗粮面包 平时比较胖的儿童可以通过多吃粗粮面包来补充镁元素,降低II型糖尿病的出现,这是因为儿童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镁的偏低,通过补充血镁可以有效的保护胰岛素功能。现已明确,2型糖尿病的发病,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受损和胰岛素抵抗往往同时存在,而且在发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可能起更主要的作用,因此镁多的孩子胰岛素抵抗可能会较轻。镁的保护作用对胖孩子效果更明显,让孩子服用镁补充制剂或富镁食物,可以大大降低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生。 粗粮面包含有比较丰富的纤维素,比较容易消化,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是比较有效的肠胃清洁员,尤其是当吃过鱼等荤食之后比较适用。除了粗粮面包,含镁多的食物还有全谷类、坚果类及绿叶蔬菜,如玉米、高粱米、粟米、大麦、荞麦、黄豆、黑豆、绿豆、赤小豆、蚕豆、桂圆、香蕉、苋菜、苜蓿、黄花菜及牛奶。 专家发现肥胖儿童易患上糖尿病疾病的原因主要是体内对镁元素的缺乏所导致的,所以在平时的饮食过程中妈妈可以通过对孩子饮食的监督,多食用含镁较丰富的食物,变着花样,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预防糖尿病了。 怎样预防儿童糖尿病 1、新生儿和婴儿早期不吃牛奶。一些研究发现,新生儿喂食牛奶者,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牛奶蛋白刺激儿童产生牛血清抗体有关。根据推测牛血清抗体对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宿主细胞表面蛋白起抗原抗体反应,可诱发I型糖尿病。 广告2、提倡膳食平衡。无论是何种疾病,好的饮食都起到预防作用,因此专家提倡孩子首先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入。膳食纤维有益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蛋白构成,因此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蔬菜应该首选。其次,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人尤应注意避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过多。 3、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锻炼身体在预防糖尿病中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让孩子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4、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教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积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对于预防疾病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共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