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心脏科

小儿心脏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李建斌
李建斌

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硕士学历,2008年始主要从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重症监护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工作,至今已有约六千例围术期先心病治疗经验,尤其对低体重,低年龄,危重复杂先心病的围术期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已实施电子支气管镜检查6000余例,介八手术1000余例,专长于室缺,房缺及动脉导管未闭的介人治疗,先天性血管环,先心病合并气道畸形的外科治疗。已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六篇。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气管狭窄,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大动脉转位,房室间隔缺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咨询
肖燕燕
肖燕燕

肖燕燕,女,主任医师,博士。2016年于洛杉矶儿童医院访学,多年来从事儿童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在本专业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衰、川崎病等的药物治疗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擅长小儿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社会任职 北京医学会儿科心血管学组秘书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组青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基础研究协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委会委员 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儿科学名词编写委员会委员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Chinese Medical Journal》审稿专家 科研成果 发表专业文献数十篇。 参编书目四部。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的介入治疗。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衰、川崎病等的药物治疗。擅长小儿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张旭
张旭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内科专科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国家卫健委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导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擅长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导管检查和介入治疗,小儿超声心动图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高压、川崎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的综合诊断和临床决策。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广东省省属科研机构竞争性支持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一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心血管学组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基础研究协作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学组副组长,妇产科学分会数字医学与影像学组青年委员。 擅长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是国家卫健委先心病介入培训导师。 擅长小儿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参与了我国前五例胎儿宫内心脏畸形介入治疗。 擅长肺动脉高压、川崎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的评估和处理。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肺动脉高压、川崎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心导管介入手术,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脏畸形宫内干预。
刘晓亮
刘晓亮

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医学中心)。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及科研,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儿童心血管疾病诊治,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血管瘤,静脉畸形,淋巴管瘤,川崎病、心肌病。主持2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在国内及国际大会做大会发言,并发表十余篇SCI。

好评率:96%

立即咨询
擅长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疾病,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擅长儿童心血管疾病诊治,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血管瘤,静脉畸形,淋巴管瘤,川崎病、心肌病
江河
江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就读北京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医学院,接受过严格临床培训,诊疗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儿童早搏、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肌病、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心源性晕厥等诊疗以及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遗传性心脏病基因报告解读。 精通儿童心律失常手术,完成儿童消融及起搏手术5000余例,其中疑难复杂病例占三分之二,开展了国内首例儿童冷冻消融、LINQ及ICD植入与优化、儿童希蒲系统起搏、经脐静脉临时起搏、儿童消融低辐射技术等开创性工作。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儿童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早搏,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源性晕厥等诊疗,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遗传性心脏病基因报告解读,精通儿童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如儿童心脏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等。
杜欣为
杜欣为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一病区外科手术组组长。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2019年赴以色列施奈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担任外籍主治医师。致力于小儿心脏外科和小儿气管外科临床手术工作10余年,主刀各类先心病手术2000余例,其中微创小切口先心手术600余例。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腋下小切口手术。双主动脉弓,右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和Kommerell憩室的根治手术,保留肺动脉瓣的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等。
李谧
李谧

李谧,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卫计委先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导师,质控专家。1995年获学士学位之后一直担任心内科医生, 2001年考入四川大学,学习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获硕士学位,一直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从事儿科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08年起重庆医科大学攻读儿科博士学位,2011年11月毕业。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在SCI收录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川崎病,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及胎儿心律失常,遗传咨询。
曾敏
曾敏

曾敏,男,副主任医师,从事小儿心脏内科以及心脏术后危重症专业。2008年赴美国Columbus儿童医院深造学习;并多次参加国际以及全国心脏心脏重症等学术交流。工作以来,参与了近万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恢复工作。对各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处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了并能组织开展先心术后各种危重症的抢救,熟练掌握各种危重症患儿的支持手段,如腹膜透析、血液滤过、高频呼吸机等。 近年来,积极开拓儿童急慢性心衰一体化管理,建立慢性心衰-重症心衰-心脏移植的系统化管理。同时建立了阜外儿童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律失常治疗等亚专业。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慢性心衰治疗,心脏移植,左室辅助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肺动脉高压。
黄继红
黄继红

