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暂无科室医生
小儿消化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小儿消化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头晕,头脑不清醒,不能集中精神晚上好多长时间了?一开始是如何引起的。睡眠怎么样?睡眠不好,是引起这一类现象的主要原因。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建立一天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在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保持正常

    总交流次数

    28

    总回复次数

    15
    患者:男 31岁
  •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系统分诊不对,我这是内分泌科~建议咨询妇科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6

    总回复次数

    3
    患者:女 22岁
  • 日期什么时候出厂您好,我是住院医师狄华,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近日期生产的

    总交流次数

    4

    总回复次数

    3
    患者:女 0
  • 做一次后硬不起来您好,我是泌尿外科的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为了保证本次问诊顺利进行,请您保持在线。为了更好地了解您的情况,我先收集一下病情信息,感谢您的配合。请问您近6个月内有无性生
    做一次后硬不起来勃起功能障碍
    做一次后硬不起来建议您平时多运动,注意个人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放松心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性生活,减少手淫次数。用药前请您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禁忌,注意事项,如果您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请您及时上

    总交流次数

    56

    总回复次数

    37
    患者:男 28岁
  • 脖子一圈发红,不确定是不是湿疹您好,有没有照片呢您好,是婴儿湿疹的,目前处于慢性状态,因此干燥,需要最好保湿的,***大白罐不断涂抹不是干性湿疹,干性湿疹指皮脂分泌少诱发的湿疹状态,宝宝这个只是炎症消

    总交流次数

    15

    总回复次数

    6
    患者:男 2岁1个月
  • 吃了两片大人钙片您好, 我是京东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没事的,多喝水嗯,没事不能药着看含量:建议一天300mg钙***建议补充1到2个月以后复查一

    总交流次数

    15

    总回复次数

    9
    患者:男 1岁10个月
  • 屁股上面的地方骨头疼尊敬的plus用户您好,我是骨科医生,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您可以在下图中描述疼痛的具体部位在哪里。您出现疼痛多长时间了,有受伤吗?您平常有无久站、负重工作比较多?您除了臀
    屁股上面的地方骨头疼肌筋膜炎
    屁股上面的地方骨头疼注意休息,参考使用*******,一次2片,一日3次+外用***软膏1天3次 不适部位热敷,行理疗,避免受凉劳累、多休息,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及时线下医院骨科就诊。

    总交流次数

    61

    总回复次数

    25
    患者:男 21岁
  • 伤口反复结痂出硬皮您好,我是皮肤科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从刚开始到现在,这种情况大概有多久了局部有无瘙痒或疼痛不适目前局部皮肤是没有破损渗液的对吧身上其他部位还有这种情况吗目前局部是有
    伤口反复结痂出硬皮瘢痕瘙痒 皮炎
    伤口反复结痂出硬皮建议后续规律使用药物对症观察1周,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及保湿护理,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清淡饮食,避免熬夜劳累,不适皮肤科随诊

    总交流次数

    42

    总回复次数

    27
    患者:男 25岁
  • 孩子耳朵突然肿得很大很红你好宝宝这样的情况有多长时间了?好的,看不出有蚊虫叮咬的痕迹吧哦,可以先用**消毒,在涂上***看看出现红肿还是考虑炎症

    总交流次数

    10

    总回复次数

    5
    患者:男 1岁7个月
  • 小孩眼镜肿了可以滴吗您好,京东大药房药师工号0049,很高兴为您服务!什么原因引起的眼皮肿了孩子几岁了为了您的用药安全,请您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事项、禁忌等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药师指导的用法用

