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暂无科室医生
胃肠外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胃肠外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轻身消胖丸适合我吗[{"body":{"chatinfo":{"canBeIdentifiedWhetherHaveOrder":true,"diagId":"225813050928504","ms

    总交流次数

    42

    总回复次数

    27
    患者:女 34岁
  • 作息规律,不熬夜,每天都有,睡眠质量良好,可是有时候还是会经常遗精,有时候甚至连续2-3天遗精,请问这是什么情况?[{"body":{"chatinfo":{"ageString":"23岁","bu

    总交流次数

    57

    总回复次数

    31
    患者:男 23岁
  • 你好,十根手指指尖脱皮,细看还有很小的水泡,不痒,但是指尖脱皮很严重[{"body":{"chatinfo":{"ageString":"32岁","businessType":10,"canBeId

    总交流次数

    38

    总回复次数

    23
    患者:男 32岁
  • 肚子痛胀气大便拉不干净[{"body":{"chatinfo":{"ageString":"31岁","businessType":10,"canBeIdentifiedWhetherHaveOrde

    总交流次数

    31

    总回复次数

    19
    患者:男 31岁
  • 妇科炎症[{"body":{"chatinfo":{"ageString":"30岁","businessType":10,"canBeIdentifiedWhetherHaveOrder":true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37

    总回复次数

    18
    患者:女 30岁
  • 你好,我现在孕24周,平时饮食规律,每天吃1个鸡蛋,每周有2-3次海*您好,很高兴为您提供商品咨询服务。饮食达到要求时,dha补充剂不是必须服用的每周食用2-3次深海*,每天一个鸡蛋,这个量可以不再额

    总交流次数

    16

    总回复次数

    10
    患者:女 0
  • 您好,我想问问,我就是身上没有劲,老想躺着,   你好,我是京东互联网医院刘庆民医生,很高兴为您提供线上咨询服务,本次问诊时长30分钟,为了能确保您的咨询得到有效解答,请问针对您咨询的问题 ,还有其他

    总交流次数

    16

    总回复次数

    9
    患者:女 0
  • 生理期左侧小腹痛[{"body":{"chatinfo":{"ageString":"21岁","businessType":3,"canBeIdentifiedWhetherHaveOrder":t

    总交流次数

    45

    总回复次数

    19
    患者:女 21岁
  • 透明隐形佩戴多长时间算合适?患者朋友,您好!(仔细看下) 1、我是眼科医生:熊医生(确认一点,我是医生,不是商家客服), 网上诊疗不同于面诊,可能回复不及时,请

    总交流次数

    13

    总回复次数

    9
    患者:女 0
  • 这个验光单正常吗您好,我是京东健***李磊。将由我为您提供咨询帮助,接诊后需要先看您咨询的问题,所以稍等几秒钟。你发我看一下。你所指的正常是什么意思啊?我这边也没办法看清,这个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建议你

    总交流次数

    10

    总回复次数

    5
    患者:女 0

展开更多

胃肠外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世界糖尿病日刚刚过去,看了那么多科普,这十个问题糖友们都能答上吗?1 你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血糖仪吗?一台便携式的血糖仪是糖友的战友,你会操作了吗?2 你做好监测血糖工作了吗?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做好血糖监测,才能知道病情情况,对治疗方案的反应,让医生能准确制订和调整合理的降糖方案。你一天测几次血糖,都在什么时间呢?3 你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吗?血糖控制目标根据人的年龄,危险因素等是因人而异的,你牢记着自己的目标吗?4 你知道为什么有人早上起来的时候血糖高吗?一种可能性是一种反应性高血糖现象,是由于夜间发生的低血糖诱使升糖激素分泌导致的清晨高血糖,提示我们睡前胰岛素剂量过大了。另一种可能性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足以抵抗晨起不断升高的升糖激素水平,从而导致的黎明时血糖逐渐升高。这时候又需要我们睡前使用的胰岛素加量。都是清晨高血糖,为了搞清楚我们到底睡前胰岛素应该减少还是增加,我们可以监测夜间多点血糖,若发生低血糖则次日凌晨的高血糖为反应性高血糖,否则就是“黎明现象”。你遇到这种情况了吗,顺利解决了吗?5 你知道胰岛素针头是一次性的吧?胰岛素注射针头有一层特殊的涂层,可以在注射过程中起到润滑的作用,用过一次后,涂层会有损坏,再次使用会引起疼痛、感染、针头折损等情况。6 你知道吗?血糖波动比持续性高血糖更可怕,更容易引发糖尿病并发症。我们的控糖之路上,应尽可能地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波动性。7 你知道你需要比一般人更警惕低血糖吗?你知道所有低血糖可能的症状吗?低血糖的表现多种多样,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可表现为神志改变、认知障碍,甚至抽搐和昏迷。老年患者可能会有一些非典型的症状,比如清晨高血糖就意味着夜间可能出现了低血糖。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症状低血糖,或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8 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吃吗?你知道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吗?清淡饮食,定时定量,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 1/3。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足量饮水,限制饮酒。你都做到了吗?9 你知道怎么锻炼吗?你知道锻炼的重要性吗?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运动强度维持在适度出汗、不能唱歌、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为佳。你都做哪些运动呢?10 你知道除了血糖,还要做哪些检查吗?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以及心、肾、神经、眼底等情况,都应该关注。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咨询请点下图

