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徐清华
徐清华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医师,行政副主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超20分。研究成果入选CSCO指南,多次获邀在ASTRO、WCLC、CSCO、CSTRO等国外及国内顶级学术大会发言,并入选best of ASTRO。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编论著5本。2020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5),2020年上海市抗癌协会一等奖(排名第2)。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肺癌、肺部小结节、肺部肿块、胸腺肿瘤、胸膜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肺癌的立体定向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化疗,肺癌的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纵隔及胸膜肿瘤的综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吴春根
吴春根

吴春根,医学博士,上海六院主任医师;上海六院东院理事会理事,放射介入科行政主任;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介入影像科)骨关节介入手术组负责人。 历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会介入学组骨关节疾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组员兼骨和软组织肿瘤消融专业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放射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副主任委员,《介入放射学杂志》副主编,《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综合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组委员,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1.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治 2.脊柱良恶性肿瘤诊治 3.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 4.骨转移瘤(癌)诊治 5.疑难病例影像引导下穿刺诊治 6.X线、CT、MRI及DSA影像诊断
王鑫
王鑫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自2002年开始从事肿瘤放疗临床工作至今,所做临床工作成果曾获得中美放射肿瘤协会青年研究者奖及三次美国Best of ASTRO奖,2020年首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奖“。目前在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的多个分会担任委员。擅长肺癌、食管癌、胃癌等的放疗、同步放化疗,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营养支持治疗等。熟练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螺旋断层放疗(TOMO),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作为副主编编写《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一书。多次在中国肿瘤学年会、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世界胃癌大会等国际国内大会发言。曾获得北京抗癌协会食管癌靶区勾画演讲比赛一等奖、三次中华医学会全国放射肿瘤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一次中国老年肿瘤大会优秀论文奖、一次全国食管癌放疗大会优秀论文奖、一次全国胃癌大会优秀论文奖以及医院青年科普能力征文大赛二等奖,科普能力演讲比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食管癌,肺癌,胸腺肿瘤,纵膈肿瘤的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的综合治疗,肿瘤营养支持治疗,姑息治疗等。
张文文
张文文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擅长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曾理
曾理

长期从事肿瘤核医学工作,在甲状腺癌碘131治疗及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以及肿瘤骨转移治疗和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分子影像与功能显像及其介导的治疗也颇有研究。作为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秘书,参加了多个国际级和国家级放射性药物及靶向药物新药临床试验并作为主要入组的研究者深入研究。主持及参与部省级科研课题项,多个国家级及省级专业委员会委员。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甲状腺癌核素治疗及综合治疗、肿瘤骨转移核素治疗,各放射性药物影像诊断与内照射治疗。
区晓敏
区晓敏

区晓敏,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从事鼻咽癌、头颈部肿瘤放化综合治疗10余年。目前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一项,发表鼻咽癌相关SCI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医师协会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鼻咽癌诊疗指南,参与编写专著《鼻咽癌的基础转化与临床》一书,参与翻译放疗专著PPRO,近5年来,学术论文三度获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遴选为口头发言。《中国癌症杂志》编委,欧洲放射肿瘤学会杂志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onocology 杂志编辑。学术任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分会头颈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分会鼻咽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康复协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疗专委会委员。亚洲放射肿瘤学联盟ETC member。上海市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秘书长。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鼻咽癌,鼻腔肿瘤,喉癌,下咽癌,口咽癌,口腔癌等头颈部肿瘤,腺样囊腺癌,鼻腔恶黑,胶质瘤,室管膜瘤,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惠周光
惠周光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协和特聘教授;任特需医疗部主任、干部保健处副处长。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及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 2003年获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美国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和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博士后,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肿瘤大数据应用研究。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癌症中心论文一等奖、中华放射肿瘤学会论文一等奖;参与起草卫生部肺癌及食管癌诊治规范及编写多部专著;任国内外多家专业期刊编委或审稿人。中国老年肿瘤放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委会常委、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副主委;CSCO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委、肿瘤大数据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肿瘤放疗专委会常委、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肿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第九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第二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国之名医、人民好医生。多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和华夏医学科技奖等。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长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肿瘤大数据应用研究。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精准放疗和综合治疗。
朱广迎
朱广迎

朱广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日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肺癌中心常务副主任。社会任职:国际肺癌研究会精准放疗专家、国际原子能机构立体定向放疗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医学)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央保健肿瘤专家、国家卫计委《原发性肺癌诊治规范》专家、国家肿瘤放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抗癌协会放疗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放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肺癌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担任研究生导师情况: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个人学习经历:1979.9-1984.7江苏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87.9-1990.8江苏苏州医学院放射学系获硕士学位1997.9-2000.7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学获博士学位2004-2005年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客座教授个人工作经历:1984.8-1987.8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1990.9-1997.8江苏徐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放疗科主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0.8-2001.7江苏徐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1.8-2016.1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11-至今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擅长肺癌精准放疗和综合治疗。特别注重在杀伤肿瘤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成果包括早期肺癌的快速精准放疗(仅需3-5次放疗)及其提高老年患者免疫力的作用、中期肺癌同步放化疗时最佳放疗范围、化疗剂量等等多次在美国肿瘤放疗年会大会发言,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中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得到国际专家认可。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肺结节性质判断、肺癌精准放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会诊
张军华
张军华

