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外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陈毅荣
陈毅荣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崴脚,踝关节、膝关节疼痛,骨折畸形,脚痛,踝关节扭伤,拇外翻,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髓炎,矫形,痛风,臀筋膜挛缩,腕管综合征,手脚麻木,
宋卫东
宋卫东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足踝脚踝外科疾病包括足踝创伤、运动损伤、跌打损伤、跌打扭伤、踝扭伤(韧带损伤)、踝关节不稳定、扁平足(大脚板)、高弓足、拇外翻、足踝部畸形、足底筋膜炎、足跟痛、踝部骨折、足部肿瘤等。
陈浩宇
陈浩宇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瘀痕综合治疗;四肢整形、矫形手术、路趾外翻畸形、平足畸形矫形;面部年轻化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四肢神经、血管、肌腿损伤手术治疗;四肢皮肤、肌肉及骨缺损修复。
康国锋
康国锋

主任医师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四肢创伤骨折,关节疼痛,肢体(手足)畸形,创面修复,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关节疾病,显微外科,断肢断指再植。痛风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
黎润光
黎润光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足踝外科、四肢骨关节损伤、肢体严重损伤修复重建。擅长:足踝伤病(足踝部骨折以及后遗症、踝关节扭伤、踝关节骨关节炎、距骨骨软骨损伤、扁平足、高弓足、马蹄内翻足、踇外翻、爪型趾、糖尿病足),骨髓炎、创面、老年骨折,肢体骨缺损,外周神经损伤等的治疗。特别对严重肢体损伤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
刘毅
刘毅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好评率:97%

立即咨询
擅长拇外翻、扁平足等足踝部先后天畸形的外科矫治;踝关节慢性不稳定、距骨软骨损等足踝部运动损伤疾患的微创诊治;类风湿足、糖尿病足、痛风等足踝部骨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骨感染、骨缺损等骨科疑难疾患的外科诊治。
曾参军
曾参军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好评率:92%

立即咨询
擅长3D打印骨科精准微创治疗,足踝脚踝畸形矫形、足踝伤病、踝关节置换、距骨置换、距骨骨软骨损伤的阶梯治疗、踝关节炎的阶梯治疗、关节镜微创治疗足踝伤病、大段骨缺损、骨髓炎、骨不连、严重骨盆髋臼骨折、四肢多段粉碎骨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老年骨折疏松骨折微创治疗、各种畸形矫形临床经验丰富。
刘建全
刘建全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足踝部畸形(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马蹄内翻足等)的诊治和手术矫形、足踝部创伤(骨折及脱位、跟腱损伤、神经血管损伤等)的开放及微创手术、足踝部慢性疼痛性疾病(踝关节慢性不稳、踝关节撞击、跟腱炎、跖筋膜炎等)的临床诊治、手部外伤及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诊治及手术等,尤其在足踝部畸形矫正和足踝创伤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张子宏
张子宏

主治医师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复杂的四肢骨与关节损伤,特别足踝部骨折,足踝部扭伤与畸形
操日亮
操日亮

主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和青少年足病(胎儿足内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内外八字,多并趾,副舟骨,足痛,甲下骨疣,甲沟炎等);儿童骨科常见疾病(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四肢骨折,扳机指,斜颈,多并指,O型腿,腱鞘囊肿,X型腿等);孕产妇常见骨科疾病(足痛,甲沟炎,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症等) 特色 弹力甲面钢丝无创无痛治疗甲沟炎 Ponseti治疗-局麻跟腱松解术(日间手术,不用禁食饿肚子) 不开刀的足踝矫正
欧国宜
欧国宜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于拇外翻、平足、踝关节扭伤、足踝疼痛、足踝畸形、踝关节炎、高弓足等疾病诊治及手术。2023年于国内最顶尖权威的足踝外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中心进修学习,师从国内足踝外科专科顶尖大师、教授,掌握足踝外科最前沿治疗技术及治疗理念,擅长于拇外翻/踇外翻、平足症、马蹄高弓足、足踝部畸形、类风湿足、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足踝部疼痛等足踝外科疾病诊治、手术
吴文特
吴文特

