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是一种能够产生肠毒素的大肠杆菌。这种细菌是导致儿童和成人腹泻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一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通过食物或水传播,造成感染。
一、 如何致病 ?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包括黏附素、肠毒素、水肿病毒素、内毒素、溶血素以及EatA(分泌性粘附素)。其中黏附素和肠毒素无论是从发病学还是免疫学角度来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肠毐素一般分为热稳定毒素(ST)和热不稳定毒素(LT)。这些毒素能干扰肠道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分泌大量液体和电解质,从而引起水样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具有的表面蛋白即黏附素,它们帮助细菌附着在肠道壁上,这是感染过程的重要一步。
二、 如何预防感染 ?
预防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保障食品安全。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勤洗手,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和餐后。
2.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必要时使用煮沸或过滤的水。
3.避免摄入未经处理的乳制品和未充分煮熟的肉类。
4.在旅行时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可能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在旅行前咨询医生,了解可能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三、 常见症状有哪些 ?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 水样腹泻;
- 腹痛和痉挛;
- 呕吐;
- 脱水症状,如口渴、干燥的皮肤、疲劳和减少的尿量。
四、 哪些人容易感染 ?
虽然任何人都可能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但以下人群更容易感染:
- 婴幼儿和年幼儿童;
- 老年人;
-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
- 旅行者,特别是到访发展中国家的旅行者。
五、 感染后的发病过程
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后,潜伏期通常为1~3天。随后,感染者开始出现腹泻和其他相关症状。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但严重脱水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儿童和老年人中。
六、 检测出阳性 怎么办?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阳性,可能意味着个人已经感染了这种细菌。建议尽快就医。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处方抗生素来治疗感染。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也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本文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医学科 刘小平 主任技师审核。
大肠杆菌学名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科学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大肠杆菌种类繁多,它们并不都是“坏”的,绝大多数在维持人体正常菌群的协调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有一部分能引起人类腹泻,如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等一些菌株可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这些大肠杆菌被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泻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代表菌株,1996年在日本大阪地区发生流行。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致病,症状轻重不一,从轻度水泻至伴剧烈腹痛的血便。死亡率达10%左右。
大肠杆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人们主要通过受污染的水、食物,以及与动物接触感染病菌。
一、如何致病
大肠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致病,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食物、水、接触感染等途径传播。如:
- 食物传播:进食被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食品,如生肉、生蛋、未煮熟的蔬菜等。
- 水传播:饮用被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水源,如受污染的井水、河水等。
- 接触传播:接触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病人或动物,以及接触被细菌污染的物品。
二、常见症状有哪些?
特殊情况下,大部分无害的大肠杆菌可能致病。在机体免疫力降低、体内菌群失调、肠道长期缺乏刺激(如禁食)等特殊情况下,平时无害的大肠杆菌可能会移居到肠道以外的地方,引起泌尿道感染,腹膜炎,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部分或全身散播性感染。因此,大部分大肠杆菌通常被看作机会致病菌。大肠杆菌感染后,出现的常见症状包括:
- 肠道症状: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通常是黄绿或稀薄的拉肚子,可能伴有腹痛、腹胀等不适感。有时也会出现便血。
- 食欲减退:大肠杆菌感染会导致食欲减退、厌食症状。
- 肠胃不适: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
- 发热:有些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
- 明显乏力:感染后会出现明显的乏力或虚弱感。
- 其他症状:少数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尿、尿急、关节疼痛、皮肤红肿等其他症状。
三、如何预防感染?
为预防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煮熟,避免生食。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前。
- 避免接触患者或动物:如发现有大肠杆菌感染症状的患者或动物,应尽量避免接触。
- 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尽量饮用烧开的水或瓶装水。
四、哪些人容易感染?
以下人群更容易感染大肠杆菌:
- 婴幼儿和老年人:由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感染大肠杆菌。
-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癌症、糖尿病、肝病等疾病的人,以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
- 密切接触者:与病人或动物密切接触的人群,如农场工作者、兽医等。
五、感染后的发病过程
大肠杆菌感染后,一般可在感染后1~3天内出现症状,但有时也可能需要3~7天。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轻者可能只需休息、补充水分即可自愈,重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六、检出阳性后怎么办?
如实验室粪便检查结果显示大肠杆菌阳性,应采取以下措施:
- 尽快就医,接受医生的综合评估、诊断和治疗。
- 如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并接受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家人和朋友密切接触,避免污染食物和水源。
-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
本文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医学科 刘小平 主任技师审核。
大肠杆菌是一种通常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大多数大肠杆菌株对人类是无害的,但某些变种,如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携带了一种或两种志贺毒素基因。如大肠杆菌O26及O157等多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也称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STEC是全球最重要的高致病性食源性病原菌。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通过分泌一种叫做志贺毒素的蛋白质来致病。这种毒素可以导致肠道细胞受损,引起腹泻和肠道出血。在某些情况下,毒素还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其他器官,如肾脏,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
一、 如何预防感染 ?
预防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关键在于良好的个人卫生和保障食品安全。包括彻底洗手、确保肉类充分煮熟、避免交叉污染,以及生食熟食分开处理。
二、 常见症状有哪些 ?
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后,常见的症状包括剧烈腹痛、水样或血性腹泻、发热和呕吐。少数情况下的感染可能导致HUS,症状包括少尿、极度疲劳和皮肤失色。
三、 哪些人容易感染 ?
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对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更为敏感,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更弱,可能无法有效地抵御感染。
四、 感染后的发病过程
感染后,细菌会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这些毒素破坏肠道细胞,导致炎症和出血。症状通常在感染后3-4天内出现,但在某些情况下,症状可能需要长达一周才显现。
五、 检测出阳性 怎么办?
如果检测结果表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呈阳性,这意味着个体可能已经感染了这种细菌。这种情况下,建议立即就医,以便获得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和可能的治疗,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临床治疗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支援性治疗。当患者出现严重腹泻时,最重要的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抗生素不应用作治疗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亦有可能增加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风险。患者如出现溶血尿毒症,有可能需要特定的支援和输血治疗。
本文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医学科 刘小平 主任技师审核。
展开更多