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孙平
孙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外科学博士,国家公派美国UPMC高级访问学者2年;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英文20余篇(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sun+ping%5BAuthor%5D)+AND+union+hospital%5BAffiliation%5D);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及交流多次;参编参译医学专著多部;获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多次。擅长我科常见良恶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及微创治疗。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肝胆外科良恶性疾病(肝癌、胆管癌、胆结石、肝肿瘤、肝血管瘤、小肝癌、肝良性肿瘤、继发性肝肿瘤、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股沟疝、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腹外疝、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道肿瘤、胆囊癌、胆囊良性肿瘤、胆管炎、胆管扩张症等)的规范化诊疗和微创治疗。尤其擅长肝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消融、介入(TACE/HAIC)、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自己相应的联合治疗等。
王从俊
王从俊

医学博士,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美国胰腺病学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科青年组委员等多个学术任职,发表SCI 论文20余篇,最高影响指数10.8,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复杂肝胆胰外科疾病的诊治,胰腺癌,肝癌,胆囊胆管恶性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以及肝胆胰良性疾病的诊治。每年完成胰腺手术200例,肝脏手术200余例,胆道肿瘤100例。完成100例联合半肝切除、尾状叶切除、胆囊癌/胆管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多个手术联合,术后患者恢复都很好。完成复杂肝胆胰外科手术超过2000例,包括腹腔镜下左右半肝,尾状叶,第七段,第八段切除,全腹腔镜下全胰腺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胰体尾切除等。腹腔镜下胆囊癌根治,胆管癌根治等特大手术。
朱卫华
朱卫华

朱卫华,男,主任医师,博士,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冷希圣教授和朱继业教授,从事肝移植供体缺血再灌注的研究,参与完成了北京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大部分肝脏移植手术,同时参加了北京大学器官移植中心《腹部器官移植手册》的编写工作,先后参加多项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梗阻性黄疸、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徐海峰
徐海峰

徐海峰,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访问学者,目前担任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擅长肝胆系统良、恶性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等疾病的诊治,并从事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等科研工作,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多篇文章。担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分会理事,《癌症进展》杂志编委,中国医学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肝胆管结石病学组委员。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肝胆系统良、恶性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等疾病的诊治
周星
周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Davis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协和医院自由创新基金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期刊两篇,中科院二区期刊一篇。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美国加州大学Davis博士后。擅长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脾大、梗阻性黄疸等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尤其擅长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
张建军
张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行政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免疫学会器官移植免疫学分会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器官移植学分会秘书长。 上海器官移植学会秘书,常委。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学进步一等奖。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仅接诊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疾病患者
孟泽武
孟泽武

孟泽武,男,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长期从事肝胆结石、肝胆肿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对肝胆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肝脏疾病:乙肝、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肝转移癌、脂肪肝、肝血管瘤、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 胆道疾病: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内结石、肝钙化灶、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管癌、胆囊癌。 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 脾脏疾病;脾肿大、脾囊肿、脾肿瘤。
马永蔌
马永蔌

马永蔌,男,主治医师,中共党员。2005年,本科,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Medical Doctor,MD),同年留院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工作。2014-2015年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胰腺青年精英俱乐部成员、中国普通外科攀登计划青年学者。目前从事肝胆胰及胃肠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微创外科领域不断探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胆囊结石、肝胆胰消化道良恶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疝。胰腺方面包括胰腺癌、胰腺囊性占位(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IPMN)、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亦包括胰腺受累的各种罕见疾病如VHL病,MEN综合症。肝脏方面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囊肿、肝血管瘤等。胆道方面包括:胆管癌、胆道囊肿等。
马文杰
马文杰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学博士/博士后,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世界内镜协会消化外科联盟西南地区秘书。从事肝胆胰疾病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以负责人身份分别主持: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项、四川大学博士后交叉学科项目1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士后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别在Annals of Surgery、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等世界外科权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杂志审稿人;参编《华西外科临床技能手册》、《胆囊癌》、《胆管癌》等外科住院医师培养手册及专著等。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肝胆胰外科常见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包括腹痛、黄疸、恶心、呕吐、腹胀、口苦等消化道症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增厚、胆囊固醇沉积、胆管结石、胆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胆管癌、肝内胆管癌、胆囊癌、肝门部胆管癌、远端胆管癌、胰腺癌、乙肝、肝结节、肝癌、肝血管瘤、胰腺假性囊肿等,擅长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除常规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外,还有腹腔镜肝胆胰肿瘤切除、经皮经肝胆管取石(PTCS)等。
孙惠川
孙惠川