副主任医师

深圳禾正医院

好评率:8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四肢复杂创伤骨折与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足踝外科与关节运动外科手术。临床经验丰富,精通复杂四肢关节骨折、髋臼骨折、足踝部畸形矫正手术,擅长髋膝关节置换手术、膝踝等部位关节镜手术,能熟练完成常见骨病、骨肿瘤各类手术。
黄帅
黄帅

住院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常见突发疾病、外伤的救治。如各种外伤、急性心梗、高血压、泌尿系结石、常见腹痛等。对拇外翻有一定研究
徐楚江
徐楚江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医疗特长:对四肢骨折创伤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足踝部畸形的中西医结合微创无痛矫形及功能重建,包括踇趾外翻、马蹄内翻足、平足,类风湿足、多趾并趾、锤状趾、足底跖痛症、足跟痛等微创矫形手术;对足踝部创伤,pilon骨折,lisfranc复合体损伤以及关节镜治疗足踝部运动损伤的处理具有较高造诣,足踝部各类慢性劳损性疾病、肿瘤、炎症,外固定架ilizarov骨搬移技术糖尿病足保肢治疗及足踝部创面修复有独特心得。
足踝外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足踝外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大脚趾附近肿痛[{"body":{"chatinfo":{"ageString":"22岁","businessType":3,"canBeIdentifiedWhetherHaveOrder":tr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81

    总回复次数

    38
    患者:男 22岁
  • 您好***我的脚后跟疼了,照相不是骨刺,喝中药也不怎么有效果。您好你好请问你足跟疼有多久了是刚下地走路时疼痛,还是走路多了疼最好来医院检查一下,做做治疗和康复训练足踝外科,我周五出门诊

    总交流次数

    11

    总回复次数

    6
    患者:男 44岁
  • 需要手术拿出来吗?还能长回去吗,需要手术拿出来吗?还能长回去吗?()什么意思?你没有说明白不会感染,也不会走!对!打石膏六周问题不大的!没有伤口吧不用抽血,采用什么固定方式?一般不会感染!制动。观察

    总交流次数

    39

    总回复次数

    9
    患者:男 17岁
  • 脚底板痛您好多久了有没有劳累或者受凉的情况。足底有个肿物啊。可以做手术切除了不行看着比较大的应该不是鸡眼。可以做彩超检查一下。判断一下大体是什么性质的?好的不客气的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18

    总回复次数

    12
    患者:男 26岁
  • 跑步导致左脚筋膜炎,一年半了,平时走路还行,跳绳疼痛[{"body":{"atUsers":[],"chatinfo":{"businessType":0,"canBeIdentifiedWhethe

    总交流次数

    60

    总回复次数

    33
    患者:男 37岁
  • 崴脚 韧带损伤+撕脱骨折你好,受伤有多久了吗?都做了哪些处理?我看你上面的报告可以先支具或者石膏固定4-6周时间看了你上面发的内容了,我的意见也是这样,先固定4到6周,你已经固定两周时间了,就继续固定

    总交流次数

    16

    总回复次数

    6
    患者:女 27岁
  • 起初是今年7月份,有一天晚上睡觉时,左脚大拇指持续刺痛大概10秒,之后消失,当时没在意。在8月8日有一天穿拖鞋持续走路大概7公里后,当天晚上右脚脚趾,左脚脚踝内侧,双脚足背及足底出现无规律刺痛,之后双

    总交流次数

    107

    总回复次数

    50
    患者:女 30岁
  • 脚脖子疼痛警惕四种病您好多久了有没有受伤扭伤的情况?如果痛风的话应该会红肿。可以发个照片看看吗?这个茧是怎么引起的?这个有可能是神经性皮炎。是对称生长的吗?也可能是皮炎疼可能是受凉了或者看累了应该不是