    总交流次数

    9

    总回复次数

    7
    患者:女 0

展开更多

小儿消化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近日,多地迎来高温天气。据中国天气,7月12日至14日,江南、华南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省份最高气温可超37℃,湿度较大,夜温也在27℃以上,或将24小时体验桑拿天。     白天温度高我们都知道注意避暑,但“夜晚高温”却往往被忽略。尤其是老年人不舍得使用空调、电扇,往往可能带来健康问题。   被忽略的“夜晚高温”或更凶险   1. 夜晚高温增加死亡风险   2022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团队联合多国研究学者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夜间热量强度与居民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使是在日平均气温不变的情况下,与非高温夜晚相比,高温夜晚中居民的死亡风险仍要高出40%-50%,这说明夜间高温对健康的影响很有可能独立于日均气温。   研究截图   2. 夜晚高温干扰睡眠   夜间高温还会干扰睡眠。2022年刊发在《细胞》杂志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人们热醒的次数正变得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夜间温度升高会使平均每人每年减少44小时的睡眠时间。   在气温超过30℃的夜晚,人均睡眠时间减少了约14分钟;哪怕夜晚气温只是超过了25℃,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可能性增加3.5%。尤其对老年人和女性来说,睡眠水平受温度上升影响更为明显。   研究截图   3.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夏季睡不好的危害性比其他季节更大,因为人体白天出汗较多,若晚上再失眠,会引起心肌缺血、血压增高,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灵敏在7月4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示,高温天气更易诱发中风,而热夜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40%-50%。需要随时警惕中风风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遇到“夜间高温”,我们该如何做?   1. 空调试试睡眠模式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资环所所长黄荣2023年在接受楚天都市报采访时建议,夏天白天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晚上设置在28℃,既省电,体感也舒适。   睡眠时可以使用睡眠模式,风速自动调到最小,防止晚上睡觉大风量导致感冒,同时内机的噪音也会降到最小。   2. 使用电扇别对着人吹   想要吹着舒服还降温凉快,应该把风扇对着窗外去吹,而不是直接对着人。这应用了“伯努利效应”。当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的情况。   3. 睡觉之前冲个热水澡   2019年《睡眠医学评论》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睡觉前1-2个小时洗澡,可以平均加快10分钟的入睡速度,而40℃-42.5℃温度左右的水洗澡是最佳的,可以显著改善整体睡眠质量。    研究截图   热水澡可以刺激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增加从身体躯干到手、脚等外围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热量有效排出,所以洗热水澡后,体温反而会逐渐下降,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2个小时。   4. 保持心理上的“凉爽”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杨可冰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幅度增大,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与人交流放慢语速,不急不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情绪转移,看看情景喜剧,听听相声之类的。   5. 睡觉之前注意喝杯水   江苏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肖辉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则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6. 日常试试喝杯助眠茶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孙丽红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可将莲子芯与绿茶同冲泡,夏季天气炎热,睡眠难安,心烦者,不妨常饮。至于常出差之人,可以将莲子芯20克、绿茶30克,分别分成10等份,装入茶包中,随身携带,时时冲饮。⑪此外,睡前尽量别喝浓茶和酒精类饮品,高温环境下更影响睡眠。   7. 高温天气提前拉窗帘   如果卧室下午或傍晚依旧阳光充足,则可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提前拉上遮光窗帘,这样室内升温会慢下来,相对更加凉快。   本文综合自: ① He C, Kim H, Hashizume M, et al. The effects of night-time warming on mortality burden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 modelling study. Lancet Planet Health. 2022 Aug;6(8):e648-e657. doi: 10.1016/S2542-5196(22)00139-5. PMID: 35932785. ② Minor K, Bjerre-Nielsen A, Jonasdottir S S, et al. Rising temperatures erode human sleep globally[J]. One Earth, 2022, 5(5): 534-549. ③ 2022-08-01  广州日报《三伏天热到失眠?试下按摩助眠穴》 ④ 2023-07-05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高温天气持续,夜间高温死亡风险更需提高警惕》(刘颖琪) ⑤ 2023-07-11 楚天都市报《空调应该开多少度 网友热议专家支招》 ⑥ 2023-06-27 科普中国《一个让风扇秒变“降温神器”的方法,你绝对想不到》 ⑦ Haghayegh S, Khoshnevis S, Smolensky M H, et al. Before-bedtime passive body heating by warm shower or bath to improve sleep: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leep Med Rev, 2019, 46: 124-135. ⑧ 2019-08-18 科普中国《万万没想到!睡前洗澡竟一直是错误的做法?很多人不知道真相…》 ⑨ 2016-08-09 健康时报《别让焦躁毁了这个夏天!》  ⑩ 2016-07-08 健康时报《睡前喝杯救命水》 ⑪2017-07-04  健康时报《饮助眠茶安度夏日》

