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1actose)可在肠道内被乳糖酶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是人体中半乳糖的唯一来源,没有代谢的半乳糖80%从尿中排出。因此,检测尿中半乳糖可以间接反映乳糖消化吸收状况。乳糖不耐受(LI)尿半乳糖测定检测方法:在排空尿液后进食10 ml/kg母乳或含乳糖奶粉,收集进食后尿液,如在尿液中检测到尿半乳糖,可判断乳糖酶是充足的,即LI阴性;反之,当无法在尿液中检测到半乳糖时,则提示体内没有乳糖酶,即LI阳性。但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LI多为发育型LI,乳糖酶活性低并非完全消失,在尿液中亦可检测得到少量的尿半乳糖,故可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新生儿中尿半乳糖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目前仍存在疑问。有研究通过采用尿半乳糖与粪便还原糖联合检测的方式诊断LI,提高新生儿LI诊断的准确性。
乳糖摄入有利于婴儿钙质的吸收及智力发育。研究发现纯母乳喂养IL婴儿比配方奶喂养IL婴儿乳糖酶活性更高,喂养耐受性强。因此,无乳糖或低乳糖奶粉喂养推荐用于急性期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如需长期喂养应动态监测钙磷代谢及生长发育情况。对于以乳制品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婴幼儿,可根据症状轻重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喂养。外源性补充乳糖酶理论上是治疗LI的最佳方案,补充乳糖酶可改善婴幼儿喂养不耐受、缩短腹泻时间、缓解肠绞痛。研究发现外源性补充乳糖酶可有效降低肠绞痛婴儿的乳糖负荷,缓解LI症状,有效缩短哭闹时间。乳糖酶可将牛奶中70%~80%的乳糖水解,其作用效果与乳糖和乳糖酶的量及酶的活性有关,人体乳糖酶作用的最适宜pH值为5.5~6.0,偏酸性环境。与小肠内pH值接近。 乳糖不耐受患儿在使用无(低)乳糖配方奶喂养或乳糖酶一段时间后,待临床症状消失20-30天后,在逐渐过渡到正常配方奶喂养,母乳喂养者则逐渐停乳糖酶。无乳糖配方奶过渡到普通配方奶者,需要转奶观察。母乳喂养者,则先逐渐减少乳糖酶的剂量,待乳糖酶剂量仅正常的1/3时,再减次数直至停乳糖酶,每次减量后需观察3天。在过渡或减量过程中,出现症状反复,需恢复原喂养方法。
此外,研究发现含β-半乳糖苷酶的益生菌可消化乳糖,延缓胃排空速率,改善肠道代谢环境。益生菌亦能促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增生,有利于乳糖酶的恢复,可用于缓解LI的临床症状。目前研究发现的8种益生菌菌株(动物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有效性,表明益生菌和LI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动物双歧杆菌是研究最充分和有效的菌株之一。
乳糖(1actose)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乳糖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参与大脑的发育进程。人们摄入乳糖后需要乳糖酶(1actase)将其分解成单糖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摄入的乳糖不能或不能完全被分解吸收而产生的消化道症状称之为乳糖不耐受(1actose intolerance,LI)。其关键是乳糖酶的相对或绝对缺乏。IL在中国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发病率可达46.9%一70.0%,临床常见的症状为腹泻、腹胀、呕吐、腹痛等不适,如若不引起重视可导致婴幼儿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疾病。
乳糖的消化吸收:乳糖是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于乳中的唯一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通过l,4-糖苷键连接而成,经乳腺内乳糖合成酶作用产生。以人乳中含量最为丰富,约为7.2 g/100ml,牛乳中的含量为4.7g/100ml。乳糖主要在空回肠消化吸收,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分泌的乳糖酶将其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通过细胞的主动转运而吸收。葡萄糖主要为机体提供能量,而半乳糖以糖苷键结合于神经酰胺上,形成半乳糖脑苷脂,从而参与大脑的发育。婴儿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乳糖对婴儿期的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乳糖酶与其他双糖酶相比,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损、修复最慢。乳糖摄入后,在乳糖消化吸收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肠腔内乳糖浓度的异常升高。过高的乳糖浓度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渗透性腹泻。同时,未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段,肠道内菌群会将乳糖分解为乳酸等有机酸,进一步提高肠腔渗透压,并释放氢气、甲烷等气体,刺激肠道蠕动,加重腹泻,并且出现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而释放的氢气一部分弥散进入血循环,通过呼吸运动由肺排出,这也成为乳糖氢呼气实验的临床基础。