擅长胸部肿瘤(包括肺部肿瘤、食管肿瘤、胸腺肿瘤等)的诊断和治疗并擅长肺癌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等等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胸部肿瘤(包括肺部肿瘤、食管肿瘤、胸腺肿瘤等)的诊断和治疗
翟医蕊
翟医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擅长胸腺肿瘤、肺癌,食管癌的精准放疗和综合治疗。相关成果获美国放疗学会Best of ASTRO和ASTRO GI Top 20奖,应邀于美国放疗年会、国际胸腺瘤大会等国际会议报告20余次。中国临床肿瘤学会2018年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乳腺癌、肝胆胰,胃癌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 胸腺瘤、胸腺癌、肺癌、胸膜间皮瘤等肿瘤的精准放疗和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放射治疗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二0二医院放射治疗科疾病推荐专家
河南洛阳市放射治疗科疾病推荐专家
放射治疗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桥本甲状腺炎,该病基本上不会再恶化下去,主要的问题会造成甲减。该病要根治很难,因为这个病跟自身免疫异常有关系,这种情况下为了要抑制免疫反应吃些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更大,所以没什么特别则不用管,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情。

  • 点击查看
    å

    ①答案是肯定的,肠道准备是完成检查的基础,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服用清肠药。
     
    ②除了服用清肠药,检查前最好1~2天进低脂、细软、少渣的半流质饮食,尤其是便秘患者。切忌检查前食用带籽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西瓜火龙果海带西红柿等。

  • 点击查看
    å

    散光25度不严重,25度是正常的,50度以下的散光都算正常范围。出现散光是因为眼球不是一个特别完整的球体,每个子午线方向的屈光度不完全相同,屈光度最高与屈光度最低,两条线之间的差就是散光度,所以很多人都有散光。它的度数不影响到看东西就行,50度以内的,多数都不考虑配眼镜。

  • 类风湿因子305IU/ml是高的,而且高的比较多。首先考虑是类风湿关节炎,要看是否有小关节的受累,对身体表现是否有炎症指标高等等,包括辅助检查,所以结合症状体征、临床其他特征,确诊舒服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其他的抗体,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单独的指向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类风湿因子确实在很多其他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包括正常人的一定比例,还有老年人比例大概5%,以及肿瘤、疾病、病毒感染、结核、药物、甲状腺炎、过敏性疾病等等都可以出现。所以300多一点的类风湿因子,要跟风湿科大夫联络,评价甚至做必要的检查。另外所讲到可能相关的其他疾病,是否可以解释类风湿因子有没有临床意义。

  • 关于21岁一直有单边肩膀的翼状肩胛应该如何修复的问题,首先翼状肩胛指的是和大鸟、大雁一样,肩胛骨是凸起来的,大部分情况下凸起来的原因都是身材太瘦造成的。 如果21岁只有一边肩膀有翼状肩胛,很大原因是前锯肌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下想要修复是非常困难的,目前也没有什么有效的修复手术。唯一的办法就是吃壮一点,身材壮一点肌力就会好一些,能够把肩胛骨压下去一点点,但是要是完全好是比较困难的。

  • 正常中年男人身高176体重49,胃口都正常,身体也没什么慢性胃炎肠炎之类,一直都偏瘦。身高176体重49,体质指数才15.8,是重度营养不良,所以要去检查一下。如果是突然间瘦下来还是一直都偏瘦,如果突然间瘦下来,检查下甲状腺功能看有没甲亢,检查血糖看有没糖尿病,检查肿瘤指标看有没肿瘤,都是比较常见引起消瘦的原因,因为这些都是高消耗性疾病,甲亢糖尿病肿瘤、结核。

  • 髋关节置换后单纯地口服药物没用。髋关节在院期间的感染,叫早期感染。早期感染有它的处理原则。髋关节一旦置换后感染,然后感染一旦复发以后,单纯口服药是没有意义的,在治疗的指南和共识里都不会单纯去用药物治疗。

  • 老人心脏衰竭有发烧,退热是肯定的,但退热一般可以靠一些药物。比如心脏病的病人退热,不首推布洛芬,首推还是对乙酰氨基酚。若老年人发热38℃以上就要吃退烧药,除了退烧药以外,其实还可以尝试物理降温的方式。其实物理降温的方式,第一个是用冰敷,另外可以用温水去擦浴。有些人用酒精,其实用酒精不太好,因为用酒精以后,会造成水分更进一步蒸发,本身在发烧的状态下,从体表蒸发掉了要补充一些水容量。特别是老年人,可能发热没要了他的命,但是发热以后进食少,它的营养、整个内环境的紊乱,可能会要了他的命。因为内环境的不稳定对老年人来说,钠低或者高钠都会对神志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有钾对心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李海松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需要针对性的体检。二十岁左右,基本不需要特殊的体验,假如体检的话,就是婚前体检以及生育能力方面的体检;

     

    四十岁左右,可以查性激素、血糖、血脂、血尿酸等;

     

    五十岁左右,检查PSA肿瘤标志物;六十岁左右,检查老年性疾病。如果身体出现不适或问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性的进行体验更有针对性。

  • 新生儿耳朵压扁了可以通过按摩、频繁改变睡姿、使用枕头或垫子等进行改善和调整。

    1.按摩:用手指轻轻的按摩宝宝的耳朵,可促进血液循环和耳部形态的恢复,但是按摩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保持轻柔,不要用力去拉扯或者施加过多的压力。

    2.频繁改变睡姿:如果宝宝的耳朵压扁是由于睡觉姿势造成的,可以尝试频繁改变宝宝的睡姿。在宝宝睡觉时,轻轻改变他们的头部方向,以减少对耳朵的压力。

    3.使用枕头或垫子:可以在宝宝的床垫上放置一个柔软的枕头或垫子,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宝宝的头部形态。确保枕头或垫子不会对宝宝的呼吸造成任何阻碍,同时也要确保宝宝的睡眠环境安全。如果新生儿耳朵被压扁的同时,还出现红肿等不适,则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