  • 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成为最易患脂肪肝的5个职业群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乙肝等传染病肝病控制得越来越好,但脂肪肝等生活方式引发的肝病发病势头却很“猛”。 在不少人的想象中,脂肪肝应该是肝脏上包着一层“黄油”,其实,脂肪肝是肝细胞里已经有“油腥”了。专家解释说,肝脏不仅有消化的功能,它还有重要的解毒、代谢、合成等功能。肝细胞里面有“油”了,肝脏的功能肯定会受影响。“所以,脂肪肝不是一个小问题,长期不控制的话会导致比较重的肝损害。” 脂肪肝潜在人群包括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网民,心理压力大、长期静坐、睡眠不足、应酬频繁的白领,经常饮酒过量、吸烟成瘾的成功人士等。王贵强说,导致脂肪肝发生的最常见原因就是肥胖,但是太瘦、营养不良也有可能导致脂肪肝;喝酒、药物等也可以导致脂肪肝。如果是单纯的脂肪肝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调节得到缓解,一旦进展到脂肪性肝炎,就属于病态,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由于肝脏本身储备能力很强,即使发生了轻度的肝损害,一般患者都没有感觉,等到有感觉时,病情往往比较严重。所以一旦体检做B超时发现脂肪肝,就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可以查一下转氨酶和转肽酶。”据了解,目前在脂肪肝门诊中,采用的多是运动处方、饮食处方、药物处方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治疗。“实际更重要的,还是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

  • 其实血管堆满脂肪和血管老化,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的两种说法。   长寿的老人可能血管依然相对年轻,而生活习惯差的年轻人可能拥有垂垂老矣的血管。   而决定了血管年龄的就是血脂,不管是过多的摄入脂肪,还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脂肪代谢问题,如果血脂含量高的话,脂肪就会钻入血管内皮之下,日积月累,本来柔软富有弹性的管壁就会增厚、变硬、弹性差,这就是血管的老化。血管老化会引起如血管狭窄、血压高、血管破裂等问题。   与此同时,血管内皮下堆积的脂肪也会形成大家耳熟能详的“粥样硬化斑块”,成为血管中的定时炸弹,斑块破裂导致血栓、血管,引起心梗、脑中风等各种问题。   这个过程说完了,您就该明白, 所谓能清理血管、软化血管的食物和保健品是不存在的!   但是清理血管、稳定斑块的药物是存在的,如果你的医生让你按疗程服用他汀类药物,一定要坚持,不要自作主张地停药哦!     但是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预防和及时止损还是可以的。   1 多吃粗粮对保持血管年轻是很有好处的   常吃红薯、土豆、玉米、荞麦等粗粮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补充特殊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肠胃内环境,增强免疫功能。   2 多吃绿叶蔬菜   绿叶菜多为碱性,可以中和饮食中糖、肉、蛋及代谢中产生的过多酸性物质,使体液保持健康的弱碱性。常食蔬菜可选萝卜叶、青菜、油菜叶、菠菜、芥蓝、大白菜、胡萝卜、菜花、甘蓝等,特别是含钾元素高的菠菜。平时多吃些蘑菇、黑木耳等菌类也有助于血液清洁。有条件的也可考虑吃些深海鱼类。   3 不可以吃太咸   4 避免吃动物油也很重要。   比如肥肉、煎烤油炸类食物、红肉 ( 猪牛羊肉 ) 、烹调用动物油等。   5 不吸烟,不过多喝酒   6 多做有氧运动     最后还是推荐几个有利于血管健康的简单食谱:   红薯芝麻粥 原料 :红薯 1000 克,大米、芝麻各适量。 制法: 将红薯洗净后切成片,与洗净后的大米一起煮成稀粥,芝麻加适量的食盐炒熟后碾碎,装入瓶内备用。每次取一汤勺芝麻粉放入红薯粥中拌匀后即可食用。 提示: 芝麻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及四烯酸,有良好的降胆固醇作用,红薯含有人体所必需的 8 种氨基酸,还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佳品。   玉米木耳粥 原料: 玉米 150 克,黑木耳 10 克。 , 制法: 将木耳用冷水浸泡,待泡软后将其撕碎,玉米煮熟,然后加入木耳一起煮成稀粥即可食用。此粥可经常食用。 提示:玉米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脂类的正常代谢,木耳能防止胆固醇沉积,有抗凝血作用。   香菇冬瓜汤 原料: 香菇 15 克,冬瓜 500 克,食盐、葱白各适量 制法: 将冬瓜切成小片与香菇一起放入锅内煮汤,再加入食盐、葱白即可食用。香菇可抑制胆固醇上升,具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提示: 冬瓜性味甘凉,具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的作用,与香菇同用,有补脾益肾、降低血脂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眼肌麻痹,门诊常见就诊病因,多先就诊于眼科,后就诊于神经内科。 中枢性及脑神经病变 :瞳孔改变,头部症状,MRI 检查,DSA 检查,可发现梗死,出血占位病因,甚至为动脉瘤性。MS,等多种脑干综合征。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疲劳试验,MG 是引起眼睑下垂、复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应该进一步行新斯的明试验、腾喜龙试验,肌电图重复电刺激检查以排除; 眶内病变:眼球疼痛、视力改变,海绵窦综合征,痛性眼肌麻痹等疾病。 代谢性肌病①甲亢性眼肌病:无眼球突出,无甲状腺肿大,暂不支持,可行甲功检查;②线粒体脑肌病: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KSS,需进一步行乳酸运动试验、心脏彩超等寻找支持证据;③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也颇为多见。 遗传相关的肌病: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等需要进一步行检查排除。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比较罕见的类型,其中眼咽肌型肌营养不良(OPMD)为成年起病,与 14q11 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病,亦见散发病例。男女等同发病。起病年龄不一,一般以 30~40 岁起病多见,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眼外肌、吞咽肌麻痹,常在眼外肌麻痹后数年出现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少数病例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状,先于眼部症状数月至数年出现;另有极少数病例还可出现广泛性肢体和躯干的肌肉萎缩和眼球运动障碍。血清酶异常者少见。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OPMD 的治疗主要是基因疗法,但目前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特效药。