    总交流次数

    21

    总回复次数

    12
    患者:男 29岁
  • 膝关节发软您好,请问受过伤吗?最近运动多吗?你之前受过伤吗?那之前她有没有受伤过除了膝关节发软无力,还有其他疼痛的症状吗?那主要还是膝关节退变引起疼痛有多久了吗?之前都做过什么处理?这个时间还短,先保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22

    总回复次数

    12
    患者:女 46岁
  • 脚外踝骨折,三个半月,康复锻炼,脚后跟疼,你好,之前的片子还有吗?最近有没有复查过?把片子发过来给我看一下这个正常的锻炼的前两三个星期都会有各种不舒服的,有不舒服可以配合着用药来锻炼最多吃两个星期就可

    总交流次数

    58

    总回复次数

    24
    患者:男 39岁

展开更多

足踝外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真正的清淡饮食是指在膳食平衡、营养合理的前提下,口味偏于清淡的饮食方式。   清淡饮食绝不是只吃素不沾荤,主要表现为“四少”,即少油、少盐、少糖、少辣,还要注意加上“一多”,即食物多样化。   少油:合理控制用油量,每天烹调油的摄入用量要控制在25~30克。 油腻的食物会在胃肠停留更长的时间,不仅增加胃肠负担,还促进脂肪堆积。   少盐: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不超过6克,吃得太咸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水钠储留会引起血压升高。 少糖:成年人和儿童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食用大量添加糖会刺激胰岛素水平极速上升,从而加速脂肪合成和引发糖尿病风险。   少辣:过辣容易刺激消化系统icon,伤害脾胃,可能引发上火、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影响身体的代谢。   多样化:要包括尽量全面的食材,除了杂粮、薯类、蔬菜、水果、豆制品等植物性食物外,动物性食物如鱼类、瘦肉、鸡蛋、牛奶等都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更应该适量摄入。 清淡饮食的搭配,大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建议全天菜品有个荤素比,大致为1∶3或1∶4 比如,一顿饭4道菜,安排一个肉菜,一个豆腐和两个素菜。吃的时候,最好吃一口肉,再吃三口素菜。   2.主食粗粮∶细粮为1∶3 一天的主食中,有大约1/4~1/3的粗粮为好,也可以每周吃两次粗粮。   粗粮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素,对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薯类如红薯、土豆,可以适量代替部分粮食。 3.蒸煮∶爆炒=2∶1  建议蒸煮和爆炒的比例控制在2∶1。煎炸则应尽量避免,如果吃的话,每周别超过3次,且最好在中午吃。   所以,清淡饮食并非只吃青菜,只是建议不吃过于油腻、甜腻,以及味道过重的食物,若是用大量食用油炒,即使是青菜也不算清淡的饮食哦!