  •   很多媒体都把冠心病写为“第一健康杀手”。确实,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而且80%的猝死都是冠心病所致。 但是如果进行规范的治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万一有突发状况也指导如何正确的应对,是可以享受健康生活的。 以下这几个误区请大家注意避免哦。   误区一:急救药有用就不用就医  案例:赵女士经常出现心口疼等冠心病发作的症状,吃“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有效。她认为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不用去医院看病。  疑似冠心病发作应立即就医。如果忽视冠心病发作症状,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心肌梗死患者服用急救药“速效救心丸”可以改善心肌缺血,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但服药后,也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救治,以免耽误治疗,危及生命。   误区二:尽量不吃药经常吃会有抗药性  案例:钱先生最近心绞痛经常发作,只要自己能忍受,就尽量不吃药。他认为,药吃多了,会有耐药性,时间长了可能药对他就没效了。   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次数很多时,才有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不会形成耐药性。心绞痛发作时应该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误区三:做了支架手术就不用再吃药了  案例:老孙平日里劳累、用力和情绪激动时会有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两天前,老王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大发雷霆,随后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大汗、面色苍白的情况。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为老王进行了介入治疗,放置了支架。老王阻塞的血管已被支架撑开,症状消失了。老王觉得疾病已经治愈,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再吃药了。   介入手术只是将局部血管撑开,不代表疾病治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并没有消失。不坚持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心梗有可能再发,支架有可能一放再放。因此,支架手术后,患者仍需继续治疗。   另外,支架治疗疏通了狭窄血管,但并未改变导致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因,即高血脂、高血压等,仍可能再次出现冠脉狭窄,乃至冠心病。很多患者存在多处冠脉狭窄,相对不太重要的狭窄部位通常没有放支架。 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同高血压一样,冠心病也是一种慢性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造成的动脉狭窄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患者症状减轻或消除并不表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根除,如果此时未经医生建议擅自停药的话,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就会加速,使冠心病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 支架手术后,患者应注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控制体重。   误区四:血脂不高就可以不吃降血脂药   案例:李女士体检后,看到自己的血脂化验单发现血脂一点都不高,她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   血脂化验单通常检查以下四项。   总胆固醇(TC):血液中胆固醇总和,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甘油三酯(TG):轻、中度升高会使冠心病风险增加,极度升高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心血管疾病防治首要目标。 看化验单,可不能只看标准参考值,因为那个正常范围是针对一般人来说的。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坏”胆固醇LDL-C的目标值应小于1.8mmol/L。  另外,所有冠心病患者无论基线LDL-C水平高低,都应服用降血脂药物,降低“坏”胆固醇,进而稳定逆转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即使血脂达标了,也要继续服用降血脂药物。因为人体每天都在不断地通过自身合成和通过进食吸收胆固醇。停用药物后,“坏”胆固醇还会升高。中断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已经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进展,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 2007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指出,降血脂治疗要长期坚持,直至终生。也许有些人担心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其实有些好的药物已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即使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通常短期即可恢复正常,无需停药。点击医生卡片即可问诊张涓主任是医学博士,在北京三甲医院工作25年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作为孕育生命与未来的群体,女人一直是社会赞美、关怀的对象。然而长久以来,妇科病却是困扰女性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糜烂、HPV感染,乳腺增生……当这些“疾病”出现在体检报告上,大多数女性都会陷入恐慌。如果此时不良商家乘虚而入,为治“病”花费大笔冤枉钱的案例比比皆是。究竟这些常见的妇科病意味着什么?接下来,就由京东互联网医院最权威的妇科专家们,为您盘点一下那些看上去吓人、实则可以轻松应对的妇科病。带你揭开“四大妇科病”的真实面纱1、宫颈糜烂:像偶发口腔溃疡一样正常宫颈糜烂,曾经是困扰很多女性的疾病,育龄期的女性在体检时,有很大的比例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说到底,大家对于宫颈糜烂的恐慌,是对宫颈正常表现的错误认知引起的。实质上,宫颈糜烂不是真正的“糜烂”,绝大部分是由激素变化导致的柱状上皮向外扩展,就像人偶尔出现的口腔溃疡一样。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一种疾病。