  • “重度”脂肪肝吓坏了多少人,医生说:真没必要 最常见的体检套餐中往往包含有腹部超声,随之出具的报告就可能出现“脂肪肝”的诊断,往往前面还有一些表示严重程度的形容词,如“轻度”,“中度”,“重度”。 近日,在美国执业的华裔医师@罗祎明医生痛斥这种做法,称之为“不靠谱”,并认为“超声报告上所谓的脂肪肝程度完完全全无法用于代表脂肪肝的严重程度,给患者或医生带来了极大的误导”。 让我们来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吧。  -1-脂肪肝的养成▼肝脏是人体的营养中转站,吃下去的食物被消化吸收后顺着血管到达肝脏,经过肝细胞的处理,转变为其他器官能够利用的物质,再输送到全身。若吸收的脂肪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便会沉积在肝细胞内。 绝大多数脂肪肝只是良性的脂肪堆积,只有少数患者会有脂肪肝肝炎,这部分患者的脂肪堆积的细胞招来了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引发炎症,造成肝脏纤维化,最终走上肝硬化这条不归路。根据目前统计的数据,脂肪性肝炎患者 15 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 15%~25%。 “是否有炎症,需要高度专业的判断。将这部分情况不是特别良性的患者区分出来是一个至关重要也是对专业要求非常高的事情。@罗祎明医生除了影响肝脏自身的功能外,脂肪肝不仅损害肝脏,还常常伴随代谢综合征、2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如果仅从这个角度提示体检人群,发生脂肪肝了,要注意生活方式了,也是一件有收益的事情。 但由于这个疾病越来越普及,很多生意人打起了它的主意,在电视上、网上卖一些茶啊保健品啊,号称能防治脂肪肝;一些医疗机构也拿着“重度脂肪肝”的诊断去开药,让患者定期复查复诊,打着慢病管理的旗号,让患者往往花了很多钱,却糊里糊涂。 人们的误解除了担惊受怕、花冤枉钱之外,还可能造成病情延误。因为即使是轻度的脂肪沉积,也可能存在炎症,那么其实也是非常需要注意和干预的,如果看到轻度就放松了警惕,将造成严重后果。 -2-真正重要的脂肪肝指标▼ 就像罗医生说的那样,超声报告中所谓的“轻度”、“重度”只是超声对于脂肪堆积程度的一个判断,并非病情描述,也不反映人们实际需要的干预措施,可以说这个轻度重度的描述与真正的严重程度毫无意义,真正的严重程度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加以判断。 根据我国指南,查出脂肪肝后,真正需要评估的是定量肝脂肪变、纤维化程度,有无代谢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有无肝脏炎症损伤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原因的肝病,应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相应地,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控制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 = 体重/身高的平方),腰围,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等等,这些指标的糟糕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也是对于真正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一些药预防糖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硬化,甚至需要手术减肥。 所以我们不能被超声报告写的“轻度”“重度”迷惑,它不能真正反映肝脏健康情况。 -3-真正需要警惕的肝脏杀手▼ (1) 警惕饮酒超量。男性每天饮用40度以下的白酒75g就算超标(女性每天50g),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2) 警惕化学产品,包括皮肤可能接触的农药等,包括化学药品和中草药。特别强调中草药并不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有医院发布数据,中草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占所有的药物性肝损伤的20%。 (3) 肝病早预防,肝癌高危人群遵医嘱筛查肝癌。该打疫苗的打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和性生活卫生。 (4) 警惕长期缺乏锻炼,饮食不健康。-4-脂肪肝治疗:平台认证,精选好评医生▼https://m.healthjd.com/s/doctorList/1?querySentence=%E8%84%82%E8%82%AA%E8%82%9D

