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近日,多地迎来高温天气。据中国天气,7月12日至14日,江南、华南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省份最高气温可超37℃,湿度较大,夜温也在27℃以上,或将24小时体验桑拿天。     白天温度高我们都知道注意避暑,但“夜晚高温”却往往被忽略。尤其是老年人不舍得使用空调、电扇,往往可能带来健康问题。   被忽略的“夜晚高温”或更凶险   1. 夜晚高温增加死亡风险   2022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团队联合多国研究学者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夜间热量强度与居民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使是在日平均气温不变的情况下,与非高温夜晚相比,高温夜晚中居民的死亡风险仍要高出40%-50%,这说明夜间高温对健康的影响很有可能独立于日均气温。   研究截图   2. 夜晚高温干扰睡眠   夜间高温还会干扰睡眠。2022年刊发在《细胞》杂志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人们热醒的次数正变得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夜间温度升高会使平均每人每年减少44小时的睡眠时间。   在气温超过30℃的夜晚,人均睡眠时间减少了约14分钟;哪怕夜晚气温只是超过了25℃,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可能性增加3.5%。尤其对老年人和女性来说,睡眠水平受温度上升影响更为明显。   研究截图   3.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夏季睡不好的危害性比其他季节更大,因为人体白天出汗较多,若晚上再失眠,会引起心肌缺血、血压增高,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灵敏在7月4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示,高温天气更易诱发中风,而热夜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40%-50%。需要随时警惕中风风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遇到“夜间高温”,我们该如何做?   1. 空调试试睡眠模式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资环所所长黄荣2023年在接受楚天都市报采访时建议,夏天白天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晚上设置在28℃,既省电,体感也舒适。   睡眠时可以使用睡眠模式,风速自动调到最小,防止晚上睡觉大风量导致感冒,同时内机的噪音也会降到最小。   2. 使用电扇别对着人吹   想要吹着舒服还降温凉快,应该把风扇对着窗外去吹,而不是直接对着人。这应用了“伯努利效应”。当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的情况。   3. 睡觉之前冲个热水澡   2019年《睡眠医学评论》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睡觉前1-2个小时洗澡,可以平均加快10分钟的入睡速度,而40℃-42.5℃温度左右的水洗澡是最佳的,可以显著改善整体睡眠质量。    研究截图   热水澡可以刺激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增加从身体躯干到手、脚等外围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热量有效排出,所以洗热水澡后,体温反而会逐渐下降,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2个小时。   4. 保持心理上的“凉爽”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杨可冰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幅度增大,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与人交流放慢语速,不急不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情绪转移,看看情景喜剧,听听相声之类的。   5. 睡觉之前注意喝杯水   江苏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肖辉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则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6. 日常试试喝杯助眠茶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孙丽红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可将莲子芯与绿茶同冲泡,夏季天气炎热,睡眠难安,心烦者,不妨常饮。至于常出差之人,可以将莲子芯20克、绿茶30克,分别分成10等份,装入茶包中,随身携带,时时冲饮。⑪此外,睡前尽量别喝浓茶和酒精类饮品,高温环境下更影响睡眠。   7. 高温天气提前拉窗帘   如果卧室下午或傍晚依旧阳光充足,则可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提前拉上遮光窗帘,这样室内升温会慢下来,相对更加凉快。   本文综合自: ① He C, Kim H, Hashizume M, et al. The effects of night-time warming on mortality burden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 modelling study. Lancet Planet Health. 2022 Aug;6(8):e648-e657. doi: 10.1016/S2542-5196(22)00139-5. PMID: 35932785. ② Minor K, Bjerre-Nielsen A, Jonasdottir S S, et al. Rising temperatures erode human sleep globally[J]. One Earth, 2022, 5(5): 534-549. ③ 2022-08-01  广州日报《三伏天热到失眠?试下按摩助眠穴》 ④ 2023-07-05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高温天气持续,夜间高温死亡风险更需提高警惕》(刘颖琪) ⑤ 2023-07-11 楚天都市报《空调应该开多少度 网友热议专家支招》 ⑥ 2023-06-27 科普中国《一个让风扇秒变“降温神器”的方法,你绝对想不到》 ⑦ Haghayegh S, Khoshnevis S, Smolensky M H, et al. Before-bedtime passive body heating by warm shower or bath to improve sleep: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leep Med Rev, 2019, 46: 124-135. ⑧ 2019-08-18 科普中国《万万没想到!睡前洗澡竟一直是错误的做法?很多人不知道真相…》 ⑨ 2016-08-09 健康时报《别让焦躁毁了这个夏天!》  ⑩ 2016-07-08 健康时报《睡前喝杯救命水》 ⑪2017-07-04  健康时报《饮助眠茶安度夏日》