孙惠川,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副主任,复旦大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2017、2019、2021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专家委员会的秘书长,也是《中晚期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主要执笔人。主要研究方向是肝癌新的综合治疗策略,尤其是药物治疗、局部治疗与外科治疗的结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肝脏外科;主要研究方向是肝癌新的综合治疗策略,尤其是药物治疗、局部治疗与外科治疗的结合。
肝胆外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肝胆外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一周六的孩子被蚊子咬了眼皮子,这个药膏能抹眼皮上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失眠、心烦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我家宝宝九个月,吃几短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你好,问一下金银花*可以单独用水冲泡喝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下巴突然长了很多痘痘,这几天白带比较多,断奶一个月了还没有来月经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脚扭了,有淤青肿了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痤疮用什么药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免费问医生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脾肾阳虚症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肥厚形脑膜炎可以打封闭针不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展开更多

肝胆外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点击查看
    å

    一般治疗

    • 饮食调整
    • 嘱患者卧床休息,并给予清淡的流食或半流质饮食,如腹痛剧烈者还要暂时禁食,以利于胃肠道的组织损伤、功能恢复。
    • 补液
    • 患者身体虚弱,且腹泻、呕吐会丢失大量电解质,多饮糖盐水,补充能量,和电解质,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如出现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医生会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调节。
    • 药物治疗
    •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 对症治疗
    • 腹部绞痛者,医生会开具颠茄片口服,或注射 654-2 等药物,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
    • 呕吐、腹泻大量丢失体液可能引起低血压,神经型食物中毒自主神经受影响,也会引起血压异常,医生会给予相应的药物,维持血压正常。
    • 个别食物中毒可引起过敏,医生会应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治疗,严重者还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 腹泻剧烈者,还可口服蒙脱石散,以缓解症状。
    • 病因治疗
    • 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在病因治疗方面处理方式不同。

    胃肠型食物中毒

    • 本型食物中毒大多较轻,经对症治疗后即可治愈,但较重者,需要用抗生素杀灭致病菌,促进康复。
    • 对葡萄球菌可使用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对其他细菌可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神经型食物中毒

    • 针对毒素的治疗
    • 肉毒杆菌毒素在碱性溶液中容易被破坏,在氧化剂作用下毒力会减弱,因此,医生会尽早用 5%碳酸氢钠或 1: 4000 高锰酸钾溶液对患者洗胃、灌肠,破坏驻留在消化道内的肉毒杆菌毒素,减少其进一步的损害。
    • 另外,抗毒素血清对神经型食物中毒有特效。在毒素类型未明确时,使用多价抗毒素血清,当毒素类型明确后,则改用相应的抗毒素血清。
    • 针对肉毒杆菌的治疗
    • 神经型食物中毒患者肠道内可能仍残存有食物中的肉毒杆菌。医生会应用青霉素消灭这些细菌,以免它们产生更多的毒素。
    • 其他治疗
    • 神经型食物中毒者,如出现呼吸困难,医生会及时做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 口腔卫生状况不理想、鼻窦炎、扁桃体结石和消化道问题都可能引起口臭。

    治疗口臭需要先找出导致口腔异味的原因,针对性进行治疗,就诊科室主要包括口腔科、耳鼻喉科和消化内科。

    口腔清洁工作不到位,会导致牙菌斑、牙垢和牙结石大量出现,牙齿也会变黑,往往还伴有口腔异味,有时候还会出现龋齿。需要到口腔科就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同时,也应该每天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吸烟也会带来口臭的问题,建议戒烟。

    鼻窦炎、扁桃体结石等鼻咽部问题可以导致鼻咽部异味,也表现为口臭,应该到耳鼻喉科治疗。

    如果平时有消化不良症状,应该到消化内科排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改善肠胃功能,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缓解口臭。

  • 点击查看
    å

    甲分离,甲分离是夹板自发性分离,常开始于游离缘,再向近端延伸,极少累及两侧边缘。少数情况下,甲分离可由近端向游离缘蔓延。甲分离可产生甲下空隙而积聚灰尘和角质碎屑,因存在空气而呈黄白色至褐色。甲分离多见于女性,常无症状,急性发病多由外伤(主要来源于职业因素)及化学刺激所致;服用四环素、去甲金霉素、氟喹诺酮或氯霉素后暴露于阳光下可出现光化性甲分离,此外,过度修甲、剔甲癖也可引起甲分离。在某些皮肤病也可出现甲分离,包括引起甲下角化过度的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扁平苔癣,甲真菌病、银屑病、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可引起甲分离。