  • 尖锐湿疣属于皮肤病的一种,很多感染尖锐湿疣的患者,碍于情面不愿意去医院治疗,把希望寄托于药物治疗,希望能够自己在家吃药就能够将尖锐湿疣治好。其实患者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吃药如果能治好,但是很遗憾的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单纯的药品能够将尖锐湿疣治好。 尖锐湿疣治好的关键是对病毒的清除,而患者单纯用药效果是不能直达病灶,只能清除表面病毒,而患者体内病毒还在滋生蔓延,也就很容易造成湿疣久治不愈,更有患者会病情加重。 西药的特点是起效快,可以轻微的缓解不适症状。以往尖锐湿疣诊疗医生常开一些诸如:口服激素西药,作为辅助治疗。光吃药物不能治好尖锐湿疣,停药即复发,而且对肝肾损害大。 在现在市面上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有很多,但是从临床的统计来看,单纯的药物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是比较一般的,而且还不能治疗根本的病毒。容易造成该病的反复发作。患者到正规的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选择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 尖锐湿疣已经上升到了性病危害榜的第二位。因为尖锐湿疣的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所以被疾病侵害还不自知的人越来越多。尖锐湿疣早期症状图片大全,权威医生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熟知尖锐湿疣的症状,以便于及时发现疾病。那么,尖锐湿疣早期症状有哪些? 首先要了解尖锐湿疣的发病部位。尖锐湿疣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尖锐湿疣早期症状图片大全,男性多见于阴茎冠状沟、包皮、龟头及尿道口,有时可见于阴茎体及周围皮肤,但阴囊少见,男性也可见于肛周及直肠。尖锐湿疣早期症状图片大全,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口、肛周及宫颈。

