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神经外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神经外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神经外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HPV11 长了尖锐湿疣,能否自己转阴是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尖锐湿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可发生在人体的外阴、肛门、会阴等多个温暖潮湿的部位。很多人对这种疾病感到恐惧和困惑,希望它可以自己好。但是,根据医学研究和临床观察来看,尖锐湿疣几乎是不可能自己康复的,仅有的自行消失的案例也一般发生在孕期感染的孕妇产后出现。因此,该病一般都需要及时治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由于 HPV 病毒的感染会导致细胞变异,使之形成皮损增生。那么,尖锐湿疣在人体感染的局部存在就意味着病毒依旧活跃,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它无法自愈的原因。当然,尖锐湿疣的确存在自己消失的可能,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是这完全取决于病情轻微程度和自身免疫力的强弱,在免疫力较弱的情况下,病情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会持续发展,不仅会增加病人的痛苦,还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如果不加治疗,尖锐湿疣还会带来其他的潜在风险。HPV 是一种高度多变的病毒,有些高危型的亚型还会增加发生恶性病变的风险。比如,高危型的 HPV16、HPV18 就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医学研究发现,约有 70%的宫颈癌患者也同时感染了 HPV。虽然尖锐湿疣本身与宫颈癌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尖锐湿疣一旦出现,就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尖锐湿疣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中医中药等,治疗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性和个人身体情况。对于一些担心治疗过程痛苦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尖锐湿疣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需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性接触。

    综上所述,HPV11 形成的尖锐湿疣一般是不会自行消失的,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以避免其带来的其他潜在风险。同时需要加强自身的免疫力,保持个人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也能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对于发现尖锐湿疣患者,朋友或家庭成员应该给予同情和理解,避免主观猜测或传播谣言,给患者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 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不注意颈椎保健,导致目前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长时间颈部处于一个姿势、伏案工作、操作电脑、低头看手机、高枕等易造成颈部肌肉劳损、颈椎退变。

    1.颈椎病的最初表现是什么?

    患有颈椎疾病的病人最初的表现常常是颈肩部疼痛和手部麻木,有的表现为头晕,甚至走路不稳。日常生活中出现颈部后方疼痛的症状,则应警惕颈椎病的发生,是机体对疾病的预警信号,是该让颈椎休息休息了。当只是存在颈肩部不适的时候,大多都是劳损导致的肌筋膜炎,若不在早期加以控制,会形成慢性疼痛,容易反复发作,留下“病根”。

    2.俗话说“高枕无忧”,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从医学角度上看,长期使用过高的枕头,容易诱发颈椎病。这是为什么?从侧面来看,正常人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存在向前凸出的生理曲度。枕头过高会使得颈椎过度前屈,颈椎后方的肌肉和韧带长期在此状态下易发生劳损,前方的间盘压力较大而造成间盘老化退变。长此以往,增生退变的结构对脊髓、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出现颈肩痛、上肢麻木、头晕或走路不稳等颈椎病症状。

    枕头的长度一般以平卧时超过自己的肩宽 10-16 厘米为宜,高度通常以头颈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或略低为标准。对于习惯侧卧的人,枕头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一侧肩膀高度一致为宜。因此,高枕并非无忧。无论是颈椎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睡眠时都不应该使用高枕。

    如何从身边做起,预防颈椎病?

    1.改变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避免颈椎长时间维持在一个姿势下,保持脊柱的正直。

    2.加强颈肩部肌肉力量的锻炼,游泳就是比较好的颈肩腰背部肌肉锻炼的运动方式。平时可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锻炼肌肉力量。有利于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保护颈椎间盘和小关节。

    3.注意颈肩部的保暖,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空调温度过低。

    4.科学合理选用枕头,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避免头颈部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

    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

    符合生理的姿势就是好姿势,颈椎正常存在生理前凸。在颈部屈曲的情况下,颈椎间盘内所承受的压力比自然仰伸位大,从而易加剧颈椎间盘退变。虽然不能不工作,但可以通过工作状态的调节来达到预防颈部不适的目的。

    首先,应调整桌面的高度和倾斜度,原则上应使头、颈、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视线平视前方或略微仰视 5°-10°,避免头颈部长时间处于仰伸或屈曲状态下。

    其次,任何时候都不应当长时间固定于某一种姿势下,至少每 1-2 小时能够全身活动 5 分钟左右,待颈部消除疲劳后再继续工作,这样有利于缓解颈椎的慢性劳损。

    中老年人如何进行颈部锻炼?