    甲肥厚,这类甲较正常厚,但外形不变,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外伤、银屑病、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病、真菌感染等均可引起厚甲。先天性者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一岁以内发病,以厚甲、掌趾角化、多汗、毛囊角化为特征,全部指(趾)甲变黄增厚,随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变为褐色,甲远端翘起,甲下有硬性角质样物充填,有明显的甲横沟,严重时可引起甲脱落。

    纵向黑甲,甲板出现黑素,可能由于甲母痣黑素细胞活跃或增生、甲母质痣或甲母痣黑素瘤所致。临床上黑甲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纵向色素带从甲近端皱褶延伸至远端,黑甲色带的的颜色不同,有浅棕至黑色,其宽度从数毫米至整个甲宽度,多条色带是因为黑素细胞活跃。

  • 点击查看
    å

    先天性肠闭锁是肠道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为新生儿时期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生部位以空、回肠多见,十二指肠次之,结肠最少见。

    本病多发生于低体重儿和早产儿,主要原因是由于胚胎时期肠道再度管腔化阶段发育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不排胎粪或仅排出少量灰绿色黏液样物,严重者呕吐频繁,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能因毒素吸收、肠穿孔,引起腹膜炎或中毒性休克,因此患儿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先天性肠闭锁的治疗目的是手术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和贯通,维系患儿生命,同时积极防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外科手术是先天性肠闭锁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若不手术,患儿无生存希望。

  • 点击查看
    å

    阑尾的功能尚不明确。在食草动物的肠道构造中,阑尾比较长,这与阑尾参与纤维的消化有关。而人类的阑尾目前有研究证明,阑尾和人体的免疫调节有一定的关系,是一个免疫器官,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即使切除阑尾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损影响不会很大。如果是有阑尾炎的情况,最好尽早的行阑尾切除手术。

    实际上它的功能主要是免疫系统方面的功能,在阑尾的内部和附近有大量的淋巴存在,淋巴在人体以 12 到 20 岁之间的阶段,在免疫系统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切除阑尾以后,阑尾整个的功能会被其他部分的淋巴系统所替代,并不会影响到整个淋巴系统的正常运转。

    同时,阑尾的内部存在一些有利的肠道细菌,可以利于我肠道内部菌群的平衡。阑尾的功能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但是阑尾的功能并不是在体内取到主导方面的作用,所以即使进行了阑尾切除手术,也对整个机体的运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 一般没有什么影响的,因为瘦脸针它作用在你的肌肉,它不会进入到血液当中,所以你给宝宝喂奶没有什么问题的,不用担心。

  • 点击查看
    å

    川崎病,是 1967 日本科学家川崎首先描述报道的,为纪念其对川崎病的认识,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疾病。川崎病好发于 6 个月~5 岁的儿童,但近年小于 6 个月的婴儿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川崎病早期的临床表现,可能只有发热,随后慢慢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和手足红肿等典型改变,容易和感冒、气管炎等常见疾病混淆。

    小婴儿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考虑川崎病可能:

    • <6 个月婴儿长时间发热、易激惹;
    • 婴儿长时间发热伴不明原因的无菌性脑膜炎;
    • 婴儿或儿童长时间发热及不明原因或培养阴性的休克;
    • 婴儿或儿童长时间发热及颈部淋巴结炎抗生素治疗无效;
    • 婴儿或儿童长时间发热及咽后壁和咽旁蜂窝织炎抗生素治疗无效。

    心脏损害是川崎病的特点,也是本病预后不好的最重要原因。 川崎病的治疗及预后,多数病人治疗效果好,早期及时诊断并使用足量的人免疫球蛋白是治疗的关键 ,对于阻止川崎病导致冠脉病变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则容易损害患儿冠状动脉,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中小婴儿川崎病经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气管炎,导致心脏损害、冠脉扩张等严重后果。2017 年美国 AHA 新版指南指出,小婴儿的川崎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漏诊。

  • 点击查看
    å

    疝气手术后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够完全恢复,恢复时间因个人体质差异和术后护理情况不同稍有差异。

    疝气术后七、八天的时候可以拆线,皮肤上的伤口能够愈合了,但内部组织的愈合恢复较慢,至少得三个月的时间;应用生物补片的要和组织完全融合也得三个月左右。所以术后至少三个月内不要负重,特别是不能干重体力活,以免内部伤口破裂。一旦破裂后果很严重,还得二次缝合重新治疗。

    疝气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叮嘱定期换药,并仔细观察伤口的恢复情况,看伤口是否有红、肿、痛、渗液等感染情况。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不能剧烈活动,以免复发。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证大便通畅,才能促进术后身体尽快恢复。