既然不是病,也就不存在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型。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4年本科生的第六版《妇产科学》教材就已经取消“宫颈糜烂”的病名了。如果有人警示你宫颈糜烂久了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那你一定要警惕,这就像是告诉你得了肝炎的人就一定会得肝癌一样。对于自身没有什么症状,查体发现宫颈柱状上皮外移的女性,宫颈细胞学(TCT)正常,病原体检查阴性,可定期随访,不需要治疗。除此以外,宫颈腺囊肿(宫颈纳囊)、宫颈肥大认为是转化区过程中宫颈腺管堵塞形成的,没有特殊临床意义,没有症状,也无需治疗,定期妇科体检即可。2 、乳腺增生:跟乳腺癌相差十万八千里月经前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和肿块,乳房胀痛一般于月经前期明显,月经后减轻。这些症状育龄期的女性您听起来是不是感同身受?如果是,那你很可能正被乳腺增生所困扰!实际上,大部分的育龄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只是绝大部分属于单纯性乳腺增生,这种情况一般不会癌变。有研究发现,约有2%~3%的乳腺增生症可能发生癌变,而乳腺囊性增生的癌变率比其他女性高3~5倍。如果引发乳腺增生的“小妖”(如:内分泌失调、高油高脂饮食、抽烟、喝酒、高血压、高血糖病等等)您没赶走,那么,乳腺管和乳腺上皮长期受它们的刺激,有可能就癌变了。乳腺囊性增生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女性朋友,还是需要定期到医院随访,完全可以早发现早治疗。3、HPV感染:自身免疫力就能消灭它近年来,感染HPV的女性越来越多,由于HPV常常被大家误认为是宫颈癌的预兆,感染上HPV的女性大多忧心忡忡。可是HPV真像你以为的那么可怕吗?当然不是。医学统计,99.7%的宫颈癌都是由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引起的,所以宫颈HPV感染成为宫颈糜烂后的又一个治疗热点。既然HPV可以致癌,所以消灭HPV、将患癌症的可能扼杀在摇篮里,成为大多数患者追求的目标。无良医疗机构也因此寻得巨大商机。小编要在这里提醒大家,并不是感染了 HPV 就一定会发展成宫颈癌,HPV有 100 多种亚型,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50%~90% 的 HPV 感染可在感染后的数月至 2 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导致长期的危害。只有高危型 HPV 的持续感染,才会进展为恶性病变。HPV 持续感染的定义:间隔一年以上的时间连续两次检测出同一高危型的 HPV 被认为是持续性感染。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现在的宫颈癌筛查技术(其中包括 HPV 检测)已经相当成熟,所以 30 岁以后定期宫颈癌筛查对于已经有性生活或 HPV 感染的女性更加重要。宫颈癌的三级预防如下:一级预防是疫苗接种,目前二价和四价疫苗已在中国大陆上市,大家可以接种了。二级预防即筛查,也就是要做宫颈癌筛查。三级预防即治疗。如果发现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及时治疗。所以,在真正战胜HPV、杜绝宫颈癌之前,千万别让HPV把你吓倒噢!4、盆腔积液:少于100ml不算是“病”准确来说,盆腔积液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部分正常女性在月经期或排卵期都会产生少量的盆腔积液,这是由于在解剖上盆腔处于腹腔最低部位。少量的盆腔积液可以自行吸收,如果是盆腔炎或者肿瘤性的积液,积液量都会在100毫升以上,这时就需要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So,当你拿到体检报告发现有以上四种“病症”,医生和你说没事的时候,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哦!接下来呢,是一个比较羞羞的问题,如果去做妇科检查,需要注意哪些事儿?1 、检查前一天,不要同房未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同房,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即使使用了安全套,安全套上面的润滑剂也会破坏阴道酸碱度,造成检查结果偏差。2 、检查前,不要使用阴道药物如果使用了阴道药物,在检查阴道和骨盆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医生查体造成阻碍,而且药物残留同样会影响样本,覆盖不正常的细胞。3 、检查前两天,不要灌洗阴道阴道灌洗过程中,会把一些可能透过显微镜才能检查到的致病菌冲洗掉,严重影响检查结果。越是在忙碌生活中抽时间做检查,就越要对盲目应对Say no。关注检查前注意事项,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获得最精准的结果反馈,让医生的诊治有所依据,也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但! 是 !姐妹们,如果遇到以下这些情况,无论你多么羞于做妇检,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去!做!妇!检!1 、精神过度紧张经前紧张综合征,主要是由内分泌不调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并伴有较重生理反应时,可到妇科进行检查,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治疗。2 、痛经难以承受痛经和性交痛,是女性常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痛经。一般程度的痛经,属于可以忍受的范围。但长期难以忍受的痛经,或者逐渐加重的痛经,不该一味吃止疼片忍耐,应去妇科做相应的检查,排查是否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继发性痛经。3 、月经量过多月经过多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子宫肌瘤便是重要因素之一。此外,黄体功能不全等排卵障碍性月经失调等也可导致月经量过多。4 、阴道瘙痒,反复发作引起外阴瘙痒的疾病种类繁多,除了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等感染是引起外阴瘙痒的最常见的原因;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疱疹、湿疹、寻常疣、肿瘤等皮肤病变均可引起外阴瘙痒;糖尿病、胆红素升高、黄疸、维生素A或B缺乏、贫血、白血病等患者可有外阴瘙痒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瘙痒; 肥皂、避孕套、卫生巾、化纤内裤、化学清洁剂、药物等都可以直接刺激或过敏引起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导致外阴瘙痒。在不清楚问题根源的情况下,盲目使用药物,不仅不能治本,反会导致耐药性,引发慢性疾病。最后,小编提醒各位女神如果有任何妇科疾病的问题应该及时咨询医生京东互联网医院聚集了全国优质名医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去京东互联网医院找名医。了解更多