    很多人认为瑜伽、倒走等运动可以缓解病情,其实有时未必。中老年人无论是颈椎还是全身其他器官,均发生了一系列不可逆的老化退变。因此,中老年人在颈部锻炼时一定要注意强度和运动量,如瑜伽中的许多动作如果不能控制力度反而会损伤颈椎。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倒走增加了不慎摔倒而导致颈椎损伤的风险,因此并不适合老年人。

    颈部活动有什么方法?

    1.双手十指交叉抱头后部缓慢后仰,使头部保持仰伸位,维持 10 秒左右,重复 6-8 次。

    2.缓慢左右旋转头颈部,每次维持 10 秒左右,左右交替各重复 3-6 次.

  • 点击查看
    å

    恶性贫血是指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造血系统的疾病,治疗上主要包括补充维生素 B12、补充叶酸、病因治疗等,且需要注意长期治疗,不能随意中断用药。

    1.补充维生素 B12: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 B12。对于轻度到中度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口服维生素 B12。但对于严重缺乏或吸收障碍的情况,可能需要肌肉注射或经静脉给药,以确保足够的维生素 B12 被吸收到体内。

    2.补充叶酸: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中,有时也需要补充叶酸,叶酸是另一种重要的 B 族维生素,有助于红细胞的生成和分化。

    3.病因治疗:根据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有时需要针对导致维生素 B12 吸收障碍的其他疾病进行治疗。例如如果是由于自身免疫性胃黏膜炎引起的,可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和改善相关症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定期进行复查。

  • 所谓宫外孕,是指在宫腔以外任何地方发生的妊娠,比如输卵管、宫颈、卵巢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异位妊娠的位置,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宫外孕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腹痛、阴道流血的情况,这些情况与流产极为相似,那么,宫外孕会发生自然流产吗?

    如果女性朋友发生宫外孕,是不是会存在自然流产的情况,一般轻下,宫外孕是很难发生自然流产的,宫外孕最常见的就是输卵管妊娠,宫外孕胚胎在输卵管中生长,容易对输卵管管壁挤压,造成劈裂大出血的情况,所以,在胚胎生长过程中,阴道会有少量阴道流血情况,并且腹部也会出现腹痛的情况。腹痛与阴道流血都易与先兆流产及自然流产的症状相似,有些女性只自行在家中使用妊娠试纸发生怀孕,但从未到医院检查,宫外孕不能排除,出现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后,就自行到药店买药保胎治疗,或已经知道自己是宫外孕,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的情况,就以为是宫外孕自然流产了,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发生宫外孕是不能发生自然流产的。

    宫外孕若没有行手术取出胚胎,胚胎的结局只是被杀死、机化,但大多数情况下宫外孕一旦发生,其逐渐增大,会增大输卵管破裂、出血,甚至会出现休克,危及生命安全,所以一旦发生宫外孕一定不要放任不管。

  • 发烧指的是发热。耳温枪 37.5℃不算发热。耳温枪采取的是红外耳式测量法,通过测量耳部温度,明确是否存在发热情况。一般耳温枪正常温度范围应为 36~37.5℃,如果为 37.5℃,在正常范围内不算发热,可能是环境温度比较高或刚运动之后,体温相对较高。如果用耳温枪测量体温超过 37.5℃,算发热,此时测量腋下体温,一般会超过 37.2℃,并且出现打寒战、头痛等症状。

    如果为低热可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例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

    如果为中高热,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例如布洛芬颗粒、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当体温持续性升高时,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可及时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以便明确原因。

  • 有过高危性行为的人,特别是有过肛门性行为的人群,当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肛周部位长出了菜花状的增生物,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感染上了人瘤病毒(HPV)所导致的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

    我们通常把发生在肛门部位的尖锐湿疣称之为"肛门尖锐湿疣"或者"肛门疣"。

    那么,当出现肛门长菜花状疙瘩时,应该如何分辨出来是否尖锐湿疣病情呢?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进行鉴别诊断:

    1. 医生肉眼观察。不管是发生在外阴生殖器,还是肛门部位的尖锐湿疣病情,只要局部皮损很典型,长出的是菜花状、鸡冠状、状外观的赘生物。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就能分辨出来真假尖锐湿疣,直接就可以帮你诊断出来。当然,肉眼观察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不典型的皮损是不能妄下结论的。
    2. 醋酸白试验。通过医用醋酸白溶液涂抹于疑似皮损区域,再观察 3 到 5 分钟或更长时间,发现有明显致白的现象,则判定为"阳性",不发白则判定为"阴性"。阳性被认为是尖锐湿疣。但是,这个检查方法特异性不强,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可能导致误诊。因此,临床上做醋酸白试验需要结合皮损特征或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诊断。
    3. HPV 分型检测。HPV 分型检测目的是查出感染者局部所感染的人瘤病毒的型号,以此作为参考。同时,也有 HPV 定量的检测,能够查出感染病毒的含量。当然,这个检查也仅作为参考,不可作为诊断尖锐湿疣的根本依据,也需要结合局部皮损或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
    4. 病理组织活检。病理活组织检查是目前检测尖锐湿疣的金标准,准确度高,不易误诊。如患者局部有皮损的情况,建议病理检查是必须要做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诊断尖锐湿疣,另一方面,也可以排查局部皮损中有无恶性病变。