  • 点击查看
    å

    肝阴虚证

    本证以头晕、目涩、胁痛等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证候:

    • 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
    • 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
    • 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等肝阴不足,虚热内炽之征。本证与肝血虚一样均属肝的虚证,均有头晕等表现,但后者为血虚,无热象,常见眩晕、视物模糊、经少、肢麻手颤等症;前者为阴虚,虚热表现明显,常见眼干涩、潮热、颧红、手足蠕动等症。

    治则:补滋养肝阴。主方:一贯煎。方药:生地、麦冬、石斛、当归、女贞子、枸杞子等

  • 点击查看
    å

    误区 1:勤奋洗脸,清洁产品不换季

    告别高温夏天,不再油光满面,如果你还如夏天般用强力清洁产品洗脸,会让脸越洗越干,且更易引起敏感症状,如泛红、脱皮、瘙痒等。此时应收起皂类(或含皂碱)及含果酸、水杨酸等成分的洗脸用品,避免使用磨砂洗面奶,改用成分单纯、温和的保湿洗面奶。一天洗脸不宜超过两次,水温更不能太高,否则热水会破坏皮肤的皮脂膜,降低表皮保水能力,刺激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让人觉得干痒、不舒服。

    误区 2:每星期去角质

    虽然去角质可以帮皮肤重拾光彩,但过于频繁地去除角质(例如每周做 1 次以上),或同时使用好几种去角质产品,会让角质层变得越来越薄,失去储水及抵抗外界环境伤害的能力。

    寒冬时节,保养偷点懒也无妨。把去角质间隔的时间拉长一点,对皮肤反而更好。即使是油性皮肤,一两周去一次角质就可以了;皮肤本来就偏干的人,甚至可将时间拉长到每月 1 次。

    误区 3:只搽化妆水保湿

    由于讨厌脸上油乎乎的感觉,很多人根本不碰含油保养品,洗脸后只搽保湿化妆水,以为这样皮肤就会水嫩透亮,却不知如此非但不能吸饱水,反而令肌肤更干。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后续的锁水产品,化妆水很快就会蒸发,尤其当外界很干时,蒸发的速度会更快,甚至还会一并带走脸部皮肤原有的水分。冬天宜选择不含酒精的产品(较少刺激性),且趁脸部还湿润时,赶快搽上保湿产品,并再上一层乳液或乳霜,以及时锁住水分。

    误区 4:频繁喷矿泉喷雾

    补水平日保养时,有人喜欢随身带一瓶矿泉喷雾,以便随时拿出来喷一喷,舒缓不适。其实这样反而可能吸干皮肤原有的水分。

    虽然保湿矿泉水含有微量的矿物离子,的确可以补充水分,但由于不含能锁水的保湿成分,所以经常事倍功半。如果喷的次数太频繁,同时又没有搽乳液锁住水分,会让皮肤陷入干――湿――干的恶性循环。

    误区 5:天天敷面膜

    面膜并非创造水嫩皮肤的“万灵丹”,况且,如果其中含有酒精、果酸等成分,敷得太频繁会刺激脸部肌肤,令其变得脆弱。冬季最好使用成分单纯的保湿面膜,每周敷一两次,每次时间不能太长,约 15―20 分钟即可。不要等到整片面膜都干掉再拿下来,否则水分蒸发,根本起不到保湿作用,之后,要记得赶紧搽上乳液或乳霜锁住水分,保湿才算大功告成。

    误区 6:迷信某种保湿成分

    接触任何一种保湿成分时,都必须考虑两件事:一是本身肤质是否适合;二是如何使用,以及需要搭配其他什么成分,才能真正做好保湿。选择保湿产品时,最好能花些时间看看它的成分标识,尽量保证其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效成分,例如一瓶同时有“吸水”和“锁水”功效的保湿剂,就会比较好。

    误区 7:油性、“痘痘族”不用保湿

    “痘痘族”或油光满面的人,常嫉“油”如仇,拒含油保养品于千里之外。事实上,皮肤的出油量和角质层的含水量是否充足,没有绝对的关系。油性皮肤的人不一定就不缺水,因此,根据皮肤状况适时调整所用的保湿产品,还是很有必要的。“痘痘族”也不是完全不能碰乳液,在皮肤变干燥或脱皮时,就可视情况使用乳液加强保湿。

    误区 8:疏忽防晒

    冬天阳光和煦,但这并不代表没有紫外线的威胁。而且,忽略防晒会让皮肤本身的保水能力变差。出门前一定要搽上些防晒产品。一般来说,办公室一族使用 SPF(防晒指数)15―SPF30 的产品就足够了。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