  • 近日,我国多地相继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截至7月10日,我国境内已报告的猴痘感染病例数量已增至10例。   北京:2例 6月6日,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   广东广州:2例 6月10日,广东省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   辽宁沈阳:1例 6月29日,辽宁省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   湖南长沙:3例 7月5日,湖南省长沙市监测发现3例猴痘确诊病例。   天津:1例 7月6日,天津市通过监测发现并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7月7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   陕西:1例 7月10日,陕西省发现1例猴痘病例。     猴痘病例为何突然增多?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国多地相继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猴痘病例为何突然增多?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病例当中可能已经出现了本土传播,而不仅仅是境外输入病例。   2022年猴痘疫情在全球范围暴发后,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年5月,世卫组织宣布终结猴痘疫情紧急状态。尽管全球猴痘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期一些国家和地区报告的病例有所增加,特别是在亚太地区。   对此,专家呼吁保持冷静,称这种疾病不太可能导致大规模传播,因为猴痘病毒相对容易检测、控制和治疗。   “虽然我国的猴痘病例有所增加,但这不会造成病毒大规模的传播,这主要是由于有快速检测试剂盒以及有效的隔离措施,猴痘传播的风险相对容易控制。”一位猴痘病毒专家7月10日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猴痘感染基本上不会出现无症状。”   专家还表示,频繁和无保护的性行为是猴痘感染的主要原因,这种行为也会导致其他性疾病的传播,但普通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较低。专家补充称,我国近期病例数的增多主要与人员的流动性增加有关。   普通人群感染猴痘的 可能性极低   猴痘病例增多是否应该引起警惕?多位临床感染科专家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均表示:普通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无需恐慌。   “基于现有的研究,感染动物和感染患者是猴痘传染源,猴痘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猴痘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普通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7月8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普通人群日常外出,正常工作、生活感染猴痘的可能性极低。且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可能持续2至4周,临床症状普遍较轻。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猴痘形成规模传播的三大途径。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不排除接下来接触者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零星关联确诊病例,但形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此外,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病毒传播跟温度有关,普通人群只要注意做好防范,感染风险极低。”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   李侗曾建议,接触者中如出现发烧、淋巴结肿大、疱疹等,应该及时到医院的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由专业的医务人员通过各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普通人群则要避免和猴痘患者、接触者密切接触,同时主动学习猴痘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月11日,李侗曾医生在其个人微博发文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批准暴露后预防的疫苗和药物,猴痘病例发病后症状比较明显,但是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时候已经有传染性了,高风险人群需要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   本文综合自: ①2023-07-10第一财经《科普|中国大陆猴痘病例已达10例,为何突然增多?》(钱童心) ②2023-07-08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五天三地确诊猴痘病例!医生:普通人群感染猴痘的可能性极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 ③2023-7-11微博@感染科李侗曾