  •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贫血,可以挂内科、血液科或内分泌科。其中内科和血液科通常负责处理与贫血相关的问题。

    1.内科:内科医生是最常见的初级医疗保健提供者,他们可以进行初步评估,并可能会推荐进一步的检查或转诊至其他专科医生。

    2.血液科:血液科专家专门处理与血液相关的疾病,包括贫血。他们可以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和诊断,并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血液检查,如血常规、铁代谢指标、维生素 B12 和叶酸水平等。

    3.内分泌科: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导致贫血。内分泌科医生可以评估这些潜在的原因,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请注意,具体的科室选择可能因医院和地区而异。如果不确定应该挂哪个科室,建议先就诊于内科,医生会根据症状和病史进行初步评估,并可能会推荐进一步的检查或转诊到其他专科医生。

  • 点击查看
    å

    血糖在7.1还是一个不够理想的血糖,我们需要的是让血糖控制在6.1以下,6.1是一个完全正常的血糖值,血糖低于6.1是一个完全正常的血糖,而血糖在6.1到7.1之间,还是属于一个叫做空腹的葡萄糖受损,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1,就可以诊断为2型糖尿病。

  • 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效果也不一样。我们也会碰到一些治疗许久仍未痊愈的患者来诊,他们有的一直打激光、打针输液,还有的一直涂抹外用的腐蚀性药物。

    尖锐湿疣属于皮肤性病,但归根结底它也属于皮肤病的大范畴。根据临床经验得知,对于发生在表皮细胞的性病尖锐湿疣,需要遵循“外治为主,内治为辅”的原则。

    临床上,激光治疗是一种使用较广的方式,调查表明物理激光治疗后复发率在 60-80%,多数集中在术后的 1-3 个月里出现复发症状。如果因为手术中、术后护理的不当,复发率可能更高。而打针输液的作用就更加微小了,不能直接针对尖锐湿疣起到好的效果,都是难以根治的。

    建议初发或复发的尖锐湿疣患者选择 2011101665723 号专利中医组方,标本兼治,去疣清毒,从根本上治好尖锐湿疣,防止疾病反复发作。

    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效果也不一样。我们也会碰到一些治疗许久仍未痊愈的患者来诊,他们有的一直打激光、打针输液,还有的一直涂抹外用的腐蚀性药物......

  • 人工合成材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来源广泛,可批量生产,可控降解速度,易于塑形,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通过调节分子量及其分布以适应不同需要,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能较好地诱导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

    人工合成的支架材料虽然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但其缺点是亲水性差,对细胞亲和力弱,细胞吸附性差,降解速度难以控制,降解产物酸性大,易引起炎症反应。

    目前应用于细胞支架的高分子材料有:

    • 脂肪聚酯,主要有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己内酯及其共聚物。
    • 聚羟基丁酸酯。
    • 氧化乙烯类,包括聚氧乙烯、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聚对二氧六环酮、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
    • 聚氨酯类,如聚氨基甲酸酯等。

    这些生物材料往往被制成多分支网状或多孔海绵状,其内部形成大量三维空间,使得细胞能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营养吸收、代谢物排出,因而有利于细胞成活和基质分泌。

    在人工合成的支架材料的研究中,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主要集中于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在体内降解为羟基乙酸,聚合物中的脂键易于水解,属于非酶性水解,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够促进细胞的黏附、增殖及分化。虽然聚羟基乙酸能很好地诱导、促进软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及分化,但聚羟基乙酸降解过快,使支架整体塌陷,而且由于其降解过快,降解产物羟基乙酸在局部大量积聚,造成局部 pH 值下降,使细胞中毒以致死亡。

    聚乳酸是一种可降解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的高分子材料。与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相比,聚乳酸不仅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有成熟的加工技术。聚乳酸在体内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中间产物乳酸也是体内正常糖代谢的产物,不会在重要器官聚集,因此具有优异的可降解吸收性。但由于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差、降解速度慢、在体内长期存在易引发炎症和肿胀等,同时其不利于维持细胞表现为软骨细胞的形态,产生的细胞外基质的性能不高,须对其进行改性或采用与其他材料复合的方法改善其性能。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