副主任医师,博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主管,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协会儿科组委员,从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诊疗工作10余年。主持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20篇。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和非紫绀先心)围手术期的治疗和重症监护,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前处理,肺高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营养、生长发育、康复等续贯治疗。
高波涛
高波涛

高波涛,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医疗组组长。擅长先心病的外科治疗,目前已主刀各种小儿心胸外科手术1700余例,在中国第二届心外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先心组冠军,代表胸科室和医院参加了上海医学专家走进日喀则大型巡回医疗活动。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各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包括简单先心病如房缺、室缺的腋下美容切口手术,房缺的微创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完全性或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或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三尖瓣下移畸形,肺动脉闭锁,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上狭窄,完全性或纠正性大动脉错位,血管环,心脏瓣膜疾病,大血管疾病,单心室的手术治疗。
小儿心脏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小儿心脏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手指植皮手术什么情况用到皮钉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高血脂降下来后还会反弹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孩子贫血,医院开过这药已服用快2个月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医生您好,问一下我脸上有好几个痣,激光点痣后3个多月了,本来很小的黑痣现在变成了很大的色沉一直退不掉怎么办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你好,贫血的人,血压低,适合喝生脉饮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牛皮癣治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我女儿出生刚50天,肚脐眼有点突出,用这款能好吗?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脸颊一侧颌关节张嘴时弹响,张口受限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免费问医生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 一岁宝宝擦了酒 身上起红点
    点击查看
    functions/random/int.htmlfunctions/random/int.html

    总交流次数

    总回复次数

    患者:

展开更多

小儿心脏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点击查看
    å

    面神经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多因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发病前患者头部和面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热水等刺激,这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面神经炎也和病毒感染有关系,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被激活引起。脑膜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面神经炎。

    另外,面神经炎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这与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一些关联。有些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管可能比较狭窄,这可能是面神经炎的内在原因。耳源性、外伤性、肿瘤性、中枢性等也会引起面神经炎。

    一般认为,面神经炎的急性期为 7 天,1~3 周后开始恢复,1~2 个月内痊愈。资料显示 80%以上的患者在 3 个月内完全恢复,有少数症状严重的患者不能完全恢复,并可能出现面肌痉挛或连带运动等后遗症。

  • 告别高中时代,即将步入大学生活、开始全新人生旅程的新生们一定紧张又兴奋。

     

    开学行囊里除了生活必需品,应对「魔鬼」军训和宿舍集体生活的健康必需品,也要早点安排起来。

     

    离家在外,让家人放心的全方位身心健康攻略建议收藏!

     

    如何驱散「疾病debuff」?

     

    虽然正值年轻力壮的年纪,但大学生的命也是命,不要什么都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

     

    当身体不适时,就像是玩游戏时中了敌人的debuff,状态一掉再掉。

     

    提前准备宿舍小药箱加入行囊,做到有备无患就很重要~

     

     

    吃食堂,怎么补齐营养?

     

    适应学校食堂、调整就餐习惯是每位新生即将面临的生活挑战。

     

    很多同学可能觉得「我这么胖怎么会缺营养呢」,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体格发育终末期,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不容小觑,三餐不规律、营养摄取不足很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三餐营养均衡的同学这么补:

     

    目前,我国居民整体维生素D、钙营养达标情况并不乐观。

     

    除了「领钙入骨」的本领,维生素D还兼备对抗疲劳、提升抵抗力多种健康功效,「维生素D+钙」同补效率double。

     

    热爱运动健身的同学这么补:

    科学健身离不开源源不断地营养供给,蛋白质和肌酸作为最常见的运动补剂,能加快体能恢复、舒缓训练带来的压力和疲劳感。

     

    高强度学习用脑的同学这么补:

    DHA、卵磷脂有「脑黄金」「大脑的食物」等美誉,用脑人群需求量更大。

     

     

    例如,膳食补充鱼类2~3次/周(约200克/次)才能满足人体对DHA的最基本需求。

     

    而对于膳食摄入不足或用脑人群(学习任务重、备考等),额外补充DHA、卵磷脂,才能确保「脑力全开」。

     

    减重控制饮食的同学这么补:

    减脂期饮食摄入减少,需警惕由此带来的健康损耗。

     

    除了满足基本的新陈代谢,多种B族维生素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和能量转化,适当补充助力提升减脂、减重效率。

     

    心灵也需要关心

     

    大学生带来的身份转变和环境变化,可能会对萌新们的心态带来影响。

     

    好情绪才有好状态,心理健康锦囊助你「从心出发」,轻装上阵。 

     

    自我调节

     

    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包括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

     

     

    多与家人、朋友倾诉和沟通,及时为不良情绪寻找释放和宣泄的出口。

     

    求助心理医生

     

    如果焦虑、抑郁、紧张等持续,或尝试后仍无法改善,千万不要任由自己困在负面情绪的牢笼里,更不要犹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 在临床中,脑梗的患者康复以后的注意事项还是比较多的,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需要按时服用主管医生交代的药物,药物治疗是基础,药物治疗是不能够少的,不能够随便停用药物。需要定期的复查头部,头部 CT 或者磁共振,抽血做血常规、凝血功能测定、血生化方面的检查,详细的了解一下头部和血液方面的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

    第二方面,如果患者还存在相关的临床症状,就需要继续做康复治疗,比如说针灸,推拿等治疗,综合性的处理,这样治疗才有效果。

    第三方面要注意身体的防风保暖,不要直接吹空调吹风扇,尽量不要受凉感冒了,要多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清淡饮食,三餐有规律,荤素搭配,稍微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第四方面要多注意情绪因素方面的问题,少生闷气,少发火,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 #耳石症为什么会导致#耳鸣?#听力 #医学知识科普

  • 点击查看
    å

    心绞痛是由于心脏缺血缺氧所产生的一组症状,若不能及时得到识别并处理,可能会导致心梗。所以,了解心绞痛的特点,正确识别心绞痛,是很重要的健康常识。

    一般而言,心绞痛主要表现为胸前部阵发性、压榨性疼痛,也可为闷痛或胸部紧缩感,一些人可伴有大汗,有人还会有濒死感。疼痛常位于胸骨后部,可以放射至心前区与左臂或左肩。少数人可以表现为后背疼痛,甚至上腹痛、牙痛、喉咙痛等。心绞痛发作时胸痛范围往往较大,患者常叙述为“这一块儿”或“这一片”疼痛。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绞痛时常常症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胸闷或轻度不适。常发生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也可发生在饱食、受寒、冷风吹、等情况下。每次发作持续 3~5 分钟,一般不超过 15 分钟(如果因为心肌缺血所致的胸痛超过 15 分钟,提示有可能发生了心肌梗死)。发作频度因病情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人一天发作数次,也有人数月发作一次。症状发作时经过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后常能缓解。

    心绞痛最常见于 40 岁以上男性或绝经期以后女性,特别是常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者,父母在较年轻时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者也更容易发生。

    一些年轻女性出现的胸闷、出长气、甚至胸部疼痛,一般不是心绞痛。有些人胸部疼痛的范围很小且局限,用一个手指就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这也不是心绞痛的表现。有些人胸闷、胸痛持续几个月,一般不是心绞痛,需要查找其他原因。如果胸部疼痛与呼吸或者体位有关,不是心绞痛的特征。胸痛时如果疼痛部位有触摸痛,一般不是心绞痛。胸闷不适,长出气或者活动后减轻,不符合心绞痛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下壁缺血时可以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所以腹痛不要轻易忽视,若存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上腹痛,要及时检查心电图。