  • 母乳喂养建立起的亲子关系是妈妈与宝宝之间最温暖的回忆。虽说母乳喂养再久都不嫌累,可总有不得不结束的一天,这一天到来时,妈妈应该如何帮助自己和宝宝科学平稳地共同度过“难关”?来听听特邀儿保专家叶芳博士的建议吧!专家简介叶芳,医学博士,儿童保健医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就职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要负责儿童常见病的诊治,各月龄儿童体检,免疫接种咨询等。擅长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治及幼儿智力早期开发,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指导,儿童疾病预防等。 断奶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过程。为了全面了解这一过程,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介绍:什么是断奶→为什么要断奶→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不要断奶→重点介绍如何断奶WHAT 断奶是什么?断奶的真正定义是在宝宝饮食中开始引入辅食,逐步脱离母乳的过程。也就是说,从给宝宝添加第一种母乳以外的食物开始,宝宝就进入了断奶的阶段。断奶分两类:自然离奶和计划断奶。自然离奶是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逐步进行断奶,也叫做宝宝主导的断奶,是宝宝主动脱离母乳的过程。当宝宝逐渐接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辅食,同时仍给予母乳喂养,通常在2-4岁之间宝宝可以完全断奶。计划断奶是妈妈根据情况决定开始断奶,也叫做妈妈主导的断奶。考虑计划断奶的主要因素包括:休完产假回到职场、母乳不足、哺乳体验不佳或患有不宜哺乳的疾病、再次怀孕等。WHY 为什么要断奶?宝宝4-6个月开始,体内的铁储存已经耗尽,而母乳中铁含量较低使得需要额外给予宝宝含铁食物以保证铁的摄入;宝宝一岁左右开始,母乳已经不能为其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因此需要添加包括肉、鱼、蛋黄、豆腐、奶酪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延迟辅食添加的时间可导致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缺乏。因此,宝宝需要逐步接受包括配方奶、辅食在内的其他食物,进入逐步脱离母乳(断奶)的阶段。WHEN 什么时候断奶?对于断奶,国内外没有一个明确推荐的时间段。通常认为在13-15月龄或3岁左右,是普遍意义上断奶的最佳时机,即错过1岁半-2岁半这个自我意识和独占欲增长的小高峰阶段,同时该时期宝宝的短期记忆力明显增强,能长时间寻找妈妈而不容易转移注意力。即便有规律可言,断奶也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即每个家庭、每个妈妈和每个宝宝,都有适合自己的断奶时间。WHEN NOT 什么时候不要断奶?湿疹—国内外研究结果都表明,纯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儿早期的皮肤湿疹和过敏。如果因添加辅食或配方奶导致少量湿疹,为避免湿疹严重,应恢复部分母乳并推迟断奶时间。宝宝生病—如果宝宝正在生病,应当坚持母乳喂养,适当推迟断奶的时间。生活环境出现较大转变—当家庭出现一些变化(如近期搬家、装修等引起家庭环境变化),应当推迟断奶的时间,待宝宝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后再行断奶。how 如何断奶?母乳喂养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妈妈可以选择哺乳和断奶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逐步断奶、偶尔满足宝宝的强烈需求进行哺乳。一般来说,每天进行3-4次哺乳,奶量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每天仅哺乳2次,奶量会更少。每天仅哺乳一次,奶量几乎会降到0。断奶的首要前提是: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根据宝宝的月龄不同,需要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以下按照月龄不同进行断奶的介绍。0-6月龄宝宝给6月龄内的宝宝断奶,妈妈需要完成两个重点任务。1、逐步适应奶瓶逐步适应奶瓶就是依次将母乳减量,用奶瓶代替哺乳,避免突然断奶。2、观察宝宝对配方奶有无不适应部分 6月龄内的宝宝肠道屏障功能还未发育完全,从母乳过渡到配方奶时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以咨询医生意见,为宝宝更换最适合的奶粉:宝宝口唇周围发红;面部、身体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小疙瘩;大便带血丝;大便发绿;肚子鼓鼓的,放屁较多;大便中奶瓣等,都在提示对配方奶中的部分物质过敏或不消化,或喂奶方式有问题。 另外需要观察宝宝是否出现脱水症状:前囟凹陷、嘴唇发干、哭闹时没有眼泪、皮肤没有弹性等。当宝宝出现一个症状时需要恢复部分母乳喂养,出现两个以上症状时需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6-12月龄宝宝除了以上提到的断奶技巧外,对于6-12月龄的宝宝,还需注意适当延迟每次哺乳的时间。当宝宝提出要求时,不要绝对拒绝,答应他会在某项活动之后再哺乳,尽可能通过讲故事、外出活动、玩游戏等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增加与除妈妈以外其他人的互动,等到宝宝与其他照顾者熟悉之后,就可以由他来喂奶瓶和辅食了。如果妈妈还在哺乳,每次哺乳时要逐渐缩短时间。可以试着用一个计时器,当设定时间结束时,就要停止哺乳。一段时间后,当宝宝意识到时间一到就不能吃奶了,但每天还能吃到妈妈的奶,几次之后就会接受这一现实了。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添加少量水或果汁,但建议每日包括水、果汁在内的饮水量不超过120ml,以免影响吃奶量。1岁以上宝宝给1岁之后的宝宝断奶难度较大,随着月龄的增大,此阶段的母乳对于宝宝来说,不再仅仅是营养来源,更是安全感的来源和与妈妈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断奶阶段要注意:1、不要主动提供也不要一味拒绝当宝宝一再要求哺乳,可以哺乳一次,但不要每次想吃奶时都满足他。2、规律给宝宝喂辅食和水尽可能减少宝宝饿和渴的感觉,要知道,此时期的宝宝大多是因为无聊、困倦、舒适等原因,而非饥饿,会要求妈妈哺乳,因此当宝宝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后,分情况想办法来代替哺乳,例如:当宝宝感到无聊时,可以给他一块小点心(如磨牙棒、婴儿饼干、或自制胡萝卜条等)来分散注意力,或带他进行户外活动;在平时的哺乳时间不断地向他介绍能带来安全感的新食物,新玩具(如毛绒玩具)等。要注意,分散宝宝注意力的时候尽量选择与之前哺乳时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宝宝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或每晚入睡时,对于母乳的需求特别强烈。如果你的宝宝属于其中一个,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哺乳。3、给宝宝直接使用杯子喝奶4、尽可能多与宝宝进行亲密接触但要尽量避免像以往哺乳那样抱着宝宝,否则会给宝宝带来错觉,以为妈妈要开始哺乳了。可以试着竖抱宝宝,并增加皮肤的直接接触。 还有想问的?点此和叶芳医生直接交流↓↓↓↓