  • 人们生活中的常说的微量元素其实全名是叫微量营养素,相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大营养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有限,每日需要量仅以ug或mg计,因而被称为是“微量营养素”。但微量营养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体内激素、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催化剂。微量元素你真的查对了吗各位宝妈奶爸,相信你们经常会在小区里听见谁谁谁家的孩子,怎么不好去查了微量元素,医生说缺锌了、缺钙了等等问题,你们回家了也在想我要不要去给我家宝宝查个微量元素。于是你们找到医生要求查微量元素,但是一想到宝宝要扎针,自己心里也在滴血,于是某些医生就告诉你可以用头发查微量元素,或者告诉你可以取末梢血(指端),相信这也是不少家长在生活中遇见的,更有家长要求在宝宝生病时候抽血查了微量元素,但是我想告诉各位宝妈奶爸,上面的方法都是错的,查微量元素是需要抽静脉血的,而且是需要空腹抽静脉血,人体处于应激或感染状态对这个检查也是有影响的,看到这里,估计你们更不愿意了,那我们就来学习怎么预防微量元素的缺乏。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1.积极预防和干预妊娠、哺乳母亲的维生素A缺乏。2.强调母乳喂养婴儿。当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强调选择强化维生素A的配方奶。3.经常食用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以及富含胡萝卜素的绿叶蔬菜和橙色或黄色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增加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量;强化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品也可以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4.在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地区,推荐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1500U/天。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1.鼓励妊娠母亲增加户外活动,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维持体内充足2.鼓励母乳喂养,并从婴儿出生数天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天。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强调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如果婴儿配方奶的摄入量不足可考虑补充维生素D。长期临床经验证实,补充维生素D400U/天是安全剂量,并能有效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3.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儿,出生早期应加大维生素D补充剂量,可给予800U/天,3个月后改为400U/天。4.增加户外活动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3,但考虑到紫外线对儿童皮肤的损伤,目前不建议6个月以下婴儿在阳光下直晒,儿童、青少年参加户外活动时也应注意防晒。钙缺乏的预防1.鼓励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钙的优质来源。只要母乳充足,婴儿钙营养足够;当因各种原因母亲不再哺乳或母乳不足,充分的配方奶喂养仍可提供充足的钙营养。2.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儿,需额外补充钙,可采用母乳强化剂、特殊早产儿配方奶,或额外增加维生素D与钙补充剂。3.当维生素D水平保持适宜时,青春期前儿童每日摄入500ml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大致可满足钙的需求。而青春期少年则需要每日摄入750ml牛奶,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对钙的需求。大豆制品、绿色蔬菜,以及钙强化的食品可作为钙的补充来源。铁缺乏的预防1.积极预防和纠正妊娠期母亲缺铁性贫血,减少妊娠期糖尿病、降低早产率。2.提倡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或者不能母乳喂养,强调选择强化铁的配方奶。3.婴儿4-6月龄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建议首选强化铁的婴儿食品或肉类、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4.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预防性补充铁剂。从出生后4周开始,母乳喂养婴儿补充元素铁2mg/(kg.d),配方奶喂养补充元素铁1 mg/(kg.d),直到矫正年龄1岁。5.此外,对于婴儿和青少年等缺铁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血红蛋白。锌缺乏的预防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建议选择强化锌的配方奶。2.婴儿4-6月龄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建议首选强化锌的婴儿食品或肉类、肝脏等富含锌的动物食物。这是预防锌缺乏的重要措施。3.研究证实,腹泻时补充锌,有积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荐,腹泻患儿在补液的同时口服补锌。且持续补10-14天。以上,我们大概讲了如何预防微量营养素的缺乏,相信各位宝妈奶爸都知道母乳的重要性,同时也别忽视辅食的重要性。因为门诊最多的都是妈妈们问补锌的最多,这里告诉各位,研究发现,以药物或强化食品预防性补锌时,必须考虑铁、锌、铜等各种矿物质元素之间的相互平衡。有证据表明,常规剂量补充锌,即可造成铜缺乏,并继发贫血。铁和锌之间的相互干扰则更明显。因为很多微量元素都有差不多的吸收代谢途径,过分的补充其它微量元素就影响其它的吸收代谢。所以,重要的是不要随便乱补微量元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同时正常的哺乳和辅食添加,只要宝宝生长发育好,一般都不缺少微量元素,更多的是需要定期检测血常规,及时发现贫血。董医生是重庆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高材生儿科经验丰富,而且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 一、何为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健康饮食界的“superstar”,以低碳水化合物,低饱和脂肪酸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意大利学者Esposito对比了地中海饮食和低脂饮食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地中海饮食组的降糖药物治疗比例更低,患者的体重和血糖情况也更理想。一项西班牙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甚至不必节食。而且,增加地中海饮的橄榄油比例后,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了40%,增加坚果比例则降低18%。以淀粉为主食,多吃蔬菜水果(至少每天5次)、鱼、坚果、橄榄油,少吃肉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有利于控制血糖。二、该避免的食物1、高果糖甜味剂美国学者StanhopeKL等将超重者和肥胖者分为果糖组和葡萄糖组,提供人体所需能量25%的含糖饮食,观察10周。结果显示,仅果糖组的血脂代谢指标显著增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其他文献也有类似报道。牛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了42个国家后发现:高果糖玉米糖浆消费越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高。虽然天然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是食用天然水果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注意,不是果汁。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公共卫生中心的Qi Sun领导的一项研究追踪了187382名美国卫生职业人员24年,了解他们日常摄入水果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研究发现,食用天然水果如苹果、梨、葡萄、葡萄干和特别是蓝莓,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反,饮用果汁会轻微增加风险。2、高脂高盐饮食 高脂饮食可能诱发肥胖,引起肝脏和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全身的胰岛素抵抗。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garet Morris等的一项动物实验发现,父辈鼠的高脂饮食可导致其雌性后代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其雌性后代胰岛素分泌障碍和糖耐量降低。至于高盐饮食,荷兰格罗宁大学医学中心的Hiddo J.Lambers Heerspink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高钠盐饮食很可能会促发糖尿病肾病的肾脏、心血管不良事件。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谨慎摄盐,最好选择低盐饮食。 关注糖尿病患者饮食安全,从你我身边做起。