  • 第一、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后,不要过早的恢复性生活。 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杜绝性生活,并且在此时性伴侣,也需要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以便及时的排除性伴侣,被感染尖锐湿疣的可能,以免出现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后进行性生活时,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第二、尖锐湿疣患者,在进行尖锐湿疣的治疗后,需要保持个人卫生清洁。 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以后,一定要对局部损害的护理,应该随时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以免再次感染尖锐湿疣疾病,而且,尖锐湿疣患者,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从根本上,做好尖锐湿疣的预防,杜绝尖锐湿疣的发生。 第三、尖锐湿疣患者,要避免感冒。 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以后,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受凉、劳累等等。因为,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以后,身体正处于恢复期,如果此时感冒、过度劳累、受寒的话,此时很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引起病菌的再次感染,容易导致尖锐湿疣的复发。 第四、尖锐湿疣患者要养成养好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尖锐湿疣复发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吸烟、饮酒,抽烟、饮酒等的呢不良习惯,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导致尖锐湿疣的发生。尖锐湿疣治疗很麻烦,而且,尖锐湿疣患者在治好以后,容易再次复发。

  • 长尖锐湿疣会痒吗?单纯的一个尖锐湿疣这个疾病,一般是不会有痒感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他会出现痒的感觉,主要是在一些,特定的一些情况之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说生长的部位,长在肛周这一块儿的,因为这一个部位,神经丰富潮湿有摩擦,这个部位的尖锐湿疣,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痒感,那么还有的就是合并的慢性湿疹,或者是有长期的一个霉菌感染,这样子导致的一个痒感也是可能会出现的,那么还有一种痒感出现了就是在,我们尖锐湿疣,通过激光冷冻创伤之后,在创伤恢复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一种痒感,但这种痒有长伤口那种痒,还有一种痒就是像虫钻一样的,那么是复发这样的一个痒感。

  • 入秋之后,寒冷干燥,肺炎患者更要注意养生。牢记下面5个要点,预防疾病的加重。要点一:饮食指导忌烟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品。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一般以半流质为宜。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鱼粥、肉粥。可适当多吃水果,以增加水分和维生素。多进食及多饮水,以利湿化痰液,及时排痰。忌食温热生痰的食物。如虾肉、白果、柑、胡椒、龙眼肉。如出现缺氧,呼吸困难,有直肠麻痹和消化道出血应禁忌坚果类食物和高纤维的食物以及生葱,大蒜,洋葱辣椒,多吃水果。 要点二: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服药,防止自行停药或减量。肺炎的抗菌药物应尽早使用,一旦怀疑为肺炎,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从静脉改为口服治疗。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选择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治疗,并应足量、联合用药。常见药物有抗生素如青霉素,祛痰药如沐舒痰,应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服用药物。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腹泻、胃部不适、血痰,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 要点三:对症指导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地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运动: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高热:高热患者可首先给与物理降温,如冰袋降温,温水擦浴、酒精等,保证充足的睡眠。退热后可适当进行室内活动,咳嗽、咳痰:避免刺激性气体吸入引起咳嗽,痰多难以咳出者,应每2-4小时有效咳嗽1次。即先进行数次随意深呼吸(腹式呼吸),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咳嗽。疼痛:注意胸痛的部位和性质,取患侧卧位或用宽胶布固定胸部,必要时可选用止痛药物减轻疼痛治疗。心理:肺炎病人因疼痛而害怕咳嗽,从而影响愈后,因而应积极鼓励并给予帮助,并告诉病人肺炎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彻底治愈,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取得配合。 要点四:随访指导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淋雨受寒、过度疲劳、醉酒等诱因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防止感冒。经常改变体位,翻身叩背咳出气道痰液,有感染征象时及时就诊。急性期每3~5天复诊1次,恢复期每隔1~2周复诊1次;有高热不退、气急加重、口唇发绀等,要随时来院复诊。 要点五:排痰指导 时机: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体位;侧卧或坐卧,叩击部位垫薄毛巾。方法:手似弓状,掌指关节屈曲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的力量,有节律叩击,与呼吸过程无关。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每分钟120~130次。原则:从上至下,从外向内,背部第十肋间隙,胸部第六肋间隙开始。

  • 虚伪,换不来真心;欺骗,得不到尊重。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终于人品。容貌永远留不住人心,品行才能留得住真情。