    胸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也是一种最不能忽视的症状。很多时候,胸疼常常意味着很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所以一旦发生胸痛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由医生判定导致胸痛的原因,以免遗漏诊断,延误病情。

    典型的心绞痛应该是这样的:

    • 部位:常发生于中上胸部(胸骨的上段或中段之后)或心前区(左前胸)
    • 疼痛性质:常呈现为突然发生的压榨性疼痛,也可表现为闷痛,可有窒息感或濒死感,有时候疼痛可以放射至左肩部或者左上肢
    • 持续时间: 3-5 分钟,一般不会超过 15 分钟
    • 诱因:体力活动、劳累、情绪激动、惊吓、吹冷风、饱餐、排大便等
    • 缓解方法: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可于 1-2 分钟内缓解

    以上只是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临床上很多患者表现不典型,例如疼痛部位可以在上腹部、咽喉部,甚至表现为牙痛。这些情况下需由医生来判定。

    对于以前有冠心病史(特别是曾发生心梗)的人,或者没有冠心病史、但多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一旦出现严重胸痛、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等不适症状,要充分重视,可以尝试含服硝酸甘油,并尽快去医院就诊。

    突发胸痛的原因很多,并且常常是很严重的疾病。除了心绞痛外,主动脉夹层、食道破裂、自发性气胸、肺梗死、甚至胃病等均可表现为突发胸痛,非医务人员很难准确判断,所以一定要牢记:胸痛必须去医院。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很多家庭备有硝酸甘油,但是硝酸甘油是有有效期的,药物过期后其疗效会显著降低,因此要经常检查硝酸甘油是否在有效期内,过期药品要及时更换,以免延误病情。

  • 6 个月的宝宝夜间哭闹是怎么回事?

    有家长反应,他的孩子一直纯母乳喂养,现在已经有 6 个月了。这 2 个星期以来,总爱在凌晨三、四点哭闹,把妈妈弄醒就不会继续哭吵,哄着也能安静入睡。家长已经给孩子补了钙,维生素 D 也加了量,情况好转几天,最近又开始大哭。家长提到,孩子两个月前有持续腹泻,目前已经缓解。这位家长想知道,孩子夜间惊醒,除了考虑肠痉挛和缺钙的因素,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很多孩子在生病以后睡眠习惯会有改变。这位家长所反应的宝宝总是在凌晨 3: 00-4: 00 哭吵,这是孩子的快速动眼期,可能有噩梦,宝宝醒来后,家长给予安慰即可。6 个月的孩子以往睡眠很好,而且持续腹泻的情况改善,维生素 D 也有增加,因此孩子夜间哭闹,应该与肠痉挛和缺钙并没有太大关系,这种情况还是宝宝生病后睡眠习惯的改变吧。

    帮助睡眠的几个要素:

    • 睡眠环境做到冬暖夏凉,通风好;
    • 睡前喝奶或者吃东西不要过饱;
    • 睡前不要太激动;
    • 让孩子白天少睡一点消耗体力;
    • 因为小婴儿的快速动眼期长约 50-80% 易惊醒,所以最好是同室不同床,以免相互影响;
    • 孩子醒来要从强安抚(抱起走动、喂奶等)到弱安抚(半抱、拍拍,动作慢慢减轻)到不干预(哼唱、声音渐渐减弱)慢慢转变。也可以在她固定快要醒以前用一只手轻轻按压宝宝。

    3 个月宝宝晚上每隔 1-2 小时惊醒

    有一位宝妈在杏林育儿咨询,自家宝宝有 3 个月了,平时白天睡得很好,晚上每隔 1-2 小时醒来要奶吃,怎么办?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宝妈就在晚上的母乳喂养后,再额外加一点挤出来的母乳,让宝宝吃饱了,再来观察宝宝,能不能睡得久一些。

    宝宝睡觉时老爱摇头蹬腿

    有家长发现宝宝睡觉时,老爱摇头,这种现象持续了大半个月。主要就是宝宝睡着之后开始摇头。而且宝宝白天睡眠不会摇头。近期好像有点好转了,但会蹬腿,这是为什么?