  • 通过基因检测改变命运,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朱莉。朱莉有乳腺癌的家族史,母亲曾与癌症斗争10年,最终因卵巢癌离世。在2013年的一次基因检测中,朱莉发现自己从母亲那里遗传了突变的癌症易感基因,未来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高达87%和50%。于是她接受了预防性的手术,将风险降到最低,多活几十年! 神奇的基因检测还有哪些用途?除了预测疾病风险,解除人体的“定时炸弹”,基因检测还可以及早发现胎儿是否有健康缺陷、判断是我们会不会得家族遗传病等等,并且辅助药物治疗。产前胎儿DNA检测产前胎儿DNA检测,是为了降低了新生儿缺陷的几率。尤其是唐氏综合症的检查,已逐渐成为各大医院的妇产科的常规检测项目。与唐筛和羊水穿刺相比,这种方法有无创、快速、精确(准确率高达99%)的特点。既避免了传统唐筛的筛错、漏筛,也避免了羊水穿刺的创伤、宫内感染危险等。基因检测,遗传病早发现父母体内“藏着”致病基因,我们就很有可能被遗传,当两个相同的致病基因相遇,就会产生这种疾病的患者。对于有治疗方案的疾病,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早期诊断、尽早治疗。例如对苯丙酮尿症尽早治疗,就可以让小孩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对于现阶段还没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也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病因,从而避免盲目、过度的治疗。基因检测与个性化药物治疗传统的千人用一药,对大部分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一些人来说是没有治疗效果的,甚至会对少数人会有毒副作用。医生根据每个人基因的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同时,避免药物造成的毒副作用,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可见,解码基因的秘密,命运就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 冬天血糖水平比较高,夏天血糖水平比较低,这种情况临床上很常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体的血糖浓度,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水平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由于一年四季温度的不同以及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 比如相对于寒冷的冬天,人们更喜欢在夏天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比如散步、打球等,而这些户外活动有助于排汗量的增加和人体内糖的消耗。同时,相较于冬天,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饮食偏于清淡。因此,夏天人们会从饮食上摄取更少量的糖。 除了外界因素的作用,夏天人体自身胰岛素分泌较多,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增高。综合以上原因,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夏天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 夏季血糖控制的注意事项 夏天血糖值普遍降低,但糖尿病患者不应自行减药 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地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 7.0mmol/L 左右即可 夏季血糖自然降低有助于维持疗效和加强患者治疗信心 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仍要密切监测血糖,坚持用药 药物剂量或种类调整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减药停药 当夏天血糖值普遍降低,有时甚至接近正常的时候,糖尿病者还要不要继续按原量服用降糖药呢?答案是否定的。夏天虽然血糖水平相对较低,但千万不可自行随意减药。自行随意减药或停药导致部分糖尿病患者长久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的要害是持续高血糖,并由此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地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国际上血糖控制理想的标准是:空腹血糖 4.4-6.1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放松警惕,反而要充分利用好夏季,强化治疗,促使轻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至正常,重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也有较大幅度下降。对于少数患者不仅不能减少药物剂量,甚至还需稍加剂量,待血糖水平降至正常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减药。 当然,即使是可以减药也必须与医生配合,原则是循序渐进,不能骤然停药,以免发生意外或使病情加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低血糖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压上升,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而老年患者往往并发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 7.0mmol/L 左右即可。 利用夏天血糖自然降低的规律,将血糖有效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于正常水平,这对进一步维持疗效,加强患者治疗信心,都大有好处。 由此,我们再次提醒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仍要密切监测血糖,坚持用药,如需调整对药物的剂量或种类,务必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记不可随意减药停药。