  • 心脏病目前仍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致死的人数超过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总和。随时寒露的到来,气温继续下降,早晚温差变大,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而猝死的情况也常常在这个阶段大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为什么在秋冬季高发? 应该如何应对? 1气温低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 10 ℃,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 7%。应对策略: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室内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防护。随着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穿脱衣服,不要让身体觉得忽冷忽热。2 血压波动大可能因为情绪、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造成,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应对策略: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有时,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秋冬季的控压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3 血脂升高在秋冬时很常见,气温下降了人们开始管不住嘴,倾向于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这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脂,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应对策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4 维 D 水平下降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已被多个研究证实,维生素 D 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应对策略: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 D 的吸收,在天气适宜时,多出去走走。另外,还可以在每日饮食中选择维生素 D 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海鱼等。5 静止时间过多是另一个天冷的常见不良习惯。许多人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活动,久坐或者久卧,血流缓慢,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这样的血栓不但会阻断了正常的静脉血液回流,血液淤积导致相应的部位疼痛、肿胀,一旦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将导致中风、心脏病等严重后果。应对策略:在心肺系统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动起来,不一定要是运动,也可以在家里走一走,做点家务。6 呼吸道感染在秋冬季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在年轻人中,因为感冒引发心肌炎进ICU抢救的案例也不少,仅从流涕、鼻塞、咽痛、头晕头疼、发热、乏力等早期症状看,难以与感冒区别,但是在2周左右如果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慌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及时就医。应对策略: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7 忽略早期症状,耽误治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令人遗憾的错误做法。大部分突发心脏病都是瞬间感到心脏难受,脸色煞白,满脸虚汗这些普遍症状,但每个人又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症状,事实上有病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肚脐以上原因不明的疼痛都应该引起重视。比如有人胸疼,有人感觉憋气、心慌,还有人表现为后背疼,甚至牙疼。应对策略:突发心脏病的病人应立即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一般来说硝酸甘油的药效更明显。同时尽量保持平卧姿势,放松身心,观察症状是否减轻,如果没有明显好转,就要立即联系急救医生了。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审稿专家:陈牧雷主任,从事心脏内科疾病的诊疗工作二十余年,熟悉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参与国内、国际多项大规模药物临床试验,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颇有心得。点击下图,即可问诊↓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