乳糖酶缺乏时并不一定都出现临床症状。乳糖酶的活性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不会完全消失,有的患儿由于乳糖摄入量少等原因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称为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labsorption)。而LI主要指因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吸收障碍而出现腹泻、腹胀、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
婴儿LI的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呈黄或青绿色、蛋花汤样或稀糊状含气样便,有酸臭味,腹泻次数多少不等,多者可达数十次,重症者甚至出现粘液血便及小肠坏死。而另一方面,急性或慢性腹泻导致肠黏膜受损后亦可引起乳糖酶生成减少,可继发LI,进一步加重症状。另外,因为乳糖在肠道内经过发酵生成的乳酸可协助人体对铁、钙、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长期患儿会演变成迁延性或慢性腹泻,因而可以限制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后果。
乳糖不耐受是因为肠道缺乏乳糖酶或者乳糖酶数量不足或者乳糖酶活性低下,不能分解乳液中的乳糖(母乳及牛奶中含有大量乳糖),未经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而结肠的细菌将其分解为乳酸、丙酸、丁酸等有机酸以及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刺激肠道产生腹胀、腹泻等症状。
若乳糖吸收障碍无临床症状则称为乳糖吸收不良。乳糖吸收不良占所有乳糖酶缺乏患者的12%~30%。乳糖酶缺乏中仅有20%左右人存在乳糖不耐受症状,而且乳糖不耐受症状个体差异很大,不耐受症状的多少与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小肠黏膜残余的乳糖酶活性、进入肠道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时摄入其他食物、胃排空速率、肠的乳糖转运时间、肠道细菌发酵乳糖的能力以及大肠对肠腔渗透压改变后的代偿作用有关。
2006年美国儿科学会营养委员会定义乳糖不耐受为进食乳糖或含乳糖食物后有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腹泻、腹痛、恶心、腹胀、胀气。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是明显不同的,但二者会同时存在。
喝牛奶拉肚子、爆痘,怎么办?#乳糖不耐受 #长痘 #医学科普
宝宝出现乳糖不耐受,有什么临床症状?为什么? #科学育儿知识
青少年不能喝牛奶?简直离谱!#关爱儿童营养健康 #关爱儿童成长发育 #乳糖不耐受 #牛奶过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2岁以上的人群每天应该喝奶300克,不过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人喝牛奶后肚子会不舒服呢,咕噜咕噜地响,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腹泻,原来这和牛奶的一种成分有关,这种成分就是乳糖。
牛奶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乳糖,而有一部分人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被小肠吸收,乳糖进入结肠被微生物发酵则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排气增多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称为乳糖不耐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2岁以上的人群每天应该喝奶300克,不过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人喝牛奶后肚子会不舒服呢,咕噜咕噜地响,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腹泻,原来这和牛奶的一种成分有关,这种成分就是乳糖。
春节走亲戚,难免要送礼,牛奶是个不错的礼品,老少皆宜且对健康有益。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乳蛋白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乳脂肪多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极易被人体吸收;钾、磷、钙等矿物质配比合理,易于人体吸收。但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值得挑选。
高钙奶
高钙奶是人为在牛奶中添加了更多的钙,显得比普通的牛奶钙更高,更适合补钙。但其实不然,高钙奶就如加碘盐或强化铁的酱油一样,属于人为的增加。高钙奶是在牛奶中又多添加了碳酸钙、乳钙、乳酸钙或磷酸钙、柠檬酸钙等。但是,这些添加进去的钙不会太多,否则牛奶的口感和相容性就变差了,所以高钙奶更多的是一个噱头。
无乳糖牛奶
对于喝牛奶拉肚子的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选择无乳糖牛奶或奶粉,这类奶制品中添加了乳糖酶,所以其中的乳糖已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所以不会再引起乳糖不耐受的问题。既然如此,喝这种牛奶好消化,里面的钙自然也能更好的吸收了。
早餐奶
很多早餐奶中多添加了核桃、燕麦或巧克力等配料,一方面这会增加更多的镁,对钙的吸收有利;一方面这类早餐奶中也往往会添加更多的糖,导致热量升高的同时也会降低钙和蛋白质的比例。选择早餐奶的时候可以看一下营养成分表,100g奶里面钙的含量越接近100mg的越好。不过,话说回来了,其实普通的牛奶就行,用不着花钱喝热量更高而钙更低的早餐奶。
酸奶
酸奶是用牛奶添加乳酸杆菌、保加利亚嗜热杆菌等有益菌进行发酵制作的奶制品,里面的乳钙比较容易吸收。但酸奶中往往添加精制糖,而且糖还不少加,导致热量明显增高。超重或肥胖的人更适合选择无糖酸奶,过多的糖的摄入也会影响乳钙的吸收。
提示:
乳饮料、乳酸菌饮料中钙的含量普遍低于鲜奶、酸奶,不适合用于补钙。而且添加糖很多,只能作为饮料偶尔喝,并不能称之为牛奶 。尤其乳酸菌饮料中的益生菌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益生菌必须在2~10℃左右的温度下,避免光照才可以生存,乳酸菌饮料从生产加工到储存、运输、售卖的整个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温度控制不当,益生菌都有可能会失去活性,这样的乳酸菌饮料喝了对身体也不会起到改善肠道的作用。
其实每天 喝不喝牛奶也未必体质差别就那么明显,但是如果你喝牛奶还不吃一些“特殊的食物”,还真有可能体质有明显差距。
首先简单地说一些差别:
1.乳糖不耐受
不喝牛奶的人,肠道中的乳糖酶会逐渐减少,如果间隔了长时间又开始喝牛奶,就有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引起腹胀、腹痛或急性腹泻,其实这不是牛奶变质了,而是身体中酶的分泌退化了。
2.更容易骨质疏松
从来不喝牛奶、不喝酸奶、不喝奶粉,也不吃奶酪,那么钙的摄入量就不容易达到成人每天推荐摄入量800Mg/日,慢慢的骨骼和牙齿等人体骨池中的钙就会游离出来提供机体所需,天长日久之后得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更高。
3.上年纪或怀孕时容易腿抽筋
如果始终不喝奶,人上年纪或女性怀孕消耗多、更年期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减弱,有人经常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现象,而这种现象多会出现在夜间。
但是,不喝牛奶也有办法补充身体所需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A、蛋白质,关键是你是否注意到了:
①每天吃豆制品
每天都吃豆腐或豆腐干、腐竹、素鸡等豆制品,也可以补充大量的钙、镁以及优质蛋白,也会促进钙吸收和利用的。很多豆制品中钙的含量都超过牛奶,甚至超过三四倍之多。而且豆制品普遍含镁较多,与钙的吸收密切相关。但有些豆制品不能作为补钙食物,比如豆浆、内酯豆腐、日本豆腐。当然,因为没有富含钙和镁的石膏或卤水添加,大豆也不能作为补钙的主要食物,而且整粒的吃大豆也会摄入不少大豆植酸、膳食纤维等影响钙吸收的物质。
②每天吃足够的绿叶菜
绿叶菜也是钙的来源之一,有的菜甚至钙含量超过牛奶(104mg/100g),比如油菜苔中钙含量156mg/100g、苜蓿菜中钙含量713mg/100g,即使普通的油菜、西兰花中钙的含量也有60+mg,即使蔬菜中或多或少的含有草酸,也会有不少钙被吸收。重要的是绿叶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是促进钙吸收和利用的重要营养素,除非你选择了苋菜、空心菜、菠菜等草酸含量太高的蔬菜。
③经常吃麻酱海带等食物
麻酱海带不能作为补钙的主要食物,因为麻酱用量少、海带中有较多的海藻胶。但是,它们本身钙镁含量高,这些碱性矿物质会影响整个膳食结构,使钙镁比例和钙磷比例更趋合理,使得食物中的钙有利于吸收。不过 麻酱毕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每次也就吃5~10g吧。
④经常晒太阳和运动
即使喝牛奶,也需要多晒太阳多运动,牛奶中的维生素D含量也不是特别多,而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晒太阳来促使人体皮下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而运动则可有刺激骨骼,使钙更多的沉降到骨骼中。
还是建议大家尽量选择牛奶作为补钙的食物,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提示成人每天300g牛奶是最佳补钙途径。
宝宝进食哭闹甚至进食后出现湿疹、胀气、腹部不适……晚上睡觉挣屁总是睡不好很痛苦怎么办呢?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来都是美丽而又残酷。我们可爱的天使宝贝也不例外,宝妈们小心翼翼的照顾宝宝,可宝宝却出现进食哭闹甚至进食后出现湿疹、胀气、腹部不适等等症状,让妈妈们无从下手,其实出现些症状的时候,宝妈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有乳糖不耐受的现象了。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如果宝宝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家长该何去何从呢?
如果宝宝奶粉是普通的配方奶的话,出现以上症状就说明宝宝可能对这个奶粉也是不太耐受。可以尝试换一下部分水解的奶粉,看有没有效果。如果换部分水解奶粉,症状稍微有好转,但还是比较闹的话,可以在更换到深度水解的奶粉。
或者宝宝是混合喂养(母乳和奶粉配合)的话,如果湿疹严重,大便一直有奶瓣和黏液。在确认宝宝有乳糖不耐受,建议可以加用乳糖酶。当宝宝再没有腹泻,情况转好的时候,可以去口服一些轮状病毒的疫苗。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去医院做一下大便常规的检查。如果白细胞比较多,有可能是合并一些肠道细菌感染,建议使用一些抗生素来消炎。
不过,如果出现加用乳糖酶后大便仍然没有好转,而且湿疹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还是建议混合喂养改为氨基酸奶粉(相当于深度水解的奶粉)喂养。另外,如果宝宝湿疹很严重,家长可以带宝宝去医院做一些过敏原的检查。但是,这里必须提醒一下,宝宝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过敏原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再者,也有妈妈反应宝宝屁特别多,但是平躺后又放不出来,睡觉总是挣屁睡不好很痛苦。难道也是和宝宝乳糖不耐受有关吗?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就是:宝宝屁特别多,跟牛奶过敏或者母乳不耐受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小朋友大便形状不好,比较稀烂,而且有一股酸臭味,平时屁也比较多,这说明孩子对奶粉或者母乳消化不好,从而导致屁特别多。还是要从饮食入手。母乳喂养就加一些乳糖酶或者更换为无乳糖的奶粉。如果是喝奶粉的话就建议更换为一些水解奶粉。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