  • 原创: 胡大一  来源: 健康报文化频道 胡大一早些年,我还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工作时,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帮助过一位患有室性早搏的外地患者。这是一名男性患者,被查出室性早搏时才35岁(1968年)。当年,他在陕北沙家店中学任校长,由于“文革”期间坚持复课,与工宣队员发生了口角,之后不愿上班,就想办法去找校医给弄张病假条。校医摸了一下他的脉搏,发现有早搏,问他有啥不舒服,回答说“没有”。校医给他记录了一段心电图,提示有室性早搏。那个年代,室性早搏常常被当做很重的病,有的医生认为是心肌炎,查不到心肌炎证据,就诊断是心肌炎后遗症。本想找个借口不上班,没想到发现了“大病”——一种被说成是有猝死危险的病,患者从此真的再未上过班。此后,患者到西安找遍了地方和军队的医院看病,医生说的大同小异。患者感到紧张而无望,夜间不敢睡觉,怕一觉睡死过去。由此,他十多年都卧床不起。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我在《健康报》上发表的一篇科普文章《室性早搏不等于心脏病》,才萌生了新的希望。在这篇文章中,我强调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预后良好,没有危险。无巧不成书,一天患者的儿子买爆米花,包爆米花的报纸恰好是有我这篇文章的那期《健康报》。患者的儿子欣喜若狂,跑步回家给父亲看这篇文章。患者后来告诉我,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他的状态是“活着度日如年,自杀缺乏勇气”,读到这篇文章后,“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落水的人,突然发现前面有块木板,赶紧抓住它,但仍不知道可否侥幸上岸”。于是,他给我写了封信,问他是否属于我讲的那种情况,我回答他“是的”。他又来信说,接到我的回信,如同吃了一粒定心丸,当夜睡了一个好觉,心里有底了,心情放松了,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可下地行走,3个月后能给家里挑水了。又过了些时日,患者再次给我来信,说病已去了八成,还是希望来北京见我,看见我心里才踏实。没多久,患者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我当时工作的北大医院。见到我时,患者的表情有些惊讶,说道:“没想到胡大夫这么年轻,这么年轻的医生敢说室性早搏不是病!”我给患者做了详细检查——心脏结构、功能都正常,并耐心就室性早搏做了详细的解释。室性早搏是由心室产生的电活动提早抢在了正常窦房结电活动之前发出,导致心脏的一次提早搏动,也被称为室性期前收缩。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健康人出现室性早搏,不会有独立的危险,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有无症状。无器质性心脏病又无症状的室性早搏,最好的治疗是不用药、不治疗。有症状时,要具体分析。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治疗方案是治心脏病而不是治早搏。但一些无意中发现室性早搏的患者,由于心中无数,又听了些误导信息,而产生焦虑、紧张,以及由此伴发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医生应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了解室性早搏,使之放松心情。鉴于这名患者被早搏折磨了这么多年,我建议他在北京多待几天,游览一下长城、颐和园、天安门广场、故宫等。患者在北京玩了一圈后,发现没有任何问题,放心地回到了家乡。之后,我们每年都通信。让我欣慰的是,患者的生活重新回归正轨——恢复了工作,继续做教师。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