  • 几天前,宜宾的郭大爷迎来了73岁生日,恰好也就是这天凌晨,郭大爷的生命戛然而止。而让老人突然辞世的,竟是我们以为“无公害”的保健品。     最近几年,郭大爷痴迷于形形色色的保健品,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在去世前的一晚,他竟也拒绝去医院治疗,坚持要天亮后,去保健品店铺“拿药吃”。郭大爷原以为,按照“老师”的要求吃保健品、用保健器材,就可以活到120岁。   近些年来,保健品逐渐成为走亲访友地佳品,但是保健品到底能治病吗?我们真的需要吃保健品吗?   Q :保健品,到底能不能治病? 通俗的说,保健品不能治病,并且不是人人都适合吃。     Q :我应该吃保健品吗? 只要大家按时吃饭,不挑食,没处在特殊时期(比如怀孕、疾病),一般都是不需要吃膳食补充剂的。     Q :那么,哪些人适合吃保健品? 小编列举了一些适合补充营养的人群,朋友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考虑。     1. 婴幼儿: 可以补充增加骨密度、调节肠道菌群的保健食品。 例如:铁,钙,维生素D、益生菌、益生元   2. 孕妇 可以关注改善营养性贫血、增加骨密度、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有通便功能、以及促进泌乳的保健食品。 例如:铁、维生素C,叶酸,DHA,钙、益生菌、益生元、乳清蛋白   3. 老年人: 适当食用具有抗氧化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增加骨密度、促进骨骼健康的保健食品。 例如:维生素B12、维生素D、钙、D-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叶黄素、花青素,益生菌/益生元   当然,朋友们也要咨询医生的建议,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保健食品和器械,合理搭配饮食和营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1、便便异常 爱放屁,大便里食物原型多,或者经常大便不顺畅,便便酸臭味都说明消化吸收不太好。 2、有口气 宝宝口气酸臭,一靠近就能闻到,说明胃里有积食,消化跟不上了。 3、睡眠差 睡觉不安稳,总是翻来覆去,说梦话磨牙等,不明原因的哭闹,很可能是肚肚不舒服, 4、舌苔白厚 消化差的孩子,就很容易积食,家长可以简单观察孩子舌苔,如果厚腻、白,由白变黄,那也可能是积食的表现。

  • #大v之声# 今天,我们在网上看到北京地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闫杰分享的医患问答。问:小三阳,吃替诺福韦1年,最近换了一家医院,那个老专家说长期吃这个药不好,会骨质疏松等等很多副作用,建议换国产药。我记得看科普说过,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再吃1年半就可以停药了,问我目前还没有转阴。如果我换了国产药,还需要吃多久药呢?而且替诺福韦真如老专家说的一样副作用大的话,我虽然没打算要怀孕,但是有了也希望能留下来,考虑这个因素的话,是否建议换药还是继续用替诺福韦? 对此闫杰医生回复到:替诺福韦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血磷下降,我看了你的检查报告,你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不需要换药。而且替诺福韦酯的替换产品丙酚替诺福韦酯即将在中国上市。 闫杰医生说的这个丙酚替诺福韦酯不就是前几天搞出了“治愈乙肝”大新闻的吉利德公司吗?日前,有媒体报道吉利德公司即将研发新药,“彻底根治”乙肝病毒,战友们纷纷奔走相告,额手相庆。吉利德是传染病药物研发的领头公司,如果新药靠谱,将造福我国九千万乙肝大军,甚至肝硬化肝癌人群也将因为乙肝病毒的灭绝而减少。但是这个医患都翘首以盼的好消息,目前还不是真的。吉利德确实宣布计划用一种创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研发乙肝治愈药物,理论上说很有希望,但是离药物到手还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技术开发、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工厂生产……最乐观估计也还需要5-10年时间,而让一款新药流产的意外又太多太多,所以一切都没有定数呢。对此,医生的建议是,我们始终要对医学和科技的进步有信心,但也要做好每天日常的病情管理,医生的嘱托还是要认真执行,该吃的药还是得吃,该做的检查也不能落下哦。 “神药”的诞生之路还有十万八千里,这个新一代药物丙酚诺福韦酯却即将进入战友武器库。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alafenamide,TAF,商品名韦立得)是得到最新版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指南和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推荐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的一线用药。TAF比起上一代药物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功效相似,但对于肾脏和骨骼安全性更好。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乙肝患者人群面临着老龄化,患者平均年龄升高,这意味着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机会增加。这些合并疾病增加了患者出现骨病或肾功能不全的风险。由于当前应用的抗乙肝药物的用药时间相对较长,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用药安全问题。从更好的长远安全性考虑,选择TAF会更为合适。抗病毒效果:与TDF相比,只需要十分之一的给药剂量,即可实现相同的抗病毒疗效。耐药变异:与TDF相同,基本不存在耐药变异的可能性。副作用:TDF服用者需要定期检测肾功能、血磷和骨密度。TAF将大大减少这些副作用。但是!不建议宝妈们在哺乳期间使用TAF。12岁以下儿童,抗病毒治疗首选仍然是恩替卡韦。乙肝合并艾滋病感染的患者,不建议使用TAF。 TAF上市后暂时不会进入医保,一个月用药价格不会小于1000元。所以没必要都跟风换药。如果恩替卡韦效果不错,可以等耐药变异了再换;用TDF的可以请医生具体判断副作用的情况来建议用药。更多问题请点击下图(TAF还未上市)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