  • 虚伪,换不来真心;欺骗,得不到尊重。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终于人品。容貌永远留不住人心,品行才能留得住真情。

  •      神经鞘瘤是一个常见的肿瘤,它会对于我们的身体产生局部的疼痛,患者需要及时的了解哪些部位会是产生这些疼痛的存在。我们在日常生活还可以及时的察觉运动的时候哪些部位出现了疼痛这些都是症状。脊椎管内神经鞘瘤影响着我们的脊椎健康和发展,脊椎的健康带动着我们的身体各个系统。  椎管内神经鞘瘤病程大多较长。胸段者病史最短,颈段和腰段者较长。有时病程可超过5年以上。肿瘤发生囊变或出血时呈急性过程。椎管神经鞘瘤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达85%左右,疼痛的发生率近80%,首发症状最常见者为神经根痛,其次为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上颈段肿瘤的疼痛主要在颈项部,偶向肩部及上臂放射;颈胸段的肿瘤疼痛多位于颈后或上背部,并向一侧或双侧肩部、上肢及胸部放射,上胸段的肿瘤常表现为背痛,放射到肩或胸部;胸段肿瘤的疼痛多位于腰部,可放射到腹部、腹股沟及下肢。胸腰段肿瘤的疼痛位于腰部,可放射至腹股沟、臀部、大腿及小腿部。  腰骶段肿瘤的疼痛位腰骶部,臀部、会阴部和下肢,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者占20%。其可分为感觉过敏和减退两类,前者表现为隐形感,发麻,发冷,酸胀感,灼热后者大多为痛、温及触觉的联合减退。  感觉障碍一般从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病人早期主观感觉异常,而检查无特殊发现,继之出现感觉减退。最后所有感觉伴同运动功能一起丧失。圆锥、马尾部已无脊髓实质,故感觉异常呈周围神经型分,典型的是肛门和会阴部皮肤呈现马鞍区麻木。  针对脊髓神经鞘瘤,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作者:金铂 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我是大医生》推荐嘉宾诊室直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35710657628

  • 1.胆囊结石其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的收缩,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然后部分结石又可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部分结石则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结石亦可长期梗阻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水,此时便可触及无明显压痛的肿大胆囊。胆囊结石在无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但当有急性感染时,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还可扪及肿大而压痛明显的胆囊。2.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是指肝内胆管系统产生结石,所以,又称肝内胆管结石。常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存在,但也有单纯的肝内胆管结石,又称真性肝内结石症。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越来越多,结石的分类多属胆红素结石。肝胆管结石多有黄绿色块状或“泥沙样”结石的成分,多为胆红素钙。结石中心常可找到蛔虫卵,所以有人认为肝胆管结石系由胆道蛔虫、细菌感染致胆管阻塞所致。肝胆管结石以左叶肝管居多,肝左外叶上、下段肝胆管汇合处的胆管略为膨大、结石多停留在该处,右侧肝胆管结石多见于右后叶胆管内。临床特点多表现为:(1)患者年龄较胆囊结石患者为轻,部分病人与肝内胆管先天的异常有关。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发冷、发热、黄疸反复发作的病史。(2)肝功能有损害,而胆囊功能可能正常。反复发作期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间歇期碱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叶分段发生萎缩和肝纤维化。(3)腹痛、黄疸、发热是主症,但很少发生典型的剧烈的绞痛。(4)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较常见的有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胆道出血等。(5)胆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而无肝外胆管扩张,肝管内有小透亮。