    讲到小婴儿睡眠,家长必须了解孩子一天 24 小时的睡眠规律:

    • 白昼睡眠周期;
    • 睡眠的质量;
    • 睡眠的环境及影响因素。

    1)如果宝宝生长发育和喂养情况都比较好,只是在晚间睡眠出现的话,一般不会是器质性的问题。

    2)宝宝估计是在浅睡眠,或者是深浅睡眠交界的时候摇头比较多。

    3)如果这几周已经开始好转,那么有可能是外来的因素(如隐匿性的病毒感染、晚上睡眠不舒服)影响,所以浅睡眠的时间增加。如果渐渐好转没必要干预。

    4)注重睡眠环境。现在已接近寒冷冬季,这时宝宝的室内温度不要过低。

    5)白昼睡眠周期的调整,白天少一点,傍晚保持几小时的清醒,晚上就会睡得深沉一点。

    6)晚临睡前睡觉中喂奶的时候加一点奶量是可行的方案。

  • 点击查看
    å

    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也是首选方法,即便是 I 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亦需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手术。手术范围主要包括 3 种类型: 1 全子宫切除;2 广泛性子宫全切除;3 次广泛子宫切除。其中以全子宫切除术应用最为广泛。因子宫内膜癌生长较慢,病变早期多局限在子宫腔内,故形全子宫切除后,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考虑到子宫内膜癌复发部位多在阴道残端,国外常为患者应用扩大的子宫全切除术,多切除 1~2cm 阴道,以防止复发。

    本研究中,55 例患者中,有 20 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34 例行广泛或次广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放化疗也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有研究指出[6],I 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步行辅助放疗,5 年局部复发率为 14%,而行辅助放疗患者的 5 年局部复发率仅为 4%,提示术后放疗对预防疾病复发有积极意义。本研究 54 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 22 例术后接受放化疗。

    对于年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除治疗疾病外,还需考虑患者生存质量问题。年轻患者多有生育功能及内分泌功能保留愿望,且此类患者多为分化良好的早期病变,可考虑为此类患者应用保守方案治疗.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可促使子宫内膜癌向正常内膜方向转化,促使癌组织萎缩,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本次研究中,有 1 名 29 岁未生育者未行手术,诊刮后病例提示子宫内膜癌 I~II 级,MRI 提示盆腔淋巴结肿大,行抗炎治疗后见淋巴结缩小,后嘱患者应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160mg qd,6 个月后行二次诊刮术,病理提示为子宫内膜分泌期,后妊娠。

  • 腰椎间盘微创手术后20天,左侧是病根,做完感觉挺好的,最近几天下床比较频繁,可是突然右侧的屁股和小腿疼痛严重,医生建议做的拱桥的确没有坚持住,有关系吗,如果原来右侧一点不痛,做完手术20天以后还好的,现在是突然右侧痛,也不能排除右侧的椎间盘也复发了,复发也偏右侧也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周围韧带关节的刺激,可以先保守治疗,比如带腰围卧床休息两天,吃点消炎止痛的药都可以,如果是还是不好,一周以后还是这个样子,痛的很严重,建议做腰椎的核磁共振,看看是不是复发。

  • 慢性咽炎,要少吃这三种食物。

  • 在临床中,患者出现了下肢截瘫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恢复神经:

    1. 完善脊柱脊髓,下肢肌电图,下肢血管彩超的检查,详细了解一下这几方面的情况,根据检查的结果看是药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即使做了手术以后相关的药物治疗也是不能够少的,药物治疗是基础,要把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2. 患者的病情稳定了就需要尽早介入康复治疗,比如说针灸,推拿,穴位注射,下肢活动锻炼等,综合性的处理,这样治疗才有效果。康复治疗对于截瘫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应该是最好的,所以康复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3. 要注意身体的防风保暖,不要直接吹空调吹风扇,防止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或者是褥疮等并发疾病的出现,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