  • 点击查看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不断增加。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其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不良情绪和因素(长期紧张、情绪激动、过度运动和饮酒等)可能诱发房颤的发生。 房颤的危害主要包括:会诱发血栓和栓塞,导致中风、偏瘫、甚至死亡,还可引起周围动脉栓塞,肺栓塞;长期的房颤会加重心脏负担,最终引发心功能不全,出现心慌、气短、乏力,明显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房颤可诱发血栓风险,针对患者具体的缺血和出血评分,由专科医师决定是否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另外,部分患者可使用药物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部分无法使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 房颤射频(冷冻)消融手术对于房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绝大多数患者可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消融手术以后有一定可能发生房颤复发,但仍可以再次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也会进一步的提高。 房颤病人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包括:戒烟,限制饮酒,限制或不用咖啡因,避免摄入含有咖啡因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用药。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药物,其中可能含有刺激物,这些物质可能促进不规则心律。

  • 看过战狼2的人,肯定对吴京和非洲朋友斗酒的场面印象深刻。吴京喝完几大杯啤酒,又闷头灌一整瓶中国白酒,最后非洲朋友举手投降。吴京酒尽兴处,想起自己的未婚妻龙小云,不禁泪下,铁汉柔情表现得非常到位,是战狼中比较感人的一个片段。 但电影终归是电影,从健康的角度说,吴京啤酒+白酒这样的斗酒,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彭劼表示,每天喝酒超过20克,3到5年之后,就会患酒精性肝病。酒精肝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肝硬化。酒精性肝病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变成酒精性肝硬化,再来医院治疗,为时已晚,剩下的选择往往只有换肝了 每天2两白酒 4周后肝脏就会损伤 一天喝2两白酒,4周下来肝脏就会脂肪变性,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脂肪肝。如果连续喝上2个月,肝脏就会出现明显的损害,转氨酶就会高。但是等你出现症状不舒服的时候,可能要半年,甚至三五年的时间 对国人来说,就算是每天喝酒超过20克,持续3—5年以上就可能出现酒精性肝病。20克的酒精量仅仅相当一两五十度的白酒。如果你每天喝一两白酒,持续三五年以上,那么基本就有可能会得酒精性肝病。 酒精肝损害不可逆 加大肝癌风险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酒精性脂肪肝。饮酒越多,酒精性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酒精和病毒协同作用,将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 酒精性肝病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变成酒精性肝硬化,再来医院治疗,为时已晚,剩下的选择往往只有换肝了,因为已经形成酒精性肝硬化的肝脏是没有办法再修复的。 遗憾的是,酒精肝平时没有特异的症状,但是人们对此并不重视。酒精肝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常常在有症状的时候才前往医院,这时候很多已经是肝硬化失代偿,到了晚期肝硬化。 爱喝酒的人注意这些护肝窍门 喝酒是现代社交应酬不可避免的一种方式,很多人的生意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那么喝酒应该怎么保护肝脏? 1、尽量戒酒 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酒精可直接影响蛋白、脂肪的代谢功能,从而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出现酒精肝,无论处于疾病的哪个阶段,在治疗过程中及疾病康复后,必须绝对禁止饮酒。 2。合理饮食 应以多食素食,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宜清淡,忌油腻,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奶类、豆类,并注意补充含维生素B、C、K及叶酸类较多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 3、半年查一次肝功能 大概每半年就要去医院检查一次肝功能,通过抽血、B超等影像学检查,看看你的肝脏是否正常是否健康,看看长期的饮酒对肝脏有没有造成明显的损伤。如果有明显的损伤,就要及时进行医疗上的干预措施来处理酒精性肝病。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